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8章 打一架

字數:10980   加入書籤

A+A-


    458打一架
    蘇一刀辭別依依不舍的齊州軍民,留下了哭得稀裏嘩啦的胡迪等人,隨著撤軍的忽郡軍隊,一路向北。
    寒風刺骨,千裏荒野。
    這個時候,人類才是第一生產力。
    這也是為什麽,每次打仗,蘇一刀都要求盡量少殺人的原因。
    敵軍隻要放下屠刀,不必成佛,當可繼續為人。
    從各地統計的情況看,不包括南方尚未統一的幾個小國,因為各國連年戰爭,龍國人口還不到兩千萬。
    而蘇家軍已經擴充到了一百五十萬左右,幾乎占人口的十分之一,這個畸形的情況,一定要改變。
    精兵,是一定要盡快實施的。
    不然,整個國家,非被軍隊拖垮不行。
    前方已經在實施新的俘虜政策,對於降兵,不再一股腦的讓他們加入蘇家軍,而是擇優留用。
    絕大部分發盤纏遣散回家。
    留下的人均是年輕力壯,,熟悉當地的士兵。
    幾乎是按照二十比一的比例留用。
    同時,除了蘇鎮和大漠的老兵,其他各軍,年齡超過四十歲的,原則上一律複員回家,與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
    複員的時候,按照軍齡,給予補償,回家多分田地。
    對於各地的守軍,沒有參加過戰爭的,先至少裁軍一半。
    蘇鎮老兵和大漠五年老兵,年齡超過四十,原則上轉到地方留任,做官,不會複員。
    特別是蘇鎮老兵,各地早就翹首以盼,希望朝廷可以給他們派去一批,根本就是供不應求。
    蘇鎮老兵實在是太搶手了。
    別說一二十年的老兵了,就是參軍五年左右的,也是香餑餑。
    有些地方實在是沒辦法了,隻好退而求其次,要求朝廷把大漠的老兵分給他們。
    大漠老兵的忠誠,可以信任。
    他們差就差在,大漠兵的文化比不上蘇鎮兵。
    蘇鎮兵個個能說會算,到了地方,有的直接就成了教書先生。
    要知道,龍國的教書先生,待遇是最高的,比各地縣長的餉銀都高。
    所以,蘇鎮老兵到地方以後,教書的不少,當然,他們還有其他工作要兼職。
    二十多年的教育發展,足以讓一個地方騰飛了。
    再後來,各地紛紛上書,要求蘇鎮十年軍齡的老兵,一律強製退役,到地方任職。
    因為各地的改革,真的是一言難盡。
    有的縣也不是不盡力,不盡職,就是沒有章法。
    一邊學,一邊做,漏洞百出,百姓十分不滿。
    沒辦法,蘇一刀隻好發布《高蘇鎮老兵兄弟書》,除了重要的職位,鼓勵蘇鎮老兵,盡量脫下軍裝,到地方任職,換一種方法,為國效力。
    因為國家需要你們。
    朝廷需要你們。
    百姓需要你們。
    小刀需要你們幫他分憂解難,盡快建設成一個強大的龍國。
    蘇鎮老兵的覺悟,就是不一樣。
    其他的需要,根本就打不動他們的心,一句“小刀需要你們”,足夠了。
    龍王有難,老兵來援。
    於是,十萬蘇鎮老兵痛哭著脫下盔甲,離開了軍營,充實到各地去了。
    同時,各地的原有守軍,再一次精簡,大部分士兵都退伍回家了。
    原來各地官府的衙役,很多也被精簡掉了。
    有在官府幹了一輩子的老衙役,也被辭了。
        crossorigin="anony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