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新都設計圖

字數:5076   加入書籤

A+A-




    來到算經編纂組,意外的發現人竟然都在。

    就連許多國子監的學生,也都守在這裏。

    不過也正常,誰都知道今天可能是最後一次聚會了,隻要能來的,都不會缺席。

    隻是現場的氣氛有些沉默,基本沒人說話。

    看到他過來,所有人都下意識的站起來迎接。

    程一民帶著骨幹成員迎上來,道:“陳伴讀,你來了。”

    陳景恪笑道:“來晚了,抱歉,讓大家久等了。”

    眾人連忙還禮,表示他們也是才來。

    簡單了敘了舊,陳景恪直入主題問道:

    “程先生,算經在哪裏?”

    程一民引著他來到辦公室,說道:“這就是,你檢查一下。”

    很厚的一套書籍,總共有十二本之多。

    此時整齊的裝在一個書匣裏。

    陳景恪笑道:“檢查什麽,說的好像我是領導一樣,我這個總編纂就是個掛名的。”

    “此書能編成,真正出力的是你們啊。”

    眾人都沒有說什麽,隻是眼巴巴的看著他。

    陳景恪自然知道眾人想要什麽,但他們注定要失望了。

    接下來,他說了一些場麵話。

    “算學是個小圈子,平時大家也都是各自學習,很少交流。”

    “這也導致了算學的發展非常緩慢。”

    “對一門學問來說,交流有多重要,相信大家也已經有很深的體會。”

    “我提議編撰《洪武算經》,其目的就是想為大家,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場所。”

    “也果如我所想,大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拍了拍手邊的洪武算經,陳景恪讚道:

    “這就是成果,此書一出,算學將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諸位也將跟隨此書,名流千古。”

    “所有人為算學的付出,都理應被銘記。”

    感謝大家的辛苦付出,所有直接參與編寫的人員名字,都將會寫在作者欄。

    後續加入,隻是從事一些簡單計算工作的人,也會單獨列出。

    聽到這番話,很多人表情都有些不自然,又有些羞愧。

    是他們將小圈子的情況變得複雜了。

    但更多的人,都表現的很激動。

    他們加入這個圈子,就是想找一塊淨土,更好的學習、研究算學。

    雖然期間經曆了一些小小的不愉快,但總體來說還是好的。

    不枉此行。

    而那些原本以為沒機會留名的人,得知自己的名字竟然也會被收錄其中,更是感到開心。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算經編寫完成,編纂組的使命也結束了。”

    “雖然很不舍,但還是要對大家說再見了……”

    “哎……其實沒必要這麽傷感,以後見麵的機會很多。”

    “但不知道為什麽,心裏就是有些難受。”

    一席話說的大家也是傷感不已,有些感性的更是已經開始流淚。

    在一起時有多快樂,分開時就有多難過。

    以後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將如此多的算學人聚在一起了。

    關鍵是陳景恪從頭到尾,都沒有提那些不開心的事情。

    也沒有針對那些不服氣他的人,對大家表現的一視同仁。

    這種氣度,就連那些不服氣他的人,也一樣心裏不好受。

    又鼓勵了一番眾人,陳景恪就以‘陛下等著看算經’為由,先一步離開了。

    留下了久久不願離去的眾人。

    程一民親自將陳景恪送出國子監,在大門外,他歎道:

    “是我太幼稚了,如果一開始約束的嚴格一些,就算編纂組最後還是會解散,也不至於鬧出這麽多不愉快。”

    陳景恪心下一喜,程一民成熟了,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不過依然沒有透露下一步計劃。

    這邊剛解散,那邊就宣布新計劃,傻子都知道是為了排除異己。

    他要晾一晾這些人,找個合適的機會再行動。

    所以,他隻是安慰道:

    “不用往自己身上攬責任,人一多心思難免就會變得複雜。”

    “伱也隻是希望大家,能有個更寬鬆的環境而已。”

    程一民搖搖頭,說道:“你不用安慰我,我還不至於被這件事情打倒。”

    “這件事情確實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教訓,讓我更加明白了一個道理。”

    “無規矩不成方圓。”

    “這個教訓,將讓我受益無窮。”

    說到這裏,他苦笑道:“隻可惜,代價太大了。”

    陳景恪沒有再說什麽,又簡單聊了幾句,就告辭離開。

    一路上都在總結這次的經驗教訓。

    最大的教訓,還是將人心想的太簡單了。

    不過還好,並沒有造成真正意義上的損失。

    反而給了自己提純內部的機會。

    自從確定要解散編纂組,他就一直在觀察這些人。

    他將所有人分成兩類,一類是管理型的人才,程一民就是代表。

    他們喜歡算學,懂算學,但也想做官。

    陳景恪已經決定,等建立新圈子的時候,從這些人裏選拔人才。

    搭建管理團隊。

    還有一類是研究型人才,單純喜歡算學,沒有那麽多雜七雜八的想法。

    這樣的人比較少,且大多都是後來加入的。

    反而是最早那一批,心思都不是很單純。

    想一想也正常,最早一批加入的,都是工部、戶部、國子監等機構的官吏。

    他們本身就是官,心思複雜一些很正常。

    等到編纂組打出名聲,才引來許多單純的算學愛好者加入。

    陳景恪已經將這些人的名字都記了下來,將來會優先將他們拉進小圈子。

    這些才是未來理科的幹將啊。

    他先是回家瞅了一眼,見一見父母,卡著皇城落門的時間才進宮。

    並沒有直接將書呈送給朱元璋,而是自己先看了一遍,確定有沒有什麽問題。

    倒不是他不信任程一民,而是在宮裏待久了,習慣性謹慎。

    其實最近他本也沒有閑著,每天都要和朱雄英一起學習處理政務。

    主要是跟著徐達和李善長學習。

    這麽大的變革,可不是朝廷頒布幾天政令就行了。

    需要各衙門集體配合。

    六部沒有一個能置身事外的。

    吏部忙著遴選官吏,一萬多個空缺,可有他們忙的了。

    戶部在全國各地劃分土地,以安置軍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