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觀戰、感悟

字數:4054   加入書籤

A+A-




    製衣廠。
    謝誌榮和陳駿兩個人並沒有離開。
    下午他們去了董成海家,謝誌榮通過電腦查詢了很多資料,同時也聯係了幾位修習國術的好友,和他們聊了許久內氣。
    因為目前還不確定薑勝到底是不是真得練出了氣感,所以謝誌榮倒是也沒有提薑勝這茬。
    關鍵是就算他提了也沒有人相信。
    整個華國,每年宣稱自己練出氣感的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誰都不會當真,賭咒發誓都沒人相信。
    謝誌榮要不是因為和董成海的大伯關係莫逆,再加上董成海詳細描述了薑勝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他也不會親自過來跑一趟。
    當然,也有一點點不足為外人道的私心。
    晚上回到曹傑家吃晚飯。
    吃過晚飯後,五個大男人一邊喝茶一邊接著中午的話題繼續聊了起來。
    “假如周身氣道打開了,氣路暢通了,關鍵穴位如百會、印堂、肩井、大椎、膻中、氣海、命門、尾閭、環跳、勞宮、湧泉等等都激活了,大周天(三陰三陽經),小周天(任督二脈)全都通暢了,練到這個份上,應該意行氣到……”
    謝誌榮把今天下午半天總結出來的經驗,全都一股腦的灌輸給薑勝。
    其實謝誌榮的內心很虛,他從來沒有一刻像今天,像現在這般沒有底氣,每次說話都會加上“假如”、“應該”、“可能”這樣的詞匯。
    他真得很怕自己“誤人子弟”。
    說錯了沒關係,就怕薑勝按照自己的思路給練偏了,或者練出問題來。
    聊到中途的時候,薑勝突然想到一件事,轉頭對董成海說道:“董老師,聽說你的通背拳很厲害,能不能讓我見識一下?”
    董成海笑嗬嗬道:“曹傑又跟你吹,說我一個打七八個手持鋼管的小年輕對吧?沒那麽誇張。真要是那樣,就算是李小龍來了也得跑路。”
    “對方是車輪戰,不是一窩蜂上來,另外他們沒敢下死手,鋼棍砸在我身上,沒敢往我腦袋上砸,否則躺在醫院的人就是我了。”
    薑勝讚歎道:“那也很厲害了!麵對七八個手持鋼管的小年輕,一般人真沒那個勇氣往上衝。”
    董成海哈哈笑道:“我那個時候也年輕嘛,不怕死。而且大家都知道我是練武的,死要麵子,如果跑了以後還怎麽見人?如果換成現在,我腦子有問題才往上衝呢。”
    “哈哈哈……”
    董成海的大實話,把眾人逗得哈哈大笑。
    ……
    因為薑勝想見識一下通背拳大戰散打,所以一行人開車來到了鎮上的拳館。
    繁華的海港鎮上,大酒店、ktv、酒吧、健身房、咖啡館等等,一應俱全,另外還有一家拳館。
    董成海和寡言少語、不愛說話的陳駿,兩個人穿好護具後來到了擂台上。
    沒有什麽廢話,兩個人便開始了。
    陳駿首先發起攻擊,用刺拳、擺拳不斷的攻擊董成海麵部,同時用鞭腿掃踢小腿。
    而董成海雙手抱架,和一般的拳擊不同,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拆擋自如,同時像猿猴一樣敏捷的閃躲跳躍,躲開陳駿的攻擊。
    而每當陳駿回撤的時候,他立刻貼上去,兩隻手臂就像是兩條大鞭子一樣抽過去,充分體現了通背拳“身似靈猿臂如鞭、放長擊遠穩準狠”的特點。
    擂台上不斷響起“劈啪”的皮肉撞擊聲。
    姿勢沒有影視劇裏麵那樣飄逸靈動極具觀賞性,甚至看上去有些滑稽,但是平常人挨上陳駿的一拳一腿,或者董成海的一“鞭子”,絕對要當場倒下。
    而且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無論是陳駿還是董成海,兩個人攻擊的角度都非常刁鑽。
    如果不是為了安全起見而改為攻擊那些非致命點,其實完全可以打咽喉、軟肋、襠部等薄弱處。
    那樣絕對可以做到一擊致命!
    薑勝內心思緒萬千。
    “看來正如一些網友所說,國術創造伊始確實就是為了研究如何快速的殺死敵人,招招致命,所以國術在一開始的時候才會被稱為‘搏殺術’。”
    “後來法製漸漸開始健全,殺人償命,再加上官府擔心俠以武犯禁,所以逐漸改良為了擊倒敵人而不傷其命。”
    “擊倒敵人和殺死敵人完全不同,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既要保證敵人失去戰鬥力,同時又不能用力過猛殺人,這就導致出手時束手束腳,那些致命的招數漸漸被摒棄,威力其實已經大大降低了。”
    “不過雖然民間禁止學習搏殺術,但是軍隊為了保持戰鬥力,卻始終在研究如何高效殺人的搏殺術,而正是軍隊的原因,才讓搏殺術的傳承一直沒有斷過,包括近現代,搏殺術也是屢立戰功!”
    “可是到了太平盛世,再加上熱兵器的大力發展,搏殺術也就徹底失去了用武之地,淪為了強身健體的工具。”
    薑勝的精神力達到了10點,思維敏捷,從董成海和陳駿兩人出手的招式裏麵,看到了很多東西。
    而且他的記憶力也是超群,以前無意間看到的一些隻言片語的相關介紹,此時統統都記起來了。
    “我記得八十年代第一次全國比武大賽,
    “2000年以前各種限製,全民搞經濟,等到2000年以後,尤其是近十年,生活水平飛速提升,官府對於民間的掌控力也達到一個高度,也不擔心什麽俠以武犯禁,所以便逐漸放開管製。”
    “可惜,現在國人對於國術之類的東西,真得沒什麽興趣了……”
    ……
    薑勝徜徉在自己的世界中,有了很多感悟。
    同時,這種超強的記憶力也令他感覺格外新奇,很多以前忘記的的事情,現在卻變得曆曆在目。
    擂台上的董成海和陳駿兩人,打得有來有回。
    數個回合之後,兩個人不分伯仲,然後便停下來了。
    薑勝三人,以及拳館裏麵過來圍觀的客人,紛紛鼓掌。
    擂台上兩個人脫掉器具後氣喘籲籲的躺倒在擂台上,汗流浹背。
    謝誌榮轉頭問薑勝:“你覺得怎麽樣?”
    薑勝笑道:“很厲害,尤其是董師傅,真得出乎我的意料。”
    謝誌榮明白薑勝什麽意思,有些感慨道:“網上對於傳統武術不能打這件事基本上已經蓋棺定論了。”
    “但是他們不清楚,不是傳統武術不能打,而是能打的基本都已經老了或者去世了,新一代的年輕人都忙著賺錢,誰願意去練武啊?即使練也是套路而已,不知變通,嚴重缺少實戰經驗!”
    頓了一下謝誌榮跟道:“像董成海,他的武當通背拳的套路感也非常明顯,能和陳駿打個平手,靠的完全是經驗,通背拳的真實威力連十分之一都沒有發揮出來。”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