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身份帶來的使命

字數:9149   加入書籤

A+A-




    第416章身份帶來的使命
    陳景恪的目的從始至終都隻有兩個。
    其一,華夏文明更加輝煌燦爛。其二,盡可能給百姓鬆綁。
    之前頒布《雇工法》,可以說是人權方麵標誌性的進步。
    然而這項新法始終有一個死角,那就是皇宮。
    新法無法進入皇宮,根本原因在於老朱。
    前麵已經說過,他理智上接受了新的天下觀,但在感情上始終存在障礙。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他從小接受的教育,聽到的看到的都是如此。
    很多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不是陳景恪上幾節課就能扭轉的。
    陳景恪的新政確實讓大明變得更好,他強迫自己接受了外界的種種變化。
    但皇宮被他看做自留地,不能輕易動。
    陳景恪也不想因為這一個小角落,和老朱鬧的不愉快。
    他的計劃是,等老朱不在了再把這一小塊死角攻克。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次的風波把一切擺到了桌麵上。
    經過思考之後,他決定試著動一動。
    老朱是個很理智的人,隻要讓他明白,不改變宮裏的一些陋習,穢亂宮闈的事情依然會繼續發生。
    即便感情上無法接受,他大概率也會同意做出一定的修正。
    但目前老朱正在氣頭上,肯定不能在這個時候提。
    而且直接和他說,遠不如先征得馬娘娘的同意管用。
    她才是老朱真正的軟肋,很多事情隻要她點頭,基本就成了。
    尤其是老朱退位之後,這種趨勢更加明顯。
    不過馬娘娘也有自己的擔憂:“采用聘任製,導致皇家隱私泄露怎麽辦?”
    陳景恪說道:“娘娘,您仔細想想,後宮真的有什麽隱私不方便被外人知道嗎?”
    馬娘娘仔細想想,好像還真沒有。
    軍國大事?
    一般都是在幹清宮商議,不會拿到後宮裏麵討論。
    再說了,能被普通宮女太監聽到的秘密,其實也算不上什麽了不得的秘密。
    真正的機密,要是被他們聽到了,當場人就沒了。
    後宮地形圖?
    知道這個的人不算少,就算廣而告之也沒一點影響。
    行刺皇帝的事情,隻能存在小說之中。
    真當那幾重宮牆,幾萬宿衛是擺設啊?
    別說外人進來,就算是宮裏的宮女,也不是隨便就能亂竄的。
    他們一輩子都隻能在自己工作的小院子裏待著,出門就會被抓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行刺一個試試。
    後宮宮鬥?
    這其實不算什麽機密,話本裏的宮鬥劇情,比真實的還精彩。
    要真說醜聞,胡美、周驥他們幹的事情才叫醜聞。
    可是這種醜聞根本就瞞不住人,也沒辦法隱瞞。
    越想她就越認識到一個現實,所謂後宮隱私,不過是他們自己想象出來的而已。
    實際上根本就沒那麽重要。
    一旁的徐妙錦似乎也琢磨了過來,恍然大悟的道:
    “之前讀史,看到唐太宗和長孫皇後,時不時的就放還宮女歸家過正常人的生活。”
    “一直很奇怪,他們就不怕宮裏的秘密被泄露出去嗎?”
    “現在才明白,宮裏原來根本就沒有秘密。”
    陳景恪暗暗豎起大拇指,果然不愧是好徒弟,這助攻來的恰到好處。
    師父沒白教你這麽多年。
    不過他立即就很嚴肅的反駁道:
    “也不能說宮裏沒有秘密,畢竟事涉皇家,也可以說處處都是秘密。”
    徐妙錦一副受教的模樣:“老師說的是,是我想差了。”
    “不過大多數內侍,應該都沒有機會接觸機密消息吧。”
    陳景恪擺出孺子可教也的模樣,說道:
    “是的,那麽多內侍,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接觸到秘密。”
    “大部分人從事的,隻是普通的工作,隻有極少數人才有機會接觸到秘密。”
    徐妙錦接話道:“那麽,我們是不是可以將兩者區別對待呢?”
