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唐末時期的玉璽?

字數:4972   加入書籤

A+A-


    柳學馳等人又是轉了10幾分鍾,始終沒有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
    台下的人抓耳撓腮,難不成,這方玉璽還有隱情不成?
    又過了五分鍾,柳學馳才恍惚道:“才疏學淺,才疏學淺啊!
    我依然沒法看透這方玉璽的來曆!
    其形製,以及玉質的年代來綜合判定,是唐末時期的玉璽形製。
    從尺寸上來看:
    漢朝玉璽:大約10到20厘米左右。
    唐朝玉璽:大約8到15厘米左右。
    宋朝玉璽:大約6到12厘米左右。
    這方玉璽10厘米多一些些,也確實符合唐朝的一個形製。
    再看下方刻字,是唐朝八寶璽中的受命玉璽!
    用來修封禪、禮神祇!
    種種跡象都表明,是唐朝末期的帝王玉璽沒錯。
    可問題又來了!
    它給我的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有點說不上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被清朝玉質包裹的原因,導致這方玉璽的玉璽沁色,有點……”
    柳學馳說到這裏,就停了下來,那種感覺不怎麽說得出來。
    南夜也一直在一旁觀察,從玉質片脫落那一刻,他的眼神就無法逃離。
    如今看到內層玉璽的一個形態,更讓他確定了內心的想法。
    他補充了柳學馳的話:“是唐末時期的玉璽,但是看起來有點新!”
    聽到南夜的話,柳學馳瞬間一抹亮光閃過。
    “沒錯,就是這點,有點新!”
    柳學馳的話,再度讓大夥感到迷糊:
    【不是,什麽跟什麽,我怎麽越來越聽不懂了呢?】
    【是唐末的玉璽,但看起來又有點新,這是什麽奇葩描述啊!】
    【所以說,這玩意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應該是真的,畢竟是被清朝的玉質所包裹,裏麵的東西怎麽也得是清朝之前的東西!
    等等,有沒有一種可能,內層玉璽是仿製唐朝玉璽,然後覺得假,又包裹了一層清朝玉璽?】
    很多人都往這邊猜測!
    兩層玉璽都是假的,都是清朝時期的工藝仿製品!
    不得不說,這個可能性極高!
    難道是空歡喜一場?
    柳學馳自然也聽到周圍人的討論,和幾位老學究又商討了一下,否定了這個理論。
    “不對!
    這玉質就是唐朝時期玉質。
    這點做不了假!
    不過!
    按理說,唐朝的玉璽,無論如何,也不該這般新才對,沁色不對也就罷了。
    但它更像是一個沒人把玩過的玉璽!
    它給我的一種感覺,就像是從製作出來那一刻,就一直被保存下來,也沒有經過土壤的洗刷,隻是單一留下歲月的洗禮。
    很有可能,這方玉璽從被製作出來那一刻,就一直被珍藏在箱子,或者木盒裏!”
    他們幾人更傾向於這方玉璽不是埋在墓裏,或者土裏,而是被人一直放在木盒裏保存至清朝。
    可能嗎?
    唐末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
    如果說玉璽跟新的一樣,那也太不現實了吧?
    觀眾也終於明白柳學馳等人的為難之處了。
    就一方玉璽,竟然矛盾重重。
    最後,大家又將目光轉向了南夜,畢竟這家夥剛才可是非常篤定地砸了玉璽一錘。
    就剛剛那一幕,至今還停留在大家的心目中。
    甚至恐怕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都忘不掉的那種。
    然而,此時的南夜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統子,兌換古董製假技術,含包玉術的那些!”
    【兌換成功,此技術會以記憶的形式,灌入腦海中,東西有點多,是否現在接收?】
    “接收!”
    那股技術一下子灌入腦海裏,疼得南夜都眯上了眼睛。
    哇嘞個去,過分了!
    為啥製假的技術內容,竟然要比修繕內容多那麽多呢?
    單單一個造假玉就有很多種說法。
    一種是古玉後雕!
    利用破碎,不成型的玉器,而後進行後天加工。
    這樣的玉,沁色之類保存完好,隻要將加工部分搞定,那一般人是認不出來的。
    另一種是就比較難了,新玉仿古!
    新玉沒有經過時間,土壤,空氣等因素的洗禮,不需要專家,哪怕是玉行的人都能看出點東西。
    所以做出來後,必須要進行做舊處理。
    而做舊方法,就有很多種,常用的有熏、烤、燒、煮、炸。
    使用的設備呢?
    有窯啊、烤箱啊、微波爐啊、電爐啊、柴爐等等。
    就是一切能找到的尋常電器。
    是不是感覺很做菜一樣?
    這還沒完!
    做舊需要各種食物材料,什麽杏幹、梅幹、薑黃、蓖麻油、紅糖、香料、腐肉、等等。
    反正就是你能想到的東西,都能用上。
    之後再輔以各種酸堿鹽和有機顏料等等。
    等這些處理過後,再埋土裏個三五年,最後取出洗幹淨即可!
    沒錯,單單是一個新玉仿古,就比做菜還要多上幾十道程序。
    更不要說還有瓷器造假,字畫造假,銅器造假……<101nove.compu處理器給幹壞了!
    最終,他終於找到了有關於包玉術的一些信息。
    上麵是這樣描述的:
    包玉術,玉器製假之頂峰!
    可石包玉,玉包石,甚至可以玉包玉。
    製假需要的材料為……”
    內容有很多,當南夜看到最後的時候,終於看到了一句話:
    “玉包玉,可為一層,也可兩層,技術到位者,甚至可以三層往上!”
    就是這句話,讓南夜瞬間抓住了其中的關鍵。
    他心中還存在的一小些迷題,也迎刃而解了。
    如此,南夜更篤定了他對於這玉璽的看法!
    回過神後,發現大家都將目光投向了自己,想必是為了讓自己解答一番。
    既然柳學馳他們也無從下手,那就自己來吧!
    “對於這方玉璽,其實我早就有了猜測,是不是跟我想的一樣,還得證實。
    現在我先來聊聊,包玉術!
    柳老師,你們聽過包玉術,但是你親眼見過嗎?”
    柳學馳一幹人等皆是搖頭:“包玉術不知道從什麽年代開始興起,但我知道它在民國時代就已經失傳了。
    而那個時候,我們都不一定出生。
    就算出生了,可能也隻是個小孩子,懂個屁包玉術!
    你的意思是,玉璽看起來新,跟包玉術有關??”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