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西黃寺裏的辨經聲

字數:9364   加入書籤

A+A-


    西邊院牆,門環上掛著彩色經幡的小門,緩緩打開。
    門內,穿著朱紅色僧衣的紮西堅參,瞧見李樂,合十行禮,“紮西得嘞。”
    “紮西,得嘞!”
    紮西笑笑,“還想著你回去了呢?”
    “哪有,這幾天都在打短工。”李樂把身旁的路遠遠拉過來,“想來找你,參觀一下寺廟。女同誌能不能進?不能,我打個招呼就走,後天回長安。”
    紮西打量一下路遠遠的穿著,運動鞋,運動服,也沒化妝戴首飾,就一個清清爽爽的學生模樣。
    點頭道,“能進,不過得跟著我,不能亂跑。”
    進來寺裏,李樂東瞧西望,沒有南方那些寺廟裏的參天古樹,綠意盎然,幾個大殿周圍,隻有零星的幾顆柏樹,低矮的龍爪槐和冬青圍起的花壇。
    建築也是四四方方,中規中矩,倒是廡殿重簷,表示這裏是敕建的皇家寺廟。
    空曠,安靜。沒有其他名寺香火鼎盛的場麵。
    李樂走了一段,感覺西黃寺根本不像是個佛教寺廟,倒像是隱身在寺廟中的機關單位,除了沒有宣傳欄和到處貼著的標語。
    偶爾有幾個小喇嘛經過,見到紮西堅參,趕緊低頭呼號。
    李樂瞅著,都不是藏區人的長相,和紮西堅參一比,像是做了美白磨皮。
    紮西顯然也不是什麽合格的導遊。
    走過幾個建築,隻會指著說,“這是天王殿,這是大雄寶殿,啊,這裏,這是碑亭,後麵是藏經閣和白塔。”
    李樂一臉無奈,喇嘛哥,這上麵牌匾都寫著呢,我們認字。
    看景不如聽景,其實是沒有好的導遊。
    有個好導遊,就是一塊麻麻賴賴的石頭,都能給你從盤古開天女媧補天時講個上下五千年,讓人有心去盤一盤。
    “進不進去禮佛?”大雄寶殿的丹陛下,紮西堅參說道。
    “沒什麽忌諱?”
    “自然沒有。”紮西搖搖頭。
    “門口看看吧,不進去了。”
    其實一路走過來,這個所謂的燕京最神秘寺廟,已經讓李樂漸漸失去了興趣。
    好在,到了大雄寶殿門口,紮西堅參話多了些,也給講了講和傳統漢人寺廟不一樣的地方。
    向裏望去,大殿中間,不是想象裏的釋迦摩尼高聳坐像,而是額爾德尼大師的法座。兩側大大小小的佛龕,最靠近中間的是喇嘛教三傑的蓮花生、宗喀巴和阿底峽三人的塑像。
    因為大師被認為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西麵供奉的是按照空間來計算的橫三世佛,不是以時間來計算的縱三世佛,燃燈、釋迦、阿彌陀佛。
    “東麵三尊佛像是強巴佛,觀音菩薩和喀薩巴尼菩薩。”紮西給李樂示意。
    “那個強巴佛不就是彌勒佛?”李樂側身瞧了眼。
    “你們漢人的叫法。”
    “師傅,阿彌陀佛和釋迦佛光看佛像怎麽分辨?”
    路遠遠安靜跟了一路。看到紮西堅參喇嘛還挺好說話,壯著膽子問了句。
    紮西一聽,撩了撩僧衣,擺出一個雙手結印的姿勢,“如果是這種坐姿的禪定印,掌中托缽盂的,是釋迦佛,阿彌陀佛掌中是蓮花,藥師佛是寶塔。”
    “釋迦佛一般是坐姿,很少有站姿。”
    “哦,明白了,謝謝師傅。”
    “嗬嗬,叫喇嘛或者紮西就行。”
    看完五世額爾德尼的衣冠塔清淨化城塔,紮西堅參領著兩人到了後麵一棟藏式風格的建築。
    到了這裏,李樂才感覺到有了喧鬧的氣氛。
    進進出出,穿著僧袍的大小喇嘛。
    門前還有籃球場,停車場。
    一棟長廊裏,還有些喇嘛聚在一起,高聲爭辯著什麽。
    “這是辨經吧。”李樂問紮西。
    “是。”
    “能去看看?”
