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妖術!絕對是妖術!

字數:7668   加入書籤

A+A-


    李闖的選擇得到了大部分軍官的讚同。
    他們也認為頂著好幾萬清軍的威脅繼續向前不是什麽明智的選擇,萬一一個不好翻車了,給人搞成了亂拳打死老師傅的局麵,就難看了。
    李闖怎麽說也是海軍總長,當前整個局勢下,蘭芳將領麵對清軍未嚐一敗,這要是李闖這位海軍總長敗了一次,麵子都沒了,海軍還不要被陸軍嘲笑死?
    於是十月十二日,蘭芳大軍沒有在白天發起進攻,而是積極籌備撤軍的事情。
    十月十三日白天,蘭芳軍隊整備完畢,輜重登船,步兵沿著河道行軍,整體原路返回。
    因為連續兩日蘭芳軍隊沒有炮擊通州,劉秉恬還有點奇怪,覺得蘭芳軍隊一定是在搞什麽幺蛾子,保不準還想搞什麽陷阱,吸引大軍白天進攻,從而削減清軍的兵力。
    你想讓我上當?
    想得美!
    反正劉秉恬現在嚐到了甜頭,覺得晚上發動夜襲是性價比最高的方案,所以蘭芳軍隊白天不來更好,他能安排部隊更好的休息睡覺,積蓄力量,等晚上發動更大規模的夜襲。
    十月十二日就是這麽來的,他感覺效果還是不錯的,蘭芳軍隊殺傷的清軍兵力明顯呈下降趨勢,這就證明蘭芳軍隊的攻擊效率越來越低,越發的疲憊。
    雖然這是用大量士兵的性命換來的,但終究也是一個寶貴的經驗。
    劉秉恬決定再接再厲。
    但是十三日,蘭芳軍隊撤退了,大白天就撤退了,一邊撤退,一邊保持著嚴密的隊形,順著河道、依托戰船,從容不迫的撤退了。
    這是什麽情況?
    蘭芳撤軍了?
    劉秉恬一開始還沒意識到這是怎麽回事,少傾,他終於反應過來了。
    蘭芳撤軍了。
    不打通州了。
    所以。
    我贏了?
    好消息來的太突然,劉秉恬還沒來得及歡呼,他身邊的軍官們士兵們卻已經集體歡呼了,歡呼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歡呼這場用無數人的生命換來的寶貴勝利!
    我們勝利了!
    通州城頭那是軍旗飄揚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仿佛蘭芳軍隊不是主動退走的,而是被清軍硬生生給擊退了。
    清軍通過艱苦卓絕的戰鬥,硬生生擊退了蘭芳軍隊,取得了宏偉的勝利!
    他們是這樣認為的。
    好一陣子歡欣鼓舞之後,劉秉恬忽然意識到了一個華點。
    蘭芳軍隊的撤退其實是有點奇怪的。
    雖然他的夜襲的確給蘭芳軍隊帶來了一些麻煩,但是就實際觀測來看,蘭芳軍隊在火力上還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白天對清軍的打擊也依然犀利,晚上的反擊也絕非無力。
    這點從清軍持續增長的人員損失是可以看出來的,清軍依然無法對蘭芳發動有效打擊,而蘭芳這邊依然可以在白天給予清軍重大殺傷。
    種種情況來看,蘭芳軍隊絕對不是因為軍隊受損過於嚴重才撤退的。
    而且根據探子的匯報,蘭芳軍隊雖然撤退,但是陣容依然很穩,並沒有敗退的跡象,相反,有點主動撤退的味道。
    他們明明把我這兩萬多大軍都壓著打,占據優勢,且前麵就是京師,隻要通過通州防線,必然京師震動,他們也算是立下了大功。
    既然如此,那又為什麽要撤軍呢?
    劉秉恬認真的思考了一番。
    忽然,一股電流般的酥麻從他的脖頸後一閃而過。
    他發現了問題!
    難道說……
    是因為蘭芳軍隊已經意識到我的夜襲衝擊並不簡單?
    他們發現了我的衝擊目的是為了摧毀他們的帥旗上所蘊含的濃重妖力?
    為了確保成功率,劉秉恬的確下令每一支夜襲部隊都要讓領頭軍官隨身攜帶一部分黑狗血和公雞血,就是為了讓他們萬一能衝到帥旗那邊,就趕快潑上去了事,就算死了,也要破了蘭芳軍隊身上那邪門的妖術。
    劉秉恬進行了一番細致的分析之後,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大。
    應該是蘭芳軍隊意識到了自己的夜襲包含著深刻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指向了他們決勝的最終秘密武器,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最終成真,他們不惜放棄大好局麵,選擇退軍!
