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字數:9505   加入書籤

A+A-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大火的熱量因起上升氣流與冷空氣交匯導致了大雨……”
    “地理課上過,山穀地形突然升溫,氣流上升下雨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難受!!”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天意如此,哎!”
    “沒想到丞相最後竟然是這樣的結局……”
    ……
    無數人都歎息著,眼見蜀軍西上五丈原紮營,而大難不死的司馬懿自然仍與蜀軍隔河相峙,這次再也不會上當,即便諸葛亮如何挑釁,司馬懿都不予理會。
    上過一次當,還能上第二次?
    這樣一來,蜀軍難以進兵,諸葛亮也終因長期勞累過度,一病不起……
    看到這裏,很少再有觀眾的臉上能夠露出笑容。
    很多觀眾都隱隱感覺到了,丞相的大限將至。
    其實從文學的角度而言,不難猜出,因為上方穀的那一戰,已經是天命,是諸葛亮最後的一計!
    諸葛亮在五丈原積勞成疾,嘔血昏迷,隻能在大限將至之前,將自己的一些兵法以及錦囊妙計告訴了薑維,希望薑維能夠接替他,更是孜孜不倦寫下兵書,以澤後世。
    躺在病榻上,自知生命垂危,但由於大事未成,耿耿於懷,遂寄希望於禳星術,以延緩壽命,成其大業。
    “逆天改命嗎……”
    在《三國演義》中,有很多這般的古代術法,時至今日,現代崇尚科學,也不知是真是假。
    可就在主命燈耀耀閃光,就要衝破生命之界之時。
    由於司馬懿兵襲營寨,魏延驚闖諸葛亮大帳!
    見到這一幕的時候,那燃起的希望,再度熄滅,觀眾們都靜靜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麵色凝重!
    一陣狂風將主命燈吹滅,諸葛亮欲衝破生命之界的努力終告失敗。
    “結束了。”
    “恭送丞相!”
    “淚目了……”
    “嗚嗚嗚嗚……”
    唐代的詩聖杜甫曾有詩,名為《蜀相》,可以說是最最契合諸葛亮的詩句了。
    其中有兩句為: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在諸葛亮生命的最後時刻,請費禕速回成都轉奏陛下,隨後將平生所學已著成書的二十四篇傳於薑維並喚馬岱進帳密授一計。
    並且召來楊儀,給了一個錦囊,告知楊儀,自己死後,魏延必反!
    當魏延反叛之時,開囊,自有決斷!
    “即便知道自己大限將至,諸葛亮想的都是蜀國!”
    “這種時刻,都在留下死前計!”
    “劉備之德近乎偽,孔明之智近乎妖!”
    “從開頭第一次出場就是神,一直神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可惜,天意難違啊!”
    望著諸葛亮一個接著一個的布置,錦囊,觀眾們都清楚,這些諸葛亮的擔憂,可能都將會成為現實,因為一直以來諸葛亮就是這樣一個神機妙算之人。
    夕陽如血,晚霞燦爛。
    這一幕的《三國》,不知道有多美。
    昏沉的夕陽之下,無數蜀國士兵都在操練著,往日裏稀鬆平常的一幕,對於諸葛亮,或者說對於萬千觀眾而言,顯得那麽的珍貴。
    諸葛亮強支病體出營帳,最後一次,與他所喜愛的兵士談天抒懷。
    看到克複中原的旗幟仍然在塵土之中飄揚,又有無數觀眾忍不住落下淚水……
    交待完自己的後事之後,孔明望著這些摯愛的軍士,而這些軍士,也都知曉丞相的身體已油盡燈枯,紛紛跪地喊道:
    “丞相!保重啊!”
    “丞相!保重啊!”
    “丞相!多多保重!”
    “丞相!多多保重啊!”
    諸葛亮在蜀軍中的威望自是不必多言,蜀軍陣中最為崇敬之人,看到丞相這般姿態,這些軍士都不禁流下了淚水。
    諸葛亮望著那克複中原的旗幟,那眼淚,也順著眼角流淌了下來,喃喃道:
    “亮,再不能臨陣討賊……”
    “悠悠蒼天……”
    “何薄於我?”
    ……
    當諸葛亮最後這充斥著遺憾的兩句話在口中喃喃說出之際,屏幕之前的觀眾,隻感覺到自己的情緒完全不受控製的飛濺,眼淚根本止不住!
    在《三國演義》的故事之中,他們早就將諸葛亮當成了主角,可即便如此,在老賊的故事之中,諸葛亮也沒有在死前,完全畢生所願。
    諸葛亮盡力了,真正完成了他一生所奉行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人生哲學。
    “嗚嗚嗚嗚嗚——”
    “別……”
    屏幕之中,一切的聲音都消失不見,隻留下了諸葛亮最後蕭瑟的身影。
    當諸葛亮緩緩閉上雙目,那羽扇掉在地麵上的那一刻,無論是蜀國軍士還是萬千九州觀眾都知曉……
    萬人敬仰的丞相走了。
    “建興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
    “漢丞相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終年五十四歲。”
    當電視劇中的旁白一字一句的戳進觀眾們的心窩子之時,大家終於接受了丞相已故的這個事實。
    可即便如此,觀眾們還是前所未有的難過,《三國演義》這麽多集,這麽多角色的故去,都沒有帶給他們過這樣的感覺。
    這是一種悲涼到極致的情緒。
    因為即便是諸葛亮這樣的神人,人生都會有諸多遺憾。
    諸葛亮遺憾的事,自然未能完成先帝交給他的托付之重,就駕鶴西去。
    人生生死兩茫茫,不是天涯別恨長。
    欲問春來何處去?一江明月照瀟湘!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一生鞠躬盡瘁悲情落幕,看的怎麽能不讓人心痛?!
