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問我誰是迪斯科[八零] 第18節
字數:6608 加入書籤
“這有什麽!”郭美鳳不愧是親媽,立馬就幫兒子找到了理由,“肯定是藝名!我演出那會兒,觀眾隻知道我是‘四兩銀’,基本沒人叫我郭美鳳!”
四哥見他們一直說不到正題,焦急地問:“老五,你真的唱一首歌就要三百塊啊?”
狄思科一愣,“報紙上連這個都寫了?”
他趕緊展開報紙,仔細看了一遍新聞內容。
這篇新聞的標題為《從“供給製”到“商品化”,文化市場的一潭死水變活了》。
刊登在日報的第二版,幾乎占了一整個版麵。
主要講的是改開以後,八億人看八台戲的曆史被徹底改寫,打破了文化服務被國家包辦的格局,各地湧現出許多新型文化市場。
作者在這裏舉了兩個比較典型的“文化商品化”的例子,一個是廣州出現了一家產值上百萬的影音公司,另一個就是北京的一間音樂茶座裏,觀眾競價點歌,一首歌被爭出了三百塊的天價。
“狄道格”和“耶利亞音樂茶座”都被反複提及多次。
而且這篇報道中唯一的一張配圖就是他的那張。
見他放下了報紙,狄思慧又將另兩份也遞過去。
“五哥,這是今天的晚報和這禮拜的青年報,上麵也有你呢!”
狄思科心中詫異,但還是將報紙接了過來。
晚報的內容與日報的大同小異。
而青年報上那篇針對性極強的專題報道,則引起了他的注意。
文章題目叫《新人歌手橫空出世,歌星會唱也應會說》。
這篇文章的切入點比較刁鑽,作者先是批評了某位著名歌星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說話毫無邏輯,常常詞不達意,讓觀眾大跌眼鏡。
提議歌星們應該重視語言表現力,在舞台上,既要展現動人歌喉,也應言之有物,體現自身的藝術修養。
然後這位作者便舉例還原了耶利亞音樂茶座中,三位客人為了一個點歌權激烈競價的全過程,並為讀者呈現了新人歌手狄道格,在麵對天價點歌費時的處理辦法。
稱讚其言辭真誠,重視與觀眾的情感互動,此番應對便已價值三百。
相比於那個被嘲諷的著名歌星,作者對狄道格這個新人的態度,可謂是寬容又欣賞。
但狄思科的心情卻頗為微妙。
這個作者在文中對狄道格的背景做了詳細介紹,不但知道他跟大明星一起拍過牙膏廣告,還說他“師從著名作曲家、聲樂教育家白宜萱”。
在此之前,連狄思科自己都不知道,給他上聲樂課的白老師竟然這麽有來頭!
幾天之內突然冒出這麽多跟他有關的新聞,還對他這段時間的活動知之甚詳,這要不是有人特意安排的就見鬼了!
“兒子,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你真賺了三百塊的點歌費?”
狄思科回過神時,一家人都眼巴巴地望著他,眼裏既期待又忐忑。
他挑個豬蹄塞給侄子彬彬,點頭說:“抽成以後,也就一百多。小六的學費先別急,我這段時間再多接點活。而且我之前不是拿回來兩箱牙膏嘛,回頭我出去支個攤兒,兩箱牙膏也能賣幾十塊。”
郭美鳳雙手合十,念了一聲佛,然後神采奕奕地說:“你現在可是一首歌能賣三百塊的!擺攤兒的事,讓你二哥四哥去,就不用你操心了!”
