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問我誰是迪斯科[八零] 第95節
字數:6138 加入書籤
而袁媛的工作簡單卻最瑣碎,她得幫忙打印幾十個來賓的名牌,以防出現弄錯客人名字的情況。
綜合處很快就把行程單交給了狄思科。
一頁紙上沒多少內容,幾百個字而已,他幾分鍾就能翻譯出來。
但是臨時接待任務之所以難辦,就在於行程和人員的不確定性。
狄思科上午九點翻譯完第一稿,正準備送去打字室打印正式稿,綜合處的同誌又把新的行程單送來了。
人家說了,上一份不算數,以這一份為準。
狄思科便將第一稿收起來,重新譯了第二稿。
這次他有經驗了,工作完成以後沒有馬上去打字室。
等到下午快下班的時候,他果然又等來了改動後的第三份方案。
一份行程安排修修改改好幾次,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算正式確定下來。
狄思科打印了正式稿,在底部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又拿出印章和印泥,鄭重其事地在旁邊蓋了章。
類似的工作他已經做過幾次了,但這是他第一次有資格在上麵簽字蓋章。
而且這個印章是於童送給他的。
印章材料是號稱四大印章石之一的壽山石,從於寶塔那裏搜刮來以後,就被於童送去了琉璃廠雕刻。
所以,當狄思科將沾了印泥的白色印章蓋在定稿底部時,好似決定了什麽國家大事。
那種儀式感堪比皇帝握著玉璽。
將定稿送去綜合處,他的任務就可以正式完成了。
不過,截稿時間是今天下班前,剛出校門的狄思科還記著老師們“不許提前交卷”的要求。
所以,他沒著急往上送。
下午袁媛去賓館送銘牌的時候,他也跟著去了。
反正他沒什麽事,就按照外賓的行程路線走一遍。
然而,這樣走了一遍後,他卻有了新的疑問。
按照行程單上的安排,外賓們要在明天中午直接從會場前往冷餐會。
兩處相聚不遠,步行一刻鍾左右就能抵達。
所以,行程單上將冷餐會安排在了會議結束的半小時以後。
不過,狄思科實地走過後發現,會議在貴賓樓三層,冷餐會在迎賓樓頂層。
兩棟樓裏的客梯都隻有三部。
這次會議有上百位來賓,若是有人不習慣走樓梯,固執地等待電梯,那半小時的預留時間必然不夠。
有些外賓恐怕會遲到。
反正他搭乘電梯走這條路線的時候,因為是第一次來,不熟悉路徑,步行用去了三十五分鍾。
從賓館返回單位,他就想給外賓接待處的吳勇提個醒。
吳勇是對接行程安排的,之前給他送了五個版本的行程單。
然而,都快走到人家辦公室門口了,狄思科又頓住了腳步。
他雖然沒啥工作經驗,也沒有聞笙簫那種從小耳濡目染的眼力,但他直覺這種事似乎不該由自己開口。
在翻譯室呆了這麽久,他經常見到大家配合業務部門反複修改翻譯稿,卻從沒見誰給人家的工作挑過毛病。
何況未知全貌不予置評,萬一人家在兩棟樓間安排汽車接送了呢?
那樣的話,半小時的準備時間也算充裕了。
崔組長在會議室裏呆了一天都沒回來,他這會兒也沒個能請教的人。
反複權衡再三後,他先將那份定稿給領導審核簽字,然後把簽好字的稿件送去了吳勇那裏。
“吳哥,我先把這份定稿交給你吧,要是還需要改動,你隨時來找我。”
吳勇剛放下電話,正忙得焦頭爛額,答應一聲說:“先放這兒吧,我還得往賓館那邊跑一趟。”
“你們這運動量可真夠大的,難怪接待處的同誌都很苗條。”
吳勇穿上外套,苦笑道:“沒辦法,勞碌命啊。”
“我下午從貴賓樓去迎賓樓,迎著太陽走了半個多鍾頭才找到地方。要是天天像你這樣折騰,腿都得跑細了。”狄思科笑著問,“咱單位不給你們配個車啊?”
