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和小叔苟合
字數:4270 加入書籤
但之後喬阮香沒責罰她,還點明了自己如何爭寵都不管,她就覺得應該還不算太壞。
最起碼不是善妒的。
可現在,自己又一次險些害了她,她不僅沒罰自己,還告知自己真相,聽出自己試探,還默許自己報仇。
不管她背後還有什麽的目,但都是對自己無害的。
而且,即便如此她還在想著提醒自己,確保自己能全身而退。
連自己親生父母都不在乎自己死活,她卻在意。
賈雲兒心頭更是一陣發酸,紅著眼眶暗暗發誓,自己若是此事辦成命還在的話。
一定就拿夫人當自己主子,隻死心塌地跟著她!
至於男人什麽的,不去指望也罷,都是不靠譜的東西!
自己昨日被害得差點丟了性命,蘇墨不還是不聞不問!
她隻恨自己沒有早點想明白這點,好早點對夫人表忠心!
宛青荷時刻關注著清香園和舒雲院的動靜,聽青木打聽回來。
說喬阮香隻是口頭訓斥賈雲兒,打了雙燕三十大板,就不了了之了。
當下咬著下唇,擰著眉頭。
這個喬阮香變聰明不少,不過……
“你說當時是蘇梧抱住了喬阮香替她擋了水壺?”
青木用力點頭。
當時動靜不小,不少仆人都去攔著賈雲兒,看得真真的。
宛青荷勾唇陰笑,還真是歪打正著!
“青木你去幫我辦件事!”
春闈科舉並沒有因為官員自戕一事耽誤,如約舉行。
喬書柏在害眼睛前便遞了參加科舉的名單,之後也沒去撤銷。
故而,這日他也悄悄入了考場。
隻考官在核實時,如實稟明了自己眼睛好了。
便沒再被多問。
蘇墨這幾日一直在外應酬,和朝中一些大臣喝酒慶賀自己入內閣。
雖說他最後隻不過得了個正七品的典籍,但那也是因為他當官時間才一年便入內閣。
又年紀輕輕資曆尚淺,即便那一篇文采卓然,受年紀限製,最多隻能給此官銜。
日後隻要不犯大錯,榮升之路可謂是一路的平坦。
前途更是一片光亮。
這一點蘇墨知曉,一些官員們更是知曉,所以,最近自是少不了官員巴結他。
他也沉浸在這種喜樂之中,自是不會察覺喬書柏的眼睛好了,還已經開始科考了。
這也是為何家中的事他也不聞不問的原因。
喬阮香聽知秋說二哥早已啟程去了西域,大哥也已經入了考場。
當下心也放肚子裏了。
之後便專心想著,該給韓珪和蘇梧送什麽。
一個賠禮一個封口禮。
她出了蘇府,在文墨鋪子觀望著,最後視線落在硯台上。
送硯台確實合適,中規中矩,不過隻單純送這硯台,免不了少了些誠意。
喬阮香挑了兩塊上好的雁山硯台,分別兩個木盒裝著,遂去了自己香鋪。
又一番折騰,直到窗外沒了天光,才堪堪回了蘇府。
剛一回去,她就被翠喜叫去了鬆鶴園。
正堂內,蘇青雲董氏還有蘇墨以及宛青荷都在。
均一副嚴厲怒容,似是她犯了天大的錯,全家要討伐她一樣。
耳邊先是傳來宛青荷的心聲,「和自己小叔公然摟摟抱抱,暗中苟且,現在整個蘇府都傳遍了。而且自己還讓青木對外也散播了消息,不是大範圍的散播,但高門貴女圈裏肯定都會傳遍知曉!」
「喬阮香你就等著待會兒受罰吧!這回,誰來也救不了你!老太太來也不行!」
之後是蘇青雲的,他前些時日一直在忙公務,自打自己奪了蘇家家產又重新管家時,就沒見過他。
「商女就是商女,吃著碗裏還想占著鍋裏,就是低賤下作的本性!」
董氏凶狠又爽利地剜了喬阮香一眼,「和蘇梧那個野種苟合,總算被我抓住一回把柄了,看我接下來怎麽收拾她!」
蘇墨,「我就知道這賤人和蘇梧有一腿!蘇梧竟然還威脅自己,不讓自己汙蔑他們,我看他就是不讓自己揭穿他的真實嘴臉!」
「不過,這可不是我說的,蘇梧應該不會揭發自己殿試抄襲文章之事吧?」蘇墨又不免有些擔憂,眉頭緊鎖。
「自己才剛入內閣,可不能在這個節骨眼兒出岔子。雖然喬書柏眼睛瞎了也不一定會記得文章之事,自己也可以咬死就是自己寫的。但此事一出必有輿論,也必會遭人懷疑,名聲必會受損!」
「而且,今日自己還見了翼王,很是得翼王青睞,翼王暗自對自己說了,自己若能在一年內爬上二品內閣大學士的位置,就會重用自己!」
「自己宏圖偉業還沒開始,可不能因為名聲受損就毀於一旦!」
幾人的心聲全部入耳,喬阮香也來到正中央站定。
蘇梧自己帶著一隊人暗中調查琉璃國最近幾日的商隊,尤其是賣香的。
果不其然,查到了其中跟隨的琉璃國的探子。
又進而繳獲他們,但他們早有準備,在被發現圍攻時,就服毒自盡了。
蘇梧雖晚了一步,但也查出了大臣自戕的原因,便是琉璃國探子對外販賣的那七步香作祟。
他不知七步香又額外添加了什麽,但是與琉璃國的國香十二情香混合,就能致幻且讓人神誌不清有自殺意願。
但有時神誌也會偶爾清醒過來,這也是為何有的官員在自戕時,有哭喊救命的。
隻是琉璃國的探子將所有琉璃國指向的證據都毀了,反而他們的身份還都是東周國人。
無從討伐琉璃國,最主要的是,對方的目的也無從知曉。
但。
屋內光線昏暗,光束從窗戶一條條照射進來。
落在地板上形成斑駁光點。
光點又折射出冷白光暈,恰巧落在正伏案手指輕揉額角的蘇梧。
映得那張無可挑剔驚豔絕倫的麵龐,冷煞清俊,一雙墨眸更是似無盡深淵。
泛著詭譎的波光。
最後他視線鎖定在手中自戕官員名單中,兵部尚書!
但,凡事所圖必留痕跡,有跡可循。
東周國邊境戰事不斷,雖是小戰,卻極其耗費糧草軍馬。
而且,聽聞邊境染了一場不小的疫病,疫病不算罕見,隻是急需藥草。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