    “怎麽不能。你又聽不懂。”
    路遠遠倒是看著一群喇嘛鬧哄哄的樣子,感覺很有趣。
    “喇嘛,辨經是什麽?”
    “就是一種對經書理解的辯論,一問一答,一問幾答,多問一答的方式,交流佛法心得。”
    三人湊過去,一群喇嘛看到紮西,紛紛起身行禮,紮西回禮,“你們繼續。”
    隨後看到一個喇嘛麵對一人,先退後幾步,然後右手把念珠一甩套到左臂上,又跨步向前,高高舉起右手,用力在左手上一拍,用洪亮高亢的聲音,向對麵的人發問。
    動作一氣嗬成,蘊含節奏,如同優美的舞蹈。
    回答的人,麵對不斷擊掌提問,端正著坐姿,認真傾聽,然後用簡短、幹脆、連貫的語氣回答著。
    周圍的喇嘛則是一會兒哄笑,一會兒喝彩,有時還一擁而上,舉起提問的或者回答的喇嘛的胳膊,大聲說著什麽。
    李樂瞧的入神,而紮西則給路遠遠解釋著,“那個做動作的是提問的人,提問之後,如果回答者回應正確,就會繼續下一道問題,周圍的人也會喝彩和鼓勵。”
    “錯誤了呢?”
    “提問者就會用念珠,在回答的人頭上繞三圈,大家一起念‘科爾鬆’,漢人話就是‘羞不羞’。”
    “那我知道,我們是在自己臉上刮幾下,嗬嗬嗬。拍手是什麽意思、”
    “意味著斬斷貪癡嗔。”
    “哎哎哎,他們不會打架麽?”
    路遠遠看到兩個喇嘛開始加快節奏,甚至臉對臉向對方,表情凶狠,聲音越來越大。
    “不會,這是思想的爭辯,不是憤怒下的爭執,或者肉體的對抗。”
    紮西顯然見怪不怪。
    沒一會兒,這群辨經的喇嘛,忽然從一個人的提問,變成了多人對一人的問答。
    氣勢陡然一變,提問的人動作整齊劃一,揮舞念珠,身體誇張轉動,腳掌猛踩地麵,對回答的喇嘛,高聲逼問猛喝。
    而回答的那個喇嘛則麵帶笑容,沉著回答幾個問題之後,就開始口中念起經文來,隨著幾句抑揚頓挫,身旁其他喇嘛們,也開始跟隨吟誦。
    嗡嗡聲,頻率很低,卻仿佛有很高的壓強。
    路遠遠感覺到迫人的聲波迎麵而來。
    而伴著喇嘛們從胸腔裏湧出,如同雷聲沉悶轟鳴一般的“唵…嘛…咪…吽…”,讓站在一旁的路遠遠,感到原本晦暗氤氳的心湖上,灑下了斑斑亮光。
    眼圈漸紅,眼角,有淚珠滑落。
    紮西堅參看到,皺起眉頭,若有所思,伸手拉了拉李樂。
    李樂回頭,看了看,歎口氣,衝紮西堅參指了指天上。
    。。。。。。
    藏式建築,就是佛學院。
    進到裏麵,跟著紮西堅參去他禪房路上,李樂低聲問,“喇嘛,剛才念得是啥?”
    “金剛誦。可進空性,震中脈。”
    李樂微微頷首,“喇嘛,巴珠仁波切呢?”
    “這個......”
    “咋?”
    “感冒了,身體不舒服。”
    “來的時候還好好的,水土不服?”
