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也知邊塞苦,豈為妻子謀?
字數:4849 加入書籤
元旦,新年伊始,萬象更新。
梁江濤是在京城過的,燚城的事情都遙控指揮,一切井然有序。
1月7日,林暮雪在協和醫院國際部誕下一對龍鳳胎。
梁家和林家大喜。
兩個小寶寶長得可愛俊俏,吸收了父母的全部優點。
梁江濤抱著兒女,無比激動,一股難以抑製的感動充滿了心頭。
看著多日勞苦,麵色蒼白,又麵露欣慰的夫人,更是感激。
梁老和林老一起給孫子取名梁思恒,希望他做事能有恒心,有毅力,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
至於女兒的名字,落到了梁江濤這個父親頭上,他也不能啥都不幹啊。
梁江濤想了想,取名梁雲岫。
此名出自晉代山水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是梁江濤最喜歡的一首詩,這裏麵有淡然、豁達、出塵、避世的意味。
不過根據梁江濤對女兒的期待,女孩子不需要那麽多奮鬥、成就,一生淡然如菊,豈不妙哉?
不過取這個名字的時候,內心深處悄然一痛。
有了一雙兒女,家庭圓滿了,肩上更多了一份責任擔當。
還有對妻子的虧欠。
他千裏為官,家裏諸事,兒女撫養,有賴妻子獨自操持。
有些事情,注定無法兩全。
其實以他的家世和,隻要在京城按部就班地工作、進步,省部級是十拿九穩的。
可是他還要偏偏到基層弄潮,付出那麽多辛苦,承受那麽多風險。
不是因為他是個官迷,想要做多大的官,搏多大的名。
而是一顆紅心。
他出身基層,知道老百姓的苦。
有了能力,就要想辦法多為老百姓做一些事兒。
抓住現在發展的黃金期,讓經濟多發展一些,把問題多解決一些,讓老百姓多得一些實惠。
這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他持續為之奮鬥的目標。
有道是“萬裏奉王事,一身無所求 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
好在,無論是自己家,還是妻子家,都對他的選擇萬分支持,讓他無比感動。
有這樣的家人,怎麽能不努力奮鬥,回報他們的期望?
兒女誕生三天後,梁江濤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家人,要回漢西燚城了。
那裏,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戰場。
縣委書記縣長一肩挑。
新的一年,必要做出一番事業!
他選擇坐火車回去,三叔給他搞了一張特快的軟臥。
在沒有高鐵的現在,已經是綜合起來看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了。
梁江濤沒讓人送,也沒有讓三叔驚動鐵路,背著一個挎包就上車了。
按照三叔的說法,要找火車站站長、地方鐵路局、列車長,務必要把江濤服務好,尤其是要保護好。
梁江濤連忙擺手,搞這麽大陣仗幹什麽?
再說,他又不是首長,搞什麽保護?
讓人知道了怎麽好?
小梁一個縣委書記的時候,就搞這麽大的陣仗,太紮眼了。
梁江濤說,要這樣,他就不坐這個火車了,三叔聽了才作罷。
京城是始發站,梁江濤提前十分鍾進入包廂,發現包廂裏已經坐了三名乘客了。
軟臥是有門的包廂,一個包廂四個人,兩張上下鋪對著,比硬臥要寬敞不少。
算得上是火車中的“商務艙”。
這三個人,有兩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大叔,看樣子像是生意人。
還有一個年輕的女孩兒,皮膚白皙,麵容姣好,紮著一個大馬尾,身穿白色羽絨服和藍色緊身牛仔褲。
兩個大叔已經開始天南海北地聊起來了,女孩兒在一旁靜靜地坐著,看神情有些不自然,不停打量著包廂,看來,軟臥的構造讓她有些顧慮。
一個年輕的女生,和幾個男人睡在一起,多少會有些懼怕吧。
看到梁江濤進來,是一個年輕帥氣的男性,明顯舒了一口氣。
年紀差不多的人能讓她感受到一定的安全感。
梁江濤放下行李,坐到了鋪位上。
臥鋪的慣例,晚上睡覺前,大家都是借坐在一層鋪位上的。
坐了一會兒,火車響起汽笛聲,咣當咣當開了起來。
乘務員上來換票,送熱水,然後坐到一旁的椅子上打盹。
軟臥是有包廂服務的,把水壺放到包廂外,乘務員會給接水。
乘務員還有看門的任務,防止其他車廂的乘客到軟臥包廂裏亂逛,打擾貴客休息。
這個時代,有很多站票乘客,在硬座車廂裏連站的地方都沒有,被擠得四處亂竄。
有些到臥鋪車廂裏蹭地方,所以乘務員隻要看著不像臥鋪車廂裏的,就會查票。
時間長了,他們眼睛都很毒,幾乎能一眼看出是不是這裏的。
軟臥車廂更是有專門“守門員”,不會讓無關人等進來。
還有人往餐車走,花錢吃一頓飯,能坐著待一段時間,俗稱“買座”,不然的話,餐車也沒啥生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在外麵都不會亂花錢。
何況,餐車的飯菜又貴又難吃。
大部分站票乘客都是低收入群體,很多都是農民工、學生,誰都不想當冤大頭,一般都是自己帶桶裝方便麵。
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硬座車廂裏各種味道混雜。
現在冬天還好,尤其是夏天,泡麵味兒、汗味兒、腳臭味兒、廁所味兒、香煙味兒交替入鼻,各色人等如同蝗蟲,還沒有空調,簡直是人間煉獄。
相比之下,軟臥車廂就像“天堂”一樣。
剛才上來之前,梁江濤特意去硬座車廂看了一眼,這才始發站,已經人滿為患了,都爭著搶著往上擠,就算有座也得擠,為了給自己的行李找一個“好位置”。
老百姓苦啊。
這就是經濟發展不足的現狀。
想到這一點,梁江濤更覺得提前修建高鐵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同時也覺得渾身上下更有幹勁兒了。
隻有經濟發展了,人民才能享有體麵舒適的生活,這是必然的路徑。
梁江濤坐在包廂裏,聽著他們聊天。
過了一會兒,算是聽明白了。
兩個人都是燚城的老板,一個做建材的姓張,一個做貿易的姓李,都是來京城出差,之前並不認識。
生意人都得是社牛,到車廂後立刻發現了老鄉,幾句話就熟悉了,頗有點兒他鄉遇故知的味道。
於是開始天南海北地聊了起來。
“唉,現在真是生活好了啊,以前買軟臥必須要縣團級,像咱們這樣做買賣的,哪裏能享受這樣的待遇?”老張道。
“說是縣團級?但隻要有工作證和介紹信,也是能買到的。全國才幾個縣團級啊,隻給他們坐,鐵道部不得賠毀了?”老李道。
“這倒也是,不過那也得是幹部,咱們做生意的就別想了,還是改革開放好啊!”老張繼續感慨。
喜歡官場分手後,我轉身考上省組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官場分手後,我轉身考上省組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