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陸小蘭的無奈

字數:3751   加入書籤

A+A-


    閃婚軍官後,炮灰在七零開掛逆襲!
    “那你想好以什麽理由離婚嗎?”蘇茉又問。
    陸小蘭搖頭,“暫時還沒想好。我隻是有這麽一個想法,既然娘不同意,那我就不想了。”
    “娘說的對,凡事別看那麽清楚,糊塗一點,或許日子才能過得好。”陸小蘭說的苦澀。
    “隻是以後,三哥三嫂可能要受累點,忍受他們的嘴臉了。他們有什麽相求的,你們也不用幫,欲壑難填,幫了一次還有下一次的。”
    “你們也不用顧及我,我已經想明白了,不會委屈自己的,他們要敢怎麽我,我也不是好惹的。”
    蘇茉一時也不知怎麽說,畢竟婚姻的事,她也是第一次經曆。
    這個時候也不比後世,還能以夫妻感情破裂的原因來離婚。或者直接分居兩年,到時候起訴的。
    這時,沒有合適的原因,男方要一直不同意,拖你個十年八年的,都是有可能的。到時候,事情更糟心。
    雖然她懷疑楊景明是無精症,但這時的醫療條件,是檢查不出來的,以這個理由來離婚,似乎也行不通。
    以楊家的算計,在沒有找到新靠山之前,是不會輕易讓小蘭離婚的。要想離婚,隻怕得大出血才行。
    所以,還是得等,等找到能順利脫身的理由才成。
    “小蘭,你要是在那家裏待得煎熬,就多回娘家來住。等你三哥回來,我跟他說說,看他有沒有什麽辦法。”蘇茉也隻能這麽說了。
    “謝謝你,三嫂。”陸小蘭內心感激,在娘都不理解她的情況下,也隻有三嫂了。
    “三嫂,我現在的工資,每月還得交15塊錢他家裏。我現在不想交那麽多了,你說我該怎麽說好?”
    蘇茉一怔,差點忘了這茬,他們是分家了,所以才自己掌錢,像陸小蘭這種婆婆當家的,是得交錢的。
    “你之前的陪嫁,不會也給你婆婆了吧?”
    蘇茉想起,分家的時候,陸清安是說過不僅彩禮給陸小蘭帶回去了,還給了100塊錢陪嫁的。
    “這倒沒有,那錢我收著呢。”
    “我想著以後每月最多交10塊錢,夠夥食費就行。我在供銷社,我婆婆還時不時讓我帶些東西,都沒給錢。”
    這倒是讓蘇茉犯難了,似乎這個時代就是這個風氣,掙錢的都是要往公中交錢的,除非家長說了不用交。
    “要不你買點奶粉之類的喝,說要養身體,錢不夠花,少交點這樣?”蘇茉建議。
    陸小蘭一時也想不出好辦法,便道“我試試。”
    睡不著的,除了陸小蘭,還有李月娥。
    陸清安見她翻來覆去的,便問“咋了?”
    李月娥想了想,還是道“沒事。”
    要是讓這老貨知道了閨女想離婚,隻怕也要跟著著急上火。
    “沒事你轉來轉去的?”把他當傻子呢,這個樣子哪像沒事。
    “都說了沒事。”李月娥吼了一聲。
    陸清安嚇了一跳,瞬間鵪鶉一樣不作聲了,他就不該問!
    陸清安轉了個身,眼不見心不煩,繼續睡覺去。
    初三一早,陸小蘭吃完早飯就回公社上班去了,蘇茉則擱家裏開始織給庚長青的毛衣。
    晌午的時候,馬小娟果然來串門了,跟蘇茉說了些知青點的事。
    比如林霞回家相親成功,寫了信回來,等開春的時候,就要回來辦回城了。
    比如跟她們同一批的有位男知青,竟是某位時常能在報紙上看到的高官的孫子。
    惹得馬小娟一陣感歎,知青點真是臥虎藏龍。
    蘇茉倒覺得沒啥,之前看書時,就看到過這個特殊的時期,許多領導會把子孫送到鄉下去避禍的。
    她記得後世有位第一人,這個特殊時期,就是被家人送到鄉下去當知青的。
    三天的假期過得很快,轉眼就又開始上班了。
    年初四那天,各大隊報名修路的小夥子,也開始修路去了。
    這個年代的人,幹活確實特別積極,每天一大早,就能看見扛著工具去出工的小夥子們。
    蘇茉則是每天記錄蔬菜的生長數據,搞她的研究。
    2月22號這天,《人民日報》第一版刊登了一條重要的新聞,我們偉大的領袖在中南海會見了國總統。
    一些敏銳的人,察覺到風向可能要變了。
    2月28號,《人民日報》又報道了兩國在海市簽署《聯合公報》的消息,標誌著兩國關係從對抗開始走向正常化。
    搞新聞的都是人精,當即嗅到了不同,海市報社更是聞風而動。一個星期後,就開始在偏僻處開始連載了一篇國的小說的翻譯文,先試試水。
    蘇茉也在3月份寫了一封信給海市報社的編輯,表示要是需要翻譯,自己可以幫忙翻譯。
    那編輯也沒讓她失望,給寄了兩篇中篇的文章來讓她翻譯,蘇茉花了兩天時間,翻譯潤色的極好給寄了回去。半個月後,收到了一本小說的翻譯稿,以及一張30元的匯款單。
    那本小說是後世極有名的一本小說,蘇茉看了好幾遍,因此翻譯起來格外的順。
    編輯先寄了五分之一左右的內容給她,原稿大約二十萬字。蘇茉基本上一有時間就翻譯,半個多月,就把稿件翻譯完,寄了回去。
    等蘇茉翻譯完小說,時間已到4月中旬,地也已經開始化凍,要準備開始春耕了。
    大隊拖拉機也發下來了,拖拉機手是大隊長陸保國的小兒子。小夥子才18歲,人機靈腦子也活,學了三個月,基本操作都熟練了。
    蘇茉去上班的時候,就發現他已經開著拖拉機“突突突”的在地裏開始翻地了。
    要開始春耕了,所以送蘇茉上班的任務,由李月娥換成了陸伯鳴。
    去年水渠投入使用後,大隊種了不少水稻,產量都很不錯,農科所的領導也建議他們多種水稻。經大隊幹部商議後決定,今年繼續加大水稻的種植麵積。
    種水稻可比種小麥麻煩多了,地翻了後,還要放水去把地泡軟,再耙一遍。
    穀種還要先催芽育秧,等秧苗長得差不多後,再分插到田裏。這插秧一整天幹下來,簡直腰都要直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