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被殉葬的湘貴妃(完)【二合一】

字數:8262   加入書籤

A+A-




    次日,乾清宮,朝政大殿內。
    早朝剛開始,不等百官稟報今日事宜,泰康帝便一拍龍椅,搶先開口道:
    “昨日爾等稟報之事,朕已知曉原因,不用再繼續調查了,你們也調查不出什麽結果,但朕可以直接告訴你們。
    他們究竟因何而死。
    那些家夥,皆是死於城隍斷案。
    你們一個個可真有意思,說話隻說一半,隻說你們想說的,你們不想說卻又是客觀事實的內容,對我全都隱瞞了下來,若非昨日十大都城隍入夢,向朕稟報情況,朕還真被你們蒙在鼓裏!”
    百官全都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皇帝的每一個字他們都聽得懂,甚至於每句話他們也能理解,但理解歸理解,他們根本無法接受,也無法相信。
    這是在說啥?中邪了嗎?
    “陛下,您……您在說些什麽?
    子不語怪力亂神,雖說城隍確實有陰官職權,但這隻是民間期盼而已,祂們怎麽可能會顯靈斷案,直接殺害那些還活著的人,而且在全國範圍內……”
    聽到泰康帝的話,立刻便站出來質疑的楊首輔說到這的時候,卻不由有些遲疑了,因為要說有什麽勢力,輻射範圍遍布全國上下,各地都有的話,除了朝廷之外,好像也就隻有城隍體係了。
    朝廷肯定不可能幹這種事。
    所以如果城隍都是真的,也能顯靈判罰,那祂們確實有幹這些事的能力。
    不過下一秒,他就趕忙搖了搖自己的腦袋,嘀咕著子不語怪力亂神,怎麽可能會有這些東西,不論城隍還是其他神明,都隻是百姓無助下的期盼罷了。
    所以很快,楊首輔就繼續堅定道:
    “陛下,您是不是知道此事的真正幕後凶手是誰,在庇護他,或者說在替他遮掩罪證。此事茲體事大,已經讓天下士紳為之驚恐不安,民間沸騰,甚至都有帝王無德,惹惱上天的傳言了。”
    “楊首輔,你什麽都不知道,就胡亂揣測的行為可不好,還有,民間什麽時候有帝王無德,惹惱上天的傳言了?
    這話不會是你剛剛順口編的吧?
    還是說你這麽覺得?”
    聽到楊首輔說自己知道此事幕後凶手是誰的時候,泰康帝心裏都不由咯噔了一下,也就幸虧兩人離的較遠,不然估計都能看到他臉色一變。不得不說他還是年輕,低估了臣子的聰明程度,本身也不夠沉穩,達不到泰山崩於眼前而麵不改色的程度。但好在,昨天晚上他跟他父皇討論過今天可能會遇到什麽。
    所以很快冷靜下來。
    先斥責且扣帽子反將楊首輔一軍。
    等他趕忙表示臣不敢,臣沒有,這才拿回主動權,繼續語氣不善的說道:
    “沒有就好,京城之外的地方有些什麽傳言,朕不一定能及時知道,可這京城裏有什麽傳言,朕還是很清楚的。
    容不得你們胡編亂造,替代民意。
    而且很快,京城之外,有什麽傳言大事,朕也能迅速知道,容不得你們撒謊胡編。因為昨天晚上,朕已經成功收編了整個城隍體係,此後城隍體係將會全麵啟動,你們是陽間官吏,那諸多城隍和城隍下麵的土地,便是陰間官吏。
    他們將有監督你們的職權,也有替百姓申冤,乃至於替死人申冤的權利。
    不過朕白日已經挺忙了,總不能白天上完朝,晚上還得繼續給那些城隍上朝,所以那些城隍土地,主要還是由朕的父皇管理,也就是先帝做陰司之主。
    先前是那些城隍,遇到數萬冤死烈女,聯名申冤,憤怒下這才越界執法。
    而朕已經罵過他們了。
    如果誰有意見,朕可以送你們去見他們,或者讓他們晚上去找你們辯論。
    所以那些士紳之死就不用再提了。
    朕還會將那些城隍遞交上來的士紳罪證印刷出來,免費發放,以示正聽。
    不過類似的事情,那些都城隍已經向朕保證過,不會再犯,遇到有人申冤他們會先調查,確認無疑並且找到所有證據後,便在夜晚入夢告知本地官員。
    由本地官員進行抓捕,按律懲處。
    旦有徇私,立刻上報。
    如有不法,甚至於還想繼續犯罪的話,那就別怪城隍越界執法,以雷霆手段,讓那些罪惡之人直接斃命於當場。
    這是朕特許他們的特權。
