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陸長征要走了

字數:3463   加入書籤

A+A-


    閃婚軍官後,炮灰在七零開掛逆襲!
    蘇茉一驚,想到之前全縣通緝的羅遠,趕緊向草丫頭問了情況。
    草丫頭從小跟著她哥在山上竄,對這一帶的山是很熟悉的,才能在山上藏幾個月沒被人發現。
    在下雪前的半個月,她無意中發現,另一片山上還藏著幾個人男人。
    “嬸娘,那些人手上有好厲害的東西,短短的,舉起來就能遠遠打死一隻麅子。”草丫頭邊說邊比。
    蘇茉一看,便明白那是裝了消音器的手槍了。
    這年頭,鄉下民兵隊發的都是長槍,而且聲音挺大,草丫頭沒見過手槍,認不出來也正常。
    蘇茉再次跟草丫頭確認了大致的位置,對她道“你這段時間,就待在牛棚不要出去,外麵不安全。”
    這幾天雪有變小的趨勢,蘇茉怕她又跑出去亂竄,到時候撞上那群不法分子就麻煩了。
    草丫頭點頭,要不是那些人老打她,她才不喜歡到山上去,晚上嚇人的很。在這裏,大家都對她好,不下雪了,她也要繼續住這裏。
    蘇茉又提醒了顧老師幾句,把情況跟李隊長說了,這才匆匆回陸家村大隊打電話去了。
    蘇茉先給陸長征打了電話,把事情跟他說了,然後又給庚長青打了個電話,把情況反饋了。至於該怎麽部署,就由他們去商討了。
    蘇茉打電話的時候,陸保國和陸清安也在,蘇茉也沒避著兩人,聽到這話,兩人都是一陣頭禿。
    這兩年都咋回事?怎麽山上總是來了拿槍的?這還讓不讓老百姓安心過日子了?
    兩人趕緊把民兵隊長陸保家找來,讓他每天安排人在下山的路上巡邏。
    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就怕那些人被圍剿的時候,從山上下來,衝進村裏抓人做人質。
    陸保家也是苦哈哈的,這鬼天氣,還得出來巡邏,真是要人命。不過也沒辦法,職責所在。
    所幸,過了兩天,幾乎連下近半個月的大雪終於停了,天空出現了久違的陽光。
    大家都歡呼起來,再下下去,非得鬧大雪災不可,聽廣播,北方許多班車和火車,都停運了。
    各大隊趕緊組織人鏟雪,把路先清出來。
    停工的工廠,也陸續開始複工了,蘇茉和陸小蘭,也重新到公社去上班了。
    12月底的時候,陸長征回了家,去縣裏買了不少肉,拿到陸家那邊煮了,一大家子提早吃了一個團圓飯。
    吃飯的時候,陸長征敬了兩位兄長一杯,“大哥二哥,我明天就要走了,爹娘和爺,就要辛苦你們多看顧點了。”
    “你放心!”兄弟倆同時應。
    這老三在家的時候,沒咋覺得,現在人要走了,忽然又不舍起來。總感覺老三不在,腰杆子都沒那麽硬了。
    “還有小蘭,家裏就這麽一個妹妹,兩位哥哥也多看著,別讓人欺負她。”
    之前有混混騷擾陸小蘭的事,蘇茉也跟陸長征說了,陸長征還半夜帶著陸行軍和陸衛國,去給人套過麻袋。畢竟他一個軍官,打老百姓容易被人舉報,他們倆就不一樣了,老百姓打老百姓,沒事。
    “部隊接任的團長是我多年的老戰友,家裏要有什麽事解決不了的,可以給他打電話。”陸長征交代陸清安。
    陸清安點頭,眼眸有些濕潤。
    這老三要調到羊城那麽遠的地方去,以後天南地北的,還不知幾時能回來一趟,一家人再想聚得這麽齊,就難了。
    “等我那邊穩定了,安排好工作,我就把茉茉和孩子們接過去。”陸長征道。
    “這天南地北的,孩子們還這麽小,要不遲兩年再隨軍?小茉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多辛苦。”李月娥十分不舍的。
    老三要奔前程,她不好阻止。兩個孩子和小茉,她都喜歡的緊,想到以後可能幾年才能見一麵,李月娥心裏就堵的很。
    “遲早都要過去的,早點過去早點適應。”陸長征道,他巴不得他媳婦跟他一起過去,哪裏等得了兩年。
    李月娥抱起樂樂,淚花子都出來了,語氣也有些埋怨,“你就不能遲幾年再調?這部隊在家門口多好,別人求都求不來,就你非得走。”
    在哪當兵不都一樣?非跑到南方去。
    要是原來那地方,也還好些,回來才三兩天的,就是他們不回來,她想孫子孫女了,咬咬牙,也敢自己坐火車去看。
    這跑最南方了,去一趟聽說都得十天,她一把老骨頭了,哪裏跑得了這麽遠?
    這路途遠,時間長,年輕人怕折騰,估計回來的也就少了。
    李月娥想到以後可能真見不了幾麵了,悲從中來,不禁哭了起來。
    “哭啥?男兒誌在四方。這好單位,哪是時時都有位置給你的?有了機會,肯定趕緊調,這是好事。”陸清安趕緊道。
    一開始,他也不理解陸長征為啥幹得好好的,在沒升職的情況下,還要調到南方那麽遠的地方去。後來陸伯鳴跟他解釋了,他才明白,部隊與部隊之間,也是有參差的。
    隻能說,他這個三兒子,以後前程遠大著呢。
    “老三,爹祝你前程似錦。”陸清安跟陸長征碰了一杯,“調過去之後,踏踏實實的,爭取早日幹出點成績來。等你立功回來,爹給你放鞭炮。”
    “行!”陸長征仰頭把酒喝了。
    等以後爹不幹支書了,他們要是願意,冬天的時候,就把幾位老人都接到南方去過冬。
    一頓飯,吃得既熱鬧又傷感。
    熱鬧的是孩子們,他們不懂離別,有好東西吃,自然就高興。傷感的是大人,他們都清楚,陸長征這一調過去,這以後要見麵就難了。
    這以前吧,陸長征也是兩三年才回一趟家,也沒咋覺得,這忽然一年見多了,想到以後又幾年才能見一麵了,就怪傷感的。
    飯後,陸長征又去陸伯鳴房裏,爺倆單獨聊了許久,這才回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