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想複仇的太上皇(8)【二合一】

字數:7325   加入書籤

A+A-




    快穿之堅持做個老不死!
    那事之後,白聖與李世民之間的關係變得愈加惡劣,李承乾也被禁止頻繁前往大安宮,即便逢年過節,不得已必須要去,李世民也會跟著,生怕白聖帶壞了他那寶貝兒子,或者說些不中聽且刺耳的話,來挑撥他們父子兄弟關係。
    他始終堅信他的兒子絕不會如同當初他與他大哥那樣,不得不自相殘殺。
    他不僅皇帝做的遠比他父皇出色。
    做父親也一樣如此!
    而他父皇先前的所作所為,恐怕純粹就是為了惡心他,或者刻意詛咒他!
    想讓他心神不寧。
    在抱有這種想法的情況下,他又怎麽可能會給白聖好臉色,好在他們並不經常見麵,偶爾不得不見麵,當著其他官員和宗室的麵,李世民也不敢直接甩臉子,總體來講對白聖心情影響不大。
    至於要不要暗地培養勢力。
    或者說訓練一支私兵。
    完全不用!
    李世民當初搞的玄武門之變,實際上就是一場斬首行動,通過買通玄武門的守將,突如其來的來了一場宮變,當尉遲敬德手持兵刃,站在原身身邊稟報玄武門之變結果的時候,原身他是不得不妥協,因為如果不妥協,尉遲敬德可能就不是跪著稟告,而是要他小命了。
    畢竟要真造反失敗,九族鐵定逃不了,而他弑君的話,雖然命肯定也保不住,但秦王必然能夠保住他九族性命。
    所以尉遲敬德當初是真的把腦子別在褲腰帶上,跟秦王李世民幹,要是原身當時不妥協,他們倆個絕對都沒命。
    最多一個前,一個後。
    而白聖不需要培養勢力,也不需要訓練私兵,那是因為她有底氣直接衝進太極宮,控製住李世民,大宗師武者在武道盛世不算什麽,可在一個沒有武者的世界,絕對屬於核武器級別的力量。
    底氣十足,自然不用做多餘的事。
    至於有這實力,為什麽不早早複辟登基,撥亂反正,或者把李恪推上位。
    那主要是因為,李世民現在幹的挺好,雖然存在對世家門閥的妥協等一係列問題,但在曆朝曆代的皇帝中,已經算不錯的了,而且治國也不是什麽簡單的事,同時李恪暫時還尚未培養出來。
    所以白聖的計劃是,等李世民快死了,再搞事也不遲,正好還能玩幾年。
    ……
    時間過得很快,特別是在沒什麽壓力,大多數日子都很開心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幾乎眨眼功夫,貞觀十四年十五年就過去了,時間步入貞觀十六年。
    正月,魏王李泰撰成《括地誌》。
    帝大喜,寵愛愈盛。
    同時長安開始出現太子失德,魏王有德等言論,不少官員勳貴對太子最近這段時間的行為舉措也頗有怨言,覺得不似人君之相,並且誇魏王有德有才。
    幾乎可以說,魏王李泰妄圖奪嫡的心思,就差直接寫自己臉上了,隻有李世民還覺得他憨厚可愛,是個好兒子。
    而最近這段時間一直比較逆反的李承乾也不傻,很容易便看出了李泰的心思,並且感受到威脅,緊接著就是有人勸他先下手為強,同時認為他現在的處境,與武帝年間的劉據,以及先太子李建成差不多,一個不慎就是死局結束。
    這時他又想起了他皇祖父的言論。
    很快便心動,並開始謀劃!
    不過,因為他跟他父皇李世民不一樣,他沒有領兵打過仗,手底下雖然有人可用,但並沒有足夠信任的將領,也沒有足夠強大的將領,更難以確定誰願意如尉遲敬德等人那樣,腦袋別褲腰帶跟他一起幹,所以難免有些遲疑猶豫。
    正應了那句秀才造反,半年不成。
    比他爹少了份果斷決然。
    造反這種事,講究的就是一個雷霆出擊,出人意料,李世民從有想法到正式動手,中間時間都不超過半個月,這才有了最後的勝利,可李承乾他們呢?
