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帶清是不是太遲鈍了一些?

字數:7573   加入書籤

A+A-


    人到老年,由於身體機能越發的退化,外向的人的性格也會逐漸轉變為內向。
    年輕時雄心萬丈的積極進取,到了老年,則會越來越以防禦性的心理姿態麵對外物,容易變得隨和、被動。
    乾隆中前期,弘曆嫉惡如仇,除惡務盡,為了消滅自己心中的“惡”,不惜掀起三十年的文字獄大潮,給整個社會進行了“高壓鍋”式的“消毒行動”。
    而到了晚年,他則變得樂於施恩、樂於原諒他人、樂於聽到別人的讚揚之聲,不想再掀起過於激烈的政治行動了。
    老年皇帝的心態變化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清帝國的變化。
    這個受到它的影響過於深刻的帝國,也正在隨著他的變化,而進入了一個難以逆轉的“老年期”。
    帶領帝國進入老年期的弘曆,也終於無法繼續自己那曾經非常擅長的政治操作了。
    也因此,一係列的“奸佞小人”紛紛進入了他的視野之中,開始成為他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幫手。
    其中的佼佼者,便是——鈕祜祿·和珅。
    因為福康安需要前往台灣平定戰亂,於是原本交給福康安管理的吏部和戶部就在之後被弘曆交給了和珅管理,並且任命和珅為文華殿大學士。
    和珅的權勢在弘曆或者刻意或者並非刻意的縱容下,開始不斷上漲,在一些老臣不斷去世、能幹的年輕大臣經常四處奔波的情況下,京城內外,漸漸開始以和珅為尊。
    和珅為了掌握更多的權勢和利益,也開始不斷的搜羅黨羽、充實自己的羽翼,而對於這種情況,年邁的弘曆居然沒有予以強有力的應對。
    如果在他年輕的時候,和珅這麽做就是在找死,弘曆非常忌諱大臣結黨營私,非常厭惡這種情況,一旦發現,無論滿漢,他一定會嚴肅處理。
    可時過境遷,老年弘曆麵對和珅幾乎是半公開的結黨營私的情況,竟然聽之任之。
    與之相比,弘曆在福康安走後的第二天就把蘭芳滅亡安南國給忘得一幹二淨這個事情也就不算什麽了。
    前一天他還嚷嚷著要舒常給一個解釋,現在,他甚至已經忘記了那麽回事,要不是他派出去的使者已經上路,估計舒常都要再上一道折子問一問他到底是個什麽態度了。
    舒常那邊在一個月之後接到了弘曆的問詢,看到弘曆頗為嚴厲的訓斥,舒常有些意外,也有一些擔憂。
    但是就在此時,舒常調職回京的任命也終於傳達到位了。
    和珅到底是給力的,在弘曆那邊一頓說辭,成功運作了舒常離開兩廣總督任上返回京城的一番操作,舒常終於得償所願。
    於是舒常就幹脆沒有回複消息,直接跟著使者一起返回京師,說是要當麵做匯報。
    因為素來和廣東巡撫孫士毅關係不睦,雙方幾乎沒有什麽往來,以至於暫時接任兩廣總督的孫士毅壓根兒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他還以為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便接著舒常沒做完的事情,繼續遵照弘曆的命令,協助福建方麵平定林爽文之亂。
    等孫士毅再一次得知安南國已經被滅掉的時候,已經是乾隆五十二年的二月底了。
    當時福康安剛剛率領健銳營為主力的八千軍隊和海蘭察一起抵達了福建,正在做渡海的先期準備,孫士毅也挺忙碌,幫著籌備了一些糧秣。
    等好不容易閑下來的時候,因為沒有得到安南國慣例的新年賀禮,孫士毅覺得奇怪,就隨口問了一句,說安南國怎麽回事,今年不懂事了?
    結果總督府裏的吏員很奇怪的看著孫士毅,問了一句讓孫士毅差點昏過去的話。
    “安南國已經被蘭芳國滅了,您不知道?”
    孫士毅當時就眼前一黑,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什麽?安南國被滅了?”
    “對啊,去年五月就被滅了,前總督舒常大人一直都知道,您不知道?”
