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熱烈歡慶大明還都

字數:7477   加入書籤

A+A-


    該說不說,趙學寧使用日月紅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喜歡這個圖案,覺得這個圖案能夠概括自己吞吐天地改天換地的誌向,且本身也比較喜歡紅色,這才有了日月紅旗的草案。
    至於日月拚在一起成為“明”字,並不是他最初設計這麵國旗的初衷。
    他又不是什麽朱明傳人,所謂反清複明的口號構想在他想出了【驅逐韃虜·再造中華】八字真言之後,也基本上放棄了。
    他就是要讓所有人知道,他不是什麽大明後裔,他隻是一個想要推翻反動落後統治的勇者。
    但是問題在於,他這樣想,其他人未必這樣想,反清複明的口號從大清建立穩固統治的時候開始,就已經在民間廣泛傳播,一百多年來從未斷絕,盡管人們的反抗一直都失敗,但是反抗從未停止。
    江寧當年是大明的首都,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基業、奠定大明統治的地方,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前明的事情,知道朱元璋的事情,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曾是大明首都的事情。
    此番作戰,書麟和西銘不僅動員城中滿城的一萬多壯丁參軍作戰,成為守城士兵,也強行征召了四萬多城內漢人壯丁作為炮灰參與戰爭,要求他們為大軍提供後勤服務和生活服務,乃至於在關鍵時刻上城參戰。
    這是你們為皇帝效忠的機會!
    這是你們的榮耀!
    書麟和西銘是這樣看待這件事情的。
    如果城外隻是簡單的土匪,他們這樣搞也就算了,但問題在於,城外不是純粹的土匪,而是“大明軍隊”,是前來複仇、光複舊都的大明軍隊。
    這個流言一旦開始傳播,就沒辦法停止了,到七月二十二日雨勢稍稍變小的時候,這個流言已經傳遍江寧全城,幾乎每個江寧市民都震驚的聽說了【大明軍隊回來複仇】的消息。
    什麽?
    大明軍隊來反清複明了?
    今夕是何年?
    大明軍隊居然回來了?
    隨著這個消息的傳播,書麟和西銘也知道了,驚恐之下,他們立刻下達封口令,不準城中人再談論此事。
    這一封口,直接讓原本還持懷疑態度的人們放棄了懷疑。
    官府不讓說的,不讓議論的,肯定就是真的!
    這是帶清那麽多年不做人統治之後大家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這下好了,大明軍隊真的要打回來了,這江寧城當年可是大明太祖皇帝的國都、應天府。
    大明要來收複自己的國都,怎麽看都是合情合理的一件事情。
    現在讓咱們當炮灰和大明軍隊作戰?
    正兒八經和八旗軍隊對著幹,城內人是不敢的,但是悄悄搞點小動作、搞一搞出工不出力的戲碼,大家還是很願意的。
    於是乎,在七月二十三日蘭芳軍隊正式開始攻城的時候,暗地裏的不合作就已經開始了。
    而隨著攻城的開始,所有人也都意識到了一件事情。
    城外的“明軍”,強的離譜!
    他們的火炮凶悍的離譜!
    不僅發射速度快,炮還打得準,而且炮的威力還很強,明明看上去不是很大的火炮,打起來震天響,實心彈轟在堅實的城牆上,能打出巨大的聲勢,這要是正好打在了城牆垛上,那一塊城牆垛就直接廢掉了。
    碎石飛濺之下,很多城頭旗兵就死於此,乃至於一些八旗軍官都在碎石飛濺之下被打死了。
    城頭清兵損失很嚴重,他們發現蘭芳軍隊的火炮威力太強,射程也遠,他們在城頭發炮還擊,卻幾乎無法對蘭芳的炮兵造成有效的威脅,反而是蘭芳的炮兵能給他們帶去恐怖的威懾。
    書麟和西銘聽著城外隆隆炮聲,無比驚恐,完全沒想到蘭芳軍隊的火力全開居然是如此的恐怖。
    炮戰一個白天之後,七月二十三日晚間,城內的八旗軍官一臉驚慌地跑來告訴他們,仗不能這樣打下去了,再這樣打下去,大家不是被打死的,都是被嚇死的。
    “我從沒見過那麽厲害的炮,那聲音響,炮彈大,打得還準,我們的人死了好多,城牆垛幾乎都給打沒了,咱們的人就算躲在城牆下麵都不一定能躲過去,城樓也基本上都被毀掉了,這仗沒法兒打,不能這樣打!”
