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秦皇給的選擇題

字數:4511   加入書籤

A+A-


    胡亥走了,韓信也要走了,就連沒比他大幾歲的將閭都要跟著韓信和李信他們一起去邊關去見見世麵了。
    黎普別提有多難過了。
    等韓信走了之後,黎普蔫頭耷腦的進門,鬱鬱寡歡的。
    “阿母,我什麽時候才能長大啊?”
    黎普很向往外麵的生活,羨慕胡亥隻比他大兩歲,就能出去為國效力。
    羨慕韓信還沒他力氣大,就能出去征戰殺敵。
    最羨慕的還是將閭,明明將閭文沒有胡亥好,武沒有他勁兒大,歲數又沒有韓信年長,為什麽他就能出去呢?
    “快了,等你背誦下來太公兵法,等你能夠和王翦將軍沙盤對陣而不落下風,等你什麽時候可以單挑阿母身邊的趙細和趙桶,你就能出去了。”
    黎普聽完黎薑的話,臉一下就垮下來了。
    原來孩子長大,需要這麽多條件啊。
    胡亥隨著大儒一同分散各處,他要去的地方,就是遼東郡。
    一路上,總是能聽見街邊有不少說書先生,站在街頭講故事說書。
    說的,就是三皇的故事。
    哪怕胡亥已經聽過了這則故事,但與黎國師幹巴巴的講述不同,經過了說書先生的渲染,更讓人生出一種天下百姓一家親的感受。
    甚至胡亥每每路過一個郡城,聽見說書先生講書,都紅著眼眶,心中升起無限的感慨。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百姓,所有的餘貴都買賬。
    胡亥這次跟著張儒生,就是要去往民心最散亂的原楚國地區,去做思想工作。
    這些大儒一個個在外,都是代表著宣傳大使的身份。
    嬴政在大儒臨行前,為他們打了雞血,每人的俸祿都升了一級,還冠上了黎薑所說的封號。
    “宣傳大使”。
    張繼仁原本就是楚國人,如今帶著胡亥小公子重回故裏,自然也是想要借由自己身份的便利,能夠更好的說服原楚國民眾。
    等胡亥一行人到了會稽郡後,才知道,這件事做起來該有多難。
    尤其是楚國的那些貴族,紛紛閉門不見。
    不是說身體不舒服,就是說沒在府中,不方便見客。
    張繼仁已經都沒有多少耐心了。
    想說服別人,但首先不是得先見到人。
    可胡亥不這麽認為,胡亥認為隻要大家看見他的仁,那就會被他所感動。
    仁者無敵!
    於是胡亥每日帶著人去敲門,不開門他就站在人家府門前大聲勸。
    他相信,金誠所至金石為開。
    “在下乃秦國小公子,天下為仁,一家親,君輕而民重……”
    站在原楚國的餘貴府門前,胡亥不理會旁人打量的眼光,侃侃而談,大談特談仁愛之本。
    路過的百姓們,從事不關己,一直到站在原地如癡如醉的聽著胡亥講話。
    最後聽到那幾句振奮人心的,拚一次富三代。
    一個個心中都開始盤算。
    不管是楚國還是秦國,百姓的日子都一樣。
    更何況,就算秦沒有滅六國的時候,秦國也是歡迎各國百姓去秦國討生活。
    那時候大秦的荒地多,隻要各國百姓在原國混不下去了,就可以去秦國自己開墾一塊土地,從此你就是這塊土地的所有人,你就是大秦的百姓。
    在楚國他們是百姓,在秦國,他們也是百姓。
    更何況秦國還有首級製度,他們還有機會擺脫百姓的身份,冠以爵位。
    貴族們和原本六國的臣子們,看待事情比百姓看的透徹一些。
    百姓隻看到了秦皇帝對他們與大秦人一般,一視同仁。
    而原六國的臣子和貴族,則看到了更多,看到了秦皇帝對他們發出的信號。
    如今胡亥站在這裏,就說明了很多的問題。
    一,大秦又要開戰了。
    二,大秦準備啟用這些六國的百姓和軍士了。
    三,大秦可能不想放任這些餘貴,既在秦國拿著貴族的架子占盡了便宜,又打心眼裏看不上秦國,不歸順秦國。
    現在秦皇給了他們選擇,是選擇從今之後效忠秦國,繼續做他們的貴族,臣子。
    還是選擇繼續效忠舊國,等待秦皇的秋後算賬。
    於是貴族們和那些臣子們,心裏都有一杆秤。
    至於那些故事,三皇的故事,他們有沒見到金發碧眼的人,哪裏知道是真是假。
    貴族和臣子們,第一日不給胡亥開門,張繼仁陪著胡亥站在街上說了一天。
    第二日胡亥一起床,嗓子都是啞的,張繼仁見狀,就想勸阻胡亥。
    “在下是大秦的皇子,出門代表著大秦皇室,我想,既然父皇將我派到這裏,就足以證明父皇對我的期望。”
    胡亥目光堅定的看向張繼仁:“我又怎麽能遇到一些挫折便放棄呢?”
    “我不能辜負父皇對我的期望,我定會以仁德服眾。”
    張繼仁自小學習儒家之術,但也不得不承認,論仁德大愛,他照小公子不如多矣。
    他心裏慚愧啊!
    於是張繼仁和胡亥,站在那些餘貴府門前,再次開始說服百姓歸順大秦。
    一連半月,會稽郡的不少百姓和士卒都打心眼裏選擇去試著相信秦皇一次。
    就連那些貴族,不知是大勢所趨,還是被胡亥煩的不行,亦或是真的被胡亥所打動。
    紛紛站出來,揚言要支持陛下,去征討那些蠻夷。
    響應朝廷征兵。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哪怕是秦皇在傳聞中暴力不仁,但他們相信,能培養出小公子這般仁厚性子的皇帝,也不會是太過殘暴不仁的。
    況且,小公子在外的表現,至少已經征服了很多人。
    俗話說的好,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傳聞中仁善的長公子扶蘇他們不知曉是何品行,但這眼不見經傳的小公子,他們看到了。
    “在外麵,真的有金發碧眼之人麽?”
    百姓們一個個都有些懷疑,看向胡亥,他們實在是無法想象,一個人頭發是金子的顏色,眼睛是藍綠色的。
    這不是傳聞中的妖怪麽?
    胡亥點點頭,國師說的,就不會錯。
    “沒錯,國師預言,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人,金發碧眼,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話,他們就是和我們不一樣的,他們的祖先並不是三皇,而我們,才是一家人,才是三皇的後人!”
    在胡亥和張繼仁在會稽郡逗留的三個月後,大秦國各地大儒們的奏疏紛紛發往鹹陽。
    收到諸位大儒們發來的奏疏後,嬴政便下令,出兵攻打朝鮮。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趙佗,李信,韓信,將閭攜帶大伊萬攻打朝鮮。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