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這孩子一定大富大貴

字數:9925   加入書籤

A+A-




    ???
    聽到這個消息,陳景恪心髒猛的停了一下,然後噗通噗通跳了起來。
    緊張?激動?
    確實有,但也隻是那麽一瞬間,隨後就恢複了正常。
    隨之而起的是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這種喜悅沒有讓他失態狂喜,卻讓他有點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按照前世影視劇裏的情節,這會兒他應該又叫又跳,表達激動。
    但他內心確實沒有這方麵的衝動,強行這麽做就太假了。
    可不這麽做,他又總覺得少了點什麽。
    然後他就為了怎麽表達喜悅,陷入了糾結之中。
    馬娘娘反應就快的多了,驚喜的起身道:
    “消息可屬實?”
    那侍者麵帶喜悅的回道:“屬實,是安平侯府的大管家親自來報的喜,人就在宮外候著呢。”
    馬娘娘笑的嘴巴都合不攏了,連聲道:“好,太好了。”
    “賞,今日所有人通通有賞,為了慶祝公主有喜,這個月所有宮人發雙份月例。”
    周圍一群侍者全都樂了:“謝娘娘賞,恭喜安平侯。”
    陳景恪被從糾結中驚醒,有些茫然的抬起頭,聽到眾人道喜的聲音,連忙起身道:
    “同喜同……來來來,所有人都有賞錢……”
    然後一摸兜,尷尬的道:“額……先欠著,等我回家取了錢再給大家補上。”
    “哈哈……”他手足無措的樣子,引得眾人一片歡笑。
    馬娘娘莞爾道:“你啊,快回家吧,隨後我和陛下他們就過去。”
    “好好好。”陳景恪忙不迭的就往外走,快到門口才想起還沒行禮,又連忙回頭道:
    “娘娘,我先告退了。”
    再次惹的眾人大笑。
    隨後馬娘娘又派人將此事通知了老朱、朱標和朱雄英等人。
    當時老朱正在盯著幾個親王讀書,聽到這個消息直接將手中的教科書給一扔,拔腿就往宮外走。
    走出沒多遠,才想起馬娘娘肯定也要去,又連忙折返去找他。
    剛進門,就聽到馬娘娘笑道:“你們不知道,當時景恪人都呆住了……”
    鄭安妃自然也在,此時她也高興的見牙不見眼。
    自家女兒這麽多年沒有孩子,她可沒少操心。
    雖然陳景恪一直說,是自家的問題,和公主無關。
    這個說法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沒人怪公主什麽。
    可作為母親,她不能不擔心啊。
    萬一是自家女兒有問題呢?
    況且,這些年也時不時就有一些流言,什麽多找幾個女人,多播撒種子說不定就發芽了呢?
    還有說陳景恪死心眼的,還有說公主善妒的。
    否則安平侯府怎麽可能就隻有一個女主人。
    雖說駙馬不允許納妾,可哪個駙馬身邊沒有幾個女人?
    這些女人大多還都是皇家塞過去的,目的就是幫公主鞏固地位之類的。
    陳景恪身邊就沒有。
    當初福清的陪嫁丫鬟,這是皇家默許的通房丫鬟,全都被他放良嫁人了。
    雖然陳景恪不像是懼內的人,可各種流言始終存在。
    聽得多了,作為母親鄭安妃豈能不擔心?
    她很清楚,這一切的根源還是因為沒孩子。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隻要有了孩子,所有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期盼了這麽多年,終於要開花結果了,她豈能不高興。
    剛接到消息的時候,她走路都摔了兩個跟頭。
    此時聽說陳景恪出糗的樣子,也笑了起來。
    朱雄英則一副遺憾的樣子道:“真的嗎真的嗎?可惜當時我不在……”
    徐妙錦心下暗暗好笑,不過也有些羨慕。
    不知道自家什麽時候才能有屬於自己的孩子。
    她可不僅僅是母性爆發,更因為她的孩子代表著太多東西。
    如果陳景恪知道了,肯定會告訴她,孩子出生太早也不一定是好事兒。
    豈不聞六十年太子乎……
    朱標無視了自家兒子,笑道:“陳家三代單傳,他成婚也這麽多年,終於有了動靜,難免會有些失態。”
    老朱踏步進來,大笑道:“咱也高興啊,哈哈……”
    眾人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有了孩子很多問題就好辦了。
    可以說,陳景恪無後最頭疼的就是皇家,現在這個隱患也解決了。
    馬娘娘起身說道:“人都到齊了,咱們也出發吧。”
    於是一行人前往安平侯府。
    太上皇、馬娘娘、皇上、太子、太子妃集體出宮,這可是大事兒。
    幾乎是眨眼間,全洛陽的達官顯貴都知道了。
    大家自然很震驚,什麽大事兒,竟然能勞動這幾位集體出宮?
