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久旱逢甘露,金榜題名時!

字數:5510   加入書籤

A+A-


    第二日,皇城,皇極殿。
    一大早,這裏便熱鬧非凡。
    為何?
    隻因今日便是三年一度傳臚大典召開的日子。
    無論天啟一朝,還是整個大明曆朝對人才都是十分重視。
    但凡召開傳臚大典,整個京城無論大小官員、勳貴、皇親國戚都要在場,親眼目睹金科進士誕生。
    屆時,皇帝也會親臨,端坐在金鑾殿中接受眾人叩拜,封賞進士職位官銜。
    而進士們也要更換粗布麻衣,穿上進士巾服,依次進入大殿朝拜皇帝,從此拜為天子門生。
    這個儀式很重要,因為它象征國家開科取士的嚴肅重視程度。
    同時,它也是所有考中進士的學子們夢寐以求的恩典。
    畢竟人生四大喜!
    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最後這個金榜題名時,就在今天!
    十幾年,甚至數十年嘔心瀝血終於出人頭地!
    所以一大早,在百官都站在金鑾殿外後,所有貢生也都在國子監更換了衣服,出現在他們身邊。
    但見約摸近百人,全部身穿深藍羅衣與深青緣邊圓領大袖長袍,頭戴進士巾,腰墜抹金銀牌,腳踩皂靴,意氣風發的站在廣場之上。
    眾人麵色激動,知道不久之後,就要跨入金鑾殿,完成等級和身份的蛻變。
    從此被人稱呼為大人,或主政一方,或六部觀政,或高中榜眼、探花,光宗耀祖。
    至於狀元?
    眾人是想不敢想的。
    因為誰都知道,這次的天啟恩科出了一位妖孽。
    此人最早在河南道連中三元,沉寂十幾年後再次出山,一舉考中解元、會元,連中五元。
    無論按照慣例也好,還是此人真實水平,又或者是傳聞中他和九千歲的關係。
    他必然要被點為金科狀元,享譽整個大明!
    今日,誰敢與他爭風奪采?
    此人便叫李辛,正站在進士隊伍的最首處,帶隊肅容垂頭。
    所有人,包括文武百官都悄悄看了過去,果見此人氣質儒雅,容貌端莊,身材修長,不愧是狀元之才。
    隻是……
    不知為何,這位狀元郎微微蹙著眉頭,似乎有什麽心事?
    你都要高中狀元公了,還有什麽心事。
    李辛還真是有心事。
    他心中始終好像墜著一塊石頭一般,心神不寧。
    哪怕馬上就要完成蛻變,哪怕馬上就要高中狀元。
    我究竟……
    忘了什麽事情?
    難道是寶珠要遭遇什麽危險?
    李辛微微抬頭,看了眼人群中站著的張國紀,也就是張寶珠的爹,如今的太康伯。
    張國紀正一臉笑意的看著自己,顯然也沒想到,曾經的教書先生李辛,居然出現在金鑾殿外。
    這太不可思議了,太令人欣喜了。
    恩公竟然高中狀元?
    果然,我張國紀就是天降福星。
    先是認識狀元公,又生了個大明皇後。
    今後看整個天啟一朝,誰敢欺我?
    張國紀傻嗬嗬的笑著,隻盼著跟李辛能說上幾句話。
    可惜有糾儀禦史看著,誰敢越眾而出,誰敢君前失儀。
    他隻能盼著傳臚大典盡早結束,好和李辛熱絡一番。
    可惜結束也輪不到他說話,狀元還要騎上高頭大馬,領著所有金科進士們遊街,接受百姓圍觀。
    李辛卻微微鬆了口氣。
    見張國紀一臉興高采烈的樣子,看來寶珠應該無恙。
    難道是我多慮了?
    他已來不及深想下去,因為傳臚大典已要開始。
    不知何時,教坊司陳列出各種大樂器開始演奏,整個金鑾殿前的廣場上,頓時充斥著莊嚴肅穆。
    在雅樂聲中,錦衣衛儀仗隊緩緩走來,陳設鹵簿儀仗,捏刀站立兩旁。