    另外造反等大事,他們也可以在不通知本地官員的情況下越界執法,畢竟造反還是要掐滅於萌芽,在露出些苗頭的時候直接撲滅,才能盡量減少死傷。
    隻要事後打個報告告知就行。
    總之,以後城隍土地體係會作為陽間官吏體係的重要補充,全國範圍內任何一個地方出事,各地城隍都能通過彼此間的聯係,在一天之內將消息送達。
    在抵禦外敵和賑災救災方麵。
    將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戶部準備好銀子和糧食吧,昨天晚上有六個地方的城隍,向朕稟報了六處天災,有三處天災,本地官吏隻要共同努力,應該能穩定好局麵,還有三處天災範圍有點大,受災人數也有點多,必須由朝廷賑災,那三處分別是安……”
    接下來主要就是說了三個受災的地方,受了什麽災,受災範圍多少,有多少人受災,大概要準備什麽救災物資。
    並要求戶部下朝後立刻安排。
    將物資送往災區。
    而此時,戶部顯然還沒有收到地方遞交上來的報告以及請求賑災的奏折。
    對這些事並不知情,甚至不想幹。
    覺得是胡鬧,是在浪費朝廷糧食。
    不過都被泰康帝壓了下去,並乾綱獨斷表示,要是沒有災情,所有損失由內帑承擔,要是有災情他們延誤了,那就是戶部的失職,通通都需要下昭獄。
    還得治他們的欺君之罪。
    沒按旨幹活延誤,怎麽不算欺君?
    等事情宣布完,順帶著預言了一波災情後,泰康帝還特地命邊上的大內總管,給滿朝文武百官下發了一份通知。
    《陰陽兩界城隍體係合作通知》
    也就是講解了一下城隍體係的具體情況,城隍的職責權利範圍,以及陽間的官員們需要怎麽配合,如果不配合導致出現問題,又要接受什麽懲罰等等。
    然後就退朝了。
    百官們捏著通知,是真的有些不知所措,為官數載,從來沒這麽迷茫過。
    但不管怎麽看,皇帝發瘋的可能性都不是很大,所以有些就直接認命回去幹活了,比如戶部的官員,還有些則是回去三五成群的聚會討論,究竟發生了些什麽,城隍體係到底真的還是假的?
    同時,泰康帝那邊也沒閑著。
    在白聖的幫助下,他已經順利將先前死去的那一萬多個士紳生前所做的惡印刷了幾萬份,一下朝就派人出去到處發,每個說書人都有一份,同時還命人啟用驛站係統,往全國各大郡縣發送。
    要求各地的說書人大肆宣傳。
    之後幾天,更是一連下發了許多旨意,比如從此之後,停發烈女牌坊和貞潔牌坊,所有人死亡,不論父母親戚怎麽說的,都必須當做凶殺案進行徹查。
    確定死因正常才能消去戶籍下葬。
    又比如鼓勵寡婦再嫁,為了表示他的鼓勵態度,泰康帝特地給自己一個喪夫守寡四年的姑姑,賜婚找了個駙馬。
    其實如果不是他爹堅決反對。
    他都想聽白聖的,從他爹那些年輕的嬪妾當中找幾個賜婚了,畢竟寡居公主再婚,遠比不上先帝妃嬪再婚震撼!
    不過沒辦法,他爹死活不同意。
    一哭二鬧三上吊。
    隻能退而求其次,給他姑姑賜婚。
    當然了,這兩道旨意其實隻能算開胃菜,後續一連串旨意才是重中之重。
    那就是宣布城隍體係正式啟動。
    一邊發布旨意,告知全國範圍內所有官吏相關情況,讓他們在遇到城隍和土地托夢的時候記得配合,如果有三次不配合,就會被定義為瀆職。最起碼也是評級下等,要是造成嚴重後果的,甚至可能會被罷,或者說追究責任等等。
    一邊就是告知天下百姓,如果遇到什麽事,膽子小,不敢去報官,或者報官無用,生怕被報複等等,可以去得到朝廷承認的土地廟,或者各地城隍廟。
    燒香禱告,暗地申冤,告知陰司。
    而白聖則是配合他,在全國內得到朝廷認可的每一個土地廟,城隍廟當中安放至少一個,至多十個納米機器人。
    同時還把納米機器人的控製器。
    藏到了傳國玉璽裏。
    幫助她兒子綁定那些納米機器人控製器的同時,告訴他具體的使用方法。
    至此城隍土地體係才算正式確立。
    並且發揮起作用。
    然後吧,就是一場波及全國的大混亂,或者,其實也可以稱之為大肅清。
    區區一個烈女牌坊的背後,就有那麽多枉死之人,這全天下的藏汙納垢之地,以及冤枉冤死之人,又豈會少呢!
