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傳統技能發動
字數:8779 加入書籤
麵對屠刀,魷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他們聚集了四千多人,占據了一個叫邁穆納的城市試圖反抗。
消息傳來,朱樉頓時就興奮了,點齊兵馬親自前去征討。
而且他還邀請了生活在這裏的各部落首領,一同來欣賞他是如何平叛的。
那些部落首領雖不願意,卻也不敢不來。
達到邁穆納之後,朱樉沒有直接攻城,而是派人朝城中的非魷人喊話。
現在你們有兩個選擇,要麽幫助魷人抵抗,等我大軍破城之後屠城,雞犬不留。
要麽站起來反抗開城投降,本王赦你們無罪。
喊完話之後,他就下令全軍休息,明日一早攻城。
對於這一番操作,各部都相當不以為然。
你這不是逼著城裏麵的非魷人,向魷人靠攏嗎?
然而,半夜城中忽然響起了廝殺聲。
隻要不傻都知道發生了什麽,各部族首領都麵麵相覷,然後對朱樉更加的敬畏。
喊殺聲直到後半夜才停歇。
天剛亮城門就被打開,城中各勢力首領一起出現,迎接王師入城。
朱樉詢問了城內的情況,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竟然是魷人先動的手。
朱樉的喊話,讓城內的魷人和非魷人產生了隔閡。
就在非魷人猶豫要不要投降的時候,變故發生了。
魷人怕被背刺,先選擇了背刺非魷人。
他們準備搞一場斬首行動,隻可惜消息走漏,被反應過來的非魷人聯合起來鎮壓了。
得知真相,所有人都無語了。
朱樉先笑道:“嗬嗬……不愧是魷人,我現在終於明白,陳伴讀為何如此厭惡他們了。”
其他各部的首領也搖頭不已。
因為屠魷令的事情,他們已經知道了‘陳伴讀’是誰,也知道這位大明重臣厭惡魷人。
說實話,對於《猶大書》他們很是不以為然。
主要是那些事兒離的太遠,又太過反人類,正常人都無法相信那是真的。
他們大多都認為是三分真七分假,甚至有可能一分真九分假。
但現在他們有些信了。
可在安西這裏,已經是中等城池了。
魷人總共四千來人,其他部族的人加起來有八九千。
現在因為一個小小的離間計,你們就毫不猶豫的選擇背刺恩人?
真的是卑劣啊。
原本對城中魷人即將麵臨的遭遇,有所同情的諸多部落首領,這下都收起了同情心。
該殺。
不過緊接著,朱樉的操作再次刷新了,他們對殘暴一詞的認識。
被俘虜的魷人總共有三千三百餘人。
他下令讓人打造了一輛特別高大特別沉重,需要五匹馬拉動的馬車。
然後,命人將被俘魷人橫放在路上。
正好將軍營到邁穆納城門口的這一段路給擺滿。
然後他乘坐這輛馬車,在眾人目睹之下,碾壓了過去。
慘叫聲、怒罵聲、哭喊聲、求饒聲、骨頭碎裂的聲音……交織在一起,讓人頭皮發麻。
但朱樉臉上卻露出了迷醉的表情,似乎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
所有圍觀的人,無不為之驚恐。
本來他們以為,朱樉讓他們過來,僅僅是為了殺雞儆猴。
現在看來,這位骨子裏也是個殘暴的主啊。
這讓他們不禁擔憂起自己的未來,會不會哪天莫名其妙就被虐殺了。
但與此同時,他們心中所有的小心思,也全部消失。
剩下的隻有深深的敬畏以及臣服。
深刻詮釋了,什麽叫畏威而不懷德。
入城之後,朱樉下令改邁穆納為平魷城,又在城外堆了一座京觀。
這還不算完,緊接著他又下令。
將所有處死的魷人屍體,懸掛在各個城鎮、村落的門口,以為警示。
這種方法確實很好用,以仁慈對待臣服之人,以殘酷對待敵人。
這反而讓更多人歸心。
除了一開始頒布屠魷令帶來了一些混亂,之後秦國人心竟變得更加穩固。
各部族、各地方政府,執行起中央的命令,效率高速度快。
讓李芳等人嘖嘖稱奇。
周圍的各勢力,也被秦國的殘酷手段給嚇到了。
不過馬上他們就適應了下來。
當年蒙古人的手段,並不比朱樉的好多少。
不,朱樉至少是講道理的,臣服的人都能得到好處。