    “我……”
    孫士毅真的是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他趕快詢問相關訊息,得知去年五月份的時候滅掉西山國不久的蘭芳國以無法忍受安南國的淩辱為理由,所以憤而出兵滅了安南國。
    之後蘭芳國與舒常有了接觸,雙方有了來往,據說蘭芳國因為擔心被大清誤會,所以打算向大清稱臣納貢,以避免被大清當作敵國。
    舒常也把這個事情報告到了京師,但之後不知道有什麽消息傳過來,舒常就調職離開了,這個事情從此就沒有任何下文了。
    孫士毅趕快翻閱卷宗,沒看到相關的記錄,詢問周圍的官員,大家有的完全不知道此事,有的也隻是知道一個輪廓,隱隱約約聽到了一些傳聞,但是因為這件事情沒有太過於影響到廣州,所以也沒引起什麽大波浪。
    更重要的是,之前廣東廣西方麵的商人和安南國的一些商業貿易約定似乎被蘭芳國承認了,蘭芳國還主動賠償了一筆錢給大清商人,說是滅掉安南國的行為給他們添麻煩了,感到很抱歉。
    由此,蘭芳國還獲得了兩廣一些大商人的好感,近來不斷有商業人士前往蘭芳國協商商業貿易的事情,很希望繼續和蘭芳國做曾經與安南國做的生意。
    所以大家夥兒好像都沒有遇到什麽太大的影響,這個事情好像就那麽過去了。
    過去了?
    一個家門口的傳統藩屬國被滅了,那麽大的事情,居然就那麽過去了?
    一點波瀾都沒有?
    我這個廣東巡撫居然什麽都不知道?
    這個世界怎麽了?
    孫士毅覺得,有些時候,這個世界也會瘋狂的讓人難以想象。
    當然了,不僅僅是孫士毅這樣想,趙學寧也覺得十分驚訝,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他都明擺著把安南國給滅了,大量調動兵馬在北圻地區行動,幾乎都沒有瞞著誰,如果帶清真的有心觀察一下、偵察一下,肯定知道他在北圻地區都做了些什麽。
    我在集中兵力囤積糧草,就算是瞎子也能看明白我要做什麽對吧?
    但是大清好像沒反應?
    拜托,我把你們的傳統藩屬國給滅掉了哎!
    .
    我一個八杆子和你們打不著一塊兒去的不知道什麽地方冒出來的陌生國家把你們交往了一百多年的國家給滅掉了哎!
    你們沒反應的?
    除了那個舒常派了一個使者過來和趙學寧見了一麵之後,從去年五月到今年一月,整整八個月,帶清那邊別說軍事行動了,政治行動都沒有一點點。
    什麽情況這是?
    更讓趙學寧感到奇怪的是那個舒常居然在不久之前調職離開了兩廣總督任上,新上任的是原先的廣東巡撫孫士毅,然後這個孫士毅也是整整三個月沒有一絲一毫對於蘭芳的興趣。
    我……
    就真的那麽人畜無害嗎?
    我看上去就真的那麽沒有威脅嗎?
    就算你帶清自以為自己是天朝上國,是不是對我也太不關注了一點?
    你們再不關注我,我都快要把安南國故地按照蘭芳的方式設好全部的行政區劃了哎!
    我要鞏固蘭芳在當地的統治了哎!
    我要站穩腳跟了!
    這話還真不是假話。
    從去年六月到今年二月,趙學寧一邊整頓蘭芳在中南半島進行統治的行政區劃,一邊完成了行政管理人員的安排,便於共和國政府對其進行有效的統治和管理。
    經過慎重考慮和商議之後,趙學寧決定將目前蘭芳實控的東南亞中南半島區域劃分為四個總督區,即暹羅總督區、真臘總督區、南越總督區和北越總督區。
    暹羅總督區的轄地就是暹羅國與琅勃拉邦,真臘總督區的轄地則是真臘國和占巴塞王國,南越總督區的轄地就是原西山王朝控製區,北越總督區的轄地就是原鄭主政權控製區。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趙學寧決定把暹羅國的朝廷置於暹羅總督區之下,從事實上完成蘭芳對暹羅的支配,趙學寧任命自己的機要秘書長陳亮正式出任暹羅總督,主張暹羅的行政大權。
    吞武裏朝廷名義上是暹羅的統治機構,但實際上並不擁有最終決定權,最終決定權掌握在暹羅總督手裏,暹羅地區的一切行政決策都要經過暹羅總督府的允許才能正式頒布實施。
    除了暹羅總督區之外,其餘三個總督區的原有政權已經被蘭芳用物理手段全部消滅了,蘭芳掌控的等於是大片大片的無主之地,已經沒有統一的政府管束了。
    為了將這些地方盡快穩定下來,並且打造成蘭芳可以依靠的前進基地,趙學寧幾乎是爭分奪秒的進行行政安排,前期先進行軍事管理,後麵行政人員到位了在設置政府。
    對於這些地方,趙學寧的基本策略就是沿用原有的行政劃分,並且采用縣製進行行政架構,讓每個總督區下轄到縣,縣之下則是一個一個的農莊式鄉政府。
