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八章 嫉峨眉

字數:4688   加入書籤

A+A-


    黃昏不到,天邊的烏雲飄至陵陽,夜色驟臨。
    大明宮內外,宮人急急點起燈籠,火光相繼亮起,數千紅光,照得恢弘的皇城猶如白晝般亮堂。
    為讓北夷、韓國兩位公主賓至如歸,皇帝特意命後妃同赴接風宴,殿內一如之前,以紗幔為隔,朝臣坐於左側,公主後妃居右側。
    清妧引皓月公主入席時,大半朝臣幾已落座,她正欲加快腳步,卻聽身後傳來一道懶洋洋的輕喚:
    “阿妧。”
    清妧回身:“小女拜見二殿下。”
    卿流景不說免禮,直接伸手托起她,急得清妧急急後退,卻不想,這廝指尖微動,反將她拽得更近。
    清妧咬牙:“二殿下,請自重。”
    “嗬嗬……”卿流景卻樂了,他一邊淺笑,一邊把一支梅花插進她的發髻,“今冬的第一支梅花。”
    “二殿下怎麽知道這是第一支?”
    卿流景不答,反睨身側的若穀:“阿妧,這梅花是不是今冬陵陽城內的第一支梅花?”
    若穀頓時急了。
    天寒地凍,他領著數十暗衛,白天黑夜地奔波在陵陽各處,隻為了助殿下博得美人一笑,結果美人不僅沒笑,還生出了懷疑,豈非叫他們白受累?
    若穀撲在地上,信誓旦旦:“縣主,奴以項上人頭作保,這真是第一支。”
    “……”
    清妧被鬧得頃刻間紅雲覆麵。
    一側,皓月受不了被卿流景忽視這般久,攏袖輕咳:“這位便是溱二殿下吧?”
    卿流景略略側
    過身,冷冷地睨了皓月一眼。
    “恩。”
    “……”
    皓月是北夷帝姬,不僅貌美,更有才情,昔日在北夷,此番入陵陽,所到之處,皆能惹得郎君蜂擁而至。
    可眼前這位溱二殿下是怎麽回事?為何看她的眼神,和看路邊的一棵樹,一塊石,並無二致?
    此等漠視,皓月有生之年還不曾遇過。
    不。
    她遇過一回,當時的那人——
    皓月思緒紛亂時,卿流景早已收回視線,他笑意盈盈對清妧說道:“我先進去,待夜宴畢,再與阿妧說話。”
    說完,他徑自向前。
    身後,皓月急喚:“二殿下,且慢。”
    卿流景隻當沒聽見,他腳步不停,皓月無奈,隻得三步並作兩步,從清妧身前掠過,攔到卿流景前麵:
    “二殿下,請留步。”
    而後,皓月撩開帷帽,目光定定地看著卿流景。
    “果然是你。”
    三年前,她曾在北夷見過眼前人,之所以會留意到他,一是因為他生得分外瘦弱,二是因為此人言行間透露得極致風流。
    這是她第一次在郎君身上看見過這等風流,以至於令她忘了《女戒》上寫得女子當自持,飛奔到這人的麵前。
    “你從溱國來嗎?”
    卿流景低眉,眼神極快地從皓月臉上略過,口吻冷淡又帶著一點不耐煩冷哼:“讓開。”
    “……”
    宮婢一聽,頓時大怒:“你怎敢如此無禮,你可知這一位是北夷的——”
    “阿蠻,休得無禮。”
    她雖認不得眼前人
    ,但這人儀態翩翩,定是溱國的世家子。
    與王謝那般人家,一朝公主不過爾爾。
    “對不住,我家婢子——”
    不等皓月說完抱歉,卿流景已經繞過她,走出數步。
    眼見這般,皓月的臉色不由地沉下三分,將將被訓斥的婢子更是不甘地怒問:“公主,這等無禮狂徒,您該立刻命人,將其活活打死!”
    話音剛落,卿流景頓步。
    “世人言,天下雙姝,韓國青陽雖相貌妍麗,但性情乖張,遠不如北夷的皓月公主舉止嫻雅,值得被人稱頌。
    然,今日一見,我卻覺傳言不可信。”
    說到這裏,卿流景的目光才對上皓月:“溱國的世家小娘子,可不會像公主這般,敢當麵攔在男子身前。”
    午夜夢回,卿流景的輕蔑之言,無數次地闖進皓月的夢境,像是一道最狠辣的鞭子,抽打她的臉麵。
    想到這裏,皓月抬眸,眸色如霜:“溱二殿下,當初,你直言本宮舉止不如溱國世家女嫻靜有禮,本宮十分羞愧,自省多年。
    本宮一直以為,二殿下厭惡不遵禮,不重矩的小娘子,可如今叫二殿下另眼相待的安樂縣主,難道不是遠近馳名的頑劣女嗎?”
    “自省?”卿流景冷笑,“顯然,公主不如不省。”
    “你——”
    “還有,本殿不是厭惡不遵禮的小娘子,本殿隻是厭惡公主,而阿妧,不管她如何,本殿都喜歡。”
    說罷,卿流景扭頭,如同那尋求主子賞玩的嬌
    寵般,朝清妧輕挑眉角:“阿妧,我的回答,可令你感到些許的高興?”
    “……”
    她能高興才有鬼了!
    這廝是在獻殷勤嗎?這廝分明是在幫她豎敵,即便皓月公主心性再寬,也能被他氣到頭頂冒煙。
    何況,皓月公主的氣量一點也不大!
    “公主,宴席將開,請公主盡快落座。”
    皓月不說話,她抬起陰沉沉的眼,看了清妧許久,正當清妧以為這位公主要罵她兩句,她又挪開了眼。
    “走吧。”
    酉時,皇帝在絲竹陣陣中,走進大明宮。
    敞亮的燈火中,清妧總覺皇帝印堂裏的黑,黑得觸目驚心。
    是錯覺嗎?
    “臣等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坐。”
    “謝陛下。”
    待眾人坐下,皇帝眼神略過皓月:“依照慣例,朕該舉杯,敬遠道而來的北夷使臣,歡迎列位來溱。
    然,滄州突襲一案未有定論,想來就算朕舉杯,和北夷使臣對飲,這酒也不能喝得暢快。”
    木增將軍起身:“溱帝明鑒。”
    “那就先問滄州突襲案吧。”說罷,皇帝目光轉向卿雲禮,“雲禮,你和刑部可曾查出真相?”
    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齊聚卿雲禮,其中,尤以太子的目光最熱切。
    卿雲禮上前:“回父皇,算是小有眉目。”
    “那便說說吧。”
    “兒臣自薦查真相,但查了一日,成果慘淡,突襲滄州驛站的六百餘人,皆在那晚死於北夷人刀下。
    可謂死無對證。
    就在兒
    臣一籌莫展之際,有數十人暗上龍山,要殺七弟雲瀾。
    小吏報於刑部,韓尚書又稟於兒臣,待兒臣領人急往龍山時,凶徒早已跑得不見蹤影,連雲瀾也——”
    皇帝急問:“雲瀾怎麽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