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前路無知己!
字數:5594 加入書籤
“正宗的內家心法一共分為兩層,淺層次是通過肢體擺放特定位置,加之獨特的呼吸方法,引導氣血走特定路線,鍛煉五髒六腑,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而深層次則是通過呼吸飲食兩個通道,接收周遭世界的能量,氣能讓周身八萬四千毛孔及特定穴位接收能量,並能通過特定方法利用這些能量。”
“普通人頂多能練到淺層次,而深層次,非具有大智慧且擁有得天獨厚的武學天賦之才不可練就。”
就在楊家姐弟倆暗自疑惑之際,楊德元便像是自言自語的說了起來。
“通過飲食呼吸,吸收周遭世界的能量……”
薑勝咀嚼著。
他不由得想到了加點時自己會饑餓難耐,需要大量進食這件事。
而他站樁的時候,確實更容易饑餓,尤其是最近幾天,自從在體內感應到氣的存在後,吃的更多了。
昨晚上他一頓把之前需要兩頓才能吃完的海陸空生精煲給幹掉了。
雖然其中有大部分是因為加點導致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現在的飯量確實增加了很多。
“是的!這是曾經一位大師親口對我講的。”
楊德元肯定的點點頭,麵露回憶之色道:“我年輕時去川省旅遊,在南國燈城遇到過一位大師,他練出了真正的‘內炁’,而且達到了傳說中內炁外放的地步,可以一掌打斷三十厘米外的餅幹!”
“噗嗤——”
旁邊楊莉聽到這話,忍不住笑出了聲。
楊德元瞪了她一眼,很不滿道:“怎麽,很好笑嗎?”
楊莉並沒有被爺爺的表情嚇到,嘻嘻笑道:“確實很好笑嘛。爺爺你得表情那麽嚴肅認真,我還以為那個大和尚可以幾百米外取敵首級呢,搞了半天原來隻有三十厘米啊,還隻能打斷餅幹……”
說著楊莉忍不住再次哈哈大笑了起來。
楊光也是忍不住齜牙咧嘴了起來。
這都是什麽年代了,別說這種不可考證的事情,就算是真得又能如何,趕得上biubiubiu?
七步之外槍快,七步之內槍又快又準。
楊德元也是忍不住的笑了起來,搖搖頭朝薑勝道:“你看,無知的人就是這麽可笑!”
薑勝深以為然的點點頭,一臉的不可思議。
無知者無畏,隻有像他這樣能感覺到氣得存在的人,才知道內炁外放,並且打斷三十厘米外的餅幹,是多麽驚世駭俗的一件事。
如果這是真得,絕對稱得上是世界級的重大發現,光sci都能發幾十篇!
楊莉雖然很不服氣,但是考慮到還指望從爺爺身上爆金幣呢,便也沒有反駁。
薑勝問道:“那位大師現在還在世嗎?”
楊德元搖搖頭,“不清楚,應該圓寂了吧!我那個時候才不到三十歲,大師的年齡應該在七十歲以上,如今過去了將近四十年,按照時間推算,大師如果還在世的話,最少在110歲以上了。”
說著楊德元不由得感慨道:“可惜當年的我和現在的楊莉一樣無知,並不清楚大師是多麽無敵得存在,等我明白之後再去尋訪,卻再也無緣得見一麵了。”
“如果那位大師還在世的話就好了。”
聽到楊德元的話,薑勝也是心馳神往。
他現在正處於一個茫然的地步,在內氣練習上,楊德元根本無法給他任何建議,一切都隻能靠他自己慢慢摸索,前路無知己!
