第181章、收複中原
字數:5740 加入書籤
此時的中華軍,正如完顏珣稟報時所說,一天就在直沽寨完成登陸集結,陸軍4萬換乘內河船隻,沿著盧溝河後稱永定河)、潞河等漕運水係,往中都方向推進。
同時,在灤州唐山)方向,也有1萬餘兵馬向中都燕京城進發。
1萬騎兵、3000特戰隊,部署在漕運兩岸陸路,身著從襲擊直沽寨金兵那裏繳獲來的衣著和裝備進行偽裝後,沿運河兩側,封鎖要道、驛站、斥堠鋪等郵傳係統。
另有500名經專門培訓,掌握了禦獸功法的逍遙宗弟子,分布在運河沿線,專門攔截這個時代除大中華外的最快捷的信鴿、海東青等信息傳遞工具,徹底阻止直沽寨通往中都燕京的信息溝通,掩護運河上200餘艘普通商船上的主力部隊及裝備航行。
古代通訊方式,一是傳承上千年的烽火台。“紹興二年九月乙醜,初命沿江岸置烽火台以為斥堠。自當塗之褐山、東采石、慈湖、繁昌、三山,至健康之馬家渡、大城堙,池州之鵲頭山,凡八所,旦舉煙,暮舉火,各一以為信,有警即望之,用李光請也”。
但因信息量極為有限且無法保密,南宋、金等王朝又建立了一套應急性文書傳遞係統,即斥堠鋪。
此外,郵傳係統還有省鋪、擺鋪,形成三鋪時常並存的狀況。孝宗隆興二年,因擺鋪再設,對三鋪的分工又有了新的規定:“諸軍擺鋪止許承傳尚書省、樞密院、都督府、沿邊州軍等所遣發軍期錢糧要切文字,餘閑緩處不許輒入,並依條入斥堠、急、馬、步遞。”
有意思的是,宋朝間諜活動頻繁,為適應情報傳遞的需要,間諜技術也有了新的突破與發展。宋朝間諜技術最大的突破就是密碼的出現和使用。
宋人將密碼叫做“字驗”。所謂“字驗”,即將各種情報用四十字的一首詩中的某些字來表示。這樣,送情報的間諜即使被捕或叛變,隻要密碼本沒有落入敵方,敵人就無法破譯出所傳遞的情報。
來自現代,深知信息重要性,馬速在各種軍事、民事行動時,都一直很重視信息的暢通,而且現在大中華王朝內部基本普及了電台、電報等通訊工具。反之,平常以及作戰時,更是對敵方的信息監控及阻攔,也極為重視。此次反攻中都,消息封鎖就是戰術中的關鍵環節。
一路順暢,次日後子夜時分,中華軍幾路兵馬悄然在中都郊外完成集結,並閃電般占領了各要道和大興府節鎮兵馬司軍營,對中都形成了封鎖。
寅時,大軍休整2個時辰後,先是由500名逍遙宗內門弟子登上城樓,擊暈值夜的守衛,開啟城門引領大軍入城。逍遙宗10名真傳弟子、500內門弟子帶領3000特種兵,馬不停蹄潛入皇城,在已投靠大中華軍的林姓太監以及他勸降的60多名金皇宮供奉的配合下,控製住剩餘的近百名武者供奉、金朝皇帝完顏雍的侍衛親軍龍翔、虎步1000餘人編製為1600人,相當於特種兵),以及專門護衛皇宮的殿前都點檢軍在皇城的駐地。
兵不血刃,抓捕了睡夢中的完顏雍及皇室要員。
與此同時,入城的5萬部隊全麵接管了中都的防衛,並迅速完成了對留守中都3萬武衛軍營地的包圍。
大臣們昨晚被劈裏啪啦的槍炮聲中驚醒,但因全城戒嚴,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情。清晨又被召進宮,見宮內外的守衛全部是身著奇異軍服的陌生麵孔,對皇宮實施了戒嚴,隻能進不能出,他們便心知不妙,大金變天了。
朝會上,完顏雍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教育”,知大勢已去。當眾宣布退位,並宣讀並簽署了向大中華的投降書,以及詔令全國軍隊無條件投降的詔令。
馬速深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對敵人要斬草除根,以防後患的道理。當完顏雍這個工具人作用耗盡後,隨即下令,將皇室成員、完顏雍的親信大臣等,連同家屬立刻押送至碼頭,直接船運到直沽寨,換乘海船送往南太平洋一座小島。