狄思科笑著答應了。
其實,申請表被學生處弄丟那事,讓他這些天的神經都有些緊繃。這會兒瞧見他的四個哥哥,無論是瘸腿兒的,還是腿腳利索的,都老實在家呆著呢,他心裏多少能放鬆一些。
盡管老五上報紙用的是藝名,卻也足夠郭美鳳歡喜了,下午便置辦了一桌好菜,讓一家人為他慶賀慶賀。
在家裏吃飽喝足後,狄思科重新披掛上陣,又趕去茶座上班了。
隻不過,今天剛走到茶座門口,他就發現在“滿座”牌子的旁邊,擺著六個大花籃。
位置相當醒目。
狄思科以為附近又有什麽門市部開業了,沒怎麽在意就擦身而過。
可是,過了沒兩秒,他又停下腳步退了回來。
隻見其中一隻花籃的條幅紙上寫著——【預祝狄道格先生演出成功!】
他又去看旁邊的花籃,寫的是【to d,good show!】。
另外四個花籃上的內容也是這類祝福語,唯一的相同點是,都沒有落款。
此時正是上客高峰期,許多熟客見到花籃旁的狄思科都跟他打招呼。
有人甚至笑著調侃:“小狄,恭喜啦!國際友人都給你送花籃啦!”
狄思科麵上表現淡定,好似這些隻是尋常小場麵,內心裏卻恨不得趕緊掩麵而逃!
如果於童此刻在現場,他一定要搖晃著對方的肩膀說:“別整活兒啦!這份突如其來的寵愛,我承受不來啊!”
第16章
為狄思科送上六個大花籃的人,並不是於童。
而是於童的大嫂藍嵐。
自那天以後,每逢狄思科有演出的日子,她都要送兩個花籃過去,如此便堅持了一個禮拜。
這天晚上從茶座出來後,藍嵐沒有直接回家,騎上車就去了文化局家屬樓。
沒想到,敲開門後,竟在門內看到了她家於晏。
“你怎麽來啦?”藍嵐驚喜地問。
“我怕你樂不思蜀,把孩子忘在奶奶家!”於晏口中挖苦著媳婦,又回頭瞪了眼親妹妹。
於童笑吟吟道:“我嫂子整天不是上班就是帶孩子,多辛苦啊!本來就該讓她偶爾出去放鬆一下!”
“這是偶爾嗎?都快一個月了吧?下了班連家都不回,就去那個音樂茶座和歌舞廳看男歌星!”於晏在最後三個字上加了重音。
“誒誒,你可不能當著爺爺奶奶的麵胡說啊!”藍嵐糾正道,“我那是受童童的委托,去工作的!而且女歌星我也要看的!”
說著就放下背包,將幾張發。票拿出來,交給了於童。
“你給我的錢雖是活動經費,但畢竟是歌舞團的公款,錢用在了哪裏還是要記清楚的,以防單位有查賬需要。這是買花籃的幾張票子,”藍嵐一一解釋,“這幾張是點歌的票子,本來人家音樂茶座不給開點歌發。票的,我找了他們經理才開出來。”
於童不在意其他票子,隻拿起那幾張點歌的發。票瞧了瞧,最高金額也不過三十塊。
不由詫異問:“小狄最近的點歌費漲了不少,嫂子,你怎麽隻花了這點錢?”
藍嵐得意:“我去的次數多了,早就摸清了門道。遇到那些衣著樸素的女同誌,或是中年以上的男同誌,就不能追著加價,他們消費比較理性。但是,碰上手麵兒寬的年輕姑娘,或是在姑娘跟前找麵子的男同誌,就可以適當喊價了。”
藍嵐最近的日子過得著實瀟灑,自從答應給小姑子幫忙後,她每天下班都打扮得光鮮亮麗,去音樂茶座和歌舞廳報到。
孩子由他太爺太奶接送,在外麵的吃喝玩樂全由小姑子報銷,日子簡直不要太逍遙!
不過,她是做財務工作的,有錢也得算計著花,童童給的四百塊錢,她花了一個月仍有剩餘。
白主任正在看介紹小狄的那篇報道,聽孫媳婦說起點歌費,便摘下老花鏡問:“這報道真實嗎?真有人肯花三百塊點歌?”