法律之下平民身份平等,還輕徭薄賦,這是從未有過的善政的。
相比之下蒙古人就太野蠻了。
他們心中隻有掠奪,沒有任何治理的想法。
臣服他們的要死,不臣服他們的死的更慘。
這麽一對比,朱樉簡直就是楷模。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這麽和諧。
朱樉還是沒有克製住殺戮的欲望,親自出手以各種方式殘殺魷人。
之前他曾經設想過無數種虐殺人的方法,隻是在大明他不敢太過分。
此時到了野蠻的安西,就徹底放開了。
將之前想到的方法,都一一試了個遍。
以至於他整個人身上,都染上了一股血腥味兒,眼睛裏時不時就露出暴虐氣息。
讓李芳等人都看得心驚膽顫。
就在他們思考怎麽勸說的時候,大明新一批的資源送到了。
其中有一萬兩千名百姓,實際清點人數的時候,隻剩下一萬一千多人。
有五百餘人死在了路上。
還真不是運輸人員故意虐待。
其實相似的問題,古人早就發現了。
把犯人送到地方,接收方按照實際到達的人數,支付押送費和獎金。
少一個人,就扣一定的比例。
如果送過來的人特別少,還會仔細審查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如果是天災、瘟疫之類的,那是沒辦法。
如果是人為,就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往秦國運送人口是國家大事,更何況還有陳景恪親自盯著,沒人敢在中間瞎搞。
從大明到安西灣,已經是非常成熟的航線了,沿途各種補給站、休整點都非常完善。
但沒辦法,古代遠航就是這麽危險。
依然有人死於各種意外,水土不服是頭號殺手。
如果是陌生的航線,這個死亡數字可能要翻好幾倍。
這些人口的到來,有效的彌足了漢人不多的缺點,讓李芳等人心中都長舒了口氣。
跟隨這支船隊來的,還有家書。
其中就有一幅畫,畫上是一個高牆大院,裏麵有幾間茅草屋,十餘畝田。
一名女子坐在屋前眺望遠方,似乎在思念著什麽。
女子旁邊還有一雙小兒女,年齡大一些的哥哥指著遠方,低頭對妹妹說著什麽。
妹妹歪著小腦袋,順著哥哥手指的方向看去,嘴裏似乎還在念叨著什麽。
看到這幅畫,朱樉冷酷的眼神一瞬間柔和了下來。
之後就停止了瘋狂行為,當起了秦國之主。
這讓李芳等人都鬆了口氣,恢複正常就好。
他們還真怕朱樉殺著殺著入魔了。
不過,朱樉自己不殺了,屠魷令依然在嚴格的執行。
秦國大部分魷人都被處死,但依然有少數人,在別人的庇護下活了下來。
對於秦國朝廷的殘暴手段,其實很多人都是不以為然的。
原因前麵說過,這裏就不再贅述。
而且這個世界永遠都不缺講義氣的人。
魷人在這裏生活了那麽多年,關係網是很密的。
或是親朋,或是好友,或是別的關係……
這些人裏麵,有那麽一些講義氣的,或者是同情魷人的,很正常。
他們就通過種種手段,將魷人給藏了起來。
準備等風聲過來,再悄悄把人送出去。
秦國隻能加大檢查力度,但收效卻甚微。
而生活在其他地方的魷人,眼見有人如此針對他們,還將他們做過的事情公之於眾。
就開始拚命的抹黑秦國,鼓動自己所在的勢力,孤立秦國乃至開戰。
他們針對秦國的方法很簡單。
別忘了當年的蒙古人,明人和蒙古人來自同一個地方。
如果給他們站穩了腳跟,未來大家就都危險了。
而且秦國推行的新法,完全沒有將各勢力的貴族利益放在眼裏。
如果讓他們存活下去,等他們的新法廣為人知。
秦國的政府機構很快就感受到了這種變化。
通過波斯人,他們也知道了這種變化產生的原因。
李芳等人都有些無奈,不過倒也沒有說什麽,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關鍵是,他們確實有底氣不在乎。
秦國對他們非但沒有太大的依賴,反而是他們更需要大明的商品。
所以,一個很奇怪又熟悉的局麵出現了。
政治上反秦,經濟上高度依賴秦。
不過朱樉可不是坐以待斃的性格,更不會放任魷人搞鬼。
找來柳芸娘問道:“準備的如何了?”