    “有機會接觸機密的,可以讓他們終身製任職,但對他們要有補償。”
    “這樣他們才能心甘情願的工作。”
    “對於那些普通人,就沒必要嚴防死守,按照正常的聘任製即可。”
    陳景恪讚道:“聰明,不愧是陛下和娘娘親自挑選的太子妃。”
    徐妙錦害羞的道:“老師謬讚了,都是娘娘教的好。”
    馬娘娘沒好氣的道:“好了好了,知道你們師徒情深,就別在我麵前唱雙簧了。”
    兩人都笑了起來。
    這種小把戲,陳景恪、朱雄英、徐妙錦他們經常用。
    不論是老朱還是馬娘娘,亦或者是朱標,都很吃這一套。
    大家都知道在唱雙簧,但都很喜歡這種方式。
    玩笑過後,馬娘娘正色道:“你的提議不無道理,不過事關重大還需慎重才是。”
    陳景恪心中一喜,她這麽說,就是同意變革了。
    區別是,變革到什麽程度。
    不管怎麽說,隻要有所改善那都是好的。
    “娘娘英明,其實宮裏的改革不隻是皇家的事情,也牽扯到天下的變革進展。”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天下人都盯著宮裏呢。”
    “《雇工法》推出這麽多年,進展始終不如意。”
    “尤其是任用奴仆這方麵,更是阻礙重重,其中最難攻克的就是權貴們。”
    “他們就盯著宮裏,宮裏不動他們就不動,其他人也有樣學樣。”
    “這次宮裏變革,我看他們還怎麽找借口。”
    其實這就是一個觀念問題,祖祖輩輩都是用的包身奴。
    在他們心裏,包身奴就是自己的工具,生死由自己掌控,用著放心。
    改成聘任製,包身奴變成了擁有人身權利的‘人’,還是外人。
    他們用著非常不順手,自然不願意。
    別說是古代,就算是二十一世紀,有人雇了保姆都把保姆當工具使喚。
    稍有不如意就是各種訓斥。
    也就是法律不允許打人,否則他們馬上就能化身扒皮鬼。
    在古代這種情況隻會更加嚴重。
    在不發生流血革命的情況下,雇工法的施行任重而道遠。
    不過不管怎麽說,馬娘娘點頭同意內侍采用聘任製,都是一個階段性的進步。
    至於宮女離宮之後的生活,完全不成問題。
    宮裏待過的女人,在宮外很受歡迎的,不知道多少人等著用八抬大轎娶她們過門。
    真正需要擔心的,反而是宦官。
    這些人身體有殘缺,出了宮也沒辦法過正常人的生活,還處處都會被歧視。
    至於廢除太監……算了,陳景恪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那麽就隻能默認太監是終身製的,朝廷需要做的是安排好退休事宜。
    辦法其實很簡單,讓他們去守皇陵。
    在皇陵建立療養院,到了一定年齡就可以退休,去那邊養老。
    確保他們能安度晚年。
    僅僅如此還不夠,宮裏很多非人的規矩,也得跟著改一改。
    否則有些人熬不住,依然會出事兒,而且傳出去也確實有損皇家顏麵。
    陳景恪又就這方麵,進行了一些建議。
    伺候人的那沒辦法,必須十二個時辰隨時待命。
    別的工作最好采用輪班製,尤其是針對浣洗局,他提出了多項改革意見。
    每天幾點上下班,一日三餐等等,都做出了嚴格規定。
    下班時間,不允許奴役他們做工等等。
    “皇上皇後乃天下人的父母,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
    “皇家理應做出表率,如此天下方能大治。”
    馬娘娘笑道:“你小子,別給我灌迷魂湯……不過你說的確實有道理。”
    “若之前宮內就采用你說的辦法,想來也不會發生這檔子事。”
    “就算有人不老實,其他人不想被牽連也會主動舉報,不至於被隱瞞如此之久。”
    “不過這事你先不要和陛下說,他正在氣頭上,說這個就是火上澆油。”
    “等事情過去了,我會找機會與他說的。”
    陳景恪恭維的道:“這我哪敢和陛下說,也就是您,才能說得動他老人家。”
    馬娘娘白了他一眼,說道:“少拍馬屁,沒事兒就趕緊走吧,看的我礙眼。”
    “好嘞,您老歇著,小的先告退了。”陳景恪起身麻溜的就走了。
    馬娘娘好笑的看著他離開,然後忽然問道:
    “你覺得他的建議如何?”