不造殺戮,但馬速也不會讓他們成為隱患。送到海外自生自滅、繁衍生息已是最仁慈的安排了。但所有人都是淨身出乎、人走財留。上千皇親國戚,以及親信大臣們的巨額財產,將全部收歸國庫。
至於被海陵王完顏亮清洗、爾後完顏雍篡位後再度清洗,所剩無幾在外封地的皇子皇孫,則有提前埋伏在其附近的特種兵和逍遙宗弟子,一並捉拿,同樣也將送到海外安置。
從此,完顏雍及所有完顏皇族的血脈,在中原大地再無存留,基本斷絕了金朝遺老遺少們以後想再度複辟的旗號。
剩餘的大臣們見狀,再無一絲猶豫,生怕也被流放海外,紛紛伏地降服。
馬速依照這些年掌握的情報,點名30餘名能力尚可、作風相對正派的官吏其中有10人均是被前些年種下了《生死符》),組建過渡官府,在中華軍軍管時期,維持中都及金朝基本運轉。待大中華王朝嶽震、葛邲等高層,以及調派過來的官員候補團隊到來後,再重新考核上崗,重新安排工作。
同時,由中華閣在中都的情報機構,組建了一個甄別小組,在一隊中華軍的輔助下,開始對所有官吏進行甄別,以及對流放走的皇親國戚和親信大臣進行抄家。
一場現代概念閃電式的斬首戰,幾個小時就大獲全勝,中華軍完成了對金中都燕京城的控製,並在名義上取締了完顏雍的王朝地位。
上午,當完顏雍最後簽發的詔書送達武衛軍軍營,本就被幾輪槍擊震撼,毫無鬥誌的金兵,全部繳械投降,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鈐轄、都將等官職被捕。其餘金兵進入甄別、審核程序。
沒有民怨、身強體壯的兵卒,在自願的前提下,留下來經一段時間培訓,可充實到輔軍中。雖還算正派但身體條件有限的兵卒,可攜家屬,加入軍墾隊。其餘軍官、有較大民怨的兵卒,全都居留在兵營,等待法律的審判。
此時的中華軍,正如完顏珣稟報時所說,一天就在直沽寨完成登陸集結,陸軍4萬換乘內河船隻,沿著盧溝河後稱永定河)、潞河等漕運水係,往中都方向推進。
同時,在灤州唐山)方向,也有1萬餘兵馬向中都燕京城進發。
1萬騎兵、3000特戰隊,部署在漕運兩岸陸路,身著從襲擊直沽寨金兵那裏繳獲來的衣著和裝備進行偽裝後,沿運河兩側,封鎖要道、驛站、斥堠鋪等郵傳係統。
另有500名經專門培訓,掌握了禦獸功法的逍遙宗弟子,分布在運河沿線,專門攔截這個時代除大中華外的最快捷的信鴿、海東青等信息傳遞工具,徹底阻止直沽寨通往中都燕京的信息溝通,掩護運河上200餘艘普通商船上的主力部隊及裝備航行。
古代通訊方式,一是傳承上千年的烽火台。“紹興二年九月乙醜,初命沿江岸置烽火台以為斥堠。自當塗之褐山、東采石、慈湖、繁昌、三山,至健康之馬家渡、大城堙,池州之鵲頭山,凡八所,旦舉煙,暮舉火,各一以為信,有警即望之,用李光請也”。
但因信息量極為有限且無法保密,南宋、金等王朝又建立了一套應急性文書傳遞係統,即斥堠鋪。
此外,郵傳係統還有省鋪、擺鋪,形成三鋪時常並存的狀況。孝宗隆興二年,因擺鋪再設,對三鋪的分工又有了新的規定:“諸軍擺鋪止許承傳尚書省、樞密院、都督府、沿邊州軍等所遣發軍期錢糧要切文字,餘閑緩處不許輒入,並依條入斥堠、急、馬、步遞。”
有意思的是,宋朝間諜活動頻繁,為適應情報傳遞的需要,間諜技術也有了新的突破與發展。宋朝間諜技術最大的突破就是密碼的出現和使用。
宋人將密碼叫做“字驗”。所謂“字驗”,即將各種情報用四十字的一首詩中的某些字來表示。這樣,送情報的間諜即使被捕或叛變,隻要密碼本沒有落入敵方,敵人就無法破譯出所傳遞的情報。
來自現代,深知信息重要性,馬速在各種軍事、民事行動時,都一直很重視信息的暢通,而且現在大中華王朝內部基本普及了電台、電報等通訊工具。反之,平常以及作戰時,更是對敵方的信息監控及阻攔,也極為重視。此次反攻中都,消息封鎖就是戰術中的關鍵環節。
