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抵製反對
字數:4259 加入書籤
對於李世民的決定,高公公自然沒有什麽發言權的,而馬宣良更不可能去反對李世民的命令。
當這條聖旨從宮裏傳出的時候,震驚整個朝野。
很多人都在心裏大罵羅豪這小子會鑽營,居然將此酒的收益大部分歸於陛下,衝入陛下的內庫。
有心人早就已經算過此酒的價值,以及此酒每月的進賬是多少。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每月的流水就有上百萬兩,去除成本,最少也能賺幾十萬,也就是說每月都有幾十萬兩銀子進入陛下的內庫。
很多人都眼紅了,可是卻無可奈何,這小子下手太快了,太機敏了。
知曉很多人盯著此酒,這才將收益捐贈去了內庫。
很多人也捫心自問,換做是他們舍得嗎?
就憑這份果決,有一部分人對羅豪就很佩服,換做他們,是絕對舍不得的。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的關注點不在這裏,比如戶部,他們的關注點是這錢為什麽充入內庫,而不是國庫!
充入內庫,戶部就無法對這筆錢染指。
內庫那是陛下的金庫,隻有陛下可以調動,但國庫卻不是,進入國庫的錢,陛下想要調動也不一定行的。
這就讓戶部的官員很不爽,要是每月能有這麽一筆錢進入國庫,可以大大緩解他們的壓力。
當然,不僅僅是壓力,還有貪墨,現在的大唐隻是初唐時期,這時候看似清流,實則還是湧現了不少貪官的。
否則那些世家如何斂財?如何擁有巨額財富?這不都是靠著自身官職斂財!
隻不過他們不會直接去拿這錢,而是會用各種明目將錢下發下去,在從中牟利。
就如後世的一個工程,立了個項目是一個億,下發下去也的確是一個億。
但真正用在項目上的資金能有三千萬就不錯了。
估計下發下去,一半的錢就被挪走了,再有二千萬則被其他的底層管理給分了。
能用三千萬去做這個項目在他們看來已經夠多了,沒留一千萬已經是他們開恩了。
這還是有良心的,生怕出事才留三千萬的,這也是為何會有那麽多的豆腐渣工程。
戶部官員雖然不爽,但他們也無法去反對羅豪的做法。
你敢反對,你什麽意思?人家給陛下內庫錢,管你什麽事!
你說充入國庫,本身就不合法合規,這錢一不是稅收,二不是國有資產的收益,憑什麽充入國庫。
除了戶部的官員,還有一部分則是反對陛下給羅豪賜封的官職。
戶部主事?這官職雖然不高,但也是七品官了。
要知道官員的推薦,升遷,提拔,那都是他們這些世家把控的,就是你科舉高中,那也得論資排輩,從底層做起,除非你有著強大的背景,一入官場就能平步青雲。
可羅豪算什麽東西?一個商賈之家,且羅豪還是這商賈之家的上門女婿。
就算與莒國公唐儉有些關係,但那又如何?已經分家,分家代表著就是兩家,而不是一家。
莒國公唐儉跟羅豪有什麽關係?自然不可能成為羅豪的後盾。
這樣一個商賈之家的上門女婿,居然一躍成為七品官,這怎麽能行,這是在挑釁他們世家的威信啊。
說威信,實則就是羅豪的提拔在他們看來是違規的,說白了,就是羅豪不是他們的人。
當即就有一行官員去了禦書房,要找陛下掰扯掰扯這件事。
趁著旨意還沒下發,他們必須阻止這件事。
至於說給羅豪子爵的爵位,在他們看來倒是沒什麽。
一個子爵罷了,能翻起什麽浪花?
初唐的勳貴一抓一大把,國公,侯爵,伯爵多如牛毛。
沒辦法,都是跟著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不封爵位說不過去,人家辛辛苦苦跟著你,不就是想飛黃騰達。
然而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很多良田都被世家,勳貴所占據,這些是不用收稅的。
這直接導致國庫的稅收每年都入不敷出,不是沒錢,而是錢都在世家,勳貴的家裏!
這也是李世民在穩定了朝堂後,一直想要削去一部分爵位,打壓世家的原因。
不是李世民不近人情,而是作為一個皇帝,得為整個大唐的全盤考慮。
要是一直如此,好不容易建立的皇朝就會分崩離析,土崩瓦解。
而世家還是那個世家,勳貴還是那些勳貴,他們的財產還是他們的財產,即使大唐倒了,還有另一個朝代興起。
李世民又怎會看著這樣的事發生!
禦書房中,以戶部侍郎,劉政會為首的官員跪了一片,這些都是反對李世民給羅豪封官之人。
在他們看來,陛下實在太兒戲。
以羅豪的身份,如何能授予這樣的官職,難不成就因為羅豪給內庫捐錢?
這與外麵那些貪官賣官售爵又什麽區別?
當然,這話他們可不敢說,畢竟這大唐是姓李的,就算那些世家都覺得,要是沒有他們,李家是坐不穩江山,這種話也不能亂說。
否則與造反有什麽區別?
畢竟掌握著兵權的還是李家,誰要是敢說這種話,或者跳出來,那第一個被滅的就是他,正好李世民沒有借口打壓,你送上門,李世民怕是得樂死。
“陛下,這羅豪不過是一商賈之家的上門女婿,一沒功名,二沒本事,難道隻是會做生意,就可以提拔為官,還是七品官員?”
“要是如此的話,我大唐那麽多商賈豈不是會不服?他們同樣做著生意,但卻沒有這樣的待遇,這會讓很多人不服的!”劉政會一副正氣淩然道。
仿佛他就站在大義一般!
“是啊,陛下,不能這樣做啊,否則會出大亂子的!”
“沒錯......”
一些跟隨而來的官員連忙附和道。
李世民抬起頭掃了眼這些跪著的官員,心中不由鄙夷,這些人不過是那些世家推出來的馬前卒罷了。
就比如戶部侍郎劉政會,就是裴寂的心腹,還有其他的一些人,腦門上都貼著標簽。
他們被推出來,就是試探李世民的態度,若是能阻止李世民,那就不用其他的手段了。
若是阻止不了,再想其他辦法,當然,若是李世民一意孤行,他們也不會過多糾纏,一個七品官罷了,還不值得與李世民撕破臉。
但這態度必須擺出來,否則以後還得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