    眾人渾身一凜,知道天啟皇帝朱由校來了。
    不多時,果然有太監拎著馬鞭走出金鑾殿,在所有人麵前甩了三鞭,是為鳴鞭,目的是讓所有人端正儀容,收斂心神,準備參加儀式。
    三鞭過後,眾人條件反射一般,全都跪了下去,山呼萬歲萬歲萬歲歲……
    三叩九拜後等站起身子後,又有司禮監太監笑容滿麵的走了出來,雙手捧著一張金榜。
    所有人渾身一震,知道傳臚大典正式開始。
    而那太監手中端著的,就是此次恩科金榜。
    所有貢生進士越發激動,不知自己到底名列幾甲。
    但見那太監端著金榜,先是交給文淵閣大學士手中。
    文淵閣大學士接住後,又走到一處皇案麵前,交給現任禮部尚書。
    雅樂再次奏響,禮部尚書肅容將金榜上的封條拆去,拿出一卷黃色錦帛後,又交給鴻臚寺的傳臚官。
    傳臚官滿臉喜氣站在高台之上,端著金榜清了清嗓子,就要開口。
    雅樂聲停歇,全場數千人鴉雀無聲,靜靜的等待傳臚開始。
    因為一旦開始傳臚,被喊中名字的進士要在太監帶領下緩步走上台階,走入金鑾殿中,參拜當朝皇帝。
    一則讓皇帝認識自己門生,二則讓進士們一睹皇帝尊榮,感受帝王威儀。
    因為對很多官員來說,可能一輩子也就這麽一次見皇帝的機會,自然無比重視。
    比如酷愛修仙的嘉靖皇帝,還有不上早朝的萬曆皇帝,很多當了三品四品大官的人,也隻見過陛下一次。
    不多時,見滿場雅雀無聲,傳臚官終於開始唱名。
    “天啟二年三月二十五日,萬歲爺廣開恩科,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現公布三甲名單,望閣門承接,階下衛士傳名高唱……”
    “點到名者,隨黃門太監從旁繞行,步入大殿……”
    這意思就是,我一旦開始念出名字,下麵的錦衣衛和東廠番子就要齊聲複誦。
    喊道名字的進士,隨著小太監進入殿內,參拜皇上。
    所有進士渾身再抖,知道改變命運的時候,就要到了。
    果然,傳臚官已開始高喝。
    “現公布三甲第一名,天水府陳子庚……”
    一經出口,台階下的錦衣衛們便齊聲高呼。
    “三甲第一名,天水府陳子庚!”
    聲音響徹全場,甚至整個紫禁城都能聽到。
    站在人群裏的一名進士,聞言百感交集,又喜又悲。
    此人便是三甲第一名陳子庚,恐怕打死也沒有想到,自己刻苦讀書幾十年,最終還是換來三甲名次。
    不過也罷,三甲第一名,也算頭名。
    他慌忙走出人群,在眾人複雜眼神中步入大殿。
    沒喊到名字,那麽可能在前兩甲,也可能在三甲之中。
    越靠前的名次,今後為官自然更為吃香。
    “三甲第二名,順德府王明昌……”
    “三甲第三名,大名府韓柄章……”
    傳臚官和錦衣衛已開始不斷喊出名字,不斷有人離開隊伍,或歎息或狂喜著走入大殿之中。
    文武百官靜靜聽著,目睹著廣場上進士越來越少。
    三甲數十人喊完,便是二甲。
    二甲又是二三十人。
    不知不覺,當廣場上的人隻剩下三個人的時候,所有人都肅穆起來,心神激蕩。
    因為,下一刻,天啟一朝的第一次恩科狀元、榜眼、探花就要在三人之中誕生。
    其中,就有李辛。
    苦熬三十年人壽,終於要出人頭地的李辛,此刻卻無悲無喜。
    他隻是心中越發沉重,沉重到無法呼吸。
    冥冥中,竟有種預感。
    預感後宮深處,似乎已出了天大的事。
    他的預感果然沒錯。
    人群中,不知何時突然闖入一名大明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