    然後他們就知道了緣由,安平侯府有喜訊。
    大家恍然大悟,原來是安平侯有後了,難怪難怪。
    等等?
    福清公主有喜?安平侯有後了?
    於是,京城但凡有點身份的人,全都動了起來。
    這時候不送禮,還要等待何時?
    不過不能著急,今天是不能去送禮的,畢竟太上皇他們都在。
    等他們走了再說。
    且說老朱他們一路來到安平侯府,發現徐達、藍玉等人,以及他們的家眷都已經在了。
    這並不奇怪,他們都在宮外住的又近,接到消息能更快趕過來。
    徐達等人盡管已經猜到,皇家會很重視這個孩子,可眼見全員出動還是感到震驚不已。
    陳遠夫婦就更別提了,自家有後他們本來就非常興奮。
    現在皇家集團出動,他們更是激動的話都說不利索了。
    福清也是淚眼朦朧,孕婦本就容易情緒激動,見到皇家如此勞師動眾,自然非常感動。
    馬娘娘、鄭安妃等人連忙上前安慰,什麽孕期不能哭,會讓孩子也變成小哭包的雲雲。
    男人自然不適合待在後院,隻是看了福清一下,就一起去前麵閑聊了。
    隻留下一群女人在這裏。
    大家七嘴八舌的,問的問題大多也是幾天了,有沒有什麽不舒服的之類的。
    要麽就傳授一些育兒技巧什麽的。
    馬娘娘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徐妙錦,似乎想到了什麽,笑著說道:
    “你們說事情巧不巧,太子剛剛大婚,福清就有喜了。”
    眾人自然知道該說什麽,紛紛附和,說是太子帶來的喜氣雲雲。
    馬娘娘含笑說道:“所以說啊,這孩子合該是皇家的人。”
    眾人都愣了一下,什麽意思?
    有些反應快的,已經猜到了什麽。
    馬娘娘也沒有給眾人瞎想的機會,接著說道:
    “之前陛下還和我說,景恪家生了女兒就是未來的太孫妃,生了兒子就是未來的駙馬。”
    “我還開玩笑,說妙錦的年齡差那麽多,等她有孩子景恪的孩子都多大了。”
    “或許是聽到我們的心聲,這孩子硬生生拖了這麽多年才蹦出來。”
    “看來啊,他也很滿意這樁親事呢。”
    眾人麵麵相覷,馬娘娘當眾說這話,就等於是敲定了這孩子的婚事。
    皇家想和安平侯府繼續結親,這大家並不奇怪。
    畢竟陳景恪的能力在那擺著。
    可如此迫不及待,就有點出人意料了。
    你至少也要等孩子生下來,長上幾歲再說啊。
    不過都是久經考驗的名利圈貴婦人,馬上就反應過來。
    紛紛附和道:“您沒這麽說,我還沒發現這一點呢。”
    “還真是巧了啊。”
    “什麽巧啊,就是這孩子想和皇家結親。”
    “親上加親好啊。”
    對於這些人的恭維,馬娘娘非常滿意。
    她自然知道自己當眾提起此事,顯得有些著急。
    可實在沒辦法,陳景恪有個孩子太難了。
    好不容易有了動靜,必須提前把這個坑給占住,絕不容許有任何意外發生。
    福清就更不會說什麽了。
    古代有個風俗習慣,出嫁的女兒會把自己的一個女兒回嫁給娘家。
    以此作為對娘家生養之恩的回報,也有親上加親的寓意。
    她的孩子,不論是男孩娶皇家公主,還是女孩嫁給皇家,都是符合風俗習慣的。
    更何況,這種聯姻還有很深的政治因素。
    不管從哪個方麵考慮,她都是樂於見成的。
    甚至還很驕傲。
    這種殊榮,也就自家有了吧。
    作為祖母的馮氏,則隻剩下開心了。
    她也清楚,對於這個孩子,自己和陳遠的發言權不大。
    不過她本身也不是什麽多事的人,隻要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
    至於和皇家聯姻,那就聯唄。
    福清這個公主兒媳就挺好的,懂禮明是非還孝順。
    嗯,她已經默認福清懷的是兒子了。
    倒不全是重男輕女,畢竟三代獨苗都是男丁,她下意識的認為這也是兒子。
    一旁的徐妙錦越聽越覺得怪異,看向福清肚子的目光也越來越古怪。
    畢竟這不是她兒媳,就是她女婿,可不就覺得很怪嗎。
    關鍵她自己獨自還一點動靜都沒呢,孩子婚事都已經被安排好了。
    聽著這群人煞有介事的討論,她實在是覺得莫名的喜感。
    ――
    外麵,老朱也同樣迫不及待的宣示了對孩子的主權。
