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七章 真漸顯

字數:4505   加入書籤

A+A-


    風漸緩,雪稍收,吞聲鳥在半空盤旋,把百姓的議論聲一句句地卷上高台。
    “原來習將軍沒有謀逆。”
    “我一早知道習將軍沒有謀逆,當初習家被查抄,禁衛軍卻沒抄出多少東西,我就當眾罵過先皇糊塗!”
    “唉,先皇不糊塗,先皇隻是身不由己,是陛——有些人太壞了!”
    堂上,韓杜衡拎起驚堂木,重重一錘:
    “肅靜——”
    天地複歸靜謐。
    “瀾娘子,關於那一場夜宴,你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回大人,沒有了。”
    “本官不懷疑你的陳述,但基於堂審的公正,本官想問一句,那一日在宴上伺候的宮人,後來都去了哪裏?”
    “死了。”
    “你為何活著?”
    “習將軍被先帝刺死,躲在幾案下的凜郎君突然哭著衝出來,大殿一時生亂,睿王當即下令,誅殺全部宮人。
    可凜郎君人小動作快,竟然避過禁衛軍的爪牙,衝出大明宮,見此,宮人紛紛效仿,也想衝出去。
    睿王著急,厲聲嗬斥禁衛軍動作快些,下一刻,婢子被一刀穿胸,昏死過去。數日後,婢子醒來,發現自己活著。”
    “這是怎麽回事?”
    “那一夜,皇城死了很多人,屍體多到來不及運,於是,禁衛軍把屍體丟進護城河,想讓水流把屍體衝走。
    婢子幸運,被水草卡住,收泔水的老漢奉命把婢子撈上船,丟進外圍河道時,意外發現婢子還有一口氣。
    那老漢心善,瞞著人,救下了婢子。”
    “天佑習家。”說罷,韓杜衡又問,“那老漢是否活著?”
    “活著。”
    韓杜衡眼光大亮,立刻命令寧寺正:“速去尋那老漢,核實此事的真假。”
    “是。”
    寧寺正飛奔而去時,恰好和從西卯門回來的伍硯書錯身,伍硯書急急奔上高台,將一本泛黃的舊冊送上案台:
    “韓尚書,據查,蘭嬤嬤等十八教坊娘子於酉時三刻進得西卯門,十七娘子於戌時兩刻出西卯門。”
    “蘭嬤嬤呢?”
    “冊上並無記錄,守門的閽者告訴下官,說蘭嬤嬤許是死在了那一夜,所以冊上沒有她出去的記錄。
    知他胡言,下官便要拿下他,閽者害怕,這才告訴下官,蘭嬤嬤於子時,經被鸞鳳殿的掌事嬤嬤,悄悄送出宮門。”
    “很好!”
    韓杜衡怒言,目光橫向高台下,將將挨過二十鞭笞的崔玉坤:“崔尚書,蘭嬤嬤的確在習將軍被殺的那一夜出入過宮闈,如今人證物證俱在,崔大人還有疑義嗎?”
    “……”
    後臀灼燒,劇痛難耐,但這痛遠沒有他的臉和心痛。
    清河崔氏一門的百年榮耀,難道要斷送於今日、今時嗎?!
    他扭頭,悲憤的目光掃向崔鬱離。
    崔家若不是生出這麽一個逆子,如何會走到這步田地?!
    “崔鬱離,你就不怕日後去了地府,無顏麵對崔家的列祖列宗嗎?!”
    崔鬱離埋首。
    說實話,他現在腦袋一片空白。
    他知道世家藏汙納垢,但他怎麽都沒想到,崔家藏著的汙垢,竟然是坑害忠良,扶持奸佞上位。
    這還是享有清貴之名的崔家嗎?!
    此刻,他恨不能在麵前刨出一個深坑,把自己,把偌大的崔家一並埋了!
    可——
    他到底姓崔。
    想到這裏,崔鬱離紅著一張臉,快步登上高台,走到卿流景跟前,然後“撲通”一聲,重重跪下。
    “王爺,求您開恩。”
    卿流景輕轉手裏的茶盞,勾出一抹意味不明的冷笑:“這會兒離郎怎麽不勸本王處決崔家,以正視聽了?”
    崔鬱離之麵色,赤如鮮血。
    “臣——”
    崔鬱離不能答。
    眼看他要羞窘而死,清妧指尖暗點卿流景:“差不多得了,要不然,你千辛萬苦謀劃來的肱骨之臣該沒了。”
    “咳。”卿流景失笑,竭力正色,“崔鬱離,本王不想苛責你,但經此一事,本王希望你明白,世間事不止非黑即白,還有利益權衡。”
    “是,臣受教。”
    卿流景頷首,而後略抬下顎,目光斜向崔玉坤:“崔尚書既知溱律,便也該知怎麽做才能救崔家。”
    “……”
    溱律有言,坦白從寬。
    逍遙王是在告訴他,如果他能在公堂指正陛下,他便可對崔家從輕發落。
    崔玉坤隻猶豫了一會兒,便伸手整理衣領和寬袖,待衣衫齊整,他才攏袖,昂首登上九尺高階。
    他踏上最後一層高階時,卿雲禮繃不住,衝上去揪住他的衣袖:“嶽父,你莫要上了逍遙王的當!”
    當?
    事到如今,他還有得選嗎?
    崔玉坤拂袖,毫不留情地揮開卿雲禮,而後,他取下高冠,伏首在地:
    “玉坤認罪。”
    寥寥四字,頃刻間讓皇帝,卿雲禮萬念俱灰。
    若隻有習凜、習罡,蘭嬤嬤和瀾娘子,哪怕他們再言辭鑿鑿,也是不過如此,崔玉坤則不同,他是溱國的兵部尚書,是清河崔氏的家主,他若指認皇帝,誰還能質疑?
    “崔尚書要認何罪?”
    “先皇重病,欲立幼子逍遙王為太子,睿王暗來崔家拜訪,睿王承諾,隻要崔家能助他登基,謝王崔三家在朝,崔家排第一。”
    “崔家應了?”
    “溱國初立,朝政未穩,一旦先皇驟然駕崩,扶幼子繼位,屆時,隻會有兩種結果。
    第一,權臣明爭暗鬥,一人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二,權臣你死我活,令未穩的朝局迅速走向潰敗。
    無論是哪一種結果,對百姓都是極壞的結果,所以,崔家選擇幫助睿王。”
    “嗬。”韓杜衡冷笑,“崔大人可真會為自己粉飾。”
    崔玉坤笑笑,沒有辯駁。
    這是真話,無須辯駁。
    清妧若有所思地側過頭:“這就是你肯對崔家網開一麵的原因?”
    “嗯。
    世家重私欲,把家族利益淩駕於國家和百姓之上,但世家亦明白,有國方能有家,崔家助睿王,為私,亦為公。”
    崔玉坤回眸,目光怔忪。
    他怎麽都沒想到,最理解他的人,竟然是要置崔家於死地的逍遙王?!
    崔鬱離察祖父驚詫,輕問:“阿翁罵我,擇王爺效之,是顧小我而舍大家,如今,阿翁還這麽看嗎?”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