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紫姑記(3)

字數:5321   加入書籤

A+A-


    母親娓娓道來,原來他們家的紫姑神是偶爾出現的。
    一批小孩好玩,在祠堂外玩著迎紫姑,結果真的請來了紫姑。
    紫姑在沙地上大批了幾個字:“劉家有禍,速來問我。”
    劉家便是他家。
    這些字寫在劉氏祠堂正前方地麵上,正好有家人看見,還以為是孩子鬧著玩的。
    當時劉氏的大家長被杖刑,卻沒人意識到紫姑神的警語。
    祠堂內開始出現怪聲,靈位又無故震動,常常突然所有靈位一起狂震,卻沒一片掉落下來。
    “是祖先在示警嗎?”
    憂心忡忡的劉家人,終於正視不久前的紫姑神傳說,趕忙請神降鸞。
    紫姑神的句句鸞語都切中重點,句句指示無不將問題迎刃而解,多年來幫助劉家不少,使得劉家異常的倚重紫姑神。
    也有人曾大膽問過紫姑神芳名,是何人家?
    為何在此?
    紫姑神也回答了:“妾名無奇,身困在此,滿劫方去。”
    看來是一縷路過的孤魂,隻是不知什麽“劫”令他困在此地。
    沒人敢再追問下去。
    世傳廁神紫姑是被善嫉的夫人毒死的小姨子,但也有紫姑神自稱上帝之女,下凡來逛逛,還會與人吟詩作對。
    總而言之,紫姑神乃何方神聖,大家心照。
    他與母親、大哥及兩位婢女,一行五人前往祠堂。
    一路上,大哥默不作聲,他也不主動搭訕,隻聽母親述說這些年來紫姑神的事跡。
    母親說累了,眼看祠堂已近,便吩咐兩個兒子先趕前去準備焚香祝告祖先:要移動靈位了。
    兩兄弟答應了,加緊腳步,這時,大哥才開口說話:“七年前離家,你去了何處?”
    他望了一眼大哥:“京城。”
    大哥點點頭,沉吟著。
    從小他備受寵愛,常常欺負大哥,父母也不許大哥還手,是以他向來不將大哥放在眼裏。
    此時,大哥說了一句令他寒顫的話:“七年前……?不正是京城快淪陷了嗎?”
    他心虛了一下。
    但大哥沒再多說,見到守祠堂的家人迎過來,便說:“去後邊幫忙吧。”
    “好。”
    那名家人走到後方,接過劉夫人手上的物件:“夫人,要移靈了嗎?”
    “是的,明天動身,待會你也不必留守了,回去收拾吧。”
    “是,夫人,”守祠堂的家人應道,“兵荒馬亂的,昨天好不容易來了個路過的道士,我硬把他留下,好做法事。”
    “道士?還真湊巧。”
    “噯,我怕沒了道士,祖先走不動,那道士急著想避兵燹,好不容易才勸下來的。”
    劉夫人抬眼望去,隻見祠堂旁的小屋前站了個道士,道士旁還有個駝背老頭,穿了厚重的棉襖,把小小的身體整個包在裏麵,手上拿了根綠竹竿。
    他一對精明銳利的目光探照過來,使劉夫人也忍不住抖了一下。
    她留意到這老頭沒胡子,臉上幹幹淨淨的,這倒挺少見。
    隻聽兒子在身邊“呃”了一聲,她以詢問的眼神望了望他,兒子蹙著眉,小聲說:“那兩人令我很不舒服。”
    她的長子望了望道士和老頭,對弟弟說:“你多心了。”
    劉夫人忙向道士致意:“有勞道長了,酬勞必定不會少給的。”
    “幫個忙是應該的,隻是目下金兵壓境,你們該早逃方是。”
    “多勞道長費心,咱家明日大早便啟程。”
    “甚好。”
    “還請問道長法號?”
    “貧道雲空,”雲空作了個揖,便介紹身邊的老頭,“他是貧道路上結識的朋友。”
    “老夫姓遊名鶴,正要回家鄉去。”
    老頭的聲音又尖又細,有些陰陽怪氣。
    劉夫人也介紹了兩個兒子:“咱家姓劉,這是我的長男、次男。”