    貞觀十六年上半年有的想法,結果貞觀十六年快結束,都要過年了,還沒正式動手,過程更是動搖過不止一次。
    比如說最開始,他想的是效仿李世民弄死李泰,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把李治也弄死,這樣他就成為唯一的嫡子了,到時他父皇應該跟他皇祖父一樣。
    除了他,別無選擇。
    後來因為李世民將魏征封為太子太傅,不斷對外表態,自己並沒有廢太子的想法,李承乾就又因此猶豫了,他的猶豫跟李建成一樣,都覺得自己現在好歹是名正言順的太子,理論來講,隻要不犯錯,自己的父皇並沒理由廢自己。
    過幾年登基更是順理成章的事。
    沒必要冒風險去逼宮造反。
    隻不過李建成遇到了個不跟他講道理的李世民,再怎麽想著不犯錯,過幾年便能順理成章登基也沒用,被殺了。
    然後就有人勸李承乾。
    當年先太子李建成跟你也是同樣的想法,可結果如何呢,不能心慈手軟!
    緊接著,他的想法就又變了。
    是真的一直在變來變去,始終沒能徹底下定決心,並且想著雷霆出擊啥。
    過完年,李承乾還沒準備好。
    等到貞觀十七年的時候,年初魏征就病重去世,李承乾作為他的弟子,雖然不需要守孝,可好歹也得表示表示。
    所以逼宮造反的事又因此耽誤了。
    等再有想法的時候已經是三月,這個月發生了什麽呢,李佑提前造反了。
    隻堅持了一個月時間。
    人就被抓到了長安。
    並通過三堂會審牽連出不少人,同時也牽連出了太子李承乾,他們造反計劃耽擱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再加上知情者也並非就那麽一兩個人,所以,最終被李佑給牽扯出來,是真不算冤枉。
    消息一出,李世民可謂深受打擊。
    就差當場吐血的那種打擊。
    他沒想到一個兒子在封地公然造反還不算,太子也在謀劃著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他不明白,原來那麽聽話懂事的太子哪去了,事情怎麽會變成這樣?
    難不成真是他父皇的詛咒應驗了?
    依稀還記得,玄武門之變的當天晚上,他那父皇李淵,痛徹心扉道“汝殺吾子孫,他日汝子孫,亦複如是!”
    如今這個詛咒好似應驗了。
    他兒子確實在模仿他。
    隻是沒能如他那樣成功。
    太子李承乾妄圖造反一事,影響極大,太子黨,魏王黨,武德舊臣,中立黨,保皇黨,有的害怕,有的高興,有的看熱鬧不嫌事大,有的覺得是報應。
    並都在翹首以盼,等待結果。
    太子黨在等著,他們的結果是被屠殺還是被流放,魏王黨則在等著,什麽時候提立魏王為太子的時機,最恰當。
    無數世家門閥和武德舊臣,在等著看李世民這個造反起家的家夥,究竟會如何麵對走上他老路的兒子,是如同對付先太子李建成那樣斬草除根,同一脈係所有男丁全部趕盡殺絕,還是怎樣?
    還有些看熱鬧不嫌事大,或者已經看出李世民心事,但就想給他添堵的。
    已經開始呼籲造反者必須死。
    就是不知道他們提的造反者,究竟是指太子李承乾,還是在暗指李世民。
    指桑罵槐,發泄不滿。
    不過即便如此,李世民也終究不願意殺了自己這個嫡長子,但是除了嫡長子之外的其他人,殺起來他就沒有什麽顧慮了,包括另一個造反的兒子李佑。
    甚至他還暗暗覺得,自己兒子興許本質還是好的,都是那些奸佞攛掇,方才如此,所以那些奸佞小人必須要死!
