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宋吏難做 第 169章 還是俺家的娘子好

字數:3435   加入書籤

A+A-


    時間回到幾個時辰前,朱仝的院子裏,朱仝正在書房裏奮筆疾書,“保正兄見信如晤……”
    寫好了信,吹幹了墨,朱仝又仔細地看了一遍,發現沒有問題了,就把信封好揣在懷裏,正準備出院門的時候一個小男孩叫住了他,“爹爹,你去哪裏啊?”
    朱仝轉身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微笑道,“爹爹出去辦點兒事,你不是在寫字嗎,怎麽跑出來了?”
    小家夥嘟著嘴道,“嗯……俺不想寫了,他們都去廩丘義學了,俺一個人在家裏無聊得很,俺也想去那裏上學!”
    朱仝有點兒鬱悶,張文遠的廩丘義學開起來以後就把衙門裏的孩子一掃而空了,他雖然也問過他要不要把兒子也送過去,但他思索再三,最後還是婉拒了。他是個聰明人,高克疾上次在縣裏掀起了那麽大的風波,宋江、陳三郎、唐牛兒等一波人全都進去了,自己不可能不被懷疑,之所以沒事是因為宋江嘴巴緊,他們沒有抓到證據,而且自己武藝高強,手下又有人,他們才不敢動手。如果把兒子送到了張文遠開的學校裏去,那不是成了人質了嗎?
    “寶兒乖,你現在還小,等過年以後俺就送你回莊上去上學。”
    “不去,不去,我就要去那裏上學!”
    朱仝無奈,隻得把妻子叫了出來,讓她把兒子哄進去,“寶兒乖啊,爹爹出去一趟,給你帶好吃的。”
    出了院門,朱仝一邊走一邊想事情,兒子的事讓他有些糾結,把他送到張文遠的義學是肯定不行的,但要把他們娘倆送回老家去他又有些舍不得,畢竟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是最溫馨的。
    哎,先看看吧,如果沒事,還是把他送去義學吧!
    朱仝心裏如是想著,卻突然覺得後背有些發涼,連忙停住了腳,四下看了看,但是周圍一切正常,沒有任何人跟蹤他,“奇了怪了,怎麽感覺好像有人跟著一樣!”
    如此往複幾次,朱仝都沒發現任何異常,最後隻能歸結為自己太過緊張,杯弓蛇影了。
    走了兩刻鍾,來到一個小個破舊草房子麵前,朱仝朝裏麵喊道,“王大郎可在家?”
    不多時,一個叫王良卿的漢子就從房間裏麵走了出來,看到是朱仝連忙賠笑臉,“哎呀,原來是朱都頭,什麽風把您吹到小人這裏來了,快請進,快請進!”
    朱仝看了一眼四周,發現沒人跟著才跟他進了房間,來到炕上坐下,從懷裏取出一封信交給他,“這封信至關重要,勞煩你今夜就送出城去,還是放到老地方,可有問題?”
    王良卿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都頭放心,小人做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哪一次出了問題的?”
    朱仝見他警惕性不高登時黑了臉,“這一次可不比往常,這一封信關乎宋公明兄長的性命,大意不得。若辦好了俺自有重賞,若是出了紕漏,俺定會把你刺配充軍五百裏,你可聽清楚了?”
    聽說這封信和宋江的性命相關,辦不好就要被刺配充軍五百裏,王良卿終於收起來吊兒郎當的心思,鄭重地道,“都頭放心,小人定不辱命!小人也時常受宋公明的接濟,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救他的性命!”
    見他的態度已經端正了,朱仝終於放下心了,從褡褳裏摸出一塊銀子遞給他,“這些賞賜你先拿著吧,做好了還有。”
    王良卿連忙接了過來,兩人又說了幾句話朱仝才離開,而一直等到天黑才悄悄地出了院門,往城牆方向而去。
    在他的身後不遠處,時遷一直不緊不慢地跟著,這條線是朱仝以前從來沒用過的,還好他盯得緊,不然今天一定會漏掉。見王良卿從一處城牆缺口潛了出去,他也跟著潛了出去,跟在他後麵走了十多裏路程,最後來到一個水泊邊的一個莊子裏,見王良卿進了一戶人家,他不方便進去,就在外麵等著。
    等了一會兒,見那戶人家再也沒人進出了,時遷才悄悄地潛了過去,把耳朵貼在窗口上一聽,就聽裏麵傳來一陣均勻有節奏的動靜,其中還夾雜著男人的喘息聲和女人的呻吟聲。
    時遷暗自笑了一聲,心說原來這家娘們兒是他的姘頭啊,咳,你們別怪俺啊,俺可不是有意要聽的!
    這王大郎長得不咋樣,不過還挺有本事的,折騰了小半個時辰才完事,之後這對狗男女就摟在一起睡了。見裏麵沒了動靜,時遷才悄悄地摸出一管迷藥從窗戶紙裏吹了進去,又轉到前麵,取出小刀剝開房門,在房間裏翻找了一會兒,最後在那婦人的妝奩盒裏找到那封信。
    “嘿,可算是找到了!”
    時遷心中暗喜,拿著信出了小院,找了個僻靜處生了火把火漆拆開,把朱仝的信取出來,把蕭讓模擬好的信放了進去,重新生火燒化火漆滴在上麵,待火漆凝固以後,又檢查了一遍,沒發現任何破綻才再次潛入那對狗男女的房間,把掉過包的信重新放進那婦人的妝奩盒內。
    第二天清晨,天還沒亮,王良卿就從房間裏出來了,那婦人隨後也跟了出來,兩人又在院子裏親親抱抱了一會兒,他才一步三回頭地離開。
    時遷在後麵跟蹤了一段路程,見他是往縣城的方向而去,料想這戶人家就是他的目的地了,心中暗笑道,“嘿,俺且等著,看那婦人幾時出去送信。”
    時遷回到水泊邊,在蘆葦叢裏又潛伏了一陣,沒多久就聽到外麵的水泊裏有人在喊叫,“大姐,大姐,俺回來了,今天的運氣真不錯,竟讓俺網到了一條大魚。快把飯端出來,俺吃了好送到城裏去,趁新鮮賣個好價錢。”
    話音剛落,草堂的門就開了,那婦人從裏麵走了出來,時遷也看清了她的長相,嗯,還不錯,屁股蠻大的,不過就是這水性楊花的性格讓他受不了,還是俺家的汪小娘子好,一想到忙完這件案子就能和她成親,時遷的心裏就充滿了幹勁。
    另一邊,那婦人手裏卻沒有端著飯,反而衝水泊裏喊道,“大郎,你且回來,吃了飯再進城不遲,著什麽急,現在天寒地凍,魚哪裏會臭得恁快!”
    那漢子在水裏回應道,“大姐說得是,俺聽你的,先吃了飯再進城。”
    不多時,就從蘆葦叢裏走出來一個漢子,約莫二十多歲的年齡,雖然穿著破爛,卻難掩彪悍之色。時遷見了,心說,漢子,你可要睜大眼睛,你那渾家可不是個良人啊。
    那漢子可不會讀心術,把小船往岸邊的樹上一栓就迫不及待地上了岸,進了小院裏麵,吃了飯,又急匆匆地鑽進了蘆葦叢。不多時,時遷就看到煙波浩渺的水泊裏多了一葉扁舟,但卻不是往鄆城縣的方向,反倒是往水泊深處而去。
    “終於成事了!”
    見那漢子已經把自己的信送往水泊了,時遷終於鬆了口氣,又盯著他看了一會兒才轉身往城裏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