……
雖然楊德元在內氣上無法指點薑勝,但是心意六合拳造詣還是很深的。
“你要記住,明勁即拳之剛勁也!不是蠻勁。”
“它是“明白”的勁,是懂得的勁,是按規矩練出的上下相連整齊,內外如一的勁,久練自然會鬆,鬆中再出的勁才是真正的剛勁,不是有多大勁使多大勁練出來的蠻勁。”
楊德元一邊說一邊給薑勝演練,“起手鷹捉”、“出手虎撲”。
看起來明明很鬆散,但變化之間卻又剛猛十足,完全顛覆了一般人對於內家拳的認知。
“虎撲的時候在於一往無前的剛猛,後足蹬地,這一式也叫‘虎蹬山’,身體用力後坐,才有往前的反彈之力,完全體現老虎一撲、二剪、三掀的撲食捉物的本能本性。”
薑勝按照楊德元教授的方法,不斷的練習。
等中途停下來的時候,楊德元又給他講勁意,還跟他搭手。
累了之後便讓薑勝再去鞏固“十大真形”。
薑勝打了一邊十形拳之後,又練習了一遍四把捶的功架。
相比於十形拳,功架初練者真得非常痛苦,因為功架和步法練的是一個“整勁”,不光練上身,更是要練下盤功夫。
比如類似於葉問蹲的“寒雞步”,單腿下蹲,而且身體要用力往後坐,試過的人都知道有多麽痛苦。
而這樣練習的目的是為了練習反彈之力,不出手則已,出手必迅如閃電。
所以寒雞步在心意六合拳裏麵也有“快步”之稱。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突出一個“快”。
而除了寒雞步以外,其他還有十多種步法,比如“輦柱步”,“龍盤步”、“箭步”、“竄步”、“熊形步”、“閃步”等等。
他最喜歡的是“輦柱步”,又叫坐“虎步”,類似於雲手虛步,主要體現在“虎撲把”這一動作上。
虎形主要技法有虎撲把、虎抱頭、虎觀山、虎擺尾、虎蹲山等。
相比於寒雞步,虎步沒有那麽痛苦,而且姿勢更加帥氣……
……
薑勝練習完之後功架和步法之後,稍稍休息了一下開始力量練習。
先是五組俯臥撐、深蹲。
不得不說,體質增加到9.62之後,真的非常明顯,練習了將近一個小時十形拳,然後又做了五十個俯臥撐加五十個深蹲,竟然隻是微微喘息而已,汗都沒有流多少。
不像一開始,練兩遍十形拳都渾身大汗淋漓了。
稍微活動了一分鍾,然後開始練習倒立。
公園“武術角”不光他一個人練習倒立拿大頂,還有好幾個老大爺也在練習倒立。
比如那個練習《鐵線拳》的黃大爺,外號“黃大頭”。
這些老大爺的上肢力量很強,隨便一個單次都能倒立支撐半個小時以上,而他之前單次才能支撐5分鍾。
當然,也不光是練習雙臂,還有人練習鐵頭功,就是倒立用腦袋頂著地麵。
薑勝走到黃大爺旁邊一個柱子,一個前撐,身體倒立而起,頭朝下腳朝上,雙臂支撐身體,腳擱在柱子上支撐身體不至於倒下去。
倒立過的人應該知道,拿大頂真得非常痛苦,不僅雙臂要承受整個身體的重量,同時全身血液倒流導致腦袋充血。
時間長了感覺血管都好像要爆炸了,同時呼吸不暢。
不過薑勝畢竟不是一般人,他懂得呼吸之法,引導氣血回流,這樣就不會感覺大腦充血,呼吸不暢了。
一分鍾。
兩分鍾。
五分鍾。
……
薑勝看著手腕上運動手表計時器,心裏麵激動不已。
體質增加之後真得完全不一樣了,之前五分鍾他便需要停下來休息一下,然後再繼續倒立。
但是今天,倒立五分鍾根本沒什麽感覺。
十分鍾。
十五分鍾。
一直快到二十分鍾的時候,薑勝才感覺雙臂酸軟快支撐不下去。
而隨著呼吸紊亂,血液也開始不受呼吸控製的倒流,大腦開始充血,汗水一滴滴的順著額頭倒流而下。
又支撐了兩分鍾之後,他終於把雙腳放下來。
站在一旁的黃大爺,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他問道:“小薑,你吃什麽啦,這麽猛?”
不怪黃大爺吃驚。
他是練鐵線拳的,本身上肢力量就強,十幾年如一日的倒立,如今才能一次倒立半個小時。
可薑勝呢?
不過才練習倒立半個月而已,竟然可以一次倒立二十多分鍾,簡直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薑勝笑著說道:“就是梁大爺告訴的海陸空生精煲啊。”
“不應該啊,我也吃,怎麽沒你這樣的效果?”
黃大爺很不解,隨後兩眼放光的看著薑勝說:“小薑,跟我練鐵線拳吧!你這個上肢力量不練鐵線拳,實在太可惜了。”
公園武術角的老頭都很羨慕楊德元找到一個好徒弟,黃大爺之前就挖過牆角,所以楊德元才罵他叫“黃大頭”。
至於綽號的由來,據說是他以前剛練倒立的時候,上肢力量不夠,於是天天用腦袋頂地,所以公園裏老大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大頭。
薑勝還沒來得及回話,那邊楊德元便走過來了,“黃大頭,伱幹什麽……”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