柳芸娘回道:“已經準備好,隨時可以動手。”
朱樉冷笑道:“那還等什麽呢。”
於是,秦國國相府頒布了一條新的政令。
如果誰藏匿的有魷人,將其交出來非但能免除懲罰,還會將這個魷人的資產全部獎賞給他。
藏匿起來的魷人,主動投案自首,將包庇他們的人供出來,就可以免除一死。
非但如此,還會歸還他們的全部財產,禮送出境。
這條政令一出,所有人無不感到頭皮發麻。
這個朱樉,簡直將人心玩到了極致啊。
朱樉占領這片土地建立國家之後,他並未跟著逃離,而是安撫周圍的人配合朝廷的政策。
秦國的種種善政,讓他非常的震驚,繼而對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
之後就四處奔波,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新政的實施。
直到屠魷令的頒布。
他無法相信,如此仁慈的國家,會突然變得如此極端。
甚至為此求見過李芳,希望能說服他收回這一暴政。
李芳親切接見了他,然後堅定的拒絕了他的求情。
並且給出了這麽做的理由。
宗教仇視,大明有大人物極度反感魷人……
秦國人受宗教影響,對魷人非常反感。
朝廷想要獲得大明更多的支持,必須討好那位大人物。
所以,反魷勢在必行,誰都無法阻擋。
這兩個理由都非常的有分量,讓福爾克·貝納多特無話可說。
宗教仇殺,在西方世界實在太常見了,這個理由他無法反對。
但他依然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回家之後,就利用自己的渠道,幫助不少魷人逃走。
被他救走的魷人,超過一千人。
後來大明封鎖邊關,即便是他也無法輕易將魷人送走,且時刻有暴露的危險。
但他依然不顧危險,藏匿保護了許多魷人。
對於朝廷頒布的新政令,他知道後果有多嚴重,但依然沒有改變初衷。
他不相信魷人真的如《猶大書》中所言那般邪惡。
人心都是肉長的,自己無私幫了那麽多魷人,怎麽可能會被背刺?
然後,他就被背刺了。
一個名叫梅納哈姆·狽京的魷人,在得知新令後,主動從藏身之地走出來,找到當地的衙門自首。
並將庇護他們的福爾克·貝納多特供了出來。
然後繡衣衛和軍隊直接出動,將福爾克·貝納多特抓捕。
不知道真相的居民,見朝廷竟然抓這樣一位有德之人,紛紛站出來抗議。
朝廷就將抓他的理由公之於眾。
得知真相的居民都震驚了,他們沒有想到,福爾克·貝納多特竟然是被魷人出賣的。
就這麽說吧。
魷人,竟如此邪惡。
和福爾克·貝納多特相同遭遇的人還有很多,這些人也無一例外被抄家。
在繡衣衛的散布下,這些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秦國各地。
然後又傳入了周邊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