    書麟和西銘對此一籌莫展,不知如何應對,隻能坐視局麵不斷變壞。
    之後為了反擊,西銘還嚐試派遣軍隊出城夜襲,試圖搗毀蘭芳軍隊的火炮,但是第一次出城的軍隊隻有三分之一活著回來,嚇壞了其他所有的八旗兵,於是所有八旗兵都拒絕出戰。
    書麟沒辦法,和西銘商量,西銘想了一個餿主意。
    旗兵不敢出去,那就強迫綠營兵出去。
    不敢出去的就直接斬首,敢出去的賞賜銀兩。
    在這樣的威逼利誘之下,一千綠營兵被迫趁夜出城夜襲蘭芳軍隊,然後被打得隻有四百多人活著逃了回來。
    書麟和西銘還是不死心,又要組織綠營兵出戰,但是搞笑的是,他們忘記了兌現諾言,沒有把該賞賜的銀兩給之前活著回來的綠營兵。
    綠營兵對此感到十分不滿,於是前往討要,書麟和西銘卻以【沒有立功不能賞賜】為理由,想要賴掉這筆銀兩。
    這下子綠營兵們都怒了。
    老子提著腦袋出去打仗,你小子居然說老子沒有立功就不給賞錢?!
    臨陣放三槍對得起皇上的兵餉這句話是真沒說錯!老子們就不該給你們這幫混帳旗人賣命!
    於是當書麟和西銘再要組織綠營兵出城作戰的時候,綠營兵拒絕出戰。
    書麟和西銘大怒。
    老子們不能強迫旗人,還不能強迫你們?
    你們算什麽東西,也敢拒絕上級命令?!
    於是書麟和西銘調動城內旗兵三千人包圍綠營兵軍營,威脅綠營兵必須要出城作戰,置之死地而後生,否則就直接死,沒有活路。
    麵對這個局麵,城內綠營兵守備官袁祥受不了了。
    “不把咱們當人,銀子耍賴不給,現在還要咱們賣命!天底下哪有這樣的事情!現在出去必死無疑,留下來還能爭取活下來,這幫八旗廢物到底有多廢物,咱們多少也都知道,他們總比外頭的賊兵好對付,弟兄們,為了活命,幹不幹?”
    “幹!”
    袁祥的部下們和同僚們紛紛讚同袁祥的意見,於是共推袁祥為首領。
    袁祥假裝願意出戰,等八旗兵放鬆警惕的時候,袁祥忽然帶著數百名綠營兵展開衝鋒,揮著鋼刀就衝向八旗兵奮力劈砍。
    八旗兵沒有防備,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群平時歪七扭八挨打挨罵不敢還手的綠營廢物居然敢對著他們刀劍相向。
    .
    而且還那麽凶狠!
    這場突襲就打得非常迅捷,綠營兵們的血氣之勇完全爆發出來,居然憑著少數兵力衝垮了八旗兵的包圍圈,還誤打誤撞直接包圍了江寧將軍西銘。
    然後一陣圍殺,把西銘的部下全部砍死,俘虜了西銘。
    西銘無論如何都沒想到自己居然會成為一群綠營兵的俘虜,於是他聲色俱厲的威脅綠營兵讓他們不要囂張,趕快放了自己,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放了自己,保證自己的安全,還能活!
    不要衝動!
    袁祥抹了一把臉上的血,冷笑一聲,一口濃痰吐在了西銘的臉上。
    “老子都殺了那麽多旗人,肯定要死,伱還敢騙老子能活?老子早看你這條狗不爽了!”
    說完,袁祥一刀砍下去,把西銘的腦袋砍了下來,西銘驚恐的表情還沒有退去,無頭屍體便出現在了自己的視野之中。
    七月二十六日,江寧城內發生兵變,城內綠營兵為了活命,爆發強大的戰鬥力,一舉衝垮了八旗兵的包圍圈,以少勝多擊潰八旗軍隊,奪下了西城門,並且打開城門,迎接蘭芳軍隊入城。
    李克與其他的蘭芳軍官都給看傻了。
    他們這才剛剛開始攻城沒多久,正打算再接再厲摧毀江寧城牆再發動進攻,結果沒想到江寧城門直接就打開了,一群綠營兵跑出來大聲呼喊著叫他們趕快入城。
    之前城內的喧嘩聲其實已經讓蘭芳軍隊有點疑惑了,不知道城內怎麽回事,結果江寧城大門一開,他們才意識到,好家夥,城內兵變了!