    這是老賊作品中獨屬的刀子感,明明是一個極其富有藝術性的人生結尾,可觀眾們卻看的熱淚盈眶,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悲情落幕,怎麽能夠不讓人心痛?
    而且與之前關羽之死,張飛之死不同的是,諸葛亮本身並沒有犯什麽過錯,不像是關羽,張飛,輕一點可說有因有果,重些可說咎由自取。
    可諸葛亮做到了一切,差一點點就能夠將司馬懿坑殺在那上方穀內,誰知天將大雨,澆滅了漢室複興,蜀國踏平中原的希望,給人以一股籠罩於天地蒼茫間的悲涼色彩。
    從上方穀到七星燈,情緒的不斷堆疊,驟然轉換,還有那命運般的反轉,《三國演義》可謂是教科書級別,隻能說在前世,《三國演義》能夠被稱作是四大名著之一,而且極有可能是閱讀量最大的一本四大名著,不無道理。
    “聚而後散,得而複失,喜然後哭。花開花謝,春秋幾度。紅顏凋零,英雄末路。”
    “初出茅廬時的孔明,麵如冠玉,唇若塗脂,何等的英姿,火燒新野,三氣周瑜,何等的意氣風發!羽扇綸巾,溫文爾雅,進退皆氣度從容。”
    “呼風得風,喚雨得雨,攻城如探囊取物,十數年南征北戰,功敗垂成。”
    “當年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的諸葛亮,竟淪落至此。”
    “意氣不再,風燈殘燭,活到最後,有心殺敵,無力回天啊!”
    ……
    在諸葛亮身死,各大州熱搜爆炸之時,夏州的著名作家朱夏華就發文道,十分感慨諸葛亮的一生。
    其實早在之前,朱夏華就在公共場合表示,《三國演義》這部書籍的原著,一定是一部驚世之作。
    誰知曉,從中期開始,《三國演義》不僅僅沒有走向平庸,反倒是愈發精彩,關羽之死是一個重要節點,自從關羽死後,整個《三國演義》的氛圍就變的荒涼起來,一係列熟悉的人物依次死亡!
    在曆史圈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在真實曆史之中,公元220年發生了一場大疫,畢竟戰爭頻繁,那些屍體無法得到妥善處理,才導致了諸多名將文臣而亡。
    諸葛亮的魅力實在是太大了。
    不僅僅是因為其智計無雙,料事如神,更是因為其逆天而行的意誌2,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誠,英雄之所以為英雄,全在於此。
    六出祁山,每一次都代表著諸葛亮的決絕意誌!
    老賊在《三國演義》中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可隻有諸葛亮,是那個幾乎沒有任何缺點,足以令眾人仰望的人物。
    “大抵英雄都是如此吧!”
    “恭送丞相!”
    “火熄上方穀,秋風五丈原!可悲可歎!!”
    “向死而生,向散而聚,合了三國開篇,天下大勢力,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諸葛亮做到了一切,不知道用什麽樣的語言表達我現在的感受,千言萬語匯聚成一句:恭送丞相!丞相保重!”
    “人道天命不可違,說漢室衰亡天注定,然而劉備道:‘豈敢委之天命也?’,諸葛亮因此出山,與劉備一同與天一博!可惜劉備意氣中人,為兄弟而死,否則劉備若在,漢室未必會亡!時也命也……”
    “諸葛丞相,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片忠心昭日月,奈何悠悠蒼天,何薄於我?兩行熱淚,隻能感慨,是非成敗轉頭空。悲哉!!”
    諸葛亮之死。
    是全劇到目前為止,討論度最高的一集。
    這種巨大的影響力,不僅僅是在夏州境內,更是在九州各地傳播著!
    這應該是唯一一次,老賊在作品中不斷刀人,而全世界的觀眾,粉絲都沒有罵老賊的作品,沒辦法,夏州的曆史就是這樣,璀璨而悲涼。
    任何一個冠絕時代的曆史人物,都終究抵不過歲月!
    諸葛亮之死,比起關羽,張飛那些個憋屈的死法,可謂是藝術性拉滿,特別是諸葛亮最後那兩句:“悠悠蒼天,何薄於我?”,更是讓整個劇情得到升華。
    現在回頭想想,劉備這個人物,實在是太遺憾了。
    雖然並不是觀眾心目中殺伐果斷的明君,可白手起家,為兄弟兩肋插刀,最後在去世的時候跟諸葛亮留白帝城托孤,並且留下了遺言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誰知道在當時的這個年代,這句話意味著什麽!