    他們怕了!
    他們擔心自己的妖術被戳穿!
    他們擔心自己的原本麵目被戳穿!
    這樣一想,底層邏輯瞬間通暢了,上層思維也完全被打通了。
    蘭芳軍隊裏的妖人們注意到了清軍正義的決然行動,意識到己方在清軍麵前已經沒有秘密。
    而一旦這個秘密被戳破、被威脅,不僅會鼓舞清軍的士氣,還會進一步影響到蘭芳軍隊自己的士氣和戰鬥力。
    這麽一來,對蘭芳軍隊來說,問題就很嚴重了,一旦這個秘密被戳破,或者說萬一被清軍破解,他們就會瞬間暴露最大的短板,而大清則可以利用自己體量上的優勢實現對蘭芳的絕對碾壓!
    沒錯!就是這樣!
    名偵探劉秉恬頓時信心滿滿!
    他帶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腳下生風般飄回了自己的主帥居所,鋪好奏本,研磨墨汁,提筆蘸了一點墨汁,開始書寫給大清帝國偉大的君王弘曆陛下的請功奏折。
    【臣劉秉恬跪奏:
    乾隆五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奉旨:通州防務著劉秉恬領軍負責,需全力布防,嚴守通州,不得妄行出擊,不使賊軍越通州一步,欽此。
    臣遵即領兵布防通州,設防線,置火炮、鳥槍手防禦賊軍,賊兵遂進犯,以火炮擊我軍,賊軍炮火猛烈,我不及之,激戰數日,且戰且退,殺敵一千餘,待賊兵援軍至,遂退入城中。
    通州城防固若金湯,賊兵圍攻終日,不能下,臣等傾力死戰,心念君上厚恩,決意雖死無憾,願為君上赴湯蹈火,如此,即死得其所。
    蒙君上鴻福,臣等傾力死戰,賊軍終不能破通州,臣等痛擊賊軍於通州城下,旬月之間,斃敵兩千餘,賊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賊將終日哭泣,為我大清軍威而膽寒……】
    .
    寫到這裏,劉秉恬忽然覺得這個數字有些不美。
    蘭芳軍隊的人數經過清政府的一再調查,被認為在一萬人左右,自己這前前後後也就殲敵三千,這種規模的殲敵數字,能讓蘭芳軍隊撤軍這個事情看上去比較合理嗎?
    能凸顯自己的戰功嗎?
    能讓自己得到獎賞、進一步靠近尚書的職位嗎?
    恐怕不能。
    雖然福長安和阿桂都敗了,而自己勝了,這的確是大功一件,還能為此激勵士氣,逆轉頹勢。
    但是問題在於,三千多人的殲敵數目,不太好看。
    雖然不知道自己打了那麽久的夜襲到底有沒有打掉哪怕三百名蘭芳士兵,但是他就是有莫名的自信,覺得自己配得上更好的戰績。
    於是劉秉恬認真的思考片刻,又重寫了一份奏折,把自己的殲敵數字從三千提升到了六千,然後著重描寫自己率領軍隊下場野戰的英姿。
    之前的大戰消滅兩千多賊軍,之後的積極防守勇敢出擊又幹掉了四千多賊軍,逼迫蘭芳軍隊不得不退兵。
    但是與此同時,清軍自己也損失慘重。
    前前後後這幾日,清軍光是死亡就死了快四千人,受傷者不計其數,要不是據守城池無處可退,早就崩潰了。
    但是這個數字被劉秉恬稍微美化了一下,變成戰死三百,受傷三千,加在一起傷亡三千多人。
    哎!這個數字就很美妙了。
    消滅賊軍六千,自己傷亡三千。
    之所以沒有追擊敵軍……不對,什麽沒有追擊賊軍,追擊了!
    但是問難題在於賊軍乘船逃跑,大清都是陸軍,沒有水師,追不上,於是十分遺憾的錯失了全殲賊軍的機會。
    劉秉恬為此感到十分痛心,但也沒辦法,隻能放棄這個大好機會。
    但與此同時,劉秉恬還發現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臣嚐聞南洋之地素有妖邪之術作祟,而蘭芳賊國起自南洋,其炮火之猛烈、鳥槍之精準,聞所未聞,恐非人間之物,恐與妖邪之物相關。
    臣遂拜訪奇人,奇人精通五行八卦之術,善占卜,為大軍占卜,果如臣所猜測,蘭芳賊軍以妖術助軍,其火器之精良,全賴妖術作祟!
