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真不愧是劉統勳的兒子

字數:7431   加入書籤

A+A-


    弘曆聽著聽著覺得不對味兒,旋即老臉一紅,意識到自己把問題想簡單了。
    老了,老了。
    腦子轉不動了,要是年輕的時候,他絕不會犯下如此明顯且低級的錯誤。
    可現在卻……
    弘曆頓時有些沮喪、懊惱。
    但是麵子上必須要過得去。
    於是他強自鎮定,點了點頭。
    “愛卿所言甚是,朕隻是提了一個想法,愛卿能對朕直言,可見愛卿忠君體國之心,朕心甚慰。”
    “謝陛下誇讚。”
    劉墉忙叩首,給了弘曆一個大大的台階,把他扶了下來,而後道:“陛下憂國之心,臣深深的明白,然而逆賊作亂,天下動蕩,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平定。
    臣以為,當前的局麵,朝廷最需要的是冷靜沉著,眼下賊軍既然還在被圍,暫時沒有與奎林分出勝負,便證明賊軍之前受到的重創還未恢複,所以大可不必如此大動幹戈。”
    “那愛卿以為朝廷什麽都不用做便可以了嗎?”
    弘曆深吸一口氣,緩緩道:“如果什麽都不做,糧食隻能支撐三個月,三個月內不能扭轉戰局,京師就必須要放棄,如果有所作為,至少能堅持六個月,愛卿以為,當如何選擇?”
    弘曆目光灼灼的看著劉墉,劉墉頓時明白了弘曆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弘曆已經決定死守京師了,這個目標是不會改變的,那麽就隻能從人口上動手,削減吃糧食的人口數量。
    但是這個事情操作起來難度太大,也有可能會影響皇帝的聲望。
    弘曆屬於既要又要還要的那種人,剛才自己隻是勸說了弘曆放棄“還要”的那個環節,既要又要這兩個環節弘曆沒打算放棄。
    所以,弘曆需要有人代替他做這個事情,而且在必要的情況下,還需要為他背鍋。
    皇帝的聲望不能受損,那就隻能讓臣子代替,且萬一民怨太大,劉墉甚至有可能會被弘曆用曹操當年用過的方法直接獻祭掉,以平民憤。
    劉墉的心頓時就拔涼拔涼的。
    但是沒辦法,誰讓人家是皇帝呢?
    現在不答應,小鞋立馬穿上,劉墉都不敢確定自己能不能活到大清獲得全麵勝利的那一天。
    但是勇於為皇帝背鍋,哪怕自己遭難了,家人和後代至少能得到皇帝的妥善照顧,在這一點上,弘曆不含糊。
    劉墉思來想去,在和珅等人略有些同情的目光的注視下,向弘曆主動請命,願意接下這個任務。
    眼見劉墉如此上道,弘曆十分高興,連連稱讚劉墉不愧是劉統勳的兒子,是他的肱骨忠臣,隻要事情辦成,一定狠狠的賞賜,屆時,他老爹劉統勳在天之靈,也一定會為他感到驕傲。
    為了方便劉墉辦事,弘曆幹脆的任命劉墉為直隸總督,這個職位他曾經做過,現在再做也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
    而之前因為戰功而被任命為直隸總督的劉秉恬就比較難看了。
    弘曆以他【督戰無功、不能進取】為理由罷免了他的直隸總督職位,但是念及【敢戰】,所以留任為直隸提督,以此促使他繼續前進,獲得更大的軍功。
    該說不說,之前劉秉恬吹牛說自己消滅了七千蘭芳士兵之後,在京城,儼然有成為繼阿桂之後大清第一名將的架勢,這聲望特別之高。
    當時弘曆也需要有個標杆人物來振奮士氣,所以派人推波助瀾,宣揚劉秉恬的名氣,以此人造英雄、安撫人心。
    但是現在大軍雲集京師,明亮也來了,馬上慶桂也要來了,能打的人多了,弘曆也就不再需要捧起一個漢人做大清的英雄了。
    再加上這段時間他和奎林的戰績的確不怎麽樣,於是,劉秉恬就被事實上雪藏了。
    眼下弘曆需要漢人為他幹髒活兒,需要旗人為他征戰沙場,反正隻要是他手底下的人,都逃不過為他辦事、為他善後背鍋的下場,劉墉隻是其中一個比較優秀的。
    劉墉深知在弘曆手底下討生活的要訣,所以接下直隸總督的任命之後,很快就開始行動了。
    弘曆一定要趕人走,但是又不能把事情做得太過分以至於寒了人心、引發民變,所以劉墉為了避免被秋後算賬的太厲害,也要采用一些聰明的方式方法。
    怎麽做最聰明呢?
