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狼狽為奸
字數:4755 加入書籤
朝廷派下來的物資確實不足,施文勳在城中征了不少。
但是他征的那部分,並沒有給商戶錢。
所以這批物資,他分明一文錢沒出,卻要收百姓們十文錢一份。
當然,這個十文錢他早就想好了的。
畢竟是救命的藥。
十文錢對於百姓們來說不算多,就算再窮的,咬咬牙也能給得起。
若是有給不起的,那當地鹽戶直接給他送錢,就更省事了。
畢竟這次鬧瘟疫的,大部分都是鹽民。
鹽場要恢複正常生產,沒有鹽民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有些鹽戶為了早日讓自己的鹽場恢複,這筆錢肯定願意給。
鹽戶富裕,十文錢一碗的藥,他們以後有大把方式可以拿回來。
而施文勳好不容易到鹽場這邊來辦差事,不可能空手而歸。
治理瘟疫是肯定要治理的,搞錢也是肯定要搞的。
總不能他這麽盡心盡力,冒著感染瘟疫的危險被派到這裏白做事。
所以十文錢一碗藥,很合理!
聽到這個消息的百姓們,反應都頗為激烈。
但沒辦法。
瘟疫橫行,不少人家裏都死了人,還有不少病重的。
再拖下去,那些病重的估計都救不回來了。
朝廷送這批藥過來的時候,蘇北的百姓多多少少也聽說了。
這批藥的藥方是他們大周文曲星蘇譽給的。
而這批藥的原材料,也是朝廷從東南手中拿過來的。
他此前治過這樣的病,知道這些藥是有用的,所以才會送到他們蘇北來。
隻要是有用的,就算朝廷要收點錢,那也沒辦法。
畢竟家裏的病人不能等了。
於是,好好的朝廷賑災,變成了收費買藥。
有人開了頭,後續便越來越多人掏錢。
有些實在舍不得的,隻能暫時觀望。
想著確定真的有用之後,再掏錢來買。
幸好,施文勳雖然收了錢,製藥的時候也沒有偷工減料。
這第一批藥基本都是城中的百姓買回去的,當天就喂給了生病的人喝。
喝完後,第二天便有了起色。
有效果,自然更多的人舍得掏錢。
而且城外鹽場的鹽民們也得到了消息,紛紛進城來買藥。
一時間,整個太平縣比往日都熱鬧了許多。
施文勳這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整個人都高興得不得了。
這時。
喝藥之後恢複了一些的太平縣縣令,想著自己作為本縣父母官,不能隻讓欽差一個人忙活救治瘟疫的事情,便也強撐著病體起來,想著過來幫忙。
結果到場之後,他看到百姓們一手交錢,一手打藥的操作,整個人石化當場。
“這是......做什麽?”
他喉嚨還幹澀得不行,說話也頗為困難。
那個剛剛買了藥的百姓說:“縣尊大人不知道?朝廷派了欽差大人來治理瘟疫。”
“這是他帶人弄出來的藥,十文錢一碗,非常有效!”
“我隔壁家那個感染瘟疫的人男人喝了之後,今天就能起床了!”
太平縣令張了張嘴。
他知道,但是他又不知道。
他知道朝廷派了人來處理瘟疫,但他不知道這是要收錢的啊!
都這種時候了,朝廷還想著收錢啊?
太平縣令忍不住找施文勳問了問:“施大人,這藥......怎麽是要錢的?”
施文勳還是沒有當麵見太平縣令,與他隔了一個簾子,淡定地回說:“朝廷派來的物資不夠,剩下的物資都是本官湊齊的。”
“自然是要錢的。”
“不然這部分物資的錢,總不能讓本官自己填上吧?”
“本官可是個清官,拿不出這麽多銀子來幫助百姓啊。”
太平縣令看著施文勳的嘴臉,沉默了。
他知道朝廷為了蘇北鹽場的事情,派了兩個欽差大人來。
再加上他們原先有巡鹽禦史在,所以他們蘇北平原這裏,加起來一共有三位欽差大人。
施文勳做這種事情,其他兩個欽差知不知道?
若是知道,那他們自然會出手阻止。
若是不知道,他一個縣令,真不好說什麽。
因為施文勳是領了皇命來的,他質疑施文勳的話,若是施文勳一個不高興,直接罷工把物資先送到別的州縣去,那他治下的百姓還得繼續受苦。
到時候就算朝廷不怪罪他,治下的百姓肯定也要痛罵他。
十文錢一碗......
這個確實都是百姓們能接受的價格。
太平縣令隻能撐出一個假笑,回道:“原來如此,欽差大人實在是辛苦了。”
施文勳笑了笑,說聽他說話的聲音還是挺嚴重的,讓他回去再好好養養。
太平縣令隻能先退下,眉頭緊皺著離開。
朝廷派來的兩個欽差,都是近期才從京城來的。
太平縣令不知道這兩人是不是一夥的,自己貿然找另外一個欽差問這事會直接得罪了施文勳。
於是,他隻能寫信問來了他們這裏一年多的巡鹽禦史。
這位雖然也是朝廷欽差,但他是固定的崗位。
一般來說,任期最少三年。
在這裏時間久一些,他也打過交道,問這個肯定比問另外一個欽差好。
信很快就送了出去,而太平縣令也很快得到了回信。
“一切按照欽差大人的意思辦。”
看完信後,太平縣令也沒辦法了。
盡管他覺得朝廷收錢治瘟疫的辦法不太對勁,但這麽多的大人物在這裏,也輪不到他一個小縣令來提出不對來。
幸好這藥是有用的,十文錢就十文錢吧。
到了次日,太平縣令還看到有城外的鹽戶,直接捧著一匣銀子去找施文勳領藥。
施文勳欣然收下,把現在有的藥先全部給了這個鹽戶,隨後再讓人熬製另外一批賣給散的百姓們。
短短幾天,施文勳便斂了一大筆錢財。
他笑眯眯地數了數錢,便讓人收拾東西,準備到下一個縣城去了。
......
而錢夫子這邊,他也熬了好幾天,總算是把府城內外大部分的人都派了藥。
施文勳去治理南邊的瘟疫,他便去治理北邊。
北邊沒有遭災,但上次械鬥的時候,來了二三千人。
這些人與南邊鹽場的人械鬥後,大部分都感染了瘟疫。
所以北邊鹽場現在也有了危險。
不過總的來說,還是比直接遭災的南邊鹽場好應付的。
錢夫子躊躇滿誌,帶著人和物資趕緊到位,便開始了下一輪的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