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問我誰是迪斯科[八零] 第113節

字數:5851   加入書籤

A+A-




    這就能解決員工的用餐問題了,也算她公司的一項福利。
    除了租金貴,於童對這裏真是哪哪兒都滿意。
    她跟後勤負責辦公室出租的副主任,軟磨硬泡了好半晌,讓人家免了她的水電費。
    雖然她跟杜金金用不了多少水電,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能省則省。
    談妥了條件後,於童當天就預付了三個月的租金。
    *
    狄思科這回是真的美了。
    兩人單位離得近,他步行一刻鍾,騎車三五分鍾就能到。
    以後可以一起吃中午飯啦!
    然而,他想得挺好,現實卻相當殘酷。
    於童搬過來以後,他連在單位吃飯的機會都沒有。
    最近對外援助局有活動,崔組長要負責會場的翻譯工作。
    順手把狄思科也帶了過去。
    這次不是讓他觀摩學習的,而是正經口譯一場為非洲提供技術援助的會議。
    他目前隻有兩次正式會議翻譯經驗,自我感覺都不太滿意。
    這回又有直屬領導坐在身後盯著他,那心理壓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負責這種會議的翻譯工作,通常都要提前至少三天準備相關資料。
    狄思科的準備時間還算充足,崔組長提前五天就通知他了。
    所以,除了會議資料,他還把雙方代表見麵寒暄時可能會用到的開場白,全都預想了一遍。
    甭管會議的翻譯難度有多高,最初的十分鍾,他是決不能出錯的。
    否則容易失掉領導對自己的信任。
    會議在上午十點舉行,狄思科擔心會拖延到下午,吃早餐時吞了五個水煮蛋和兩個花卷。
    汪妍妍一看他的早餐內容,便問道:“你今天要上會啊?”
    “嗯,對外援助局的。”
    “誰主持會議?不會是姓王的那位副局長吧?”
    “還真是。怎麽啦?”
    “嗬嗬,那你今天可得打起精神了。”汪妍妍同情地說,“這位副局的口頭語特別多,發言向來口語化。最主要的是,他本人的英語水平很高,你要是不把他那些口頭語翻譯出來,他還會當場挑你的毛病。”
    狄思科:“……”
    “沒關係,咱們英語組,凡是跟他打過交道的翻譯,基本都被挑過毛病,你放輕鬆吧!”
    狄思科記住了汪妍妍的提醒,但也不敢太在意。
    會議開始以後,按照之前準備好的萬能寒暄公式,完美度過了前五分鍾的開場時間。
    隨後他就弄懂了,汪妍妍所謂的口語化是怎麽回事。
    他在一刻鍾的時間裏,為王副局長翻譯了五次帶有“搞”字的發言。
    “我們給坦桑援建的姆巴拉利大型農場就搞得很好。”
    “大家一心一意搞建設……”
    “我們提供貸款,搞技術和智力援助……”
    “我們說話算話,從來不搞小動作。”
    “雙方的技術人員要相互切磋,相互學習,不能搞小團體。”
    一口氣翻譯了五個搞字,狄思科暗想,不給王副局長當翻譯,他都沒發現中華語言竟然如此博大精深。
    一個“搞”字簡直萬能。
    搞不好他今天要被這個搞字搞翻車了。
    不過,年輕翻譯的,狄思科又屬於越挫越勇的選手。
    被這樣搞來搞去,他反而不緊張了。
    像是跟王副局長較勁似的,無論他用多少個搞字,狄思科都能找到合適的譯法將他要表達的意思準確傳達出去。
    見狀,坐在他身後掠陣的崔組長也忍不住發笑。
    這場會議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一個多小時就結束了。
    狄思科提前做足了功課,心態放鬆以後,相當順利地完成了這次翻譯工作。
    至少沒有被王副局長當場打斷挑錯。
    這在某種程度上就算成功了。
    中午用餐時,王副局長在崔組長麵前表揚了小狄翻譯。
    不過,他本人並沒意識到自己的口頭語有多難搞。
    “小狄同誌挺好,嗓音洪亮,大家都能聽得清。”王副局長挑剔道,“之前有個小夥子來給我們局裏當翻譯,說話輕聲細語的,我耳朵不太靈,經常聽不清!”
    狄思科今天的音量確實要比往常大一些。
    但他並不知道王副局長聽力不好,隻是發現對方嗓門兒有點大,他便不自覺跟著放大了自己的音量。