    弘曆要甩鍋給劉墉,劉墉就要把這個鍋接過來,再甩給其他人,總而言之不能讓自己成為這個擊鼓傳花的遊戲當中的最後一環。
    誰是最好的甩鍋對象?
    那當然是蘭芳了。
    劉墉很快就想到了辦法。
    他編造了一套話術。
    根據之前弘曆告訴他的蘭芳使用妖術增強火力、篡奪大清龍脈的說法,劉墉將其歸納總結,給出了全新的解釋。
    蘭芳是妖人的國度,以南洋惡蛟為國家信仰,崇尚殺戮、擇人而噬、國家上上下下都是食人的蠻夷,他們不吃糧食,隻吃人。
    他們還擅長攝人心魄的詭異妖術,且妖術特殊,除了增強自身能力之外,還能蠱惑、引誘大清子民,尤其是針對身體虛弱、陽氣不夠旺盛的老弱婦孺,這種妖術的蠱惑更加明顯。
    隻有身體健壯、陽氣充足的青壯男子才能對抗這種妖術的蠱惑和侵害,老弱婦孺都不能抵禦,很容易就會被他們蠱惑過去,然後當成食物吃掉。
    如今天津老弱婦孺已經被他們吃得一幹二淨,天津已成鬼域,蘭芳妖國妖軍正在圖謀進犯京師,想要把天津的老弱婦孺也全部吃掉。
    大清軍隊正在拚死抵抗這些妖人,因為大清軍隊都是健壯的青壯男子,陽氣足,可以抵禦妖術的侵害,但是一旦大清軍隊堅持不知,京師就會有極大的危險。
    屆時,整個京師周邊地區的老弱婦孺都會成為蘭芳妖國的食物,而男子們也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人被吃掉,然後自己還要淪為妖國的奴隸。
    這套話術被劉墉總結出來,進行了潤色,然後交給部下集體學習,再散播到京師的大街小巷,並且往京師周邊地區傳播。
    與此同時,他還要求傳播一些關於大清軍隊英勇奮戰,大清官員正在準備把家中老弱婦孺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並且自己留下來和蘭芳妖國決一死戰的消息。
    然後,在傳播消息的同時,劉墉還告知了朝廷,請朝廷稍微配合一下,把家中婦孺老弱送到更加安全的山西大同,在那裏稍作休整,正好也可以避難,以免到時候真的被蘭芳軍隊兵臨城下,大家被一鍋端了。
    等消息傳播開來,官方明麵上一定要堅決否認這種說法,否認的越堅決越好,還要抓人,禁止傳播此類消息。
    .
    但是暗地裏,一定要讓人發現官方自己正在轉移家中的婦孺老弱。
    嘴上堅決不讓傳播,私底下卻一定要轉移老弱婦孺。
    這樣一來,就能促使民間更大規模的轉移婦孺老弱。
    等局麵鬧起來,出現大規模恐慌浪潮的時候,官方再出手阻攔,引起民間反抗,等局麵很嚴峻的時候,官方再適時的站出來妥協。
    到時候隻需要他這個直隸總督站出來,說皇恩浩蕩,允許婦孺老弱可以離開,但是青壯男子必須留下對抗蘭芳妖國。
    這樣一來,不僅能在相當程度上削減民間的反抗,還能宣揚一波皇恩浩蕩,讓萬民感念皇帝的恩情,並在接下來的戰鬥力盡心盡力為大清出力。
    並且保護自己的家人。
    最終,就能達到弘曆所需要達到的目的。
    還不用花費朝廷多少經費。
    劉墉做過很多地方的官員,大清的天南海北都跑過,還有個優秀的爹時時教導,傳授他很多的道理,所以他不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隻會坐辦公室的老官僚。
    他對於官府和民間之間的微妙關係是很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的。
    他很清楚,因為帶清官府素來不做人的行為,民間普遍不信任官府,對官府是陽奉陰違,和官府反著來是普通小民的生存智慧。
    既然如此,那就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民間的這種貌似恭順實則逆反的心理,反過來操作一波,不僅能實現弘曆的目標,還能保全弘曆的聲望,甚至連自己都能得以保全。
    一箭,三雕!
