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心懷天下
字數:3104 加入書籤
第324章 心懷天下
霍雲朝聯想到王縣令在醉酒之際曾說過,他的祖上三代皆是鎮守邊疆的將士,他之所以能得到陳氏一族的傾力栽培,便是他父親在邊疆戰事救過陳老族長一命,他才得以從小在富貴繁華的陳氏一族中接受教育。
在王縣令的骨血中,流淌著保家衛國、庇佑百姓的滿腔熱血。
霍雲朝當務之急是要把這一茬紅薯種好,做完這件事才能去做別的事情:“大人,等這茬紅薯種下地,我就有時間來釀造烈酒了。當然,如果大人有可靠的釀酒工坊,我可以過去看看他們的釀酒工藝,再根據我所知的釀酒工藝進行改良。”
他不太確定大勝朝的釀酒工藝是什麽樣的,畢竟釀酒業是暴利行當,沒點家底的小地主都支撐不起來,更遑論霍雲朝之前隻是區區手無寸鐵的平民,哪有機會接觸到釀酒呢?
酒是用糧食釀造而成的,售價高昂,尋常老百姓得逢年過節,還得兜裏有錢才舍得買上一壇一斤的酒回家品一品。
值得一提的是,農家釀造的米酒、高粱酒不是沒有,因糧食價高,用糧食釀造出來的酒價格就低不了,對普通農戶來說,酒是非常昂貴的。
普通農戶家庭連酒都喝不了幾回,更別說什麽釀酒了,要喝酒隻能花高價錢買。
王縣令聽到霍雲朝的保證,跟吃了定心丸一樣:“我新官上任,哪有什麽信得過的釀酒工坊?等你種完紅薯,我應該也能清理出一家能用得上的釀酒工坊。屆時就辛苦雲朝你過去指點工匠。”
霍雲朝邊說邊領著王縣令往侯府後方的山上走:“大人,沒問題的。釀好酒需得用好水,山泉水就是非常不錯的釀酒原料。大人若是想要釀出好酒,最好是用此處山泉水。嘿嘿,我隻需沾點光即可。”
王縣令跟在霍雲朝身後,艱難地在山林中行走:“雲朝,怪不得你會這麽頭疼,取水的道路如此曲折艱難。靠人力背也不是個辦法。”
霍雲朝沒那等地主老財壓榨老百姓的心思,他能不用人力就不用,省工錢不說,還能保證水源處的幹淨衛生:“大人,我最初的設想是鋪水管,直接從山上往山下引水。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但我沒找到比竹子更合適的材料,竹子全打通後當水管是不錯的選擇,問題是我不僅得定時更換竹管,而且還得提防人畜誤傷到水管。這裏山林茂盛,據附近的百姓說經常會有野豬出沒。”
王縣令再傻也聽出來霍雲朝慫恿他用山泉水來釀酒是圖什麽,他眯著眼質問道:“你這臭小子算計到我頭上來了!合著是想借著我的名頭獨占山泉水?”
霍雲朝擺手否認:“不不不,大人,你誤會我了!我隻是想沾點光!我家滿打滿算湊不到十個人,每日消耗的山泉水能有多少呢?大人,釀酒工坊掌控在官家手中,總好過掌控在地主老財手裏。我說句不中聽的大實話,大人是有大才大德之人,願意在任期內助我一臂之力。若是換了別的人當縣令呢?新官上任三把火,沒準第一把火就是往我頭上燒,踩著我這靠種田獲封的平樂侯往上爬。”
他是一點沒遮掩自己的心思,說的全是大實話。
王縣令自然不會把霍雲朝當什麽話都往外說的傻瓜蛋,而是基於對他的信任才說出來的:“你個臭小子真敢說!讓有心人聽到,不曉得給你編排成什麽樣。”
霍雲朝拱了拱手,繼續剖白他的真實想法:“大人,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我的家兒老小著想。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愛小福寶,我希望能給小福寶打造更適合她的生存環境。所以,我會往十年二十年去設想,再根據我不想要看到什麽來逆推我現在不能做什麽事。”
“隻要你能把烈酒釀出來,釀酒工坊你想怎麽搞就怎麽搞,安排你的兄弟姐妹,我也不會有半句不樂意。”
王縣令深知霍雲朝的直率坦誠是分人分事兒,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幸親眼見證到的。
霍雲朝得到這句準話,麵露歡喜之色:“大人,有你這句話我就放開膽子嚐試!等我忙完開荒種紅薯的事,立馬就安排釀造烈酒!”
王縣令壓下激蕩不已的情緒,對霍雲朝說:“牢牢把握農時,及時種下紅薯是當務之急,烈酒的釀造耗時不短,不急於一時半刻。”
邊關戰士們需要烈酒保持體溫,更需要烈酒來消毒清創,然而烈酒的釀造技法被牢牢把控在某些世家大族的手中,因此,這些世家大族在朝堂之中能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霍雲朝明顯能感覺得到王縣令對烈酒的渴望有多熱切,他抿了抿嘴,真恨不得多長出一具身體來,一具用來種地,另一具用來釀酒、找土豆和玉米等等。
“雲朝,我想看看你的火道。”王縣令不想沉浸在對烈酒的期盼上,他給自己找了個理由分散注意力。
霍雲朝領著王縣令來到火道口:“好啊!大人,我這火道是經驗豐富的工匠提出關鍵性建議,才得以順利驗證成功的呢。我把火道的設計要點說給你聽,回頭你把火道的建造寫到奏折去。京城冬季太過寒冷,若是老百姓們都能用得上火道,一定能挽救不少老人孩子。”
王縣令怔了怔,他看著神采飛揚的霍雲朝,心口湧起一股暖流:心懷天下百姓的青年才俊,周身光芒過盛,以致於刺痛了他的眼睛。
當天晚上,王縣令揮筆寫就火道的建造要點,以及火道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奏折末尾不忘將霍雲朝所說的話附上。他希望永安帝知道,霍雲朝是多麽值得關注和承載希望的青年才俊。
霍雲朝對此一無所知,“大人,走走走,我領你去看看我專門設置的溫室。”
他之所以拜托王縣令將火炕呈送到永安帝麵前,主要是因為他有自知之明,他的文章水平不高,寫的字又醜,也不在意功勞會不會被奪。
他由衷希望能借助王縣令以及陳氏一族的能量,將他超越千年的知識呈送到永安帝的麵前,不單是夯實他的地位,還能讓底層的老百姓能從中獲益。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