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明大誥說了,綁匪和人質都得幹掉

字數:7440   加入書籤

A+A-


    “住手!”
    誰知,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小皇帝朱由校終於趕過來了。
    他遙遙看著駱思恭就要射箭,驚聲大喊,一路狂奔,以極快速度跑進坤寧宮內。
    隨後跟來的則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
    駱思恭見痛失最好的機會,遺憾垂下弓箭,轉身單膝跪地:“陛下……”
    “賊人李辛持刀闖入坤寧宮,行刺皇後娘娘,罪大惡極,罪不容誅!還請盡快下令,容臣將其誅殺。”
    “給我閉嘴!”
    朱由校又不傻,如何察覺不到駱思恭的心思。
    對方是鐵了心要趁亂弄死魏忠賢。
    他卻來不及管這樣狗屁倒灶的事情,已被眼前一幕驚呆。
    但見那道長長的血痕,從坤寧宮內一路蔓延到台階之下,觸目驚心。
    血痕的末端,老婆寶珠正躺在地上,生死不知。
    朱由校徹底傻了。
    怎麽了這是?
    到底出了什麽事情!
    難道李辛用刀捅了寶珠?
    寶珠還懷有朕的骨肉龍子啊。
    他急的拔腿就跑,要跑到張嫣身邊看看情況。
    可有一人比他還快,已哭喊著跑了過去。
    “寶珠!寶珠,是誰,是誰將你害成這副模樣。”
    太康伯張國紀再不顧什麽君前失儀,踉踉蹌蹌的跑出人群,一路跑到張嫣身旁。
    朱由校見狀也要跟隨,誰知被人攔住。
    “陛下,小心反賊!”
    “切勿過去!”
    “快攔住皇上……”
    文武百官們可不敢讓朱由校跑過去啊。
    跑過去必然要穿過李辛和魏忠賢身旁。
    若是李辛趁機挾持了皇上如何是好。
    難道土木堡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嘉靖皇帝的壬寅宮變才過去多少年?
    千金之軀,絕不能身處險境。
    眾人死死的拉著小皇帝,就不鬆手。
    “鬆開!給朕鬆開!”
    “陛下,絕不能去啊,臣等死都不會鬆開!”
    朱由校見根本走不過去,氣的不斷揮手。
    “那還愣著幹什麽,太醫呢!太醫令何在!快,快點救朕的梓潼,她若出事,朕將你們全都殺了。”
    太醫令恰好就在文武百官之中,聞言慌忙跑出,不光他,幾個太醫丞、禦醫等人也接連跟了出來,慌忙跑去拯救張皇後。
    這個時候已顧不上男女有別。
    真讓張皇後死在這裏,誰都吃不了兜著走。
    “來!太康伯,陸司儀,搭把手,咱們先將娘娘抬回殿中……”
    幾個花白胡子的太醫滿頭冷汗,招呼兩人莫要哭了,先救人再說。
    在衛兵協助下,終於將張嫣抬回殿內,展開緊急救治。
    李辛看著這一幕,心頭徹底鬆了下來。
    他知道,如果曆史記載沒有出現偏差的話。
    寶珠不會死在這裏。
    甚至朱由校死了多少後,寶珠還好端端活著。
    她會隨著大明覆滅,在後宮香消玉損,不過哪都是後來的事。
    他的使命算是完成,救活了寶珠。
    接下來,該想辦法離開這裏了。
    畢竟能不死,誰又願意死呢。
    可……
    真有那麽容易嗎?
    朱由校見張嫣被抬回殿中,又惡狠狠看向李辛。
    “逆賊……”
    小皇帝氣的胸脯不斷鼓起不斷塌陷,顯然情緒激動到了極點。
    “廠臣,告訴朕,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皇後是不是李辛持刀刺傷?說!”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魏忠賢的身上。
    魏忠賢真是啞巴吃黃連,百口莫辯。
    是李辛刺傷的嗎?
    絕對不是啊!
    是我和客印月喪心病狂,派錦衣衛千戶陸文昭幹的。
    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可黑鍋讓李辛去背?
    他根本不敢。
    照理來說,黑鍋甩給李辛乃是絕妙之舉,可陸令萱還活著呢啊,後麵必然能說出事情真相。
    另外,這個時候激怒小皇帝可太不明智了。
    真惹急眼了,不顧自己死活也要幹掉李辛,那我魏忠賢也要追隨兄弟而去。
    所以死道友不死貧道,顯然不適用於現在這個場景。
    真讓兄弟背黑鍋,也隻能後麵再說。
    所以考慮了不到一秒鍾,魏忠賢一陣搖頭,隻是大喊。
    “陛下,快……快救救小臣!小臣還想伺候陛下,不想死在賊人手中……”
    朱由校聽的頭痛欲裂。