    想申冤的,可能不信朝廷官員。
    但他們真信城隍。
    最重要的是,向城隍土地申冤並不需要說出來,隻需要上柱香後,跪在地上,閉著眼睛默默訴說就行,誰也無法判斷,他是在告狀申冤,還是在祈福。
    剛開始,可能還隻是有些人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嚐試一下,可隨著他們的仇人真的被繩之以法,或者即便依舊有貪官勾結,沒被繩之以法判刑,超過時間期限,也被城隍越界執法殺死,勾結包庇貪官都被拿下後,就沒人不信了。
    結果就是城隍土地廟香火鼎盛。
    無數人進廟申冤。
    官員士紳皇族之類,沒幹過什麽壞事的還好,沒幹過什麽好事的,基本都被嚇得要死,並且還在不斷聯名上書。
    有的甚至急的都想造反搗廟。
    覺得興許把廟搗毀就沒事了。
    當然了,也有想賄賂城隍的,又是燒紙元寶,又是燒紙房子,甚至於燒紙人,恨不得把管家都燒下去幫忙賄賂。
    可惜,這些統統都是無用功。
    納米機器人個個剛正不阿。
    至於搗廟造反,根本就沒人敢這麽做,先前城隍廟沒這麽顯靈的時候,都沒幾個人敢隨意搗毀,更別說如今城隍廟天天顯靈,幫助普通百姓申冤辦案。
    自然就更沒人敢不敬城隍了。
    但因為犯案者太多,不把人當人的權貴太多,再加上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惡人沒有被抓,被懲處的話,城隍就會不受控製的越界執法,所以接下來的那段時間裏,自然是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
    誰來也沒用,皇族都死百餘個了。
    四十二個王爺,隻有十一個王爺罪不至死,百餘個郡王,也隻有二十來個罪不至死,注意了,是罪不至死,不是說沒有犯法,真沒任何犯法行徑,甚至於還有所貢獻的鳳毛麟角,隻有兩個。
    一個是周王,有編救荒本草之功。
    還有個是平郡王,屬於專業學術型人才,翻譯了很多外邦之書,同時還創造了十二平均律,製定了些數學規範。
    一生撲在學術研究上,沒空犯法。
    後來那些權貴發現,他們自己去自首,然後讓朝廷,或者說讓衙門嚴格按照律法對他們進行審判,他們反倒有一線生機,一旦輕判,可能直接被弄死。
    於是他們隻能紛紛自首,要重判。
    當然了,這是指那些罪不至死的權貴,罪至死的話,這麽搞也沒用,因為按律審判,他們也是該死,逃不過的。
    還不如設法自殺,少受點苦。
    如果直接由朝廷動手進行全麵肅清的話,還真有可能鬧出不小動靜來,甚至於有人為了不死,造反都不算離譜。
    但因為此事有整個城隍體係參與。
    同時城隍信仰也算深入人心。
    所以雖然依舊造成了腥風血雨,但實際影響並不至於動搖統治,短短一年之後,這場肅清便基本結束,該死的也基本都死了。整個權貴階層,以及官吏體係,少了將近一半,地方士紳土豪之類也死了不少,極大促進了階級流通。
    可以說是宇內一清。
    至此,整個陰司城隍體係成為本朝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為日後成功塑造一個極為清正廉潔的朝政體係奠定基礎。
    這時候,不但原身的遺願已經基本完成,白聖也覺得自己沒啥事可幹了。
    所以理所當然的做了些收尾工作。
    便將沒有靈魂的身體,放到自己兒子給自己定製的棺槨當中,抽身離開。
    而收尾工作,其實就兩點。
    一是留了些還算不錯,挺能賺錢的技術給另外兩個兒子,也就是年紀還小的二兒子和三兒子,如果想當個逍遙王爺,這些技術足夠他們完全不用為金錢而操心,如果不想當逍遙王爺,想當皇帝的話,這些技術也足以支撐他們獲取足夠多的金錢,向外開拓,裂土封王。
    二是把這事告訴大兒子,讓大兒子泰康帝幫忙盯著些,同時讓大兒子一定要管好兩個弟弟,別讓他們走了歪路。
    要是他們也做了什麽惡事的話。
    城隍體係可不會徇私。
    即便泰康帝擁有納米機器人控製器的傳國玉璽,也沒辦法搞特赦那一套。
    因為控製器是白聖製作的。
    裏麵的規則也是白聖編寫的。
    畢竟法無徇私才是好法,一旦有了徇私就會有私心,能特赦一個便能特赦兩個,時間久了,或者碰上個昏庸的帝王之類,整個體係都有可能因此崩塌。
    所以不如一開始就斷絕這種可能。(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