    “空調開大了,凍得。”
    偉大的人民解放軍,萬歲!!!)
    西邊院牆,門環上掛著彩色經幡的小門,緩緩打開。
    門內,穿著朱紅色僧衣的紮西堅參,瞧見李樂,合十行禮,“紮西得嘞。”
    “紮西,得嘞!”
    紮西笑笑,“還想著你回去了呢?”
    “哪有,這幾天都在打短工。”李樂把身旁的路遠遠拉過來,“想來找你,參觀一下寺廟。女同誌能不能進?不能,我打個招呼就走,後天回長安。”
    紮西打量一下路遠遠的穿著,運動鞋,運動服,也沒化妝戴首飾,就一個清清爽爽的學生模樣。
    點頭道,“能進,不過得跟著我,不能亂跑。”
    進來寺裏,李樂東瞧西望,沒有南方那些寺廟裏的參天古樹,綠意盎然,幾個大殿周圍,隻有零星的幾顆柏樹,低矮的龍爪槐和冬青圍起的花壇。
    建築也是四四方方,中規中矩,倒是廡殿重簷,表示這裏是敕建的皇家寺廟。
    空曠,安靜。沒有其他名寺香火鼎盛的場麵。
    李樂走了一段,感覺西黃寺根本不像是個佛教寺廟,倒像是隱身在寺廟中的機關單位,除了沒有宣傳欄和到處貼著的標語。
    偶爾有幾個小喇嘛經過,見到紮西堅參,趕緊低頭呼號。
    李樂瞅著,都不是藏區人的長相,和紮西堅參一比,像是做了美白磨皮。
    紮西顯然也不是什麽合格的導遊。
    走過幾個建築,隻會指著說,“這是天王殿,這是大雄寶殿,啊,這裏,這是碑亭,後麵是藏經閣和白塔。”
    李樂一臉無奈,喇嘛哥,這上麵牌匾都寫著呢,我們認字。
    看景不如聽景,其實是沒有好的導遊。
    有個好導遊,就是一塊麻麻賴賴的石頭,都能給你從盤古開天女媧補天時講個上下五千年,讓人有心去盤一盤。
    “進不進去禮佛?”大雄寶殿的丹陛下,紮西堅參說道。
    “沒什麽忌諱?”
    “自然沒有。”紮西搖搖頭。
    “門口看看吧,不進去了。”
    其實一路走過來,這個所謂的燕京最神秘寺廟,已經讓李樂漸漸失去了興趣。
    好在,到了大雄寶殿門口,紮西堅參話多了些,也給講了講和傳統漢人寺廟不一樣的地方。
    向裏望去,大殿中間,不是想象裏的釋迦摩尼高聳坐像,而是額爾德尼大師的法座。兩側大大小小的佛龕,最靠近中間的是喇嘛教三傑的蓮花生、宗喀巴和阿底峽三人的塑像。
    因為大師被認為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西麵供奉的是按照空間來計算的橫三世佛,不是以時間來計算的縱三世佛,燃燈、釋迦、阿彌陀佛。
    “東麵三尊佛像是強巴佛,觀音菩薩和喀薩巴尼菩薩。”紮西給李樂示意。
    “那個強巴佛不就是彌勒佛?”李樂側身瞧了眼。
    “你們漢人的叫法。”
    “師傅,阿彌陀佛和釋迦佛光看佛像怎麽分辨?”
    路遠遠安靜跟了一路。看到紮西堅參喇嘛還挺好說話,壯著膽子問了句。
    紮西一聽,撩了撩僧衣,擺出一個雙手結印的姿勢,“如果是這種坐姿的禪定印,掌中托缽盂的,是釋迦佛,阿彌陀佛掌中是蓮花,藥師佛是寶塔。”
    “釋迦佛一般是坐姿,很少有站姿。”
    “哦,明白了,謝謝師傅。”
    “嗬嗬,叫喇嘛或者紮西就行。”
    看完五世額爾德尼的衣冠塔清淨化城塔,紮西堅參領著兩人到了後麵一棟藏式風格的建築。
    到了這裏,李樂才感覺到有了喧鬧的氣氛。
    進進出出,穿著僧袍的大小喇嘛。
    門前還有籃球場,停車場。
    一棟長廊裏,還有些喇嘛聚在一起,高聲爭辯著什麽。
    “這是辨經吧。”李樂問紮西。
    “是。”
    “能去看看?”
