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昭平(二)

字數:3684   加入書籤

A+A-




    一秒記住【。3。】,
    有些事,看似微不足道,實則關乎著身份地位和權勢。
    放在以前,鄭太皇太後在後宮中說一不二,沒人敢忤逆。現在薑韶華登基做了天子,朝堂裏不必說,便是在宮中,鄭太皇太後也得稍作讓步。
    薑韶華從善如流,笑著應下:“也好,我這就讓人去請他過來。”
    薑韶華一聲令下,身後的禦前侍衛便有人退了出去傳口諭。不到盞茶功夫,長寧伯崔渡便進了殿內。
    這來得也太快了!
    景陽宮到昭和殿,一來一回傳信也得要一炷香時間哪!
    “長寧伯陪著我來了景陽宮,一直在景陽宮外候著。”薑韶華笑著為眾人解惑。
    當然不是為了專門來覲見太皇太後。崔渡早就習慣薑韶華處理正事的時候在外等候了。
    鄭太皇太後略一點頭,趁著崔渡行禮問安仔細打量幾眼。
    崔渡身量相貌不必說,哪怕不是萬裏挑一的美男子,也足以稱一聲年少俊彥。不過,他和出身世家貴族的少年公子又自不同。沒什麽矜持的貴氣,頗有幾分率性而為的坦蕩。在眾目睽睽之下,不卑不亢,不慌不忙,氣定神閑的模樣,倒也勉強配得上做皇夫了。
    更何況,崔渡可不是吃軟飯的閑人。南陽郡有今時今日的富庶,北方百姓能在連年的饑荒天災中掙紮著活下來,培育出新糧的崔渡要居首功。
    “長寧伯現在做了農部尚書,前些日子也去了皇莊裏當差。”鄭太皇太後張口問道:“以後不能時時在韶華身邊。以哀家看來,韶華應該再選幾個聰慧伶俐善解人意的進宮伺候。”
    崔渡:“……”
    崔渡有些懵,下意識地看了薑韶華一眼。
    此時有權勢有地位的男子,除了正妻之外都會納美妾。在後宮中,天子選秀也是常事。就連體弱的太康帝,也有九個嬪妃。太和帝在位三年,一直在守孝,還沒來得及選秀。其實再等個一年半載,一後四妃就要陸續進宮了。
    現在薑韶華登基做了女帝,是否也該選些美少年進宮伺候?
    這個問題,崔渡以前根本沒考慮過。現在冷不丁地就到了眼前,一時間腦子都轉不動了。
    倒是薑韶華,不慌不忙地接招:“暫時不必。一來我懷著身孕,不宜親近男色。二來,我還要為堂兄和父親守孝三年。”
    鄭太皇太後點點頭:“也是,那就等過了三年再選人進宮。”
    李太後竟也沒反對的意思,甚至張口道:“我們李家也有出眾兒郎。”
    薑韶華竟也沒拒絕,笑著說道:“此事待三年後再斟酌考慮。”
    崔渡到現在才會意過來。
    鄭太皇太後不是故意給她添堵,也不是要給他下馬威。在她們眼中,天子就該有眾多妃嬪。這不但是延綿子嗣的需要,還有平衡朝中勢力拉攏大族的實際需求。
    薑韶華是女帝,那就選出色的美少年進宮伺候。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就拿鄭家來說,出了鄭宸這麽一個逆賊,安國公的兵部尚書也保不住了。這等時候,如果鄭家有少年進宮伺候女帝並得了寵愛,或許便有翻身之日。
    鄭太皇太後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鄭家幾十年的榮光,都來自鄭太皇太後。
    李家比鄭家境遇強一些。李尚書祖孫死了,還有李刺史撐門立戶。一秒記住【。3。】,
    不過,有這麽好的路,幹嘛不走?
    而薑韶華,初登帝位,需要鄭太皇太後和李太後的鼎力支持,穩住宮廷人心。沒有後顧之憂,方能放開手腳治理朝政。所以,此事不宜回絕,虛與委蛇才是最好的選擇。
    反正一杆子支到三年後了。有三年的時間做緩衝,到時候看情勢再做決定。
    崔渡在心裏默默想著,神情從震驚慢慢恢複平穩。
    鄭太皇太後看在眼裏,心裏略一點頭,溫聲道:“長寧伯,你是有大才之人,以後要正經當差做事,心胸也得寬廣些。”
    “如果韶華隻是南陽郡主,你們夫妻兩個的事,沒人會多嘴。現在韶華坐了龍椅,成了大梁天子,一言一行萬眾矚目為萬民表率。你也不僅僅是郡主贅婿了,而是大梁朝的皇夫。”
    “哀家做過太子妃,做過皇後,也做過太後,現在是太皇太後。這幾十年都住在宮裏,打理後宮內務瑣事,為丈夫兒孫分憂。”
    “你既要當差,就沒時間日日伺候衣食起居打點瑣事內務。這些事,不妨就讓別人去做。”
    “總之,你才是第一個進門的。韶華肚中的孩子,也是你的骨血。誰也搶不走你的位置。”
    “你得賢惠,更得有正宮氣度。”
    崔渡活了兩輩子,還是第一次被人教導要賢惠大度,一時間不知該吐槽腹誹,還是該老老實實應下。
    薑韶華適時地為崔渡解圍:“這些事,我私下慢慢和他說。”
    鄭太皇太後略一點頭:“也好。長寧伯不清楚宮中規矩,你多教一教他。”
    薑韶華笑著應了,以目光示意崔渡過來。
    崔渡定定心神,在平王另一側坐下。順便很自覺地接過了照顧平王吃喝的重任。
    ……
    然後,崔渡便有幸領教了後宮女眷們說話的厲害。
    一語雙關是基本操作,話裏藏著的軟刀子,得不動聲色地還回去。言外之意要仔細品味。
    表麵竟然一團和氣,言笑晏晏。
    宮宴散後,崔渡扶著薑韶華的手,慢悠悠地回了昭和殿。
    銀朱荼白滿臉歡喜地迎上前來,伺候薑韶華更衣洗漱。
    當日薑韶華快馬進京,銀朱和荼白沒能跟著進京,被留在了南陽郡。待郡主要登基的喜訊傳回南陽王府,兩個丫鬟立刻收拾行李,隨一千親衛啟程,一同進京入宮。
    “皇上要不要用些宵夜?”銀朱喜滋滋地換了稱呼。
    薑韶華隨口笑道:“連著吃了兩頓,都快吃撐了。不用傳宵夜。你們兩個先退下吧!”
    銀朱荼白笑吟吟地退了出去。
    華麗寬敞的寢室裏,夫妻兩人四目相對。
    薑韶華笑著打趣:“今晚聽了太皇太後的話,是不是心裏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