    如若諸葛亮真的取了蜀主之位,這曆史恐怕會被改變,可諸葛亮,卻也不是那個諸葛亮了。
    劉備仁義,諸葛亮豈不忠?
    到最後也隻能歎一句,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吧。
    ……
    諸葛亮之死的影響力之大,儼然超出了很多人的預計。
    在海外甚至成為了夏州知名度最高的古代人物。
    而關於諸葛亮的真實曆史,也在這段時間逐漸披露,這個人物,還真不是老賊杜撰的,而是確有其人,隻不過《三國演義》裏關於諸葛亮的故事,其大部分都是杜撰的。
    前世,作為一部演義作品,《三國演義》能夠讓全國內的很多百姓們都以為這是真實曆史,已經是奇跡了。
    秋風五丈原的這一集還沒有結束。
    在諸葛亮病逝之後,楊儀按丞相遺囑緩緩撤軍,用孔明生前所塑的木雕像嚇退司馬懿的幾十萬追殺大軍,致使司馬懿驚歎:“孔明天下奇才……”
    真正即便是死去,都留下了足以讓蜀軍全身而退的計謀。
    ……
    “太逆天了,真正的料事如神啊!”
    “魏延竟然真的反了!我一度認為魏延和薑維是蜀軍諸葛亮之後的唯二希望……”
    “到現在心裏還堵得慌……”
    由於諸葛亮將兵權遺交於楊儀,本就自恃武藝高強,而行為傲慢的魏延大為不滿,果然舉兵造反!
    諸葛亮在時尚能壓得住,諸葛亮一死,無人可壓。
    可魏延萬萬沒有想到,諸葛亮臨死之前,早就料到了他會反,又是這錦囊一計,讓按孔明所授密計假意隨魏延一起造反的馬岱,手起一刀,斬魏延於馬下。
    自此,這六出祁山,以蜀軍全身而退而告終。
    可再如何,那個料事如神,羽扇綸巾的諸葛亮,都不會在出現在觀眾們以及萬千蜀軍將士們的眼前了。
    這麽多年,諸葛亮早已成為了蜀國之圖騰。
    丞相之死,楊儀、薑維、馬岱等蜀軍將士共扶丞相之靈柩,同進成都。
    蜀都上下皆掛孝,文武百官、山林百姓,無不痛哭,舉國上下哀聲震地!
    望著這樣的場景,無數觀眾的淚水再一次忍不住湧了出來,有種“丞相死,三國死”的感受。
    塵歸塵,土歸土。
    及盡繁華,不過一掬細沙。
    劉禪按照諸葛亮的意願,將其葬於定軍山,不用牆垣磚石,不用一切祭物,算是他在三國裏幹過的少數“當人之事”了。
    ……
    諸葛亮,的確就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角。
    不僅僅神話,整個劇情都在圍繞著其推動。
    諸葛亮一死,無論是原著還是電視劇版本,節奏都猛然變得快速起來,進入到後期的收尾階段。
    每過一集,都是幾年而過。
    諸葛亮死後,曹睿封司馬懿為太傅,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司馬懿平遼東,殺公孫淵都是一筆帶過。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也就是諸葛亮死後的第四年,魏主曹睿身染重病,效仿劉備白帝城托孤,將年僅八歲的太子曹芳托於司馬懿,言訖而死。
    可惜,司馬懿不是諸葛亮。
    甚至可以說,司馬懿與諸葛亮就是黑白兩麵,司馬懿深居太傅府,不問時事,可卻一直在暗中籌備,終於抓住機會,一舉奪得魏國兵權,為之後司馬家成為三國時期最大贏家做了鋪墊。
    公元251年,司馬懿病逝。
    其子司馬師被封為魏國的大將軍,司馬家的司馬昭為驃騎大將軍,從這兵權歸屬也能夠看的出來,魏國的朝政盡由司馬氏專斷。
    “原來如此……”
    “司馬懿是個狠人,果然,在真實的曆史上,隻有這樣的狠人,才能夠在群雄爭霸中,成為真正的贏家!”
    “我也是瘋了,看司馬懿死的時候,我都心生悲涼……”
    “老賊將蜀國與丞相寫成了主角,可在真正的曆史上,司馬家才是主角吧。”
    “孫權也死了,熟悉的人快死的差不多了……”
    “那個群雄並起的亂世啊……”
    在司馬懿病逝後不久,孫權同樣病逝,自此,吳國就陷入到了真正的內憂外患之中。
    於外,魏國大軍虎視眈眈。
    於內,爭權不斷,孫峻、孫綝、滕胤等一眾官員,掌控了東吳朝政,廢了吳主孫亮,擁護了一個傀儡皇帝孫休為帝。
    隨著年份的不斷推移,其實觀眾們都逐漸意識到了,為什麽司馬家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為什麽在真正的曆史上,三國群雄並起,卻最終三分歸晉。
    吳國內憂外患,蜀國亦是依靠著薑維苦苦支撐。
    轉眼間,便來到了《三國演義》最後的尾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