    “怎麽不能。你又聽不懂。”
    路遠遠倒是看著一群喇嘛鬧哄哄的樣子,感覺很有趣。
    “喇嘛,辨經是什麽?”
    “就是一種對經書理解的辯論,一問一答,一問幾答,多問一答的方式,交流佛法心得。”
    三人湊過去,一群喇嘛看到紮西,紛紛起身行禮,紮西回禮,“你們繼續。”
    隨後看到一個喇嘛麵對一人,先退後幾步,然後右手把念珠一甩套到左臂上,又跨步向前,高高舉起右手,用力在左手上一拍,用洪亮高亢的聲音,向對麵的人發問。
    動作一氣嗬成,蘊含節奏,如同優美的舞蹈。
    回答的人,麵對不斷擊掌提問,端正著坐姿,認真傾聽,然後用簡短、幹脆、連貫的語氣回答著。
    周圍的喇嘛則是一會兒哄笑,一會兒喝彩,有時還一擁而上,舉起提問的或者回答的喇嘛的胳膊,大聲說著什麽。
    李樂瞧的入神,而紮西則給路遠遠解釋著,“那個做動作的是提問的人,提問之後,如果回答者回應正確,就會繼續下一道問題,周圍的人也會喝彩和鼓勵。”
    “錯誤了呢?”
    “提問者就會用念珠,在回答的人頭上繞三圈,大家一起念‘科爾鬆’,漢人話就是‘羞不羞’。”
    “那我知道,我們是在自己臉上刮幾下,嗬嗬嗬。拍手是什麽意思、”
    “意味著斬斷貪癡嗔。”
    “哎哎哎,他們不會打架麽?”
    路遠遠看到兩個喇嘛開始加快節奏,甚至臉對臉向對方,表情凶狠,聲音越來越大。
    “不會,這是思想的爭辯,不是憤怒下的爭執,或者肉體的對抗。”
    紮西顯然見怪不怪。
    沒一會兒,這群辨經的喇嘛,忽然從一個人的提問,變成了多人對一人的問答。
    氣勢陡然一變,提問的人動作整齊劃一,揮舞念珠,身體誇張轉動,腳掌猛踩地麵,對回答的喇嘛,高聲逼問猛喝。
    而回答的那個喇嘛則麵帶笑容,沉著回答幾個問題之後,就開始口中念起經文來,隨著幾句抑揚頓挫,身旁其他喇嘛們,也開始跟隨吟誦。
    嗡嗡聲,頻率很低,卻仿佛有很高的壓強。
    路遠遠感覺到迫人的聲波迎麵而來。
    而伴著喇嘛們從胸腔裏湧出,如同雷聲沉悶轟鳴一般的“唵…嘛…咪…吽…”,讓站在一旁的路遠遠,感到原本晦暗氤氳的心湖上,灑下了斑斑亮光。
    眼圈漸紅,眼角,有淚珠滑落。
    紮西堅參看到,皺起眉頭,若有所思,伸手拉了拉李樂。
    李樂回頭,看了看,歎口氣,衝紮西堅參指了指天上。
    。。。。。。
    藏式建築,就是佛學院。
    進到裏麵,跟著紮西堅參去他禪房路上,李樂低聲問,“喇嘛,剛才念得是啥?”
    “金剛誦。可進空性,震中脈。”
    李樂微微頷首,“喇嘛,巴珠仁波切呢?”
    “這個......”
    “咋?”
    “感冒了,身體不舒服。”
    “來的時候還好好的,水土不服?”
    “空調開大了,凍得。”
    偉大的人民解放軍,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