    奇人言,南洋有惡蛟,化龍失敗,其心不甘,欲求化龍之術,聞我大清有真龍天子,欲奪大清龍脈為己有,其心之險惡,令臣汗流浹背。
    臣心念皇上厚恩,欲為皇上分憂,遂問奇人,奇人曰,解決之法有二,一為應急,一為根除,應急之法乃取黑狗、公雞之血潑灑於妖物之上,鎮其妖氣,乃可破蘭芳火器精良。
    臣欲嚐試,遂遣敢死勇士夜襲蘭芳大營,數次失敗,終獲成功,以血潑灑蘭芳賊軍帥旗,破其妖術,蘭芳賊軍遂軍心大亂,為我所破。
    此法確實有效,臣乃敢告皇上根除之法,奇人言,南洋惡蛟隻差一步便可化龍,妖氣甚重,唯今之計,隻有以真龍之血書就符文,向上天祈禱,引真龍之氣鎮壓惡蛟,方能擊殺惡蛟,破除蘭芳國運,護我大清萬年國祚。
    皇上龍體尊貴,破龍體取血乃大不敬,臣原不敢言,然臣等以道術大破賊軍妖術,事已至此,臣不敢有所隱瞞,具告知皇上,恭請聖裁!】
    寫完奏折,劉秉恬將這份奏折派人送去京師交給弘曆,就美滋滋的等著厚賞了。
    該說不說,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弘曆還是有點小開心的。
    這段時間以來他得知的消息全都是壞消息,每一個消息都像是往他的心窩子上狠狠的戳,他難受的不要不要的,但是這一回,他終於得到了一個好消息了。
    他的部下終於打了一場勝仗,打敗了蘭芳軍隊,守住了通州,把蘭芳軍隊趕跑了。
    而且戰績相當優秀!
    蘭芳軍隊居然被殲滅了六千人,而清軍傷亡隻有三千多,這在之前來看,完全是無法想象的,甚至弘曆都要懷疑福長安和阿桂到底會不會打仗了。
    確實,這也是一個問題,所以最初的開心之後,弘曆就開始懷疑起來了。
    這劉秉恬雖然有從軍的經驗,但也沒有指揮多少軍隊打過什麽大勝仗,這一次完全是趕鴨子上架,強行把他拉出來湊數,弘曆都沒指望他能打勝仗,隻要堅守通州就可以了。
    可誰曾想,這個他從未指望過的人居然還就真的打了一場勝仗。
    真是離離原上譜。
    這裏頭難道有什麽問題嗎?
    所以接著,弘曆就開始懷疑劉秉恬在搞小動作,這場戰鬥的真實情況或許和他所說的相距甚遠。
    不過很快,弘曆的懷疑就開始動搖了。
    因為劉秉恬把真龍天子和南洋蛟龍的事情也寫在了奏折上,並且進一步說明自己取得勝利的前提是破除了蘭芳軍隊增強火力的“妖術”,所以才能獲勝,沒有想辦法解除妖術的話,劉秉恬自己也說自己不是蘭芳軍隊的對手。
    看完整份奏折,弘曆晃了晃有點迷迷糊糊的腦袋,喝了一口濃茶,強行調動起所剩不多的精力,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到底有沒有神仙啊氣運啊天道輪回啊這些事情,弘曆本人沒見過,但是他絕不否認沒有這回事,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他的統治根基所在。
    但是你真要弘曆去相信這個事情真的存在,那麽作為人間帝王,他也會感到有些緊張。
    畢竟他是天子,要是老天爺真的存在並且顯靈了,他這個天子的權力會不會受到影響呢?
    所以統治者對於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是又要相信又要不相信,又要利用又有點不太敢利用。
    反正既要又要是統治者的一貫風格。
    弘曆本來不會很快地相信劉秉恬的說辭,但是這一次情況有點不一樣。
    最關鍵的就在於蘭芳軍隊的武器問題。
    恐怖的火炮,恐怖的火槍,福長安和阿桂那邊的潰兵都交代他們的火器異常凶猛,甚至下大雨的天都能使用,這完全超過了弘曆對火器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不單單是弘曆無法理解,火器技術更加優秀的歐洲人也不知道,宮廷裏的西洋傳教士都說不怕雨的火槍他們沒有聽說過,歐洲也沒有。
    歐洲人如此擅長機械之物,大清難以列裝的燧發槍他們都能列裝,並且火炮也相對精良,而蘭芳不過是一個建國八年的小國,怎麽可能有比歐洲更精妙的技術?
    這樣一來,弘曆就忍不住的設想起這個事情。
    如果說這些武器真的是從來都不存在,而偏偏隻有蘭芳軍隊能夠使用,那這裏頭肯定有貓膩,蘭芳軍隊內部肯定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存在。
    妖術!
    很有可能是妖術!
    大有可能是妖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