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迷之自信

字數:3979   加入書籤

A+A-


    “而元代官窯的價格老先生你應該也知道,如果是真貨的話,那都是上千萬的價格。”
    “但是很可惜,我就直說了啊,您的這件東西不太對,為什麽說不對呢,你這隻罐子上青花的發色不符合元代青花罐所用的蘇麻離青這種很特殊的顏料。”
    “你的這隻罐子呢,發色有些灰暗,不夠亮麗,蘇麻離青那種青花料呢,屬於多鐵低錳,在罐子上呢,會有深入胎骨的鐵鏽斑,形成部分凹陷性的效果。”
    “而且你還可以注意一下,如果是蘇麻離青,在青花邊緣的位置,一定會出現暈散的效果。”
    “這是這種材料在燒製的過程中,一定會形成的。”
    說著,秦海又將罐子翻到了底足的位置。
    “你再來看,這種胎體,太幹了,沒有一點的油潤感,如果是正品官窯的話,一定是非常油潤的。”
    聽著秦海的講解,蕭白都覺得這講解的非常清楚了。
    但很顯然,這位藏友並不死心。
    “專家,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這蘇麻離青罐子,在燒製的時候,因為溫度不夠,所以看起來才比較暗淡啊。”
    “我覺得我這罐子沒什麽問題。”
    聽到這,秦海也不氣惱。
    “老先生,你看哈,之前我們就有說過,像這種三爪龍,如果對的話,在元代也一定是官窯燒製的。”
    “你應該也清楚,這在古代的時候啊,官窯燒製瓷器都是不計成本的。”
    “如果出現次品的話,都會直接粉碎。”
    “所以根本不存在你所說的這種情況。”
    聽了秦海的話,對方卻是依舊不死心。
    “秦老師,我覺得你說的不對,在那個時代,也不一定有點顏色的偏差,就會被銷毀,我覺得我這元青花,不會有問題。”
    聽到這,為了不再繼續浪費時間,秦海認真地說道:“這位老先生,我這麽跟你說吧,你這件青花罐,跟真品,就沒什麽關係。”
    “我們收藏古董,其實如果出現任何一條與真品有背的地方,就要否定這件東西了。”
    “你的這件,我剛剛就說過了,胎體,不對,胎體是瓷器的靈魂,如果官窯敢生產出這種胎體,你應該知道工匠的下場。”
    “說句不好聽的,這種胎體,你都可以自己去造,因為太粗糙了,根本不需要什麽技術,再加上顏色也不對。”
    “我之前就跟你說了的,這件東西顏色不對,這種元青花正品,青花部分看起來會有一種厚重感,你的這件,太薄了,他甚至有些露出了青花下方的胎底。”
    “我建議你去博物館看一下相應的真品,哪怕是瓷片也可以。”
    “你看過之後,就會明白,真品的青花究竟是什麽顏色,胎體中應有的火石紅又是什麽樣的。”
    “這樣才能幫助您在收藏的路上,越走越遠。您看,我說的夠清楚嗎?”
    聽到這,鑒寶人卻依舊有些不甘心。
    “我還是認為我這件就是真的,我去找其他專家再看看。”
    說完,他便抱起青花罐氣衝衝的離開了。
    看到這一幕,秦海無奈地搖搖頭看了蕭白一眼。
    “有什麽感想?”
    聽到師父問起,蕭白笑著說道:“文物宣傳工作,任重道遠。”
    聽到蕭白的話,秦海愣了一下,隨後笑罵一聲:“對對對,那你這種文保工作者要好好加油了。”
    片刻後,一名中年人笑嘻嘻的抱著兩個盒子又放在了秦海麵前的桌子上。
    “嗨,秦老師,他那罐子一看就是假的。”
    “那器型都不對,也不知道那老頭掙紮個什麽勁,說不定是不甘心自己的養老金被騙了吧。”
    “您來看看我這兩件東西,我跟您說,我這可都是真的。”
    聽到這,蕭白和秦海都笑了笑,不過也沒有接著對方的話茬。
    “這位先生,麻煩你將你所要鑒定的寶貝從盒子裏拿出來,放在桌麵上吧。”
    聽到秦海這話,對方愣了一下,隨後笑著點了點頭,從兩個盒子中分別取出瓷盤放在了桌麵上。
    看著這兩隻瓷盤,蕭白心中不禁又是一陣感慨。
    好好好,都這麽玩是吧,剛剛是元青花,這會搞起汝窯了。
    其實一看到是汝窯的盤子,蕭白就在心裏給這兩隻盤子判了死刑。
    無它。
    華夏截止至如今,出現的汝窯不過67件。
    這民間鑒寶會上一下就出現兩隻,那真品的可能性,嗬嗬?
    搭眼看了片刻,秦海便開口問道:“這位先生,你知道這兩件東西如果是真的,價值會是多少錢麽?”
    聽到秦海的問題,中年人笑了笑說道:“老師,我來這隻想給這兩個盤子鑒定真假。”
    “值多少錢,不是你說的算,也不是我說的算,是買家願意為它們出一個什麽價格。”
    “這值錢的東西,也不是就不可能出現在我手上是吧?”
    聽到這話,蕭白輕輕的搖了搖頭。
    別看這位好像說話挺客氣的,但是話語中的意思可是並不那樣簡單。
    秦海聽到這位藏友的話,同樣覺得無比頭疼。
    “先生,那我就很明白的告訴你吧,你這兩件盤子,都不對,太新了。”
    聽到秦海的話,剛剛看起來還很禮貌的中年人頓時急了。
    “秦老師,可不興胡說啊,你看我這盤底的縮釉,不是真的哪有這種表現啊。”
    “而且你看我這盤子的顏色,這質感。那你跟我說說,這要不對,哪裏不對。”
    見對方咄咄逼人起來,秦海依舊不急不火。
    這種人在往年的公益鑒寶活動中,他見過的多了去了。
    “行,那就先說這縮釉,這縮釉啊,不是汝窯的那種自然縮釉,這是用針紮的,是造假的慣用手法。”
    “再說這開片,沒有一點的層次感,顏色就更不要說了。”
    聽到秦海的話,中年人很不服氣的說道:“那華夏台區故宮的那個水仙盆,還沒有開片的,它不也是真的麽?”
    看到對方變得急躁起來,秦海依舊緩緩的說道:“如果沒有開片,那也有蟬翼紋,你說的那件我親眼看過,和你所說的情況並不一致。”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