“真的!我在茶座見過那姑娘幾次,手麵兒特別大,之前還給一個女歌手花過一百塊呢。”
所以她那晚才敢不停抬價。
沒錯,藍嵐當時就在現場,而且是三個競價點歌的女客人之一。
提起那天的事,她仍然心有餘悸。
於童早就交代她,要是碰上了客人喊價,就跟著一起喊,最好能喊出一個天價,哪怕需要自己掏錢,也不要慫。
隻有喊出天價了,後期宣傳才會有爆點。
藍嵐答應得挺好,打算用三百塊來實現這個目標,但是那天剛喊到一百八,她就慫了。
沒辦法,革命家庭出身,舍不得呀!
白主任自詡是個思想還算開放的老太太,但是對於孫女和孫媳婦的這番操作,還是有些費解。
“就算你們給他弄出了三百塊的身價,但這畢竟是哄抬上去的,假的呀!這可是穿綢子吃粗糠,表麵光!”
於童笑道:“哄抬出來的也是真的!這錢不是我花的,是人家客人掏的真金白銀,這就說明有人認可他這個身價。我之前聯係的記者已經將新聞刊登出來了,等到曝光度越來越高後,會有更多人覺得他值這個價。”
盡管白主任仍是覺得他們瞎胡鬧,但也不會對孫女的工作指手畫腳,隻說:“不能讓他隻顧賺錢,聲樂課還得繼續上!”
於童誒了一聲,滿口答應著。
於晏見她們商量得差不多了,便沒好氣地問:“於老板,我媳婦的工作什麽時候能結束?差不多就行了吧?從沒聽說,哪家小姑子整天攛掇嫂子去看男歌星的!”
“那這回就讓您開開眼!”於童笑著摟上藍嵐的肩膀,“嫂子這次功不可沒,這兩天先回去安撫一下於晏同誌,過段時間可能還得請你幫忙,我手頭還有好幾個演員要發展呢。”
她原本更看好隊裏的一個女演員,人美歌甜基本功紮實,在歌廳的受追捧程度比那個陳莎莎還盛。
但是小狄那邊突然放了顆衛星,爆出三百塊點歌費的事,她隻好趁熱打鐵,把手頭資源優先傾斜給他。
*
最近團裏迎接上級檢查,又需要給旗下演員造勢,於童已經連軸轉了半個月。
將兄嫂送走以後,她倒頭便睡,一覺就睡到了次日中午。
“先去洗臉刷牙,”白主任催促道,“午飯已經好了,你下樓一趟,把老頭子喊上來吃飯。”
“我爺又去練氣功啦?”於童瞅瞅掛鍾,感慨一番老爺子勤勉,又笑說,“您怎麽不一塊兒練啊?倆人一起長生不老多好!”
“我才不跟那群老頭玩!”白主任嫌棄得十分明顯。
於童被逗笑,簡單洗漱一番就跑去了樓下的小花園。
結果一群老頭兒見了她,便熱心詢問起她的工作和婚姻情況,還有人問她怎麽還不找對象。
“劉爺爺,練氣功可不能說話啊,小心走火入魔!”
於童心說,難怪白主任嫌棄這幫老頭呢,這嘴也太碎了!
她傳達了白主任的開飯旨意,打算將沉迷氣功的爺爺拽上樓。
然而,剛一轉眸,她便望見了昨晚的話題中心狄二狗,正從他們那棟家屬樓裏走出來!
身邊還跟著徐副局長新找的對象,郭阿姨。
兩人舉止親密,看起來關係非常親近。
郭阿姨挎著狄二狗的臂彎,邁上甬道時,不知狄二狗說了什麽,逗得郭阿姨花枝亂顫。
盡管好奇兩人關係,但於童剛起床,跑下樓的時候隻隨意紮個馬尾,還趿拉著爺爺那雙不用係帶的男式涼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gdbzkz.info。鬼吹燈手機版閱讀網址:m.gdbzkz.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