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6 章 禹琮房鄭顧氏

字數:6004   加入書籤

A+A-


    按照司俊偉兄弟兩個的口供,他們拜入偃師門的過程非常簡單。
    就隻是在船上偶遇吳忌道,然後“偶然”地發現,吳忌道的兩個美妾其實不是人,而是用木石鐵製作成的傀儡。
    可是穿上衣裙、戴上麵紗後,兩個傀儡卻行動自如,除了不怎麽說話之外,幾乎看不出和真正的女子有什麽區別。
    他們兩個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屢次偷窺被吳忌道發現。
    吳忌道開始的時候勃然大怒,讓兩個傀儡把他們抓了起來,說要懲治他們偷窺女眷、輕浮無禮的行為。
    但是在兩人指出根本沒有什麽女眷,隻不過是兩具傀儡之後,吳忌道十分吃驚,說他行走江湖這麽多年,還從未遇到過能夠輕易識別他的兩具傀儡的人。
    吳忌道對他們一番檢查,震驚地發現,他們兄弟兩個竟然有著修煉偃師之術的優秀天賦。
    於是就開始招攬他們兩個,邀請他們加入偃師門,許諾把他們培養成最優秀的偃師。日後有所成就,就能夠飛黃騰達,名震天下。
    在吳忌道展示了一番偃甲的功能之後,司俊偉和郭俊海都目眩神移,十分向往,很快就答應了拜入偃師門中為徒。
    葉泠鳶看了這些供詞之後,隻想發笑。
    偃師門就算是再落魄,也不至於這麽饑不擇食,見到兩個鄉下小子,就直接把他們收為門徒。
    還是像之前圖捕頭問的那樣,就這麽巧,吳忌道追著林衛氏上了遊龍號,就碰見了天資卓越的種子,還是兩個兄弟都很合適?
    而所謂的天賦,就是能看出來那兩個小妾不是人,而是偃甲?
    葉泠鳶當初都沒有看出來,當然也跟她不願意主動去觀察別人的隱私有關。
    她基本上能確定,那兄弟兩個的“發現”,就是吳忌道故意展示給他們看的,目的就是讓他們一步步靠近,最後加入偃師門。
    但是原因絕對不是因為他們兩個有什麽學習偃師之術的天賦,吳忌道必然有其他的企圖。
    而且司俊偉和郭俊海乘坐遊龍號到襄陽做什麽,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接了他們的路管事還讓他們假裝不認識自己,路管事又是鄭家的下人,這就很有些高門隱秘的感覺了。
    根據葉泠鳶多年看小說的經驗,以及在大梁這幾個月對那些高門大族的了解,這種鬼鬼祟祟的行為,絕對是涉及到一些宅鬥陰私,所以路管事才特意叮囑這對兄弟假裝不認識自己。
    這是想著到時候事發了,被設計的人也無法從這對兄弟身上,找到路管事,進而摸到他背後的主子身上。
    誰知道遊龍號上會發生人命案,而且這對兄弟也被卷入其中呢?
    路管事被叫過來的時候,還不知道這個消息,才會直接否認和這對兄弟的關係,拒絕配合。
    但是現在他知道了,肯定是急得如同熱過上的螞蟻一樣。
    要是他家主子的計劃被他給破壞了,他會遭受什麽樣的懲罰,那可就說不準了。
    果然天剛亮,路管事就又來求見了。
    這次就正式多了,送上了鄭家的拜帖。
    “故襄陽公苗裔、鄭氏禹琮房鄭顧氏”,葉泠鳶看著這張拜帖,眉頭微微一動,“圖捕頭,這可是鄭家最最純正的嫡支啊。”
    譜係這種東西,在貴族世家之間,非常受重視。
    以至於每個貴族世家的子弟,從小就要學習背誦,不僅是背誦自己家的家譜世係,還要背誦其他重要的世家大族的基本譜係。
    原主作為葉家大小姐、公主府千金,從小接受的基本教育中也包括這些內容。
    所以現在葉泠鳶一看帖子,就知道這個路管事的主子是什麽來頭了。
    襄陽公,是鄭家最初那位先祖曾經得到的爵位封號。
    當初鳳陵會盟之時,大梁有五方大勢力參加,其中最強大的傅家得了天下,其他四家也瓜分到了不少利益,傳承下來就是如今的四大千年世家。
    鄭家就是其中之一。開國之後,鄭家那位先祖就被封為襄陽公。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爵位已經成為一種傳統,凡是繼承鄭家的家主就會接受襄陽公的封號。
    不過千年之間,鄭家開枝散葉,子孫無數,血脈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也就分成了大大小小各房,強弱興衰各自不同。
    而禹琮房則是鄭家嫡支獨有的名號。
    據說起源於鄭家的傳家至寶,一塊大禹治水時曾經使用過的玉琮。
    鄭家自稱先祖曾經追隨大禹治水,並一直以此為榮,禹琮房的稱號便是由此而來。
    不過原主當初學習各個世家譜係的時候並不是太專心,對與鄭家的了解也就是這些了。
    所以鄭家禹琮房鄭顧氏到底是什麽人,葉泠鳶也不太清楚。
    隻知道這是鄭家嫡支某位頗有體麵能夠單獨對外交際的夫人。
    圖捕頭聽了葉泠鳶的介紹,心中越發認定這位韓公子是京中大家出身,之前因為被打被迫送禮而殘留的怨氣,到此徹底消散,不敢再有任何不滿。
    至於路管事,圖捕頭也不敢太過拿捏,人家把鄭家嫡支都搬出來了,他哪裏敢不給麵子?