    那還等什麽?
    大軍入城,第一時間控製住城門,然後快速行動,很快就占領了混亂中的江寧城,並且攻破了書麟的總督府邸等多個重要官署,於當日晚間控製全城。
    江寧將軍西銘死後,城內最主要的官員就是身兼江寧織造職位的兩江總督書麟,隨後江寧知府等等官員在他這邊都顯得有些過於不值錢了。
    得知俘獲了書麟,李克大喜過望,親自前往查看這名超高等級的俘虜。
    結果書麟第一眼看到李克的時候,立刻懷疑人生了。
    “紅毛夷?”
    李克是尼德蘭人,他的發色有點酒紅的感覺,所以早些時候也常常被趙學寧船隊裏的人昵稱為小紅毛。
    趙學寧因為這個昵稱和“小紅帽”有異曲同工之妙,於是也就惡趣味的這樣喊了起來。
    李克可以接受同僚們對他的“昵稱”,但是卻不能忍受有人說他是“紅毛夷”。
    書麟這麽喊,戳中了李克的逆鱗,他立刻紅溫,一腳踢翻了書麟。
    “你才是紅毛夷!你全家都是紅毛夷!老子是正兒八經的蘭芳人!有國民證的!老子現在姓李!叫李克!”
    見這家夥脫口而出標準的漢話,甚至還帶點京師那邊的口音,書麟都顧不上疼痛,直接愣在當場。
    他現在完全搞不清楚情況了。
    不是說是明軍嗎?
    怎麽突然冒出來一個紅毛夷軍官?看起來地位還很高?
    這世界到底怎麽了?
    書麟當然不會理解蘭芳曲折的建國曆程以及國家領導層的離譜構成,他的見識不足以讓他明白這一點,但是好在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書麟完蛋了,江寧城被拿下了。
    然後更離譜的事情出現了。
    蘭芳軍隊入城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肅清城內八旗軍隊之後,又開始推平滿城、將所有旗人捉拿,整個滿城鬼哭狼嚎了一整天。
    最後,蘭芳海軍陸戰隊直接用火炮把滿城城牆轟塌,拆毀,強行推平了整座滿城,殺死了所有抵抗的旗人,將投降的旗人第一時間拉出城,裝到船上給帶走了。
    他們的目的地是廣州,在廣州集合之後,再乘船去蘭芳銅州,在赤道的考驗中為蘭芳開銅礦,為蘭芳共和國的美好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直到人生的終點。
    書麟和一票江寧城內的滿清達官貴人們稍微有些不同,他們要先見一見趙學寧,等趙學寧親自安排他們的去處。
    城內旗人被全部解決掉之後,離譜的事情開始上演了。
    城內投降的綠營兵、本地士紳和全江寧城的普通老百姓得知滿城被毀、大清的象征就此消失之後,全都開始熱烈歡慶“大明還都”。
    有些比較講究的士紳還從不知道什麽地方翻出了“大明冠服”,像模像樣的給自己打扮起來,用“大明衣冠”迎接“大明還都”。
    他們雖然不知道這支“明軍”是從什麽地方來的,他們也不知道大明怎麽突然就複國了,還那麽牛逼,有那麽強大的軍隊。
    這一切的一切,他們都不知道。
    但是這並不重要。
    他們傳承自先輩的經驗告訴他們,隻有跟隨勝利者,才能笑到最後。
    所以,誰贏,他們就幫誰,就跟著誰。
    大明贏了,他們就是大明子民,大清要是打回來了,他們把衣服一換,辮子一扯,嘿,就又是大清順民了。
    狀態切換就是那麽絲滑。
    可是他們搞錯了一點,問題的關鍵並不在這裏。
    因為回來的不是大明,而是蘭芳。
    大明沒了,再也不會出現了,也不會莫名其妙的來“還都”,現在出現在這裏的,是新興的蘭芳政權,是一群矢誌不渝要推翻反動統治的勇者。
    他們和大明並沒有什麽關係。
    於是當城中綠營兵首領袁祥和一票“父老鄉親的代表”看到入城的蘭芳軍隊最高指揮官李克的時候,紛紛愣住了。
    這怎麽有個紅毛夷?
    看樣子這個紅毛夷還是大官?
    大明怎麽會任用紅毛夷做大官?
    這是什麽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