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新知青薑月

字數:3585   加入書籤

A+A-


    閃婚軍官後,炮灰在七零開掛逆襲!
    當晚,財迷蘇茉又開始盤賬了,算了算,目前現金就有6900多塊。
    現在才5月1號,4月份的工資都還沒發,等兩人的工資發了,就夠7000元了。
    要是翻譯能一直做下去,估計很快就能成“萬元戶”了。
    不過,蘇茉直覺應該沒那麽容易。雖然現在風氣鬆了些,但大環境還不是特別好,估計要再過兩年,才能更鬆一些。
    果然,到5月中旬,蘇茉又收到了編輯寄來的信和翻譯稿。信中說暫時不翻譯小說了,讓蘇茉先翻譯其他。
    蘇茉看了下,是兩篇關於生產工業化的學術研究論文。
    蘇茉覺得刊登這個也不錯,可以讓國人更了解國外的工業現狀,看清楚雙方的差距,對我們的工業或許會有一些促動。
    這天,蘇茉弄完試驗地,便去大隊部那裏看上個月的電費,準備把電費給交了。
    4月初的時候,供電所申請的電表下來了,便過來給大家把電表裝上了,這還是第一次按實際度數收費。
    不過蘇茉估計她家的應該不會便宜,裝電表的時候,陸長征便讓供電所的人把光管給裝上了,而且她上個月時常熬夜翻譯,燈都是開到十一二點才熄滅的。
    蘇茉在公布欄看了一下,發現大家都省電的很,基本都是1~2度電的,電費都在兩三毛之間。
    蘇茉很快找到陸長征的名字,好家夥,用電86度,二毛二一度電,電費一塊八毛九分,還給優惠了二厘錢。
    就在蘇茉準備去交錢的時候,忽然有人叫住了她。
    “蘇茉?你是蘇茉姐對吧?”一個編著兩個辮子的姑娘朝蘇茉走來。
    “我是薑月,薑蘭是我姐姐。”小姑娘有些興奮,一開口就劈裏啪啦的,“天啊,沒想到能在這裏遇見你。你結婚了?肚子都這麽大了,是要生了?”
    蘇茉從原主的記憶中,挖出是有薑蘭這麽一個人,是原主的高中同學,上學的時候,時常跟原主和楊素雲一起玩。
    隻是畢業後,談了個蘇城的對象,為了不下鄉,很快就嫁到蘇城去了,之後聯係便少了。
    “你好。你怎麽到這來了?你姐姐還好吧?”既然是熟人的妹妹,多少得寒暄一下。
    “我來這下鄉來了,昨天剛到。我姐姐挺好的,年初我姐夫調到海市工作了,我姐姐回來後,還想著找你們的,沒想到……”薑月說著忽然就禁口了,朝著蘇茉尷尬的笑了笑。
    “挺好就好。”蘇茉道,“我也是去年來這裏下鄉的,這不在這嫁人了。”
    薑月見蘇茉穿著狀態都不差,猜測應該嫁的不錯,看她的樣子,應該是不用參加勞動的。
    這也挺好,她昨天看其他知青從田裏回來,一身是泥,腰都快直不起來了。明天她也要開始下地幹活了,還不知能不能適應。
    “我得給我姐寫封信,告訴她我在這遇見你了,你挺好的,讓她放心。”薑月道,然後壓低聲音,“你不知道,我姐回來,發現你們都出事了,擔心得不得了。”
    蘇茉眼眸一閃,問“楊素雲怎麽了?”
    “你不知道,她可慘了。她當初的工作是作弊得來的,查出來後,被廠裏辭退了。她爸喝醉了酒從樓下摔下來,癱瘓了,話也說不了,她媽媽就把她和她爸送回老家鄉下去了。”
    “學校分給他們的房子也被收回去了,他媽媽現在住在她舅舅家,她哥倒還好,成了紡織廠廠長家女婿。”
    “大家都在傳,是她爸爸舉報了你爸爸,是不是啊?”薑月低聲問。
    “無風不起浪,既然大家都這麽說,說明是真的。”蘇茉淡淡的道。
    “真沒想到他們這麽壞,不過現在也好,算是得到報應了。隻是可憐了你家…唉,不過你現在挺好,我們也就放心了。”
    薑家在那幾年困難時期,也是吃過蘇家的救濟糧的,對蘇家人還是挺感激的。
    “蘇茉姐,我就先走了,我還得和她們一起去供銷社買東西,明天就要下地了。”薑月指了指等在不遠處的幾人道。
    “行,你去吧。”蘇茉擺手。
    她聽說今年又來了7個知青,四女三男。原本就有九人,再加上新的這七人,一共十六人,估計知青點又有得熱鬧了。
    聽薑月說了楊家的下場,蘇茉心裏暗爽,不過沒把楊家一把按死,又有些可惜。楊素宏倒是好運,竟然攀上了廠長。
    不過爽過之後,蘇茉又有些擔憂,也不知道薑月會不會嘴碎的把她家的情況說出去,還是得想好應對之策先。
    雖然說了對她也不會有多少實質性的影響,但被人指指點點一陣是肯定的。
    這薑月她還不知道什麽底細,所以也不會主動去找她讓她別說。這萬一人不是好的,這主動把軟肋送上,以後人拿這個威脅她辦事咋整?
    蘇茉把電費交了後,就回家做午飯去了。現在月份大了,她也是越來越能吃了,一天得吃個五六餐的。
    在去公社的路上,有新知青問薑月“薑知青,剛才那人是誰啊?你在這還有認識的親戚?”
    “沒有啊,那人是我姐姐的同學,也是知青,不過在這裏嫁人了。”
    “她是不是叫蘇茉?”有一位女知青問,她和另一位女知青和鄭彩萍睡一間房,昨晚聽她說了些以前的事。
    “你怎麽知道?”薑月驚訝。
    “我聽鄭知青說的,她可是知青點的名人。”
    “來了半個多月,就嫁了大隊支書當軍官的兒子,之前的公社書記還是她叔叔。年前還發現了金礦,報上去國家給獎勵了500塊錢,還安排了一個工作呢。”
    “她愛人也升了團長,現在調回來負責開采金礦的事。據說她現在懷的還是雙胞胎呢,之前上下班都是婆婆趕驢車接送的,實在讓人羨慕。”
    那女知青越說越羨慕,這樣的生活誰不想要。
    “她家是幹什麽的?父母是不是也是幹部?”有人問。
    “是,她爺爺很厲害的,國家大領導都接見過。”薑月不欲多說,含糊帶過。
    幾人聽得咋舌,不過心裏詭異的平衡了一點。這麽厲害的人家都下鄉來了,她們下鄉似乎也沒什麽好抱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