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胡蘿卜加大棒

字數:7532   加入書籤

A+A-


    侍從室的電報很快就送到仰光。
    看完電報,韓勇扭頭問王賡道:“受慶兄,你怎麽看?”
    王賡說道:“據我所知,鬼子在國內戰場並沒有大動作,蘇皖戰場正麵的日軍第十三軍的兵力甚至於反而被削弱了。”
    史迪威道:“蔣委員長他在撒謊?”
    王賡笑笑:“史迪威將軍,這可不是我說的。”
    史迪威道:“王,難道我所說的不是事實嗎?”
    王賡又對韓勇說:“總座,物資到底怎麽處理?”
    “到底怎麽處理?”韓勇說道,“你立刻給侍從室回電,就說這批物資已經運往錫當河前線,並且分發給了前線各集團軍,已經找不回來。”
    “是。”王賡點了點頭,找人給重慶發電報去了。
    韓勇又問一個參謀道:“王參謀,第200師裝甲第1團的官兵到哪了?”
    第200師是國軍序列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機械化重裝師,下轄五個團,總兵力超過兩萬人,首任師長杜聿明,首任參謀長邱清泉。
    第200師剛編成時,韓勇還在粵省的南方軍官珞珈山軍官訓練團受訓。
    韓勇跟杜聿明沒什麽交情,但是跟邱清泉卻是過命的交情。
    而第200師又是邱清泉曾經呆過的老部隊,關係非常之深。
    所以,從英緬軍接受了裝甲第1旅的全部裝備之後,韓勇便立刻通過邱清泉的關係連絡上了第200師新任師長戴安瀾。
    第200師當時正在廣西全州整訓。
    接到韓勇的電報後,戴安瀾二話不說就將裝甲第1團的官兵全都調過來,甚至就連團長胡獻群都直接借調過來。
    當然,隻是人員借調過來,裝備一概沒有。
    不然,蔣委員長又該罵娘了,戴安瀾也難做。
    不過,對於韓勇和緬甸戰區來說,胡獻群帶著第200師裝甲第1團的全體官兵前來緬甸就足夠了,裝備那都是現成的。
    王參謀翻找了一下電報,回答道:“上午才剛剛經過桂林。”
    “才到桂林?”韓勇皺著眉頭說,“從桂林到昆明可是還有一千多公裏,再來仰光就更遠了,照這走法,等他們走到仰光得什麽時候?”
    王賡正好發完電報回來,接口說:“至少也得走半個多月吧。”
    “半個多月?到那時候黃花菜都已經涼了。”韓勇蹙眉說道,“這可不行,受慶兄,你立刻給中緬運輸總局發電報,出高價,讓派兩百輛卡車前往廣西,將胡獻群團長所率領的四千多官兵拉過來!一周之內,我必須看到他們!”
    “是!”王賡答應一聲,又匆匆回到通信處。
    史迪威問道:“韓勇,錫當河會戰是防禦作戰,有沒有裝甲旅參謀影響不大,所以胡團長的那一團裝甲兵,早到或者晚到其實關係並不大。”
    如果換成別的國軍將領,多半不敢反駁史迪威。
    但是韓勇卻一點不客氣的反駁道:“不,史迪威將軍你錯了,既便是防禦作戰,也不能一味的被動防禦,而是必須進行適當的反擊!”
    “尤其是在某些關鍵時刻的反擊,作用非常大!”
    “胡獻群的這個裝甲旅,就是用來反擊的利刃!”
    史迪威並沒有因為韓勇的反駁感到生氣,當下點點頭又問道:“韓勇,這麽說來,關於如何胡獻群的裝甲旅,你已經有了具體的方案?”
    韓勇點點頭說:“已經有了個初步的構想。”
    史迪威饒有興致的問道:“能跟我說說嗎?”
    “當然。”韓勇伸手一指牆上的地圖說道,“在這裏。”
    “錫當?”史迪威愕然道,“我們之間的差距竟然有這麽大嗎?”
    頓了頓,史迪威又接著說:“我原本以為,胡獻群的裝甲旅既便參戰,多半也會配給潘文華的第23集團軍,然後趁著日軍猛攻錫當河防線之際,從北側的叢林之中殺出來,自北向南向日軍發起突擊,可現在看來你明顯不是這麽考慮的。”
    韓勇道:“史迪威將軍,你這是常規操作,屬於正道。”
    “正道?”史迪威說道,“打仗,難道不該走正道嗎?”
