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昌平君身世

字數:4452   加入書籤

A+A-


    黎薑教了管事應該怎麽炸豬油,又給他演示幾道菜的做法。
    做完了,菜自然是被黎薑端走去和嬴政分享。
    自然也沒忘了給扶蘇送過去一盤。
    在這宮中,扶蘇和她的關係最好,剩餘的幾個公子,華英和子高幾個大的公子,都對她抱有一絲絲的敵意。
    黎薑來這是為了輔佐嬴政大業的,又不是來這宮鬥的。
    她也懶得和這些孩子們計較,隻不過不親密而已。
    黎薑拎著菜和五百湅劍找到嬴政。
    自從黎薑研究出炒菜後,嬴政就再也吃不下沒滋沒味的蒸肉了。
    就連一向不重視口腹之欲的嬴政,每日都盼著黎薑再研究出來什麽吃食。
    可今天,看著五百湅劍,嬴政忍著腹中的饑餓,也想觀摩觀摩這神兵利器。
    可等嬴政抽出劍後,他便皺緊了眉頭。
    無它,隻是因為這劍,失敗了…
    黎薑也有些震驚的看著這她期待已久的五百湅劍。
    那天一直在開導扶蘇,她也沒空抽出來看。
    這五百湅劍,變成了軟劍。
    “這劍不成。”
    嬴政拿著劍在大陽宮比劃了幾下,便搖了搖頭。
    “這劍隻適合裝飾亦或舞劍,上陣殺敵不可。”
    黎薑聽聞有些失望,本以為500,1000湅會更加牛逼,可事實卻是,真的百湅才能成鋼。
    純鐵太軟。
    一晃幾天過去,趙高十不能騎馬正常走路,但也不用再讓人抬著他出門了。
    帶著鐵匠們趕工出來的第一批武器,趙高坐著運送武器的板車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黎薑有些可惜的看著趙高的背影。
    【果然是打不死的小強啊。】
    【這麽嚴重的傷,還能活蹦亂跳的出行,真是…】
    【怪不得能一步一步的走到最高處,就這股子勁,常人誰能做到?】
    另一頭的昌平君,剛剛趕路到了陳縣,就聽來人傳話,王上有旨意。
    讓他去邊境與王賁將軍匯合,督戰打魏國。
    原本他也擔心,是不是王上真的準備冷著他,將他架空。
    他的政治之路,是否真的走到了盡頭。
    他的一腔抱負,是不是隻能空置?
    可現在王上還是依舊信任他,讓他去督軍,這讓他覺得,盡管他是楚國皇室血脈,但阿政心裏還是信任他的。
    這道旨意就像一個定心丸,讓他再也不去提心吊膽的想著自己是不是被王上厭棄。
    “羋平。”
    羋啟看著兒子,他著實有些不放心,生怕他走了之後羋平惹了什麽亂子。
    “為父即日便要趕往邊境與王賁將軍匯合,你務必在此等為父回來。”
    “你的那些狐朋狗友,也該斷的斷,不要讓我們父子兩人走上絕路。”
    "我不管你有什麽想法,我隻有一點要求,你務必等我回來,再做打算。"
    羋啟盯著羋平,他不管兒子有什麽想法,他都要兒子保證,等他回來從長計議。
    不管如何,隻要自己在,兒子就不能亂來,也有自己看著點。
    但若是自己不在,在旁人的攛掇下,羋啟不敢保證他兒子會先斬後奏作出什麽樣的事來。
    "阿父,您放心,不管我做什麽,我都會提前同您說,不會私自做決定,"
    羋平麵上答應的很痛快。
    羋啟點點頭,等他前腳帶著人可等羋啟走了之後,第一件事便是吩咐人將楚國派來接觸他們的細作叫來。
    “去將項奴找來。”
    阿父不敢做,不代表他不敢。
    很快楚國的細作就被帶到了羋平的身前。
    “大公子,奴可算是聯係上你們了。”
    這項奴是通過羋平的朋友,找到的羋平。
    羋平也不傻,他怎麽可能被人說一說就急吼吼的貼上去。
    談條件,自然是誰先急切,誰先穩不住,誰便失去了談判的資格。
    這一句大公子,喊的羋平身上毛孔都舒暢了。
    “大公子,昌平君若是正常來說,才是大皇子,該是太子的啊,昌平君和您在秦國受苦了啊!”
    項奴是項家的門客,這一次秦國已經開始對著楚國蠢蠢欲動。
    讓楚國國君負芻(除)有些擔心,擔心楚國成為秦國下一個目標。
    所以他想起了昌平君,想起了自己父王遺留在秦國的大兒子,楚國名正言順的太子,國君。
    若是當初昌平君羋啟跟隨父王一同回到了楚國,恐怕也輪不到自己,更輪不到春田君的那兩個孽種做王位。
    是以,以己度人,楚王負芻覺得,沒有人能抵擋的住王位的誘惑,隻要他們裏應外合,拿下秦國。
    那楚國便再無後顧之憂。
    至於給不給昌平君王位,楚王負芻表示,既然都做了那麽久的臣,那就繼續做臣吧。
    不過項奴肯定是不能這麽說的。
    "大公子,若是秦國出兵,隻要您派人截斷秦軍,咱們裏應外合,打下的大秦,都是昌平君和您的領土。"
    "楚王同昌平君乃手足兄弟,將來楚秦兩國,也同為兄弟之國。"
    "隻要您……"
    嬴政自從派趙高和昌平君出征魏國後,也在等,等王賁是否會如同黎薑所說,水淹大梁。
    可他心裏還是在懷疑,畢竟大梁城與鄭國渠離得近,就算挖了黃河水淹大梁城,也是有可能的。
    也許黎薑是看了地理圖,才有此揣測的?
    這……並不能代表什麽吧?
    不管贏政怎麽想,日子一天天的流逝,事情終究會有一個最終的結果。
    黎薑也開始準備新的一年。
    秦國過年與後世不同,前兩年黎薑剛剛到這,還有些不適應。
    處處都多加小心。
    可現在不同了,別說是鹹陽宮各部門,就連鹹陽宮中的小動物們,黎薑都熟的很。
    秦朝十月初一是歲首,一年的伊始。
    黎薑搗鼓了許久的葉子,也沒搗鼓出來紙,總是在最後的關頭失敗。
    現在天氣又要入冬了,黎薑手裏那些落葉也都搗鼓沒了,她也就放棄了,準備第二年再開始鼓搗。
    而今天,她準備教授她的徒弟張安,包餃子。
    秦朝有麥,雖然珍貴,但大多數都用來做麵餅。
    黎薑今天便準備給贏政包餃子吃。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