    這也算是歪打正著吧?
    對於今天的工作,狄思科自我感覺良好,所以當他回到單位,見到突然跑來跟他借錢的葛磊時,態度也還算親切。
    “你每個月的工資不是挺高嗎?怎麽還到了需要舉債過日子的地步?”
    “你是不知道我現在過得有多憋屈,”葛磊口中訴著苦,麵上卻沒多焦急,“咱們畢業分配以後,同學之間還要相互走動嘛,這兩個月,有好幾個同學跑來參觀我的宿舍。那人家來找我了,我肯定得請客呀,經常迎來送往的,那點工資怎麽夠用?”
    “你怎麽不邀請我去你宿舍參觀呢?”狄思科刁鑽地挑理,“我也沒去過你宿舍呢,也沒吃過你請的席麵!”
    “你先借我點錢吧,等我把這個月的日子混過去了,下個月再請你去參觀。”葛磊勾勾手指說,“你這個大明星肯定有錢,先借我一點救救急。”
    狄思科把錢包遞給他,讓他自己拿錢,又懷疑地嘟噥:“你請客吃飯,竟然能吃掉幾百塊?”
    “最近我剛在單位談了一個對象,跟人家一起出去,不得經常花錢嘛。”葛磊拿了五十塊,將錢包還回去說,“而且咱們的校友會又要搞聚餐,我還得給聚餐交份子錢。對了,下個月的校友會你去不去啊?要是能去,記得把對象帶上。”
    “到時候再說吧,我那個對象比我還忙呢!”
    *
    狄思科沒說謊,於童確實是個大忙人。
    她狂砸大把鈔票,在日報和晚報的廣告版上狂轟亂炸一個月後,多數訂報的市民都已經熟知那兩個音樂排行榜了。
    截止到目前,方菲已經有四首新歌,先後進入了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榜單。
    當前正在榜單上的那首歌,雖然仍被狄思科的英文歌壓製著,隻能屈居第二。但她在錄音帶銷量排行榜的名次已經躍居首位了。
    晚報的榜單有水分,日報上的銷量成績卻是實打實的。
    這個數據從中唱公司獲得。
    統計的是錄音帶從工廠的出貨量,而不是終端銷量。
    數據會比真正的銷量偏高一些,但也不會太離譜。
    經過一個多月的密集宣傳後,方菲在北京的名氣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馬路邊的很多音像門市部都會播放方菲的錄音帶。
    除了在交通樞紐的轟炸式循環播放,是由於童花錢買的,其他音像門市部的播放都是自發行為。
    這讓於童心裏安定了不少。
    宣傳造勢的同時,她還得兼顧其他工作。
    演唱會的批文辦下來以後,於童就開始在市內尋找合適的演出場地。
    按照她跟linda的商議,每張票價定在15-25元。
    根據位置的不同,票價會有一定差異。
    所以,以均價20元計算,若想讓六十萬回本兒,至少要賣出三萬張門票。
    也就是說,場館內要能安排一萬個以上的座位。
    這就將大部分文藝場館排除在外了。
    她隻能將眼光放在體育場上。
    實地考察過環境以後,她將範圍圈定在更適合舉辦演唱會的工體和首都體育館。
    但工體是八萬人體育場,即便將三場演唱會合辦成一場,也未必會有八萬人來觀看方菲的演唱會。
    若是半個體育場都空蕩蕩的,不但浪費錢,而且方菲的麵子上也不好看。
    所以,於童將目標定在了擁有一萬八千個座位的首都體育場。
    一萬八,這個數字進可攻退可守。
    上限就是賣五萬四千張門票。
    方菲的團隊若想獅子大開口,賣個十萬八萬張門票,客觀條件就不允許。
    演出場地有了,方菲又成了很多歌迷心中的新晉偶像。
    於童就開始捉摸著如何賣門票了。
    她之前在歌舞團當外聯主任,在首都文藝界也算小有名氣。
    不少熟人都聽說了,她從歌舞團出走,就是為了幫一個在內地名氣不顯的歌手舉辦演唱會。
    而最近幾個月方菲的名字頻頻見諸報端,明眼人一看就是她的手筆。
    隻不過,方菲的名聲雖然打響了,多數人仍是不看好她的門票銷量。
    要知道,歌舞團那種文藝團體的全年票房也才三五萬,一場演唱會怎麽能賣出幾萬張門票呢?
    大家都等著看於童要如何把這幾萬張票賣出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gdbzkz.info。鬼吹燈手機版閱讀網址:m.gdbzkz.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