    他的這套宣傳方法得到了弘曆的讚許。
    弘曆當著和珅等人的麵狠狠誇獎劉墉的聰慧,和珅等人也著實佩服劉墉這個機變的能力。
    這種狀況下都能給他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僅能完成弘曆的需求,還能維護弘曆的名望,甚至還能把自己打扮成憂國憂民的模樣,完全摘出去,避免了之後被拿出來安撫民心的下場。
    真不愧是被弘曆稱為“唯一真宰相”的劉統勳的兒子。
    虎父無犬子啊!
    就連和珅都真心實意地為這個和自己向來不怎麽對付的老政治對手獻上稱讚、祝賀的話語。
    在劉墉的勸說下,弘曆決定稍微配合一下,把自己的幾個小女兒送到大同去暫時避一避鋒芒,也好讓她們遠離戰火,不要受到驚嚇。
    弘曆都做出行動了,其他人也要做出行動。
    在專人的告誡之下,京師內的王公貴族們也都覺得雖然京師不一定被攻破,但是蘭芳賊人過於凶狠,一旦京師被圍,很有被一網打盡的可能性,所以這個時候讓一些家人離開京師暫避鋒芒,未嚐不是正確的行動。
    於是王公貴族們決定把家裏的老弱婦孺還有十四歲以下的男丁都安排到山西大同暫避,連帶著一些高官也跟著一起安排老弱婦孺和未成年的兒子離開京師,前往大同。
    隨著行動的展開,京城內的謠言也傳起來了,傳得很廣,很快,但是一開始人們都不相信,覺得這裏頭多多少少有點問題。
    妖國?
    妖術?
    南洋惡蛟?
    攝人心魄?
    還專門針對老弱病殘?
    這妖術有點太歹毒了吧?
    人們將信將疑,對這個說法的看法莫衷一是。
    但是接下來,大家發現情況不對了,因為官府開始宣布這一切都是謠言,不準傳播,違反命令的就要抓起來問罪。
    官府宣稱這一切都是假的,不是真的,沒有什麽妖術,沒有什麽蘭芳妖國,所有的謠言都是在禍亂人心,其實什麽都沒有發生,大清軍隊正在包圍天津猛攻,很快就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然後順天府尹出動人手,抓了幾十個傳播謠言的人,並且派人上街巡查,不準人們談論此事。
    看起來官府是想要平息民間議論的。
    然而根據社會政治學第一定律——【官府否認的才是真的】這一條來看,情況不對了。
    原本京師的居民們隻是將信將疑,甚至有些人覺得這純粹是笑話,但是隨著官府下場否認並且抓人開始,人們的擔憂開始猛然加劇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有人發現了更加令人感到驚訝的事情。
    每天淩晨京師宵禁結束之前的一個時辰,就有打更人發現京師的達官貴人們的車馬開始越來越多的離開了京師,一會兒一輛豪華馬車,一會兒一支騎兵隊伍,一會兒又是裝著大大小小的箱子的驢車、牛車。
    就好像是某些達官貴人正在搬家一樣,紛紛離開了京師。
    然後又是在晚上宵禁之後的一個時辰內,打更人又發現了大量車馬趁著夜色的掩護正在大量離開京師,悄悄的,車上的人都沒有發出聲音,甚至連牲畜的蹄子都給裹上了布,生怕發出大的聲音。
    京師自打蘭芳軍隊入侵天津以來就進入了宵禁狀態,晚上除了官方人員,能夠自由活動的隻有打更的更夫們,他們眼見如此,大為震驚。
    沒多久,這個消息也傳開了,消息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整個京城都傳開了達官貴人們趁夜逃離京師的消息,人們之前的擔憂和疑惑全部集中爆發,恐慌浪潮開始席卷京師。
    大量普通百姓、中小商人徹底“明白”了官府是在幹什麽,這是欺騙,這是赤裸裸的欺騙,他們就是想自己走,把大家夥兒都留下來當炮灰!
    蘭芳就是妖國!
    他們的人都會妖術!都會使用妖術蠱惑人心,然後吃人充當軍糧,老弱婦孺是真的扛不住,隻有青壯男子能扛住,老弱婦孺如果不走,早晚是蘭芳妖人的盤中餐!
    十月二十八日開始,整個京師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大量百姓拖家帶口準備逃離京師,向西邊去。
    因為聽到了具體的消息,說達官貴人們的車隊一路向西,往山西那塊兒去了,所以大家夥兒也要往山西去,那邊才安全。
    於是京師裏的人們一股腦兒的都要出城往山西去避難,一個兩個都是驚恐萬狀,恨不能踩著別人往外跑,把京師的好幾個城門和好幾條大道都給堵的水泄不通。
    十月二十九日,看著局勢差不多了,達到自己的需求了,於是劉墉下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