一路順暢,次日後子夜時分,中華軍幾路兵馬悄然在中都郊外完成集結,並閃電般占領了各要道和大興府節鎮兵馬司軍營,對中都形成了封鎖。
寅時,大軍休整2個時辰後,先是由500名逍遙宗內門弟子登上城樓,擊暈值夜的守衛,開啟城門引領大軍入城。逍遙宗10名真傳弟子、500內門弟子帶領3000特種兵,馬不停蹄潛入皇城,在已投靠大中華軍的林姓太監以及他勸降的60多名金皇宮供奉的配合下,控製住剩餘的近百名武者供奉、金朝皇帝完顏雍的侍衛親軍龍翔、虎步1000餘人編製為1600人,相當於特種兵),以及專門護衛皇宮的殿前都點檢軍在皇城的駐地。
兵不血刃,抓捕了睡夢中的完顏雍及皇室要員。
與此同時,入城的5萬部隊全麵接管了中都的防衛,並迅速完成了對留守中都3萬武衛軍營地的包圍。
大臣們昨晚被劈裏啪啦的槍炮聲中驚醒,但因全城戒嚴,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情。清晨又被召進宮,見宮內外的守衛全部是身著奇異軍服的陌生麵孔,對皇宮實施了戒嚴,隻能進不能出,他們便心知不妙,大金變天了。
朝會上,完顏雍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教育”,知大勢已去。當眾宣布退位,並宣讀並簽署了向大中華的投降書,以及詔令全國軍隊無條件投降的詔令。
馬速深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對敵人要斬草除根,以防後患的道理。當完顏雍這個工具人作用耗盡後,隨即下令,將皇室成員、完顏雍的親信大臣等,連同家屬立刻押送至碼頭,直接船運到直沽寨,換乘海船送往南太平洋一座小島。
不造殺戮,但馬速也不會讓他們成為隱患。送到海外自生自滅、繁衍生息已是最仁慈的安排了。但所有人都是淨身出乎、人走財留。上千皇親國戚,以及親信大臣們的巨額財產,將全部收歸國庫。
至於被海陵王完顏亮清洗、爾後完顏雍篡位後再度清洗,所剩無幾在外封地的皇子皇孫,則有提前埋伏在其附近的特種兵和逍遙宗弟子,一並捉拿,同樣也將送到海外安置。
從此,完顏雍及所有完顏皇族的血脈,在中原大地再無存留,基本斷絕了金朝遺老遺少們以後想再度複辟的旗號。
剩餘的大臣們見狀,再無一絲猶豫,生怕也被流放海外,紛紛伏地降服。
馬速依照這些年掌握的情報,點名30餘名能力尚可、作風相對正派的官吏其中有10人均是被前些年種下了《生死符》),組建過渡官府,在中華軍軍管時期,維持中都及金朝基本運轉。待大中華王朝嶽震、葛邲等高層,以及調派過來的官員候補團隊到來後,再重新考核上崗,重新安排工作。
同時,由中華閣在中都的情報機構,組建了一個甄別小組,在一隊中華軍的輔助下,開始對所有官吏進行甄別,以及對流放走的皇親國戚和親信大臣進行抄家。
一場現代概念閃電式的斬首戰,幾個小時就大獲全勝,中華軍完成了對金中都燕京城的控製,並在名義上取締了完顏雍的王朝地位。
上午,當完顏雍最後簽發的詔書送達武衛軍軍營,本就被幾輪槍擊震撼,毫無鬥誌的金兵,全部繳械投降,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鈐轄、都將等官職被捕。其餘金兵進入甄別、審核程序。
沒有民怨、身強體壯的兵卒,在自願的前提下,留下來經一段時間培訓,可充實到輔軍中。雖還算正派但身體條件有限的兵卒,可攜家屬,加入軍墾隊。其餘軍官、有較大民怨的兵卒,全都居留在兵營,等待法律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