    韓勇道:“孫子兵法上說,以正合,以奇勝,大意是說,在占據優勢的前提之下,應該以堂堂正正之勢與敵進行合作,但是當我方處於劣勢的時候,就不能一味的正麵合戰,而應該出奇製勝。”
    “眼下,我軍就處於劣勢。”
    “如果將裝甲旅配給第23集團軍,當錫當河防線告急時,從北側叢林中殺出,自北向南,朝著日軍發起突擊,由於距離過長,就會導致喪失突然性,日軍就能擁有充足的時間調配兵力,進行阻擊甚至於針對性的反擊。”
    “但如果將裝甲旅配給第27集團軍,並於錫當城中隱蔽。”
    “當錫當河防線告急之時,裝甲旅從錫當城中突然殺出,就能殺日軍一個猝手不及,既便不能逆轉局麵,也足以造成日軍的混亂。”
    “而如果指揮的好,甚至可以予東岸日軍造成致命重創!”
    “韓勇,我承認你說的在理。”史迪威很容易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厲害,旋即又質疑道,“然而問題是,裝甲旅該如何隱蔽?”
    “錫當城中有居民,沿途也存在村莊。”
    “裝甲旅開往錫當,不可能不被發現。”
    “日軍隻需要稍微一打聽,就會發現裝甲旅的行蹤。”
    “一旦日軍知道裝甲旅躲在錫當城中,也就喪失了突然性,不是嗎?”
    “沒錯,你說的非常正確。”韓勇點了點頭,又說道,“所以我們有必要將錫當附近的人員全部轉移,就以戰爭的名義。”
    史迪威愕然的問道:“這就是你找巴莫前來的原因?”
    史迪威話音才剛落,衛兵就進來報告:“長官,緬甸總理巴莫求見。”
    “請他進來。”韓勇答應一聲,又對史迪威說道,“我們一起去見見吧。”
    “你這家夥,原來把什麽都計算好了。”史迪威苦笑著說,“可笑的是我身為緬甸戰區的副總司令長官,事先居然一點都不知情。”
    “哦,不不,史迪威將軍這你可錯了。”韓勇道,“我這也是臨時起意。”
    “臨時起意?鬼才信你。”史迪威道,“不過沒關係,隻要能打勝仗,別的事情我統統都不在乎,真的。”
    再次見到韓勇,巴莫的心情是複雜的。
    作為政府人物,巴莫的政治敏感性還是非常敏銳的,風起於青蘋之末,他已經通過最近露出來的稍許苗頭,窺探到了韓勇的野望。
    從緬甸華人學生組建複興社這件事情,巴莫已經看出,韓勇此來緬甸,絕不僅僅隻是所謂的“幫助”緬甸抗擊日本侵略。
    很明顯,韓勇是帶有清晰政治意圖的。
    所以巴莫非常擔心,會變成前門驅虎、後門進狼之局。
    到最後,雖然借助華夏人的力量驅逐或者鎮壓了昂山以及吳弩的勢力,但是華人勢力卻趁機坐大了,很難說這是福是禍。
    所以這次韓勇找他,他也想趁機探探韓勇的口氣。
    一見麵,巴莫就很直接的說:“韓長官,有個事我必須得跟你反映一下,最近進入緬甸的華人學生,可是有些不安分啊。”
    “是嗎?”韓勇很錯愕的道,“他們幹什麽事了?”
    巴莫說:“韓長官,你知道緬甸是禁止公開結社的。”
    “等等。”韓勇道,“亞曆山大將軍可是曾跟我說過,禁止公開結社這條,已經從緬甸法律中刪除了。”
    “咳咳。”巴莫清咳一聲說,“韓長官,是這樣子的,禁止公開結社這條的確已經從緬甸法律中刪除,但這是我們緬族經過艱苦卓絕的爭取才得來的,所以這條法律也隻對我們緬族適用,其餘的種族怕是不能引用這條法律。”
    “什麽意思?”韓勇的眼神瞬間冷下來,陰著個臉說道,“你的意思是說,緬甸的華人華僑不享有跟緬人同等的政治地位?緬甸的華人華僑就該受人歧視,是這樣嗎?”
