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忙忙碌碌

字數:5039   加入書籤

A+A-


    在天下學子都為了這次朝廷加開恩科而趕赴考場時,這個月的曲州同時有兩戶大戶人家在辦喜事。

    一戶人家,就是淮南王府。

    而另一戶,則是來自江陵府的杜家。

    杜小姐出嫁得急,回家出嫁已經來不及了,杜老爺和杜夫人隻能無奈讓她在曲州城內出嫁。

    好在顧長樂很給他們麵子。

    讓杜小姐直接從王府出嫁,這也讓杜家人對這一樁婚事更加滿意。

    杜老爺和杜夫人忙得團團轉,為此連杜誌和去參加恩科的事情都得暫時排在後麵。

    杜小姐看著家裏人為她這樣忙碌,心中覺得有些愧疚。

    為此,無論自己爹娘這段時間說什麽,她都照著做,乖順得不得了。

    這倒讓杜老爺和夫人順心了不少。

    嫁妝在杜小姐出生的時候,杜夫人已經開始給她準備了。

    一些大件加急運過來已經趕不及了,而且李子木家裏那點地方也實在堆不下。

    杜夫人和杜老爺不想看到自己女兒受苦,所以托人加了不少錢在曲州城中買了一間大宅子給夫婦二人居住。

    後續再把嫁妝陸續運過來。

    不過一些小件的倒是來得及。

    而且還有不少東西可以在城內置辦。

    那間大宅子買來沒多久,就堆放滿了各種各樣的貴重物品。

    李子木突然吃上了軟飯,人有點暈。

    家裏的母親也有些惶恐,對自家馬上要來的那個大小姐兒媳婦。

    而同一時間辦喜事的,則是李三郎。

    本來去年年底就要辦的喜事,推遲到了今年春耕後。

    李三郎穿上大紅喜袍,遠道迎親,正好趕上吉時回到王府。

    兩隊新婚的隊伍,一路走一路撒喜糖混合著銅錢。

    城裏的百姓們都湧上了街頭,撿著這些喜慶的東西。

    顧老頭笑嗬嗬地,一連受了兩對親人的跪拜。

    拜完後,還要回到各自家中完成後麵的儀式。

    熱熱鬧鬧了一整天,城裏才安靜下來。

    晚上,顧長樂和蘇譽感歎道:“好累,怎麽感覺比我們成親那天還累?”

    顧長樂懶懶地靠在蘇譽懷裏,不停地打哈欠。

    “好像也沒做什麽,就吃了兩個酒席,觀了兩對新人的禮。”

    他們也不需要招呼客人,體力活之類的也不用做。

    怎麽就這麽累呢?

    蘇譽倒是很精神,因為確實沒做什麽。

    他撫著顧長樂的臉,看她臉上卻是露出了倦容,忍不住說道:“你最近好像精力都不是特別好。”

    “要不讓大夫來給你看看?”

    顧長樂身體一向好,很少見她會有這樣精力不濟的時候。

    蘇譽這麽一說,她突然想到了什麽,心中一動。

    “夫君......”

    顧長樂從蘇譽懷裏坐起來,臉色有些凝重。

    “嗯?”

    蘇譽看著她。

    顧長樂想了想,又說:“你說得對,明天我就讓大夫過來看看。”

    她突然想到,這個月自己身體好像是有點不對。

    不過這不對,讓她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所以顧長樂暫時沒有多想。

    明天請大夫過來看看就知道了。

    ......

    次日。

    蘇譽用完早飯後,便照例去了承明台。

    顧老頭也去了軍營。

    最近他得了兩個新的兵種,每天都要在軍營待非常久的時間去看他們訓練。

    一個新兵種是新增的火槍隊,拿著的武器是在蘇譽研究出來之前他從來沒聽說過的。

    這武器威力巨大,搭配著前端的刺刀無論是遠程作戰還是肉搏都有不錯的發揮。

    而另一個新兵種,則是巫泰帶的胡族兵。

    這種“以夷製夷”的兵種,在曆史上倒是有所記載。

    不過顧老頭手底下,此前倒是沒有過。

    他雖然與胡族僵持多年,在胡族那邊也有一些為他所用的人。

    但還真的沒有過成規模的胡族部隊為他所用。

    不得不說,這些胡族士兵們打山地戰,確實比東南的士兵們有優勢。

    若不是東南物資充足,武器比胡族那邊的先進,都不可能這麽容易把胡族打下來。

    顧老頭幹勁十足,每日練兵。

    蘇譽則在承明台處理公事。

    不過他知道顧長樂今日會請大夫上門診治身體,所以在出門之前,蘇譽告訴顧長樂,等下診治完後就讓人過來給他送個消息。

    顧長樂答應了下來。

    讓蘇譽覺得有些神奇的是。

    睡了一覺後,顧長樂臉上的疲憊全部消失。

    整個人容光煥發,突然間又恢複了平時那種氣血充足的樣子。

    這大夫都還沒來呢。

    不過這也讓蘇譽出門時更加放心,處理公事的時候也沒想太多。

    葛時拿著從各處來的消息跟蘇譽逐一稟告。

    “蘇北鹽場那邊的鹽民暴亂隊伍越發壯大,朝廷的五萬大軍到現在都沒把這場暴亂被平定。”

    “開春之後,暴亂的鹽民們自己組織起人疏通海道,意圖恢複鹽場的生產。”

    “而且這些鹽民,還打出了‘無鹽不成味,無民不成國’的口號,要讓朝廷知道鹽民的重要性。”

    蘇譽沉吟道:“這次造反的鹽民和先前西南與河中地區那些暴亂的流民不同,朝廷估計沒這麽容易把他們啃下來。”

    蘇北平原的鹽民造反,性質對於大周來說是非常嚴重的。

    如今外麵的鹽價每天漲,年前朝廷派了五萬大軍過去,居然都沒能把這些鹽民啃下來。

    可見這些鹽民的難搞程度。

    在此之前的那些叛亂,對於大周來說都隻算是小打小鬧。

    “那五萬大軍,如今怎麽樣了?”

    葛時臉色有些古怪,稟告道:“除了一萬京軍外,另外幾萬大軍都是從附近的地方調配過來的。”

    “一開始鹽民們還有些難以招架。”

    “然而開春之後,朝廷開始征收青苗錢。”

    “很多的百姓們都交不出錢來,官府隻能強行征收。”

    “這也導致百姓們怨氣頗深,不少地方都出現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摩擦。”

    “所以那些從附近調配過去的守軍,要回調大半到當地去幫助征收青苗錢。”

    “剩下的大部分,聽聞因為朝廷撥過去的糧餉不夠,也提不起什麽勁來平叛,反而在那邊擄掠百姓,上麵的將領為了安撫下麵的人,對這種事情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導致蘇北那邊的百姓們對於這些朝廷派來的軍隊更加厭惡,不少當地百姓就算不跟著造反,都希望叛亂的鹽民們能把這些朝廷的軍隊趕跑。”(www.101novel.com)