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言惑眾

字數:4782   加入書籤

A+A-


    他怎麽可能高興地起來?!
    這是他的皇城,他的臣子,他的天下!哪怕是他的兒子,也不能未經他的允許,竊取他的江山!
    好在尚有一個安行洲不肯屈服,不枉他這麽些年對他的信任!
    他須得立刻出現在人前,靠著安行洲重掌皇權,然後將這一幹膽敢忤逆他的臣和子統統斬殺!
    “來人,來人,快送朕去太和殿——”
    然,無人應和。
    “王忠,你死去哪裏了?再不滾過來,朕砍了你的腦袋!”
    可憐太上皇叫得猙獰,王忠卻遲遲不出現,見此,卿流景略略扭頭,假作責備:“王總管,沒聽見太上皇喚你嗎?”
    王忠這才急急走上前:“王爺息怒,老奴來了。”
    “送太上皇。”
    “是。”
    王忠扶起太上皇。
    卿天九當即便要甩開王忠,可甩開他,誰能送去他太和殿?
    是以,他強忍住殺心,他告訴自己,待上到太和殿,見到安行洲,他定要安行洲當眾誅殺王忠!
    卿天九的小心思,卿流景早已看在眼裏,但他已不在乎,此刻,他的注意力全在太和殿一側。
    王懷瑾攏著寬袖,躬身走到新帝身側:“陛下,此間禮畢,請陛下移步皇城前,接受萬民朝拜。”
    “恩。”
    須臾,新帝登上輦轎,攜百官順著宮道,走向南午門。
    儀仗向前,早間天空暫歇的雪,複又飄起,高樓上,星回慌忙撐開紙傘:“王爺,又下雪了。”
    卿流景伸手,果然有一片細雪落在他的掌心,細雪冰涼,觸及他掌心的刹那,消融成一滴水珠。
    “把傘收了。”
    “可——”
    卿流景橫眉:“要抗命?”
    “奴不敢。”
    “備車,本王要去接阿妧。”
    “是。”
    此時,新帝的儀仗穿過了南午門。
    宮人停步。
    “陛下,請下輦轎。
    新帝人不動,臉色陰沉地看著登聞鼓。
    登聞鼓前,安行洲手持鼓槌,肅穆而立,登聞鼓後,一張長寬各百丈的九尺高台不知何時建起。
    皇城兩側,立著數千身著明光鎧的鐵蹄軍,他們手執長槍,滿目肅殺,仿佛隻等一聲令下,便要殺上來!
    新帝心下惶惶。
    難道今日文武百官合謀,辦得不是登基大典,而是屠龍大會嗎?!
    “王懷瑾,你們想造反不成?!”
    一行冷汗悄然滑下王懷瑾的鬢角,他先暼安行洲,然後扭頭,無聲地問範修謹:“國公爺要幹嘛?”
    範修謹搖搖頭。
    他哪裏曉得安行洲要做什麽?
    “那你還不去問問?”
    連王爺都不管得罪的未來國丈,他可不敢。
    範修謹仰麵,望天。
    輦轎上,新帝幾乎要瘋:“王懷瑾!”
    “回,回陛下,禮部建九尺高台,是為便於陛下接受萬民朝拜。”
    “誰讓你選這裏的?!”
    誰不知道,登聞鼓前的九尺高台,是皇帝禦審犯人的地方?
    如此不詳之地,怎能用在今日?!
    眼看新帝更怒,王懷瑾急忙解釋:“陛下,擇此高台,非臣一人之主意,而是百官共同商議後決定。”
    “王懷瑾,朕看你是老糊塗了!曆來朝臣議定的事,從來都要上奏朕,由朕披閱。朕若不應,便你們商議地再好,也是枉然!
    速速把那高台撤了!朕要登城樓!”
    “這……”
    擇高台,於其說是朝臣議定,不如說是逍遙王一人決定,新帝讓他們拆高台,回頭叫王爺知曉,他還活不活了?
    想到這裏,王懷瑾後退兩步,和謝容時並立。
    “容時兄,陛下讓拆高台,你說怎麽辦?”
    謝容時輕勾嘴角,扭頭:“杜衡兄,陛下讓拆高台,你說怎麽辦?”
    韓杜衡靜默片刻,扭頭:“四郎,陛下讓拆高台,你說怎麽辦?”
    範修謹微微一笑,有樣學樣地扭過頭:“鬱離兄,陛下讓拆高台,你說怎麽辦?”
    “……”
    見朝臣忙著裝傻充愣,新帝出離憤怒,隻聽他一聲怒吼:“朕讓你們拆高台,你們是耳朵聾了,還是嘴巴啞了?!”
    吼聲之淒厲,竟破開漫天細雪,傳至急往皇城趕來的百姓耳中。
    有人不由地發出疑問:“溱國的新皇帝是那位如謙謙君子的三殿下吧?我怎麽瞧著,不太像呢?”
    “是啊,若是那位三殿下,眉目怎可能是這般暴戾?”
    奉崔大郎之命隱於百姓間的心腹,不經意地抬頭:“陛下待人向來親善,忽而暴戾,許是被人逼迫至此。”
    “被誰逼迫?”
    “逍遙王。”
    “不可能!”一百姓大聲登時駁斥,“逍遙王是受神佛庇佑之人,心性純良,怎可能逼迫陛下?”
    “對——”
    百姓全然不信。
    然,心腹絲毫不慌,隻聽他再道:“前兩日,逍遙王抬著一百零八箱寶物,向安國公求娶嫡女安樂郡主,你們可知那些寶物都是從哪裏來的?”
    “從哪裏來的?”
    心腹不答,卻說:“自古離開故土,往別國為質的皇子,有幾個的日子能過得滋潤的?逍遙王不僅過得滋潤,還囤積了富可敵國的財富,這難道不可疑嗎?”
    “所以逍遙王的那些寶物是從哪裏來的?”
    “趙家。”
    “哪個趙家?”
    “明州水患,朝廷查出酈州刺史曾向趙家行賄過一船寶物,那些寶物在被送往陵陽的路上被水匪劫走。
    朝廷剿匪至今,不曾尋回寶物,兩日前,那些寶物卻被裝進一百零八木箱,當做聘禮,被抬進了安家!”
    百姓瞬時陷入靜默。
    正此時,有人問:“你說逍遙王送去安家的聘禮是被水匪劫走的寶物,可有什麽證據?”
    心腹豎起三指,對天起誓:“將才,我說得話,句句為真,如果有一句是假的,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誓言錚錚,震徹人心。
    “諸位盡可細想,若真是水匪劫走財物,為何會留下禮單?且禮單還被逍遙王得了去?”
    百姓沉默半晌,疑問:“難道真是逍遙王劫了寶物?”
    “可逍遙王為何要這麽做?”
    眼見人心浮動,心腹得意地勾起唇角。
    他默默等了一會兒,等百姓的議論聲越大,他才又高聲言:“逍遙王這麽做,當然是為了皇位!
    他送給安家一船價值連城的寶物,是為求得安家的襄助,順勢奪得皇位!”
    說罷,這人指著將皇城前的數千鐵蹄軍:“朝廷有令,非得帝命,邊軍不得回陵陽。你們說,今日鐵蹄軍是來幹嘛的?”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