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搞不了一點

字數:4873   加入書籤

A+A-


    施文勳被調了回來,朝廷便又要再派一個人去。
    短短一段時間,被派往蘇北鹽場的欽差被召回處理了兩個。
    所有人都知道了蘇北那邊水深,因此下一個接到調令的人,也是提心吊膽。
    本來錢夫子已經把一切都準備好,等著實施下去便行了。
    但這新派過去的欽差想著之前兩任欽差都被處理,極有可能是朝廷對於他們兩個處理蘇北的辦法不滿意。
    於是,當下麵的人稟告說人已經找好了,隨時能開工引積水後,這欽差思索了一番,拒絕了開工的提議。
    穩妥起見。
    他決定,自己要親自再勘察一番,看看先前那些方案是不是有什麽不妥的地方。
    聽了他的命令後,當地的鹽民們都有些傻眼。
    錢夫子在的時候,就跟他們說過。
    盡量在冬天雪霜來之前把積水引完。
    不然到寒冬,他們這邊下雪結霜,土會被凍住,到時候不好施工。
    這麽算來,現在開工是能趕上工期的。
    但要再拖下去,那肯定是趕不上了。
    這一趕不上,屆時要推遲的就不是一兩天,而是一兩個月算的。
    蘇北知府嚐試溝通道:“大人,若是再重新勘測路線,可能會導致工期趕不上了?”
    欽差回道:“本官受朝廷之命而來,就是要把這事給做好了。”
    “若是沒做好,就算開始了也沒用。”
    “屆時挖到一半再發現不對,浪費了人力物力,工期同樣也趕不上,豈不是更糟糕?”
    “所以本官還是要再看看,務必確保萬無一失才行。”
    蘇北知府還想再勸幾句。
    但想到前麵錢夫子和施大人都被朝廷召回處理,他又覺得欽差大人說得挺對的。
    這件事,朝廷說不定真的別有考慮。
    既然是朝廷的意思,那工期拖延了,也不關他的事情。
    欽差這邊說什麽,他幫著做什麽就是。
    真出了問題了,也是優先處理欽差。
    這般想著,他便也不敢再勸。
    畢竟真勸了下來,到時候出了問題,那是要他承擔責任的。
    蘇北鹽場不比其他地方,受到的關注太多,誰都不敢輕舉妄動。
    “既如此,那我們便按照大人的意思去辦吧。”
    蘇北知府如是說。
    “正好我們這裏剛剛遭了瘟疫,大家也還沒休整好。”
    借口都幫忙找好了。
    新來的欽差很滿意,歇息了一番便開始幹活。
    ......
    謹慎是好事,然而時間不等人。
    特別是蘇北鹽場產鹽幾乎占了大周的一半,不能恢複正常生產的每一天對於大周的鹽價影響都是巨大的。
    北邊一部分鹽田要用來引積水,得空出來,能用來正常生產鹽的鹽田範圍一再壓縮。
    今年剛遭了水災後,天氣才穩定了一段時間,又突然惡劣了起來。
    十月份的一天早上,一覺睡醒,路邊的草木都結了霜。
    突如其來的降溫,打了所有人措手不及。
    蘇北知府心中暗道糟糕,心想今年冬天要難熬了。
    積水引不出去,被淹沒的鹽場不能恢複過來,鹽民們還是處於流離失所的狀態。
    這一下子,都不是拖一兩個月的問題了。
    最少得到明年年中才有可能恢複正常。
    新來的欽差也慌了,趕緊上書朝廷問主意。
    他不敢擅自定奪,生怕會導致自己要背的鍋越來越大。
    這一來二去,等朝廷回複讓他立馬按照原本的計劃開工後,氣溫再次降低,天上已經開始下起了雪。
    南邊的鹽民們流離失所,一直拖到現在都重建家園無望,北邊一部分鹽場也因為要預留位置引積水,沒辦法開工。
    整個蘇北的鹽民對此怨聲載道。
    大鹽戶們倒是不慌。
    他們手中都壓著不少鹽,等到鹽價再漲漲,屆時再賣給朝廷,賺得完全不比正常生產少。
    新來的欽差也急,找蘇北知府商量了幾次。
    “下雪雖然土被凍得硬了一些,但未必就不能施工。”
    “我們趕緊把人組織起來,在開春之前必須把引積水的路線給開出來。”
    蘇北知府說:“這時候動工......恐怕凍死的人會有很多的。”
    欽差愣了愣:“凍死?”
    “張大人,哪次徭役不死人?”
    “如果這飲水的溝渠不挖出來,屆時苦的是整個大周的百姓!”
    “為了我們大周的百姓著想,咱們蘇北的鹽民們苦一苦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而且這也是為了早日把他們被淹沒的田地和家園給搶救出來,這樣他們才能盡快重建家園嘛。”
    “大家會理解的。”
    蘇北知府還是繼續勸說:
    “大人你可能不太了解我們這裏的情況,鹽民們本就情緒不大穩定,若是再這樣下去,會引得他們對朝廷更加不滿,屆時會非常難處理。”
    先前南北鹽民就為了引積水的事情打了一架。
    那可不是普通的打架,是兩三千人的群架。
    就算朝廷拉了軍隊過來,可能都勸不住。
    欽差聽罷,有些緊張地說:“召集鹽民們冬日幹活,隻要處理得當,他們未必會像你說的那般反抗朝廷。”
    “可拖下去,京城那邊是肯定會不答應的。”
    “那張大人你覺得該如何處理?”
    張大人隻覺得很無語。
    你是朝廷派來的欽差,大家都得聽你的指揮。
    結果你反過來問我?
    那到時候責任算誰的?
    蘇北知府隻能說:“嗬嗬,我聽大人和朝廷的安排。”
    既然聽欽差的安排,那便是要立馬召集人手開始開工了。
    天氣好的時候不盡早開工,硬要拖到下雪再來。
    本來南邊的鹽民們的家當就都泡在水裏,連件禦寒的衣物都沒有。
    而且大部分都瘟疫剛剛康複不久,身體都還虛著。
    朝廷招人做工,也就是給兩頓飯吃。
    這飯還是紅薯裏麵找幾粒米這種,吃多了根本就沒有力氣。
    天寒地凍的,每天都有人因為熬不住冷餓而死去。
    拖拖拉拉進到十二月,工程進度慢得可怕。
    朝廷每天都在催,欽差也不敢讓人停下來。
    這天又收到朝廷派來催進度的信,欽差把蘇北知府找來。
    “咱們進度還是太慢了,得加快一些才行。”
    蘇北知府臉色淡淡地問:“怎麽加快?”
    “再多找些人來。”
    “哪裏還有人?”
    “整個府城的青壯男丁,都得以徭役的方式征來。”
    蘇北知府兩手一攤,回道:“征不了。”
    “大人要征,還請你親自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