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燈彩館

字數:5050   加入書籤

A+A-




    羅成浩身體的好轉,使童花的精力從家庭回歸到了莊園的工作上來。
    上午一上班,易姍姍就向童花報告,上午李書記會到莊園來。
    李書記來該不是看望羅成浩吧!羅成浩雖然是童花的老公、病人,但他同時又是犯人。從犯人的角度,不值得縣委書記來看望。
    可是,有些事情想法總歸想法,現實就是現實。李書記十點鍾到,大包小包有幾個,一下車就問門衛,羅成浩住哪裏?
    門衛來不及通報童花,帶著他和隨行人員直奔羅成浩住屋。
    當時羅成浩和羅媽正看電視呢!聽門衛介紹縣委李書記來看望羅成浩。
    羅媽一聽說是縣委書記,趕緊從座位上蹦躂起來迎接李書記。她那激動的樣子,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
    羅書記緊握著羅成浩的手,先詢問病情,再叮囑注意事項,最後聊了一些生活上的話題,比如環境、飲食是否適應,等等。
    童花和易姍姍趕來時,李書記已經離開了羅成浩的房間,正同杜德濤、宋福來在一起交談。
    童花走向李書記,對他百忙中看望羅成浩深表謝意!
    易姍姍則走向杜德濤和宋福來,問他倆怎麽知道李書記要來?
    杜德濤說:“不知道啊,碰巧的。”
    宋福來也說:“我和德濤去找童總,剛進莊園就遇上了。”
    易姍姍話題一轉:“找童總什麽事?是不是看上誰,找童總做媒人來啦?”
    杜德濤嬉皮笑臉:“對,正是找童總做媒來的。”
    易姍姍說:“看中誰啦?能不先透露一點點。”
    杜德濤斜著眼睛瞧她:“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易姍姍看遠,沒人;看近,沒人。突然想到什麽,把手裏的東西扔向杜德濤:“我才不嫁你呢!”
    聲音聽起來多嬌氣。不遠處,李書記和童花正邊走邊交談,聽見聲音,駐足回頭。
    李書記饒有興趣地問:“不嫁誰?”
    宋福來說:“杜德濤。”
    李書記說:“不嫁杜德濤,那就嫁你宋福來。”
    宋福來好尷尬啊!自己一個回答,讓李書記鑽了空子。
    其實,李書記今天到莊園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一一參觀燈彩館。
    老宅子經過修繕,基本恢複了原貌。老宅子前麵的巨大荒坡地已經建成了燈彩廣場,廣場最醒目的一角就是燈彩表演大舞台。老宅子連帶燈彩廣場被正式命名為擺渡坡莊園燈彩館,老宅子內樓上樓下為燈彩展示中心,廣場上舞台為燈彩表演中心。
    整個燈彩館掛滿了大大小小鮮紅的燈籠,成了一道輝煌靚麗壯觀的風景。
    童惠慧是燈彩館的館長,洪導演是名譽館長兼燈彩表演隊的導演。李書記還是表演隊的隊員呢!
    那天燈彩館人氣旺盛,人聲鼎沸,十分的熱鬧、喜慶。
    李書記是在童花和易姍姍的陪同下步行去的燈彩館。一進入燈彩廣場,撞見了霍鋼。他正和燈彩女子表演隊的一幫女人表演采茶戲。這是一種由民間采茶歌和采茶燈演唱發展而來的有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民間小戲。
    霍鋼看見李書記來了,忙跑過去邀請他一起表演。
    李書記興致極高,又邀請童花、易姍姍一起表演。
    李書記和童花的加入,使廣場上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人越聚越多,很快就把燈彩大舞台圍了個水泄不通。
    童花悄悄征求李書記的意見,表演什麽節目?她不敢擅作主張,必須選擇李書記最拿手的節目。