    相應抄家賜死旨意已經寫好了。
    就等明天在大朝會上正式宣讀。
    而白聖這時候的原計劃是,過兩天去把已經被廢了太子之位,並且即將流放的李承乾要過來,陪自己住大安宮。
    如果李世民,真的如史書上所寫那樣十分寵愛李承乾,舍不得將他流放。
    應該會順水推舟同意。
    畢竟搬到大安宮,陪他這個太上皇住,怎麽都好過於被流放到黔州生活。
    但是出乎白聖預料的是,當天晚上有人在她的晚膳當中下毒,如果是一個普通老人吃下那麽大劑量的毒藥,恐怕不到半個時辰就會被毒死,都等不到深夜,但白聖畢竟有大宗師層次的內力。
    隻是稍有不適,並在將內力運轉了幾個大周天之後,便將毒素排了出去。
    緊接著當然就是排查以及審問。
    並順利弄清楚是李世民下的密旨。
    原因不明。
    這白聖無疑就不能忍了,一直派人盯著她,監控她,不讓她出遠門之類也就罷了,可現在想弄死她就真的過了。
    所以當天晚上,白聖就直接運起輕功,一人獨闖太極宮,直奔甘露殿,並且很快便找到一臉愁容,尚未就寢的李世民。可能是因為藝高人膽大吧,所以白聖壓根就沒搞什麽陰謀算計,而是直接一腳踹開大門,徑直闖進去並質問
    “是你派人對朕下毒的?”
    聽到踹門以及質問的時候,李世民還很憤怒,可當他抬頭看到白聖出現在他眼麵前時,整個人都有些懵,明明按理講,現在他父皇應該已經中毒猝死。
    可現在怎麽會活蹦亂跳的出現在他麵前,還有力氣一腳踹開大殿的正門。
    不對,不是力氣不力氣的問題。
    他父皇現在根本就沒可能通過正規渠道進皇宮,所以他是怎麽進來的呢?
    刹那間,李世民背後冷汗直冒。
    作為一個造反逼宮專業戶,他是理所當然覺得他父皇不可能靠自己一個人闖進來,隻有可能這宮裏有內應,甚至於很多人已經徹底投靠了他父皇,如今這麽直接闖進來,恐怕準備了很久啊!
    隻要掌握了太極宮,再加上一個妄圖弑父的罪名,他父皇複辟並無難度!
    可以說就這麽一會兒功夫,李世民腦海裏已經閃過了太多信息和設想,同時也開始謀劃,這種情況下如何破局?
    宮裏哪些人可能已經投靠他父皇。
    哪些人依舊還可以信任!
    “怎麽,敢做不敢承認了,本來朕還想讓你再當幾年皇帝,可沒想到你這麽迫不及待的想要朕的性命,那就不能再留你了,明天朝會便直接退位吧。”
    準確來講,白聖此時並不是在跟李世民商量,隻是通知一下,說完他就直接飄到了李世民麵前,伸手將他點住。
    既防止他折騰,也防止他說話。
    這時候大內禁軍已經趕至,但被白聖直接打發走了,普通禁軍可能不認識白聖這個太上皇,但是禁軍首領無疑還是見過白聖的,再加上白聖說話時,還借著自己陸地神仙層次的精神力,稍微施展了一下攝魂奪魄術,所以那些大內禁軍很快便重新歸位,不再摻合進來。
    然後白聖才關上甘露殿大門,開始詢問李世民到底為什麽要對自己下毒。
    最後得出的結果是。
    好像還能算是白聖自己的鍋。
    先前不是有說過,李世民堅持不認為太子李承乾造反之事,自己的兒子是主謀,並覺得他隻是被人蠱惑了,這種情況下,他是理所當然的在遷怒那些與李承乾一起摻和進造反事宜的大臣勳貴之外,順帶著也牽怒到了白聖的身上。
    他覺得,都是白聖先前那番話啟發誘導了李承乾,甚至於他還懷疑白聖通過一些隱秘渠道,乃至於他不知道的人脈勢力,摻和了李承乾妄圖造反一事。
    雖然沒證據,但他也不需要證據。
    有所懷疑就行。
    然後結果便是,他堅持認為白聖害了他兒子,再加上他這些年已經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在走下坡路,但他父皇看著卻依舊十分健康,在原太子已經被廢,新太子尚未誕生的情況下,他是真擔心他父皇會生出什麽不該有的心思。
    萬一他父皇熬過了他,那無疑是一個極大隱患,給未來帶來未知的風險。
    所以李世民再次準備先下手為強。
    反正他父王已經快八十了,這個年齡甭管因為什麽原因突然猝死,都沒什麽人會懷疑,畢竟人活七十古來稀嘛!
    接下來就是派人給白聖下毒。
    以及白聖沒被毒死,找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