    徐妙錦矜持的道:“這還需要您和陛下……”
    馬娘娘:“說人話。”
    徐妙錦:“老師的建議非常好。”
    “我去過一次浣洗局,做了好幾天噩夢,從此再也不敢去那裏了。”
    “皇家作為天家,不應該有如此不仁道之事存在。”
    馬娘娘點點頭,說道:“你果然受他的影響更深一些,注重人的權力。”
    徐妙錦正想解釋什麽,她又接著說道:
    “不過這也是你本性善良,聽他講課的人多了去了,願意學的沒幾個。”
    “你心善這是好事,但要謹記你的身份。”
    “有些事情是你的身份要求你必須去做的,如果你不做就會害死更多的人。”
    徐妙錦露出疑惑之意,什麽身份要求必須做的?
    馬娘娘解釋道:“如果你是皇帝,有些人該殺必須要殺,哪怕這個人對朝廷忠心耿耿。”
    “周亞夫的能力和忠誠都毋庸置疑,可漢景帝依然將他給逼死了。”
    “不是漢景帝刻薄寡恩,而是帝王身份要求他必須這麽做。”
    “周亞夫性格強勢,又是勳貴的代表,他的父親周勃更是行過廢立之事。”
    “如果不殺他,未來必然會掣肘年幼的漢武帝。”
    “甚至有可能效仿其父,行廢立之事。”
    “作為帝王,漢景帝不能對這些潛在的危險視而不見。”
    “所以,周亞夫死了。”
    馬娘娘又聯係了當下,說道:“在這一點上,陳景恪做的就非常好。”
    “先是自絕於軍方,後又用變革得罪了文臣。”
    “就是為了主動消除自己身上的危險性。”
    “錦衣衛雖然歸他掌管,可各級將官都是陛下和蔣任命的。”
    “他不造反,那些人都會聽他的。”
    “他要是有別的想法,那些人會第一個將他綁了。”
    “算學圈子,是他唯一能掌控的勢力。”
    “可計官隻是輔佐官,是聽命行事的,當家做主的是上麵的主官。”
    “所以,他對皇家沒有任何威脅。”
    “他做事讓人放心,皇家也對得起他,才有了他今日的地位。”
    徐妙錦不禁連連點頭,心中對老師特別的佩服,真是太聰明了。
    馬娘娘繼續說道:“陳景恪降低自己的危險性,既是為了自保,也是他的身份要求他這麽做的。”
    “如果他不這麽做,要麽一事無成的苟活,要麽功成名就之後死亡。”
    “你看,大家都在努力按照身份,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徐妙錦眼睛裏的疑惑漸漸變成了然。
    不過隨即她又想到了什麽,小聲的道:
    “等老師的大同世界觀發布,並為世人接受,他將擁有先賢一般的聲望,這不是也很危險嗎。”
    馬娘娘搖搖頭,說道:“恰恰相反,他真要是成了先賢,反而更沒有危險性。”
    “會有無數人拿聖人的標準去要求他,會用放大鏡觀察他的一言一行。”
    “如果他的言行有任何不符合禮法的地方,就會被人群起而攻之。”
    “如果他不改,就會被天下人唾棄。”
    “你說,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有危險性嗎?”
    徐妙錦若有所思的道:“當年朱子被人非議,就是這般吧?”
    馬娘娘說道:“他麵臨的情況,比朱熹更加嚴重。”
    朱熹沒有進入權力核心,隻是在學術上做出成就。
    攻擊他的,都是學術界的對手。
    陳景恪不一樣,他始終處在權力的中心。
    攻擊他的人除了學術界,還包括官場的人。
    “到那個時候,他隻有一條活路,就是和皇家緊緊的綁定在一起。”
    “這也是為何,我們大家都鼓勵他寫大同世界的原因之一。”
    “不但鼓勵他寫,等書發布了,還要幫他推廣。”
    “是不是覺得我們很無情,處處算計他?”
    徐妙錦搖搖頭,說道:“從感情上,我不希望他被如此算計。”
    “但從理性考慮,這對大家都好。”
    馬娘娘笑道:“好,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你已經學會如何從身份出發,來考慮問題了。”
    “你是太子妃,未來的大明皇後,有同理心不要緊,切記要把你的身份交給你的任務做好。”
    “否則就會帶來更大的麻煩,比今日還要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