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割肉
字數:3535 加入書籤
一個時辰後。
風塵仆仆的宋統領,大步邁進了昭和殿,恭敬地拱手行禮:“皇上,末將幸不辱命,帶著逆賊的人頭回來了。”
薑韶華沒急著去看三個木匣子裏的逆賊人頭,笑吟吟地上前,扶起宋淵:“舅舅一路奔波辛苦了。”
私下裏親昵的稱呼一入耳,宋淵心頭一熱,低聲應道:“末將為皇上分憂是應該的,半點不覺辛苦。”
怎麽會不辛苦?
一路隨大軍行軍,走了一個多月才到豫州。安頓幾日便開始打仗,中間真正的戰事倒沒花太多時間。活捉鄭宸砍了他的首級之後,隔日就快馬回京。回來的時間,比去的時候快了一倍還要多。
不過,能早一日到京城,都是好的。
薑韶華知道宋淵的脾氣,再累再辛苦,在她麵前也不會說。笑著催促:“舅舅先去安頓休息,明日朕再細細問你豫州戰事。”
宋淵應了一聲,留下三個木匣子,便告退離去。
薑韶華的目光,飄了過去,似在斟酌思慮先開哪一個。
陳舍人自告奮勇:“皇上,臣來開木匣子。”
“不用了,”薑韶華淡淡道:“朕自己來開。”
鄭宸已經死了,前塵舊事都已成雲煙,一個人頭而已,還不至於令她進退失據。
薑韶華上前,先開了第一個匣子。
巧得很,第一個匣子裏的人頭,就是熟悉的臉孔。
宋淵當日那一刀,砍得果斷利索,又及時以生石灰炮製過了。人頭保存得頗為完整,透過僵硬冰冷的麵容,似能看到鄭宸臨死前的驚駭和不甘。
薑韶華看了片刻,又開了第二個木匣子。這裏麵放的是趙武的頭顱。趙武被左大將軍一刀劈成了兩半,人頭是拚湊起來的,怪異且猙獰。
陳舍人看一眼,胃裏有些不適,悄然轉頭幹嘔了一聲。
薑韶華麵不改色,又開了第三個木匣子。
陸成死在城牆上,到底是死在朝廷手裏,還是死在鄭宸趙武的暗刀之下,已經是個謎。薑韶華也沒有追根問底的興致。總之,陸成死了就行。
陸成被放在棺木裏下葬,後來被掘了墓,割了頭顱。所以,這顆頭顱已經腐爛了不少。
陳舍人一個沒忍住,捂著嘴退了出去。
薑韶華眉頭都未動一下,叫了秦虎孟三寶等親衛過來:“這三個人頭,一並送去刑部。令刑部立案,以叛國重罪處置陸家趙家。”
陸成趙武死了不算,還得抄家滅族,以示朝廷法度威嚴。
秦虎等人拱手領命,將木匣子重新裝好,拎去了刑部。
新上任不久的刑部尚書楊尚書,肅容接了三個木匣子:“請代本尚書回稟皇上,刑部一定盡快立案判案。”
……
景陽宮的鄭太皇太後,很快收到了消息。
鄭太皇太後打發趙公公去請天子過來說話。薑韶華忙完公事,直至傍晚才來。
鄭太皇太後從前飛揚跋扈頤氣指使,如今通通收斂,和薑韶華說話語氣溫和,有商有量:“韶華,哀家知道,鄭宸犯了大逆不道的重罪。不過,他已經死在宋統領手中,頭顱也被割下帶到京城了。”
“屍首是沒地方可尋了。這顆頭顱,還是送回鄭家,讓安國公悄悄準備一具薄棺木,放一身衣服,好歹入土為安。”
薑韶華拿捏起鄭太皇太後來,輕車熟路,先是一臉為難,然後是長長歎息:“祖母,朝堂眾臣都看著,朕一次又一次地施恩鄭家。失了天子的雷霆威勢,朝廷法度又被放在何處?”
“朝臣們或是心中不服,或是心思浮動,日後犯了大錯,以鄭宸之事和朕掰扯,朕要如何回應?”
“難道朕要說,在朕這裏,鄭家地位超然,淩駕於朝廷律法之上嗎?”
鄭太皇太後自知理虧,不說別的,又用起了哀兵之策,眼淚簌簌:“韶華,哀家一手養大了他,他背刺了哀家,犯了大錯,哀家也恨他不死。可他已經死了,哀家這心裏空落落的。這些日子,哀家總夢到他生前模樣。”
“你看在哀家的顏麵上,好歹讓他安葬。他這輩子造孽,下輩子投胎做個畜生,也是他的命。”
鄭太皇太後信佛,佛家最講究來世因果。如果不能安葬入土,便是遊蕩的孤魂野鬼,連投胎的資格都沒有。
鄭太皇太後這般示弱低頭,就是盼著鄭宸能早些轉世投胎去。
薑韶華不答應,也不拒絕,就這麽一臉為難地和鄭太皇太後周旋。
鄭太皇太後心中恨恨,卻也清楚,就這麽空口白話,薑韶華絕不會點頭。非得再放一放血不可。
“對了,哀家聽聞你要在京城辦女子書院。”鄭太皇太後勉強打起精神:“辦書院,得聘請夫子,還要供應學生們一頓午飯,得耗費不少銀子。”
“這些花費,就不必你操心了,哀家這裏還有些私房,這些哀家來出。”
薑韶華沒有拒絕:“祖母這般慷慨,我代所有女學生先謝過祖母。”
“鄭宸的人頭是不是能送去鄭家了?”鄭太皇太後迫不及待地問道。
薑韶華繼續沉吟。
鄭太皇太後忍著悶氣,繼續放血:“哀家還聽說,你打算在大梁各州郡都推行女子書院。這其中耗費的米糧銀子,對眼下的朝廷來說也是一大負擔。戶部出三成,內務府再出三成,再讓各州郡自行籌措四成,你看如何?”
若是在每郡都設女子書院,那就是三百個。要是再繼續推廣,每個縣都設一個女子書院,那就得上千個。每一年要出的開銷,就是個驚人的數字。戶部肯定支應不起。
就是支應得起,也沒這麽辦事的道理。如果朝廷出銀子創辦女子書院,男子們讀書是不是也該補貼一二?
像鄭太皇太後提議得這樣,就比較合理了。
內務府一直被鄭太皇太後緊緊攥在手裏,相當於是她老人家的錢袋子。這回是狠狠地割了一刀了。
薑韶華對這個結果還算滿意,終於鬆了口:“朕打發人給楊尚書送個口信,這件事得悄悄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