    “你們都別和咱搶啊,要不然別怪咱翻臉。”
    徐達等人自然不會說啥,這已經不是老朱第一次說類似的話了,他們哪會有別的想法。
    藍玉笑道:“我就是想和您搶,也沒那個機會啊。”
    他女兒藍敏孩子都有了,倆兒子年齡也不小了。
    不論陳景恪的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沒機會了。
    一群大男人聚在一起,不可能隻討論孩子,或者說孩子隻是一個小話題。
    很快就轉到了軍國大事上麵,然後自然而然的就談起了大分封。
    老朱確實有些興奮了,首次說出了下一步分封計劃:
    “接下來幾年,會在一些邊角地方,分封一些小諸侯。”
    “像什麽苦葉島、蝦夷島,還有南洋、西洋的一些宜居島嶼。”
    這也意味著,大貴族是沒機會分封的,除非自己想不開主動申請去這些邊角地方。
    “過上三兩年,等南洋的諸侯國穩固,朝廷會建立一條穩定的通往炎洲的航線。”
    “然後慢慢的往上麵輸送人口,建立更多的據點。”
    “如果順利,五年後會進行第二次大分封,將炎洲分封給諸侯們。”
    朱標插話道:“過上兩年,我會把允和允都先一步封過去。”
    “有兩個封國做依托,能更好的發展那裏。”
    還有個原因,炎洲太遠了,必須要先讓皇家子弟過去做表率。
    朱元璋眉頭微微皺了一下,顯然是對朱標的這個安排有所不滿。
    朱允過去就行了,實在不行就從他剩下的兒子裏挑選兩個,一起封過去。
    朱允的事情另說。
    畢竟,朱標子嗣不多,必須要留下幾個兄弟給朱雄英當幫手才行。
    朱允無疑是最合適的。
    和朱雄英一母同胞,自幼感情就很深。
    且他性格聰慧沉穩,和他母親非常像。
    又從小跟著陳景恪等人長大,耳濡目染之下,能力也是非常出眾的。
    尤其是對新政,充滿了想法。
    在老朱想來,這簡直就是朱雄英最好的幫手,怎麽能封到炎洲那種地方呢。
    不過他也沒有反駁朱標的話,等回去私下再商量也不遲,不能當麵駁了兒子的麵子。
    這時,朱雄英說道:“日本那邊也該有個結果了,那地方也能分封不少諸侯過去。”
    眾人都不禁眼前一亮。
    日本,那地兒可也不錯啊。
    關鍵是擁有大量人口,能省卻許多麻煩。
    老朱沒想到他會突然提這一茬,一時間有些拿不定主意。
    朱標則說道:“日本尚有六百餘萬人口,又遠離大明,想要拿下那裏需要付出很多精力。”
    “目前朝廷事務千頭萬緒,不宜另起事端,還是再緩一緩吧。”
    老朱總體上也是支持他的,點頭道:
    “大分封、草原戰略、西域、安西,國內還要變革,第一期國家計劃收尾……”
    “確實無力再兼顧日本了,這個計劃再緩幾年吧。”
    末了,他將目光看向陳景恪:“景恪你以為呢?”
    陳景恪緩緩點頭,說道:“日本傳承悠久,想要征服他們很難。”
    “我們出兵的時候,必然會遭到強烈抵抗。”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我們必須要做長遠謀劃。”
    “在大明的扶持下日本南北朝對立,雙方已經殺紅了眼。”
    “現在他們的青壯人口已經嚴重不足。”
    “生產活動的主力,已經變成了老人和婦女。”
    “可以預見的是,將來人口必然會斷崖式下跌。”
    很簡單,新生兒不足,等現在的成年人死亡,人口自然會大幅度下降。
    如果再遇到饑荒,死的人就更多了。
    眾所周知,日本多台風海嘯地震,隨便來一個都能死無數人。
    “而且到那個時候,諸侯國也差不多已經穩固。”
    “大家一起出手將日本剩餘的人口瓜分,消化吸收。”
    “把地空出來,朝廷才能更好的移民過去,建立全新的統治。”
    從此,日本這個族群將會徹底消失在曆史長河。
    額……
    把這個計劃說完,陳景恪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後院。
    自家媳婦剛發現懷孕,就說打打殺殺的是不是不太好?
    不過……殺小日子例外,那是積攢功德。
    他爹這麽努力的給他賺功德,這孩子將來一定大富大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