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給我打!

字數:4357   加入書籤

A+A-


    等到晚上元寶回來報告曲午部落那邊的情況時,蘇譽發現他臉上一直帶著止不住的笑。
    這樣子,活脫脫一個思春的小少男。
    蘇譽等他稟告完後,才笑道:“今天你工作進行得很順利?”
    元寶點點頭:“很是順利。”
    “曲午部落的人雖然沒有懂大周話的,但是曲午跟他們提前說好了,所有都很是順從我們的安排。”
    “今日我們初步把病人隔離開來,又給大家熬了藥喝下。”
    “明天我再過去看看,應當問題不大。”
    蘇譽挑眉,問到:“哦?還有別的好事沒有?”
    元寶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我見到了要指婚給我的那個姑娘。”
    蘇譽心道果然如此。
    “怎麽樣?”
    元寶想起今天一天,曲十妹一直跟在他身邊幫忙,忍不住又露出了那種蕩漾的笑。
    “她跟我們大周的姑娘不太一樣,長得圓圓,很是可愛。”
    五官和臉都圓圓的,身材也不高,但是胸大屁股翹。
    大周的姑娘們都是苗條為主的,元寶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姑娘。
    一見到她,元寶就想到自己曾經聽他爹娘說過的話。
    說是以後娶妻,就要娶這樣的姑娘。
    這樣的姑娘好生養。
    所以元寶對曲十妹,很是滿意。
    蘇譽笑道:“行,既然你滿意,那邊也沒有意見,那這婚事就算成了。”
    “等到他們部落的瘟疫治理好後,我直接在這邊給你們舉辦婚禮。”
    反正等大船進來還需要時間,這段時間正好給元寶和曲午的女兒安排婚禮。
    聯姻後,就更方便他們的工作了。
    等曲午部落的瘟疫也治理好後,大江這邊的部落也基本沒什麽問題了。
    ......
    在蘇譽那邊安排治理瘟疫井井有條的時候,錢夫子這邊卻是整日愁眉苦臉的。
    他被派到蘇北平原來疏通積水,卻處處受阻。
    積水沒有疏通,還在往外麵蔓延,這邊又發生了瘟疫。
    錢夫子第一時間就找朝廷求助,讓他們派人和物資來治理瘟疫。
    因為蘇北平原的重要性,朝廷確實反應很快。
    收到消息後,立馬便派太醫帶著藥過來了。
    然而經過大半個月的治理,起效卻微乎其微。
    治理瘟疫是個長久的活。
    一般都要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等到撐不住的人都死去,剩下的都是能撐過去或者沒有感染的人,便算是治好了。
    這見效太慢了,錢父子眼看自己的工作是進行不下去了。
    他忍不住找到這次來負責治理瘟疫的劉太醫,問道:“劉太醫,我送給朝廷的奏疏中提到了有能治理瘟疫的特效藥,為何朝廷不趕緊去采購這種原材料?”
    “如今你使的藥雖然有用,可見效卻有些太慢了。”
    “蘇北平原的積水尚未疏通,每日都會往周邊蔓延。”
    “再等下去,恐怕蘇北平原的南邊大部分鹽場都會被水淹沒的。”
    劉太醫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聞言也有些無語。
    “朝廷給了我們什麽藥,我們便隻能用哪種。”
    “錢大人你說的那種藥,老夫我也聽說過。”
    “我昨日也上書了朝廷,說明這邊瘟疫情況緊急,希望朝廷能夠采用你的辦法。”
    “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會采購到足夠的物資送過來的。”
    這邊瘟疫感染的人太多了,劉太醫都熬得整個人沒了精神。
    他也不知道為何,朝廷要舍棄錢夫子說的那種見效又快又容易弄出來的藥,轉而用他們平時治理瘟疫的土辦法。
    錢夫子聽說劉太醫也上書去找朝廷了,也鬆了一口氣。
    他剛想再說些什麽,外麵突然急急跑過來一個侍衛。
    “大人,不好了!”
    錢夫子趕緊問:“發生了何事?”
    “積水一直往南邊的鹽場蔓延,淹了大半的鹽場,如今南邊鹽場的鹽民們發生了暴亂。”
    “他們集結了數萬人,要求北邊的鹽場讓出地方開通海口,讓朝廷疏通積水。”
    “北邊的鹽場也不甘示弱,集結了起來,死不肯讓積水引過去淹他們的鹽場。”
    “如今他們兩邊的人談不攏,恐怕隨時要打起來!”
    錢夫子一聽這情況,便知道要糟了。
    這些鹽場的鹽民亂起來,可不是普通的暴亂。
    因為這些鹽場背後的人有錢,他們可以武裝自己的鹽民。
    這些鹽場為了自己的利益,都寸步不讓。
    要真打起來,朝廷的軍隊來的人數那是少一點,裝備差一點都不行。
    錢夫子著急地說:“快,叫上蘇北知府,我們立馬去那邊看看!”
    他一個欽差,出了這種事情,是必須處理的。
    錢夫子甚至來不及和劉太醫告別,急急拿著自己的欽差令牌就走了。
    錢夫子到了之後,隻能看到烏壓壓的人群,和雙方對峙那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
    蘇北知府也急急忙忙趕到,下了轎子後,先跟錢夫子行了個禮。
    錢夫子擺擺手:“情況緊急,不必多禮。”
    蘇北知府說好,隨後便對著這些鹽民們勸說道:“大家莫要動氣。”
    “如今正是緊要的時候,劉太醫說了,人群不能這般聚集在一起,不然瘟疫會爆發的。”
    “一切以和為貴、以和為貴!”
    南邊的鹽民代表是個身材高壯,皮膚紅黑的漢子。
    他對著蘇北知府高聲喊道:“什麽瘟疫,我們的家和鹽場全被洪水衝垮了,北邊這些人還不願意讓出一個地方來開鑿海口,把積水引出去。”
    “屁的以和為貴!”
    北邊的鹽民則回懟道:“我們地勢高,洪水本就淹不到我們這邊。”
    “憑什麽我們要同意引洪水來衝我們的鹽場和家園?”
    這一說法,得到了北邊鹽民的大部分支持。
    “就是啊!你們要開鑿海口引積水,在你們的地方弄啊,憑什麽要我們也跟著損失!”
    “我們不同意,你們別指望能動我們的地方!”
    “不管你們同不同意,這海口我們開定了!”那高壯的漢子舉著手中的鋤頭,高聲喊道:“兄弟們,給我打!”
    “把他們打到一邊去,打出一條引積水的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