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你們心裏沒有本太子啊
字數:9494 加入書籤
朱標還不知道,他已經成了幾個老農嘴裏的敗家子,就算知道了也不會當真。
百姓隻需要考慮自己的吃穿用度就可以了,當皇帝的考慮的就多了。
乾綱獨斷確實很爽,然而過於戀權的君主,往往會留下巨大的製度漏洞。
很簡單,為了實現大權獨攬,他們會將所有能掣肘他們的部門,全部打壓甚至廢掉。
將來出了昏君,沒有能製約他的機構,那就寄了。
從長遠來看,製度的可靠性是要超過人的。
內閣擴權會限製君權不假。
可也保證了國家不會因為一個昏君,就徹底崩潰。
內閣學士有七個,按照選拔規則,必須有基層和邊疆工作經驗。
這種一步步從底層爬上來的官吏,就算是奸臣,能力方麵也是毋庸置疑的。
這些人組成內閣,至少可以保證一個下限。
作為二代君主,從小就接受係統的培養,再加上後來受到陳景恪的影響。
他的想法和父親朱元璋是不同的,當然,兩父子麵對的局勢也不同。
朱元璋麵對的是亂世,他要做的是盡快恢複秩序。
所謂亂世用重典,手段狠一點是正常的。
朱標麵對的,是一個已經初步建立秩序的國家,他要做的是完善規章製度。
相當於是給王朝打地基。
這一點,從他給自己定的年號‘建章’,就可以看得出來。
正是因為明白這一點,所以從真正開始監國掌權那一天開始,他就在往這方麵努力。
朱元璋時期效率確實高,然而後果是朝堂變成了一言堂。
很多部門隻會聽命辦事,沒有自己的主見。
說白了,沒有皇帝的命令,中樞就不知道該幹啥了。
這是不利於長遠發展的。
最誇張的是,中樞官吏缺員達到了三分之一還多。
這絕不是一個健康的中樞該有的狀態。
中樞都尚且如此,就更遑論地方了。
所以,一切都要從重塑中樞做起。
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初步完成了計劃。
中樞各部門的人員配置齊全,有了自己的主見。
即便沒有上麵的命令,他們也可以按照各自的職能,各司其職維持國家的運轉。
而內閣擴權之後,整個中樞的運轉機製終於徹底成型。
現在,奏疏由內閣初步處理並給出意見,然後遞交給他做最後的處理。
如果他同意內閣的意見,直接用紅筆寫上同意,然後蓋上印璽就可以了。
如果不同意內閣的意見,那就將自己的意見寫出來,再蓋上印璽。
處理好的奏疏,重新送回內閣,由內閣學士複核並執行。
如果他想偷懶,甚至可以讓別人幫忙批紅,他隻需要蓋章就行了。
這就確保了,將來就算某個皇帝不務正業,國家也能照常運轉。
當然,朱標是個勤政的皇帝,自然不會偷懶,將批紅權交給別人……吧?
不會個鬼啊。
朱雄英拿著紅筆,一邊在奏疏上寫字,一邊咬牙切齒的看著對麵悠哉悠哉喝茶的親爹。
誰是皇帝,咱們家到底是誰皇帝?
朱標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怨念,皺眉嗬斥道:
“左顧右盼的像什麽樣子?批改奏疏要用心,大明三京一十五省可都在你筆上呢。”
“出了任何差池,你知道會造成多大後果嗎。”
朱雄英:“……”
好好好,這麽玩是吧。
朱雄英將筆重重的放在桌子上:“新區的架子應該建好了吧?”
之前說好的,新區建成他過去坐鎮,順便積累經驗。
這你不能說話不算數吧。
朱標哪能不知道他的意思,冷笑一聲,說道:
“想去新區逃避責任是吧,行啊,將你皇爺爺叫回來,你就可以去了。”
朱雄英:“……”
好好好,你們兩父子欺負人是吧。
老朱已經寫信回來了,今年春節他準備在中京鳳陽過,大慶典啥的讓朱標自己看著弄,不用等他了。
看著兒子憋屈的樣子,朱標猶如豬八戒吃人參果,渾身舒坦。
當年我爹就是這麽欺負我的,現在終於輪到我欺負兒子了。
嘿,別說,真舒服啊。
這時,一名內侍端著托盤進來說道:“陛下,該用藥了。”
看著托盤上麵的瓷碗,朱標眉宇間閃過一抹失落。
迅即就恢複正常,端起藥一飲而盡。
朱雄英默默的注視著這一切,心下有些難受。
事實上,朱標之所以如此做,並不是為了欺負兒子什麽的,而是源於心中的危機感。
雖然有最好的醫生治療,可隨著年齡的增長,高血壓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大。
尤其是當他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就會出現各種症狀。
而且操的心越多,症狀就越嚴重。
尤其是登基這一年來,他更是殫精竭慮少有歇息的時間。
導致的結果就是,身體狀況快速下滑,不得不通過藥物來控製病情。
他不知道自己的身體什麽時候就垮了。
必須要提前培養朱雄英。
而且,讓朱雄英分擔一部分工作,對他的身體也大有好處。
朱雄英對此也心知肚明,發牢騷不過是增加父子關係的方法罷了。
因為睡眠有問題,湯藥裏添加的有安神藥物,服過藥沒多久朱標就升起困意。
他打了個哈欠,將玉璽丟給朱雄英,說道:“我去睡會兒。”
“你批完蓋上印,直接將奏疏發送內閣,不用拿給我看了。”
這就是完整內閣的好處,就算朱雄英的批複有問題,還有內閣查漏補缺。
他這個當父親的,不用時刻守在身邊。
朱雄英也沒有多說什麽,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很多次,大家早就習以為常了。
當然,他也不是完全沒有一點分寸。
小事他自己批,真遇到大事,還是會等到朱標睡醒再做決定的。
目送父親離開,他繼續低頭批改。
有些奏疏確實在匯報問題,有些奏疏是日常匯報工作,還有些奏疏是地方大員日常請安。
當級別高到一定程度,有事兒沒事兒,都要給皇帝上一道奏疏。
表示自己對皇帝的忠誠,也是提醒皇帝不要忘記自己。
同樣的,這也是皇帝拉攏官吏的手段。
這些請安的奏疏,相當於是越過內閣,直接讓皇帝和大臣進行私人交流。
交流的多了,自然就會有私人感情。
在人治社會,私人感情能影響的東西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