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字數:3492   加入書籤

A+A-


    三兒子這麽一說,眾人轉喜為憂,那個地方可不是好地方,日日黃沙稀泥為伴,因為水患,多地顆粒無收,食物匱乏,環境還不好,日子苦的很啊。
    “阿璟,你能不能和聖上再說說,咱們換個官當當,官位低點也沒關係的。”
    蘇母終究是沒有見過世麵,還以為這官位是他想換就換的。
    蘇璟掩唇一笑,覺得無奈,蘇父忍不住吐槽:
    “你瞧你說的什麽話,那聖上金口玉言,這官已經封了,還說收回就收回?天子威信何在?”
    “可這差事,未免太危險了些,辛苦倒是次要的。”她隻是一個想要兒子平安的普通母親罷了。
    “娘,我很喜歡這份差事,它能激發我的鬥誌,宣河水患乃是曆代帝王的心頭大患,若是治理的好,便是聞名天下的千秋大業,聖上說了,給我五年的時間,若有成效,至少讓宣河百姓能有收成,不必顛沛流離,擔驚受怕,待我歸京之後,便官升兩階,直入內閣,
    此乃造福百姓的差事,我已經向聖上請奏,劃分宣河流域,境內百姓賦稅減半,軍名一體,以工代賑,便能減少百姓想要遷徙的想法,讓更多人加入到治理水患的大業之中,
    成之便能載入史冊,死後亦能配享太廟,這是何等的榮譽,若要登頂,必先苦其身心,沒有什麽榮華富貴,盛世美名,是通過安穩便可得來的。”
    這便是江遇佩服蘇璟的地方,他的格局真的很大,他真不是為了當高官,得一時的風光,而是真的為國為民。
    蘇莞十分欣慰,她因為有這麽一個大哥而感到自豪。
    “大哥說的太好了,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蘇莞覺得這句話此刻說出來最合適不過,她這話也一下子就讓蘇璟破防了。
    “莞莞,你要說的就是我所想表達的,說的真好。”
    蘇昀聽不懂,但是聽著好厲害的樣子,反正他說不出來,學渣蘇宸就更加不用說了。
    蘇奕大概聽懂了,所以他隻是笑,江遇才是最驚訝的,驚訝她這小小女子,竟能說出此番讖語,若是公知於世,十足激勵人心。
    “莞莞,好文采啊!”蘇璟從不吝嗇對妹妹的誇讚。
    “這可不是出自我口,我也是道聽途說,在茶鋪無意間聽來的,便記在了心裏,我是萬萬沒有這樣的才華的,大哥莫要忘記了,我本是女嬌娘。”
    蘇莞從不居功,這些本就不是她的原創,怎麽能占為己有?在異世也不行。
    “哦,那說出這話的人也是個奇人,真想認識認識,不過該說不說,莞莞真是好記性,隻一遍便能記住了。”
    一個人覺得你好,你不管怎麽樣都是好的,蘇莞在大哥心中,是天下最好的妹妹。
    那句我本是女嬌娘,讓他恍惚之間便回到了仲雲書院的那座亭子,自那時起,命運的齒輪便開始轉動。
    若非是莞莞,今日這狀元之位,輪不到他來坐。
    蘇璟往事重提,把大家都帶回了去年那個深秋,說起蘇莞是如何提點他的,他見識到了京都的富貴繁華,說給家裏人聽,一時半會還說不完,說起那皇宮中的太極殿是如何的莊嚴肅穆,氣勢磅礴,他滿眼向往,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把宣河治理好,等他歸京之後,便接爹娘妹妹入京都,替娘掙個誥命夫人做做。
    蘇璟誇的蘇莞都不好意思了,家裏人沒想到,她不僅生意做得好,還懂水患治理,並能提出良策,江遇聽了蘇璟的複述,他的腦海中好似出現了一個畫麵。
    少女著素衣,說起這些見解的時候,眼神有多麽堅定。
    這顆心此刻,瘋狂為她跳動,江遇心想自己怕是真的跌進去了,跌的徹徹底底,不死不休,他甘願為她俯首稱臣。
    “莞莞,你可真是個奇女子,我也該努努力了。”蘇宸由衷感歎,也在心中暗暗下定了決心。
    他一直在大廳邊境的事情,如今江國公已經掛帥,帶領十萬大軍北上戍邊,兩方正在對峙。
    聖上下令招兵,世家子弟也可以參軍,但也得從小兵做起。
    當今聖上以仁治國,從不強征,凡自願參軍者,就能得到十兩銀子的補貼銀,家中免賦一半,那些家庭困難的,兒子多的都會去選擇參軍,
    縉國現在四處在招兵,首招十萬,加上邊境的戍邊軍,江國公帶去的十萬軍馬,也能湊三十萬出來。
    蘇宸已經決定,襄州一旦開始招兵,他便立即去報名,自此走上保家衛國之路,命大的話也能混個將軍當當。
    此時,蘇家除了蘇莞和江遇知道蘇宸的想法,其他人還不知道,要是蘇母知道了,非得大哭一場不可。
    如今,蘇璟在家中就是大喜事,短短一個月的團聚,很快就會過去,大家都十分珍惜與蘇璟相處的時日。
    蘇昀特意請假回來陪著蘇璟。
    蘇璟已經好好的睡了一覺,他的房間早就布置妥帖了,沒想到不過半年的時間,他們家在蘇莞的帶領下,已經從山羊坳走到了襄州裏,自己買了宅子,還開了店。
    老五也很不錯,懂得利用自己的特長為自己謀出路。
    他帶回來的那些賞賜,珠寶首飾全部都歸蘇莞,家裏就她一個姑娘,沒人和她搶。
    當然,她會挑揀出一份還出來的給楊清清,也是一筆不小的嫁妝了。
    禦賜之物是不能送人的,隻能自己供起來。
    至於那些綢緞和布匹,按照顏色分配一下,給蘇莞和蘇母做衣裳,幾個哥哥們都沒份,蘇父也沒有。
    五百兩黃金換算出來就是五千兩白銀,蘇璟決定拿出來一千兩在襄州修善堂,收留襄州那些孤苦無依的孤兒,教他們讀書。
    再拿出來三千兩,他會拿到宣河那邊,上任的時候用作救濟銀,購買大量藥材儲備,以備不時之需。
    此舉可謂是,大義無私。
    剩下的一千兩,他會留給自己,去了宣河總不能一無所有。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gdbzkz.info。鬼吹燈手機版閱讀網址:m.gdbzkz.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