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給他一個體麵

字數:5429   加入書籤

A+A-


    聽完沈煉講述的三個故事,朱由檢眼神呆滯,愣在原地許久。
    他的腦海、心神具都掀起驚天巨浪。
    或許已不用沈煉再回答他,這些人為何造反了。
    朱由檢怎麽可能還不明白。
    三個故事,三個階層,三個同樣的結果。
    農民趙三家破人亡,麵對那群吃人的惡魔,他不得不走上造反之路。
    士紳李二本想當一個偏居一隅的富家翁,誰料有糧就是原罪,就是他舉家滅亡的最好理由。
    他不反,難道跟著福王一起被烹成肉湯?
    縣令陳大原本是個飽讀詩書、充滿理想的儒生,卻在跳入大明官場這個漆黑染缸後,不到一年便成了貪官汙吏。
    為什麽!
    這一切都是為什麽?
    朱由檢心裏卻已隱隱有了答案。
    因為上行下效,因為吃人的製度啊!
    當一個帝國開始向子民索求無度的時候,那便是這個帝國滅亡的時刻。
    百姓是最善良的人呐。
    隻要有一口吃的,能苟延殘喘的活著,他們便不會造反。
    可從我朱由檢開始,到內閣首輔、各部尚書,各地藩王,各級官吏。
    從上到下!
    哪一個不是在拚命吸幹他們的鮮血。
    當百姓走投無路,易子相食的時候,不造反還能做什麽?
    勒緊褲腰帶,寧可活活餓死,也要幫著朕抵禦建奴?
    嗬嗬嗬嗬!
    天下怎麽會有如此卑賤愚蠢的人。
    他終於明白,就算沒有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存在,也會有王自成、劉獻忠這樣的反賊頭子,帶領眾人揭竿而起。
    曆史上各朝各代不就是這樣。
    大秦、大漢、大元三朝覆滅帶來的教訓。
    還不夠多嗎?
    洪武爺爺朱元璋不也是活不下去了,才揭竿造反。
    大明和大元覆滅的原因,如出一轍。
    唯一的區別,隻是多苟延殘喘了一百餘年。
    朱由檢失神笑了。
    他終究明白,為何皇嫂張嫣剛剛詢問自己。
    究竟錯了沒有!
    如今,朕終於能回答你。
    朕,做錯了!
    從我圖謀篡位開始,從我勵精圖治開始,從我十七年間夙夜憂寐開始!
    朕就錯了!
    大錯特錯!
    “皇上……”
    見朱由檢一會哭,一會笑的瘋癲模樣,沈煉深深歎了口氣。
    “還用沈某回去問闖王嗎?問問闖王他為什麽造反?”
    朱由檢終於緩過神來,苦澀搖了搖頭。
    “不用問了!沈煉,朕……朕已全部悉知……一切都是朕咎由自取……”
    “哼,你他媽知道就好!”
    一旁的裴綸忍不住冷哼一聲。
    “朱由檢,這不過是我兄弟親眼看到的三件事情,老子也親身經曆!”
    "可你要知道,大明朝數萬萬人口,數萬裏疆域,無處不發生著同樣的慘事。"
    “你說你高坐皇台十七年,一言九鼎,代天牧民!到底有什麽臉麵,將責任全部推到臣子身上,推到百姓身上?”
    “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曹文昭、曹變蛟、孫元化、甚至袁崇煥!!!”
    “朱由檢,你捫心自問,你他媽對!得!起!誰?”
    朱由檢如喪考妣,一句話再說不出口。
    裴綸還要破口大罵,沈煉卻拉了他一把。
    時候已不早了!
    再耽擱下去,誰知道還會出什麽變故。
    兩人對視一眼,打算趁著朱由檢愣神的功夫,將他擒拿。
    豈料剛走一步。
    原本癡愣發呆的朱由檢猛地抬起了頭,臉上帶了哀求之色。
    “沈煉、裴綸!朕……朕知道錯了,朕也已經懂了!”
    “求求你們,能不能……能不能給朕留個體麵,給大明留下最後的……體麵!”
    說著,朱由檢幾欲跪下,卻被一旁的王承恩死死拉住。
    老太監王承恩撲通一下跪在沈煉、裴綸麵前,哭著大喊。
    “沈大人、裴大人!”
    “你們好歹也在皇城當過幾年的差,也算是大明的子民。”
    “求求你們,給皇上一個體麵!就讓他這樣走吧,行嗎?”
    “這……”
    麵對朱由檢的哀求,王承恩的大哭,沈煉又站住腳步。
    他麵露為難之色,看向裴綸。
    裴綸臉上也不好看。
    不抓住活的朱由檢,就無法在闖王麵前討下天大的功勞。
    甚至因為失職還會受到不輕的處罰。
    但同樣。
    朱由檢和王承恩的話,也深深刺痛裴綸的心。
    體麵!
    一個末代皇帝的體麵。
    這讓他不禁想起北宋悲歌,靖康之恥。
    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被金人擄掠他鄉,更有牽羊禮這種奇恥大辱。
    難道,也讓崇禎皇帝朱由檢經曆這樣的羞恥嗎?
    讓煌煌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如此不堪落幕?
    裴綸和沈煉都明白闖王的秉性。
    什麽禮遇有加,以禮相待都是扯淡。
    一個農民悍匪出身的闖王,你能要求他有什麽廣闊胸懷。
    崇禎一旦被生擒活捉,將麵臨比靖康二帝還要悲慘的下場。
    所以……
    裴綸也說不出話,兩人對視一眼竟同時看向了一旁一聲未吭的封堪鈺。
    孩子,不如你來做決定如何?
    他是你的殺父仇人,更是天壽山皇陵鎮覆滅的元凶。
    你來決定他最終的下場,怎樣?
    封堪鈺一直站在原地,靜靜的聽完了沈叔講述的三個故事,也是百感交集。
    他不過二十餘歲,卻在十七年間無數次見到吃人的場景。
    那種刻骨銘心的記憶,讓他終生難以忘懷。
    他本想著打入京城後,讓朱由檢這位殺父仇人也體驗一下百姓的悲慘。
    可當真正站在這位三十多歲的帝王麵前的時候……
    他明白。
    天災人禍、異族入侵、各地民變……
    若將所有的錯誤歸咎在一個勤勤懇懇的愚蠢皇帝身上,又是多麽可笑。
    朱由檢不是明主,更不是昏君,不過是一個被時代和命運推上去的可憐人罷了。
    封堪鈺想起老爹給沈煉說過的那句話。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大明朝就沒有逃跑的皇帝。
    朱由檢若想逃,如何能被三人堵在萬歲山上?
    沉默片刻,封堪鈺深呼一口氣。
    “沈叔、裴叔,他是殺我爹的凶徒,是皇陵鎮覆滅的罪魁禍首。”
    “他……今日隻要死了,我也算給我爹,給皇陵鎮那些人們,有個交代!”
    說完,封堪鈺轉過了身,不忍再看。
    沈煉和裴綸聞言,也淡淡笑了,同樣轉過了身。
    體麵!
    不妨就給大明王朝,一個最後體麵。
    朱由檢見狀,狂喜萬分。
    “謝謝,謝謝你們!”
    他呢喃著淚流滿麵,再不敢耽擱一秒,一腳踏上了那塊青石,隨後將腦袋伸入玉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