    按照司俊偉兄弟兩個的口供,他們拜入偃師門的過程非常簡單。
    就隻是在船上偶遇吳忌道,然後“偶然”地發現,吳忌道的兩個美妾其實不是人,而是用木石鐵製作成的傀儡。
    可是穿上衣裙、戴上麵紗後,兩個傀儡卻行動自如,除了不怎麽說話之外,幾乎看不出和真正的女子有什麽區別。
    他們兩個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屢次偷窺被吳忌道發現。
    吳忌道開始的時候勃然大怒,讓兩個傀儡把他們抓了起來,說要懲治他們偷窺女眷、輕浮無禮的行為。
    但是在兩人指出根本沒有什麽女眷,隻不過是兩具傀儡之後,吳忌道十分吃驚,說他行走江湖這麽多年,還從未遇到過能夠輕易識別他的兩具傀儡的人。
    吳忌道對他們一番檢查,震驚地發現,他們兄弟兩個竟然有著修煉偃師之術的優秀天賦。
    於是就開始招攬他們兩個,邀請他們加入偃師門,許諾把他們培養成最優秀的偃師。日後有所成就,就能夠飛黃騰達,名震天下。
    在吳忌道展示了一番偃甲的功能之後,司俊偉和郭俊海都目眩神移,十分向往,很快就答應了拜入偃師門中為徒。
    葉泠鳶看了這些供詞之後,隻想發笑。
    偃師門就算是再落魄,也不至於這麽饑不擇食,見到兩個鄉下小子,就直接把他們收為門徒。
    還是像之前圖捕頭問的那樣,就這麽巧,吳忌道追著林衛氏上了遊龍號,就碰見了天資卓越的種子,還是兩個兄弟都很合適?
    而所謂的天賦,就是能看出來那兩個小妾不是人,而是偃甲?
    葉泠鳶當初都沒有看出來,當然也跟她不願意主動去觀察別人的隱私有關。
    她基本上能確定,那兄弟兩個的“發現”,就是吳忌道故意展示給他們看的,目的就是讓他們一步步靠近,最後加入偃師門。
    但是原因絕對不是因為他們兩個有什麽學習偃師之術的天賦,吳忌道必然有其他的企圖。
    而且司俊偉和郭俊海乘坐遊龍號到襄陽做什麽,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接了他們的路管事還讓他們假裝不認識自己,路管事又是鄭家的下人,這就很有些高門隱秘的感覺了。
    根據葉泠鳶多年看小說的經驗,以及在大梁這幾個月對那些高門大族的了解,這種鬼鬼祟祟的行為,絕對是涉及到一些宅鬥陰私,所以路管事才特意叮囑這對兄弟假裝不認識自己。
    這是想著到時候事發了,被設計的人也無法從這對兄弟身上,找到路管事,進而摸到他背後的主子身上。
    誰知道遊龍號上會發生人命案,而且這對兄弟也被卷入其中呢?
    路管事被叫過來的時候,還不知道這個消息,才會直接否認和這對兄弟的關係,拒絕配合。
    但是現在他知道了,肯定是急得如同熱過上的螞蟻一樣。
    要是他家主子的計劃被他給破壞了,他會遭受什麽樣的懲罰,那可就說不準了。
    果然天剛亮,路管事就又來求見了。
    這次就正式多了,送上了鄭家的拜帖。
    “故襄陽公苗裔、鄭氏禹琮房鄭顧氏”,葉泠鳶看著這張拜帖,眉頭微微一動,“圖捕頭,這可是鄭家最最純正的嫡支啊。”
    譜係這種東西,在貴族世家之間,非常受重視。
    以至於每個貴族世家的子弟,從小就要學習背誦,不僅是背誦自己家的家譜世係,還要背誦其他重要的世家大族的基本譜係。
    原主作為葉家大小姐、公主府千金,從小接受的基本教育中也包括這些內容。
    所以現在葉泠鳶一看帖子,就知道這個路管事的主子是什麽來頭了。
    襄陽公,是鄭家最初那位先祖曾經得到的爵位封號。
    當初鳳陵會盟之時,大梁有五方大勢力參加,其中最強大的傅家得了天下,其他四家也瓜分到了不少利益,傳承下來就是如今的四大千年世家。
    鄭家就是其中之一。開國之後,鄭家那位先祖就被封為襄陽公。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爵位已經成為一種傳統,凡是繼承鄭家的家主就會接受襄陽公的封號。
    不過千年之間,鄭家開枝散葉,子孫無數,血脈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也就分成了大大小小各房,強弱興衰各自不同。
    而禹琮房則是鄭家嫡支獨有的名號。
    據說起源於鄭家的傳家至寶,一塊大禹治水時曾經使用過的玉琮。
    鄭家自稱先祖曾經追隨大禹治水,並一直以此為榮,禹琮房的稱號便是由此而來。
    不過原主當初學習各個世家譜係的時候並不是太專心,對與鄭家的了解也就是這些了。
    所以鄭家禹琮房鄭顧氏到底是什麽人,葉泠鳶也不太清楚。
    隻知道這是鄭家嫡支某位頗有體麵能夠單獨對外交際的夫人。
    圖捕頭聽了葉泠鳶的介紹,心中越發認定這位韓公子是京中大家出身,之前因為被打被迫送禮而殘留的怨氣,到此徹底消散,不敢再有任何不滿。
    至於路管事,圖捕頭也不敢太過拿捏,人家把鄭家嫡支都搬出來了,他哪裏敢不給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