    劉家長子和氣的拱手:“在下名寬,有勞道長。”
    次子就沒那麽客氣了,他警惕地看著兩人,隻雙手抱拳道:“劉資。”
    劉夫人吩咐兩名婢女擺好祭品、焚好香火、準備好包紮靈位的白布,便向雲空說:“咱家凡事必問過紫姑神,在此先請紫姑神問個吉凶。”
    “方才聽這位家人說過,”雲空指指守祠堂的人,“你家紫姑神靈驗得很呀?”
    “百試百應。”
    劉夫人自豪的笑道。
    她拿起神台上的“簸箕”,那是一根丫字形的粗木枝,吩咐長子劉寬和守祠堂的家人各執一端“箕頭”,前端則放在沙盤上。
    這個問鸞的方法,幾近千年都沒改變,今日的廟宇扶乩依舊如此。
    劉夫人焚香祝告,拜了又拜,拜得滿頭大汗,簸箕依然沒反應。
    執箕的兩人互瞄一眼,困惑地望著沙盤。
    以往紫姑神總是一請就到,怎麽今日姍姍來遲?
    好不容易,簸箕的筆端微微動了一下。
    守祠堂的家人警覺的“呼”了一聲,但筆端又不動了。
    劉夫人好生困惑,更加賣力的拜道:“紫姑神,紫姑神,咱家明日便要逃難,請神降臨,信女心有疑惑,求紫姑神解答……”紫姑神仍不反應。
    劉夫人回頭瞧看次子劉資,生怕他以為她言過其實。
    劉夫人又看看道士,帶有些歉意。
    但她發現道士和老頭並沒理會她,而是望向祠堂門口一角的小幾,那裏有一方石硯,上頭磨好了墨,鋪好了白紙,是守祠堂的家人準備習書用的。
    神奇的是,小幾上的毛筆正淩空豎起,仿佛有隻無形的手正提著筆,緩緩在白紙上畫著。
    劉家上下全變了臉色,劉夫人吐了口寒氣:“老天爺,紫姑神顯靈了!”
    兩名跟來的婢女嚇得尖叫。
    毛筆寫得很慢,大夥屏著氣不敢靠近,直等字寫完了,筆管忽然虛脫似的在空中繞了半圈,才徐徐落在墨硯上。
    大家瞧它不動了,依舊不敢上前。
    雲空見他們害怕,便上前撿起白紙,舉起來給大家看。
    白紙上的字體十分稚氣,猶如初習字的孩童所寫:“七月七日長生殿”。
    劉夫人端詳了好一陣:“這是何解?”
    “貧道也不明白。”雲空說著,從旁邊取了幾張白紙放在幾上,“方才那位姑娘,似乎有言未盡。”
    雲空取小勺子為墨硯添水,磨出更多的墨。
    “什麽姑娘?”
    “紫姑神不是一位姑娘嗎?”
    “噯噯,要不得,要不得,”劉夫人慌忙擺手,“道長怎能如此稱呼紫姑神呢?
    他可是……”那名家人話未說完,雲空已將毛筆沾飽墨,理好筆尖,擺在硯上,擺手向半空道:“姑娘請。”
    毛筆再度緩緩升起,浮在半空,舉筆不動,像在等待。
    “你們可有話問她?”雲空回頭問眾人。
    眾人看呆了,舌頭像是忽然打了千百個結,本來存了一肚子問題的劉夫人,現在是一個字也問不出來了。
    “那,貧道僭越了……”雲空向著毛筆,問了個很簡單又似乎沒有意義的問題:“姑娘請問,您刻下正在何處?”
    毛筆在半空中遲疑了一會兒,才小心翼翼地降在紙上。
    第一個字筆畫太多,寫得很慢很笨拙,是個“靈”字。
    接下來的字比較簡單,毛筆總共寫了三個字,才降回硯上。
    雲空引頸看那三個字,不禁抽了口寒氣。
    他回身仰視劉家祖宗靈位,由低到高,層層而上,整齊的擺在階梯形的大木架上,密密麻麻的,教人眼花撩亂。
    “得罪了。”
    他向靈位拱手作揖後,便邁步走到擺靈位的木架後方。
    “道長!”
    劉夫人忙欲阻止,但雲空已經沒入木架後方的黑暗中。
    那裏掛滿蜘蛛網,很是陰冷,不知有幾年沒人進過去。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