“配了啊,”吳勇自嘲一笑,“配了自行車,每天可以免費去車棚打氣。”
狄思科又與他說笑了幾句,便返回辦公室做基礎訓練去了。
他一直等著吳勇來送第六版本的行程單,可是等到快下班了,也沒見他再次找來。
正好崔組長下會回來了,他就湊過去小聲跟崔組長請教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處理。
年輕人來到新單位大多戰戰兢兢,做好本職工作都不容易,沒什麽人會多管閑事。
尤其這些畢業生是各校優中選優的天之驕子,很多人寧可自己一點點摸索,也不會主動暴露短板。
因此,崔組長很少有機會回答這種問題。
“咱們是翻譯,他們送來什麽,你就翻譯什麽。”崔組長慢條斯理道,“外交無小事,某些決定和安排可能會有其他深意,咱們不了解情況,不要隨意幫業務部門修改內容。”
“哦哦。”狄思科受教地點頭。
“而且冷餐會大多是無人陪同的,他們遲到幾分鍾也無傷大雅。”崔組長鼓勵道,“你今天表現不錯,多聽多看,別衝動做決定。不過,你下班以後多等一會兒吧,要是接待處那邊有什麽改動,你盡快幫他們處理一下。”
能搞接待工作的沒有笨人,盡管小狄表達得隱晦,但人家未必領會不到。
果然,還差一刻鍾下班的時候,吳勇匆匆忙忙送來了第六版行程單。
其中的兩處改動裏,就有狄思科提到的那一處,預留的時間從三十分鍾變成了四十五分鍾。
“小狄,還得麻煩你啊!”吳勇在他背上拍了拍。
狄思科做個ok的手勢,就埋頭幹活了。
修改定稿以後還得重新走流程,時間緊任務重,沒時間寒暄。
他要改行程單,袁媛要修改出席人員名單,倆人都得留下加班。
隻有方堃提前完成了菜單翻譯工作,而且他那個菜單是今天晚宴要用的,估計這會兒已經上桌了。
所以,方堃可以背著背包瀟灑下班。
“小狄,小袁,你們加油!我先走一步啊!”方堃笑著招呼。
狄思科抽空擺擺手說:“難得見你準點下班,趕緊回去休息吧!”
“哈哈,暫時休息不了,”方堃指了指身後的龐慶祖說,“約了龐老師打乒乓球,加強體育鍛煉,估計還得大戰三百回合。”
“那你得小心了,龐老師的乒乓球是咱們翻譯室打得最好的,小心被他殺得片甲不留。”
狄思科暗道,整個翻譯室也沒幾個男的,這幾個男的裏隻有龐慶祖愛打乒乓球。
矬子裏拔大個兒,他也能當個冠軍了。
方堃嘻嘻哈哈地跟著龐慶祖離開,狄思科將稿件反複檢查無誤後,便送去了打字室打印。
“中午不是剛打印過嗎?你怎麽又來了?”打字員不出意料地又被留下加班,看到送來的新稿件,頭都大了。
“趙姐,我能等,您慢慢來吧。”狄思科自己找了椅子坐下。
雖然口中說著能等,卻直勾勾地盯著人家敲鍵盤。
大有你不給我加急,我就不走的意思。
趙姐被這大明星看得發毛,抓起手邊的一遝資料說:“沒什麽事你就看會兒資料,你不是已經轉正了嘛,這些資料可以隨便看了。”
狄思科隨手翻了翻,沒看到能吸引自己的內容。
不過,他倒是發現了方堃翻譯的那份菜單。
雖然方堃明目張膽抱龐慶祖大腿,有點那什麽,但是他的專業水平還是沒得挑的。
若是將這份菜單交給他,他也未必能翻譯到人家這種程度。
中餐的菜名,有時寫實有時寫意。
像這個菜單裏的“滿福六小蝶”、“金華玉樹班”,隻聽名字根本就猜不出吃的是什麽菜。
然而,方堃的譯法就很直白,應該是提前跟廚師打聽過菜品做法的。
英文譯名雖然少了中餐取名的韻味,但根據英文菜名,可以很輕易地了解,每道菜的用料和烹飪方法。
這一點還是值得借鑒的。
狄思科伸手將方堃寫出的譯名擋住,自己先在心裏將菜名翻譯一遍,再跟方堃的譯法進行比較。
來到菜單中段的時候,有道菜名叫紅燒龍鳳翅。
他猜測鳳翅是雞翅膀,就是不知龍翅是誰的膀子。
結果打開方堃的答案一看,卻發現龍是對蝦,鳳是雞肉,翅是魚翅。
他在心裏感慨中華起名博大精深,正打算繼續往下看,目光卻在這道菜的第一個單詞上頓住了。
紅燒龍鳳翅,braised shark‘s fin soken and prawns。
但是這張菜單上的braised 卻被寫成了bruised。
一字之差,“紅燒龍鳳翅”就變成了“受傷的雞蝦魚翅”。
狄思科:“……”
方堃應該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吧?
“趙姐,這張菜單是最終定稿嗎?”
趙姐頭也不回地說:“那一遝都是終稿。”
將這種出了錯誤的菜單,拿到宴請的酒桌上,沒人注意還好,萬一被人看到了,那翻譯室就鬧了大笑話了。
可是,現場有那麽多外賓,人家不可能都不研究菜單吧?
他拿著那份菜單跑回英語組辦公室,但辦公室裏除了袁媛,以及從省商業廳借調的兩名翻譯還在加班,其他人早已經按時下班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gdbzkz.info。鬼吹燈手機版閱讀網址:m.gdbzkz.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