    巴莫心說道,你這不是廢話麽,當初跟英國殖民政府做鬥爭時,你們沒來,現在事情成了,收獲果實了,你們要分一杯羹,這個世界上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但是表麵上,巴莫當然不敢這麽說,隻能賠笑臉說:“韓長官,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你是什麽意思?”韓勇冷然道,“巴莫總理,你就明說吧。”
    巴莫低聲說:“我們同然不會有歧視華人的意思,但是結社這個事情真的很敏感,尤其複興社更加敏感,而且複興社成立之後,已經跟緬甸警察爆發了多次衝突,在昨天的一次衝突中甚至於還發生了大規模的襲警事件……”
    “襲警事件?”韓勇直接打斷巴莫,“據我所知,是因為緬甸警察無端幹涉華人學生在街頭的聚集宣傳,所以才會爆發衝突。”
    “這個……”巴莫便不知道怎麽說。
    但是韓勇的態度他大概已經知道了。
    果然,韓勇對緬甸是有政治野心的。
    那麽,巴莫就必須知道韓勇的目標。
    如果韓勇的目標是攥取緬甸的治權,那就沒必要跟他合作了。
    如果韓勇的目標僅僅隻是參與治理,那麽雙方還能繼續合作。
    當下巴莫便很隱晦的問道:“韓長官,假如緬甸抗戰打贏了,接下來你有什麽打算?”
    韓勇一下就聽出了巴莫的弦外之音,回頭看了史迪威一眼,笑著說道:“巴莫總理,你進來之前,我和史迪威將軍一直在討論全世界民族獨立的事情。”
    “對。”史迪威終於插進話來,說道,“我們兩人一致認為,西方各國對亞非拉廣大殖民地的殖民統治是極其不恰當的,各個殖民地理應贏得民族獨立。”
    “民族獨立?!”巴莫感到一股酥麻感從尾椎骨直衝百會穴。
    如果緬甸真的能贏得民族獨立,那麽所收獲的就不隻是治權,而是主權!
    治權跟主權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是內涵卻截然不同,擁有主權,就意味著緬甸將擁有獨立的政治、軍事以及外交的權力。
    如果緬甸真在他手中贏得獨立,他就將成為緬甸國父!
    不過巴莫畢竟是一個政治人物,激動過後很快就重新冷靜下來。
    “英國人不會答應的。”巴莫搖頭說,“英國在緬甸有巨大利益。”
    “恐怕他們必須答應。”韓勇微笑說,“不然,緬甸戰區的五十萬國軍將士不會答應,緬甸三千萬百姓更不會答應。”
    “三千萬?”巴莫道,“緬甸隻有兩千萬人口。”
    “很快就會有三千萬。”鍾毅搖頭說,“從泰國、馬來半島、新加坡甚至婆羅洲湧來的華人難民正在大量進入緬甸。”
    這下巴莫就知道鍾毅的真正的意思了。
    韓勇的意思就是說,他可以幫助緬甸贏得獨立。
    但是他的條件就是,華人在獨立之後的緬甸政府中必須擁有一席之地!
    這個結果對巴莫來說,甚至有點意外,原來韓勇想要的僅僅隻是讓華人在緬甸擁有一席之地,而非取得主導地位。
    這個對於巴莫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知道了韓勇的意思,巴莫也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韓長官,你放心。”巴莫慨然說道,“華人在緬甸當然擁有跟緬人同等的地位,我回去就警告警察局的巡警隊,讓他們掌握尺度。”
    “不,不是掌握尺度。”韓勇糾正道,“是分清敵我。”
    “對。”巴莫點點頭說道,“分清敵我,必須分清敵我!”
    說完,巴莫就轉身準備走,卻又被韓勇叫住了:“等等。”
    巴莫輕呃一聲,回頭問道:“韓長官,你還有什麽事情嗎?”
    “還有個事情,要麻煩你。”鍾毅道,“日軍已經推進到薩爾溫江東岸,錫當河會戰很快就要正式打響了,為免誤傷當地的百姓,我希望巴莫總理你能夠盡快將錫當河西岸的百姓轉移走安全的地方。”
    巴莫連忙說道:“慚愧,這樣的事情居然還要韓長官提醒,不過你放心,我回去就緊急安排人員前往錫當,盡快轉移當地的民眾。”
    韓勇點點頭說:“有勞了。”
    巴莫匆匆走了。
    目送巴莫走遠,史迪威忽然微微一笑,說:“韓勇,我忽然想到一個故事。”
    “故事?”韓勇訝然問道,“什麽故事?”
    史迪威笑著說:“有個農夫,為了讓驢子自己走路,就在它背上綁了根竹竿,又在竿子前頭吊了根胡蘿卜,看到胡蘿卜,驢子就下意識的想吃,但它根本就不可能吃到,所以就會一直不停的往前走。”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