    不是李辛幹的,那又是何人?
    難道是皇後摔了一跤,自己摔的滿身是血?
    他還要再問,李辛卻已開口了。
    該走了。
    再不走,恐怕真無法離開這龍潭虎穴。
    “皇上!”
    李辛一開口,頓時吸引所有目光。
    眾人都看了過去,不知這位勇闖死路的狀元郎要說些什麽。
    魏忠賢更是渾身一凜。
    自家兄弟不會害死我吧。
    李辛怎麽會自毀長城,說出真相,讓魏忠賢失去人質價值。
    他竟笑道:“嗬嗬,皇上!草民若說誤闖了後宮禁地,你相信嗎?”
    “草民若說,就想來後宮看看,你又相信否?”
    “你……”
    朱由校頓時氣的火冒三丈。
    你他媽誤闖後宮禁地,想進來看看,誰特娘信啊。
    不光我不信,你問問滿朝文武誰能相信。
    “不管你信不信,草民參加會試、殿試,就為了能一睹後宮風光!既已見識過了,這就告辭如何?”
    李辛已繼續笑道,並仍將刀架在魏忠賢的脖頸處,神色一厲。
    “讓我走!”
    “至於究竟是誰刺傷了皇後,你們自己去查!”
    “立刻教我離開,否則,我不介意和廠公大人玉石俱焚!”
    唰!
    他手中的繡春刀橫著挪動幾分。
    魏忠賢脖頸上立刻湧出一道血痕。
    “魏大伴!”
    朱由校立刻失聲叫了起來,唯恐魏忠賢受到傷害。
    那刀子割在魏忠賢脖頸,猶如割在他心頭一樣。
    “陛下,快救救小臣……”
    魏忠賢也嚇的半死,慌忙再次大喊。
    喊的朱由校徹底沒了注意,咬牙就要同意李辛離開。
    李辛見狀,心裏一塊石頭即將落下。
    此處是坤寧宮,後麵就是禦花園。
    過了禦花園就是神武門,不過數百米直線距離。
    他隻要帶著魏忠賢離開神武門,還有幾分逃命機會。
    大不了,帶著魏四先亡命天涯再說!
    可誰知,就在朱由校要開口放人的時候。
    駱思恭徹底急眼。
    先不說小皇帝要放走這種逆天狂徒,就說魏忠賢若能活下來,他將死無葬身之地。
    剛剛兩次要殺魏忠賢,早和對方不死不休。
    見狀他慌忙跪下,大聲吼道。
    “不能放啊!陛下!”
    “明大誥有雲:諸有所規避,而執持人為質者,皆斬!部司及鄰伍知見,避質不格者,亦斬!”
    “陛下,絕不能放此賊人離開!”
    轟!
    駱思恭這話一說,滿場皆驚,誰都沒想到這老頭搬出這條法律。
    就連朱由校也愣住,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諸有所規避,而執持人為質者,皆斬。
    部司及鄰伍知見,避質不格者,亦斬!
    這話什麽意思。
    明太祖朱元璋曾頒布嚴苛大明律,圈定大明律法。
    後來又嫌這律法無法懲治貪官汙吏,特意又命人編寫了明大誥,手段更為嚴厲,懲處更為狠辣,且淩駕於大明律之上。
    其中有這麽一條,就規定當有犯人裹挾人質時,官府是什麽態度。
    皆斬!
    大明帝國曆來痛恨犯罪,痛恨知法犯法,隻要有犯人膽敢裹挾人質,威脅官府。官府可無視人質性命,悍然擊殺罪犯。
    並且還特意規定,若參加追捕的官員因考慮人質安全,從而放走罪犯,同樣處斬首之刑。
    由此可見明大誥之嚴苛,可見大明帝國對犯罪的態度。
    絕不容忍!
    這和現代司法完全不一樣,為了人質可答應罪犯一切條件。
    放在大明?
    連人質一起弄死,誰特娘讓你倒黴。
    所有駱思恭這話一說,朱由校楞在當場。
    難道要朕違背祖宗律法,知法犯法嗎?
    但魏忠賢可不能殺啊。
    可不違背,眾目睽睽下放走李辛,朕死後又如何麵對太祖皇帝質問?
    更有甚者,不少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東林黨人,見機也跪了下去。
    “皇上,不能放啊!違背祖宗宗法,違背明大誥,陛下如何與天下世人交代……”
    朱由校怔怔看著他們,無可奈何。
    而魏忠賢則快要氣瘋了。
    他死死看著跪下的人,將這些人一個一個記在心裏。
    等著老子活下來後,全部弄死你們。
    挾持他的李辛也心中一沉,暗罵怎麽忘了明大誥這個玩意兒。
    整個明朝,就沒有一起罪犯挾持人質的事件。
    因為膽敢挾持的人本沒犯下殺頭之罪,一旦挾持之後必死無疑。
    這可如何是好?
    見小皇帝遲遲沒有反應,駱思恭知道最後一次誅殺魏忠賢的機會就在眼前。
    他興奮的衝禁衛軍大手連揮。
    “還愣著幹什麽,還不馬上誅殺反賊!”
    坤寧宮內所有禁衛軍見狀,隻好全舉起弓箭短弩,長槍短刀,就要悍然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