    李書記說:“昨天在縣城文化廣場剛學了一個秧歌舞蹈《張燈結彩》,不妨就跳這個吧!”
    機緣巧合,童花和易姍姍這幾天空閑時,也隨童惠慧練習了這個舞蹈。所以,童花絲毫沒猶豫,遞了兩塊紅手娟給了李書記。
    一會兒,《張燈結彩》歌曲響起:
    歌聲嘹亮惹人醉
    大紅燈籠翩翩飛
    歡騰的風兒吹
    吹出幸福滋味
    我把馬兒揚鞭催
    馱著豐收從不累
    飲一口清甜的水
    唱一曲家鄉的美
    有甜蜜的歡笑相陪
    張燈結彩美不美
    ……
    歌聲中,李書記、童花、易姍姍嫻熟悠閑的舞姿博得陣陣掌聲,也激發了場上觀演者跳舞的欲望。霍鋼還有表演隊的女人們首先登上舞台,加入到跳舞序列。漸漸地,台下觀演者也閑不住了,開始模仿台上的動作,踩著音樂的節拍舞動起來。
    ……
    高高的燈籠它紅喲喂
    照的人們心裏暖喲喂
    大家臉上笑的甜喲喂
    幸福年年歲歲
    動人的嗓門他亮喲喂
    唱的新生活他富喲喂
    長長的彩綢它喜喲喂
    紅火日子年年歲歲
    高高的燈籠它紅喲喂
    照的人們心裏暖喲喂
    大家臉上笑的甜喲喂
    幸福年年歲歲
    ……
    歌曲戛然而止,廣場忽然響起歡叫聲,李書記,再來一曲;童老總,再來一曲。
    李書記,童花同時向歡叫的人群揮手。
    這時,童惠慧跑上了舞台,同李書記招呼過後,又附耳跟童花嘀咕了幾句,童花又附耳跟霍鋼嘀咕了幾句。隨後,向大家宣布,下麵由燈彩女子表演隊為大家表演采茶戲《十送表哥》。
    表演繼續。
    不過,童花、李書記、易姍姍隨童惠慧走下舞台後,又急匆匆進了老宅子燈彩展示中心。
    李書記是第一次進入燈彩展示中心,眼前的景致讓他歎為觀止。古典、簡樸、莊重、肅穆、五顏六色、精湛工藝、琳琅滿目、流光溢彩……簡直使他眼花繚亂。
    一路走走停停、看看評評,最後來到了老宅子的後花園,這裏是燈彩館管理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環境十分的幽靜。進入會客室,幽雅別致,古今相擁,頗顯珍貴。
    落座茶桌,童惠慧配以優美的茶藝表演沏茶倒水。
    李書記品了一口,發出驚訝之聲:“這茶味道挺特別嘛!”
    挺特別,意思不明朗。是讚還是貶?是好喝還是不合口味?
    童花帶點內疚的口氣說:“這是莊園自產的新茶,肯定不合李書記的口味…”
    李書記打住她:“不是不合我口味,簡直是按照我的口味製作的。”
    這評價簡直太絕了吧!
    童花鬆了一口氣,也猛喝了兩口,細品起來,覺得確實不錯的。
    李書記說:“論茶色,色澤鮮潤;論口感,清香可口。”
    童花說:“主要有哪些不足?要怎樣改進?李書記給把把脈,指指路。”
    李書記說:“人漂亮還需要衣裳來打扮,還要對外推廣,要不人家不認識;茶葉本質好了,還要把它包裝好、宣傳好,讓更多的人品償它,要不人家不知道,怎麽走向市場?”
    多麽質樸又經典的產品營銷規則。
    童花把茶櫃中存放的不同包裝的茶葉都擺到了茶桌上,和李書記研究起了茶葉的外包裝,不時交換看法。
    易姍姍則現場拜童惠慧為師,學起了茶藝。
    易姍姍人很聰明,但學起茶藝來卻笨得要命。
    不過童惠慧有耐心,放慢速度,一步一步來,反複教練了十幾遍,易姍姍總算能勉強表演了。
    李書記叫她表濱給大家看看。
    易姍姍自信不足,勉為其難表演了一遍。因為手勢不熟練,結果表演到“高山泉水來”這一環節時,水直接倒在了李書記的大腿上,害得李書記像尿了褲襠一樣。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