    地方上有原政權官僚進行反抗的,就派兵去剿滅,沒有反抗的,就直接以強勢姿態將原先地方的平民全部改組為一個一個的農莊,進行蘭芳式的基層政權搭建。
    為此,趙學寧從蘭芳本土還有暹羅調動了八百多名有一定經驗的基層吏員前來支援,將戰亂之後目前人口並不多的真臘、南越、北越三個總督區劃分出了將近二百個農莊。
    大的農莊有數萬人,小的農莊則隻有數千人。
    劃分完畢之後,行政人員和軍事人員需要用強製命令的方式組織農民以最快的速度投入農業生產中,為此,天京方麵還緊急調派了一批又一批優質農具前來支援,幫助這三個總督區盡快恢複生產。
    說到底,也多虧了這些地方原先政府的草台班子式的架構和稀爛拉垮的統治水平,蘭芳這先軍管後屯田的嚴厲管製模式居然在當地很受歡迎,真臘人、越南人都對此沒什麽反對的意思。
    蘭芳的這一套模式還沒有來得及適配本土和暹羅的政策優惠與一定的福利待遇,就等同於比較原生態的屯田政策。
    且為了戰爭準備,蘭芳政府已經增加了稅收項目,開設了支援戰爭稅,本土和暹羅地區因為有一些政策上的優待還在維持,所以大體上稅率在三成七、三成八的樣子。
    而其餘三個總督區的農民沒有來得及得到政策優惠和福利待遇,一係列的加稅政策之下,他們需要把自身收成的四成五到四成七作為戰爭儲備交給蘭芳政府來統一用於戰爭。
    趙學寧自己也覺得這樣的稅率確實挺高的,隻能起到一個暫時穩定中南半島局勢的作用,對於中南半島經濟的恢複並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同時也會對本土和暹羅的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
    短期維持還可以,長期來看的話,如果戰爭持續時間比較長,也不能一直維持這樣的高稅率。
    白宮需要適當的時不時的減輕一些稅率,然後妥善利用新占領區的收入來補齊這部分需求,以此達到一個漸次減輕稅收、逐步恢複正常生活的目標。
    已經習慣了擁有較好政策優惠和福利的蘭芳本土國民和暹羅的部分國民不具備太高的戰爭承受能力,長期維持戰爭狀態的話,就算宣傳再好,也難以壓製他們的厭戰心理。
    而作為新占領區的三個總督區的平民來說,他們接受的都是非人統治、奴隸統治,當蘭芳政府和軍隊帶來了稍微擬人一些的統治過來給他們,他們甚至會覺得這是恩惠。
    他們對戰爭狀態的承受能力會顯著高於本土與暹羅,所以看人下菜碟,趙學寧便決定著重“壓榨”真臘、北越和南越這三個總督區,讓他們在對清戰爭期間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在此期間,趙學寧把天京白宮政府裏的一部分人都給拉到了北越地區來幫他處理政務。
    大家一起加班、爭分奪秒的處理行政架構和建立統治的事情。
    很多有經驗的官員被趙學寧調遣來中南半島火線任職,比如已經擔任真臘總督的毛祁勇。
    後麵趙學寧還把原先在蘇祿地區擔任海州州長的陳慶調任到南越總督區出任南越總督,又把原先的芳州州長李越安排到了北越總督區出任總督,讓原先的臨時總督楚騰回到了軍隊裏帶兵。
    這一次北伐清帝國的作戰,蘭芳的西路軍就被趙學寧決定交給楚騰帶領,讓他帶領五萬軍隊北上進入廣西,以全據廣西作為階段性勝利的標誌。
    除了幾個總督之外,很多人都被火線提拔任用,很多人也在這一期間展現出了極強的工作能力,從而得到了趙學寧的青睞。
    比如陳亮的後輩、趙學寧的機要秘書蔡邦,那就跑前跑後幫著趙學寧處理了很多事情,被趙學寧欣賞,外放到北越總督區的諒山縣擔任縣長,管理七八個集體農莊的建設任務。
    除了蔡邦之外,好幾個趙學寧身邊的機要秘書都被趕鴨子上架式的丟到了地方擔任縣長、農莊鄉長的職位,很多年輕的甚至二十歲不到的年輕人也被扔出去擔任職位,火線任用、火線鍛煉。
    趙學寧是那樣的急切,隻想著盡快恢複生產,能完成一部分建設就完成一部分建設,能搞定一個行政區就搞定一個行政區,趕在帶清進行幹預之前,大家一起爆肝。
    趙學寧當時是真的很急切,尤其舒常派人過來之後,那就更急了。
    他料想弘曆知道此事之後不會輕易讓他成為帶清的藩屬國之主然後繼續發育,弘曆一定會有所動作,所以他爭分奪秒,各種壓迫自己的部下們加班加點九九六。
    結果時間過去了八個月,趙學寧這邊已經開始對三個行政區的行政建設工作進行收尾了,帶清那邊還是沒有動靜。
    帶清,是不是太遲鈍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