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可以現在送你去死

字數:4225   加入書籤

A+A-


    “各位大人不妨去看看宮中秘史,元武帝雖說是太後底下的,且太後昏庸無度,男寵數不清的多,可元武帝並非是太後親生!”
    “太後親生的孩子早早夭折,元武帝是她從同宮的才人手底下搶過來的!”
    此話一出,在場瞬間嘩然。
    這是真的假的?
    若是真的,那他們剛才可是眼睜睜的逼死了先帝的骨肉。
    這元武帝該不會連自己都不知道真相,所以才這麽任由自己被活活打死吧?
    還真給他們猜對了。
    太後搶了孩子就殺了那才人,還告訴了元武帝她的“光輝事跡”,目的就是為了讓這個孩子自卑,自以為自己根本配不上那個位置,方便任她拿捏。
    而元武帝自己也是個不爭氣的,竟然就不去查,也任由自己被太後拿捏了這麽多年。
    等到他能夠獨當一麵了,少時遺留的陰影卻還在,根本來不及讓自己成為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君主,每天都在擔驚受怕,生怕自己過不上多久的好日子。
    這也難怪,讓他選擇支援韓家拯救難民的時候,他選擇讓自己多享受享受。
    “季將軍,說話可是要負責任的,你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麽?”
    為首的是一名老臣,事發之時,也是他第一個同意讓鎮南王頂替元武帝的。
    季承奕知道了這些真相卻不告訴他們,豈不是拿他們當猴耍?
    想到這裏,那老臣頓時有些氣憤。
    “你說的若是真的,為何不早早告知我們,任由
    我們看著元武帝被他殺死?!這不是讓我們都當了罪人嗎?”
    眼看著場麵有些控製不住,季承奕方才解釋道。
    “各位大人,首先,我也是剛知道這件事情不久的,其次,捫心自問,這兩人中,誰適合當皇帝?誰都不適合!”
    在場的人頓時都沉默了下來。
    這兩人,確實都不適合當皇帝。
    若不是這皇帝隻能從兩個人之間選,他們還會選他們嗎?
    一個德不配位,一個陰險狡詐。
    季承奕此話確實有理。
    “可如今元武帝已死,這世上便隻剩了鎮南王是先帝血脈……”
    想到這些,老臣們臉色更黑了。
    “各位大人怕是忘了皇孫們。”
    季承奕歎息一聲。
    “元武帝最小的皇子現在在禦花園的假山裏苟且偷生,而其餘皇子們則早就被我暗中保護了起來。”
    “素日總聽聞二皇子是個賢淑的,頗有些明君之相,若是大人們覺得合適,我倒是建議,這聖上,不若讓皇孫一輩來當。”
    季承奕話剛說完,鎮南王就破口大罵。
    “豈有此理,哪有叔叔們還在就讓小的當皇帝的,你是當我死了嗎?”
    他一罵完,季承奕就拎著他的脖子。
    “我可以現在送你去死,你不信可以試試,總之,這天下我必然要交到一個明君手裏。”
    “張紹,我們征戰多年,我早就將你當成我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你去幫我帶書意回來,我欠你一個天大的人情。”
    被點到名字的那大臣猶豫
    片刻,站出來點了點頭。
    “好。”
    張紹離開不久,一眾皇孫們也突然現身。
    季承奕將鎮南王逼退道角落,和大臣們解釋。
    “實不相瞞,從鎮南王寫了匿名信逼我就範之時,我便想好了,就算要被逼著謀反,我也要將皇位交到一個合適的人手上。”
    “先前我說二皇子合適,那也是我個人的意見,各位大人若是有別的意見,都可以提議,我們既然已經被逼著走到了這個位置上,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苦衷。”
    隨著他的話落,越來越多的朝臣走了進來。
    原來早在修整階段,季承奕就托人一一走訪,眼下這些朝臣都來了,也都知道了所有事情。
    說實在的,季承奕做的事情雖說不符合規矩,但確實是民心所向。
    “老臣覺得季將軍此言有理,故來支持季將軍。”
    “臣也覺得。”
    “臣附議。”
    一個兩個的朝臣都站出來說話,叛軍們也慢慢思考了起來季承奕的話。
    很快,有人將宮中的史冊送了上來,當著大家的麵確定了元武帝確實是先帝血脈一事,鎮南王便徹底沒了底氣。
    成王敗寇,一夕之間,他的皇帝夢就恍若是一場夢境,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他說錯了,是他錯了,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和大哥一樣,拿季家人的性命威脅季承奕。
    但凡他再裝的好些,再想辦法讓季承奕多吃幾次小虧,繼而對元武帝徹底失望,他都不會在此時被季承奕斷
    了所有後路。
    他們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敵人。
    季承奕不用費吹灰之力,就能斷了他的所有根基。
    “各位大人,雖說宏兒感謝各位大人的苦心,但宏兒的性格太過綿柔,真正適合為君的還是我的三弟。”
    二皇子主動推辭是他們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三弟雖說看著並沒有其他兄弟敬業聰慧,但其實是個非常用功的人,而且他的很多文章我都看過,雖說他年紀尚小,但他的才幹確實雄厚,我自愧不如。”
    二皇子話落,很快就有隨從去取了三皇子的文章過來。
    一一傳閱過後,朝臣們都沉默了下來。
    三皇子,藏拙了。
    隱忍十七年,一朝出現,竟是舉世瑰寶。
    他寫的策論多和國事有關,不說遠的,就單單說近的,風寒風波,他在裏麵點評了元武帝的過失之處,也寫明白了韓家為何要做,甚至考慮到了時疫風險。
    這些事情,隻有內部的老臣在參與討論之時聽說了韓家的真實想法,三皇子是根本就沒有參與到討論之中的,所以他的想法都是自己想出來的!
    這是一個多麽難得的人才啊!
    “長幼有序,我雖說有才能的,但終究資曆尚淺。”
    三皇子也想推脫。
    其實,比起說不想做這個皇帝,他們更怕坐上了這個位置,需要承擔弑父弑叔的罪名,眼下去當這個皇帝,實在不是什麽好事。
    內憂外患當前,可以說他們懦弱,但是確實誰都不敢在
    此刻覬覦那個位置。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